甘肃 曹丰泽 严金秀
苏轼的著名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云: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词中秋望月怀人,勾勒出一幅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透着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新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品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当诗人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自然化的巧妙。我们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下面就以月相为背景而创设情境的试题为例,感悟、体会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某旅游团希望在杭州西湖欣赏“雷锋(塔)夕照”的同时,也领略“月到中天(月亮高度最大),水面风来”的情境。(注:月球公转周期约为30天,农历初一月球在天空中的视位置最靠近太阳)完成9~11题。
9.若旅行团在某日16时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则该日是农历
( )
A.初二 B.初五 C.初八 D.十一
10.若该旅行团在某日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则该日是农历
( )
A.初二 B.初五 C.初八 D.十一
11.若该旅行团在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并欣赏到“雷峰夕照”,那么这时期
( )
A.华北平原小麦丰收在望
B.长江三角洲油菜花盛开
C.松嫩平原稻谷飘香
D.山东半岛瑞雪迎春
【解题技巧】
1.排除法
本组题主要考查月相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9题,某日16时看到“月到中天”说明太阳位于月球的西侧,两天体视位置的夹角小于90°,据此可推测,此日应在初一(新月)到初七、八(上弦月)之间,但由于初八时太阳与月球在天空中的视位置夹角约为90°,初二时太阳与月球在天空中的视位置很近,可排除,只有B项符合题意。
10题,18时40分看到“月到中天”,说明太阳位于月球的西侧,两天体视位置的夹角约为90°左右,故这一天应为初八。
11题,18时40分左右在杭州西湖欣赏到“雷锋(塔)夕照”,昼长=2(日落-正午12时)=2(18时40分-12时)=13小时20分,说明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为夏季。选项中描述的现象在北半球出现的季节A为夏季,B为春季,C为秋季,D为冬季。故本题应选A。
2.几何法(如下图所示)
9题,月球公转周期约为30天,即月球公转角速度是360°/30天=12°/天。(如从A处到B处)地球自转角速度是360°/天=15°/小时。如图中A位置时,日、地、月处于同一直线上,且月球在日、地中间,为初一日。日、月都上中天,16时看到“月到中天”时,日、月黄经差为60°,月球位于C位置,即16时-12时=4小时,4小时×15°/小时=60°,60°/12°=5天,故16时左右看到“月到中天”时,则该日是农历初五。
10题,同理:18时40分看到“月到中天”时,日、月黄经差为100°,月球位于D位置,即18时40分-12时=6小时40分,6小时40分×15°/小时=100°,100°/12°≈8(天),故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时,则该日约是农历初八。
11题,(同第一种解法,略)
月亮是文学家寄托情感的有效载体之一,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将文学、艺术、哲学、自然高度融合,既充满了一种伤感的浪漫色彩,又体现了天体系统的运动规律。月球是自西向东绕地球运行的,相对于地球来说,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段距离(约12°/天),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月球、地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被自己挡住的)。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见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月球靠反射太阳光发亮,它与太阳相对位置不同(黄经差),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便会呈现出各种形状。人们常说的月相变化大致有八种不同的形式,是以日月黄经差度数来算的,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朔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凸月)——满月(望月)——亏凸(凸月)——下弦月——残月(娥眉月)——新月,就这样以一月为周期循环着,我们称之为月相变化,这是自然现象和规律。
月相变化是由缺到圆,然后再由圆到缺,每个月周而复始地变化着。每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时,人们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球,这一天称为“新月”(朔月),这时是农历初一。过了新月,月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行,亮区逐渐转向地球,在地球上就可看到一丝银钩似的月球,出现在西方天空,弓背朝向夕阳,这一月相叫“娥眉月”,这时是农历初三、四。随后,月球在天空里逐日远离太阳,到了农历初七、八,半个亮区对着地球,人们可以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西),这一月相叫“上弦月”。上弦月过后,在农历初九左右至农历十四左右,便是“盈凸”(凸月)。我们能看到月球的大半部分。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即农历十五、十六,月球的亮区全部对着地球,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这一月相称为“满月”(望月)。假设满月是一个圆形,那么无论月相如何变化,它的上下两个顶点的连线都一定是这个圆形的直径(月食的时候月相是不规则的)。当我们看到的月相外边缘是接近反C字母形状时,那么这时的月相则是农历十五日以前的月相。满月过后,月球在天空里向东逐日靠近太阳,亮区西侧开始亏缺,在农历十七至二十一左右,我们能看到月球的大半部分便是“亏凸”(凸月)。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又能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东),这一月相叫做“下弦月”。在这一期间月球日渐向太阳靠拢,半夜时分才能从东方升起。再过四五天,月球又变成一个娥眉形月牙,弓背朝向旭日,这一月相叫“残月”(娥眉月)。当我们看到的月相外边缘是接近C字母形状时,那么这时的月相则是农历十五日以后的月相。当月球再次运行到日地之间,月亮又回到“新月”。
至此,月的阴晴圆缺神秘的面纱被揭开了。概括地说,上半月月球是背离太阳越走越远。此时太阳在月球西方,月球西部被太阳照亮,所以这时月球的亮面朝西。而下半月,月球是向着太阳越走越近,太阳在月球东方,月球东部被太阳照亮,因此这时月球亮面朝东。随着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日、月东升西落,上半月月球自西向东朝远离太阳方向运动。上弦月时日地与月地成直角,从上面的分析可知由于日、地、月三者位置不断产生周期性变化,所以月球同太阳出没时差也产生周期性变化,出现了上半月月比日迟升后落,下半月月比日早升先落的现象,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农历上半月月亮上半夜可见,农历下半月月亮下半夜可见。
在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日、月、地三者位置不断变化,依此推断,当日、月、地三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地球处在月球和太阳的中间位置时,就是满月,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苏轼当年发的感叹了。“明月几时有?”这在近千年前苏轼的时代,是一个无法回答的谜,而在今天科学已经可以推算出来了。乘风入月,这在苏轼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在今天也已成为现实。可是,今天读苏轼的词,我们仍然不能不赞叹他那丰富的想象力。
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综合体。各组成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在不同时空组合条件下,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综合决定着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在苏轼的这首词中,集文学、哲学、艺术、自然于一体,把人的情感和月相的变化有机融合。月相的形成就是日、地、月三者在太阳系中不同时空条件下的相态变化和运动规律。我们从整体性的角度出发,有助于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和能力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