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蕴蕴,郭茹菲,杨昭阳,秦 慧,李珊珊
(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医学中心,河南 郑州 450052;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河南 郑州 450052)
鳞状细胞癌是口腔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占口腔及口咽部恶性肿瘤的90%以上,大约2/3的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在诊断时已属晚期,5 a生存率约50%[1]。OSCC可发生在口腔的任一部位,包括颊部黏膜、上下牙龈、硬腭、舌部前2/3(舌背、舌腹及舌侧缘)、口底等[2]。不同的发病部位反映了不同的危险因素,并且也预示着不同的预后。本组病例观察分析了发生在口腔不同部位OS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生物学行为,以期了解河南地区OSCC发病情况及临床病理特征。
1.1 病例资料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手术切除的经临床病理学检查证实的OSCC患者共635例,男386例,女249例,年龄15~89岁,中位年龄61岁。635例患者标本均经2名病理医生重新阅片符复合诊断内容。本研究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随访患者或其直系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观察方法根据2017年WHO头颈部肿瘤病理学与遗传学分类(第4版)[2]及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与国际抗癌联盟共同发布的肿瘤TNM分期第7版(唇和口腔肿瘤TNM分期)[3],观察分析口腔不同部位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学分级、T分期、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以及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如年龄、性别)。比较不同部位OSCC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河南地区OSCC的发病特点。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1.0处理相关数据,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比较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1 635例OSCC患者的肿瘤位置分布635例患者中,位于颊部95例(14.96%),口底42例(6.61%),腭部31例(4.88%),舌部230例(36.22%),上下颌牙龈237例(37.32%),以上下颌牙龈癌及舌部癌更常见,其余依次为颊部癌、口底癌及腭部癌。见表1。
2.2 635例OSCC患者的性别分布635例OSCC患者中,男386例(60.79%),女249例(39.21%),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5:1。在颊部、口底、腭部、舌部以及上下颌牙龈之间的性别分布有所差异,发生在口底、腭部、舌部以及上下牙龈的癌均以男性发病为高,特别是位于口底者更为突出,男女之比为7.4:1。而在颊部,女性更常见。见表1、图1。
2.3 635例OSCC患者的年龄分布635例OSCC患者中,<60岁患者277例(43.62%),≥60岁患者358例(56.38%)。≥60岁患者多于<60岁患者。颊部、腭部、上下牙龈均以≥60岁患者占优势,其中腭部最为突出(74.20%);但在舌部以及口底则是以<60岁为多见。见表1、图2。
2.4 635例OSCC患者的组织学分级635例OSCC患者中,高分化(Ⅰ级)262例(41.26%),中分化(Ⅱ级)329例(51.81%),低分化(Ⅲ级)44例(6.93%)。本组以中、高分化为主,并且各部位间患者的分化程度无明显差异。见表1、图3。
2.5 635例OSCC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分布635例OSCC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116例(18.27%),无淋巴结转移519例(81.73%)。各部位间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明显差异。见表1、图4。
2.6 635例OSCC患者的T分期分布635例OSCC患者中,T1期341例(53.70%)例,T2期245例(38.58%),T3期48例,T4期1例,由于T4病例仅1例将其归于T3,共49例(7.72%)。本组患者以T1期、T2期为常见,其中颊部、口底、腭部以及舌部均以T1期多见,而上下颌牙龈则以T2期较多见。见表1、图5。
2.7 635例OSCC患者的TNM分期分布635例OSCC患者中,TNM分期Ⅰ期295例(46.45%),Ⅱ期184例(28.98%),Ⅲ期88例(13.86%),Ⅳ期68例(10.71%)。各部位患者间的TNM分期情况存在差异,颊部、口底、腭部、舌部以Ⅰ期更多见,特别是腭部Ⅰ期病例占64.52%,上下颌牙龈Ⅱ期病例略多于Ⅰ期,并且在口底部及上下颌牙龈部中Ⅲ、Ⅳ期更多见。见表1、图6。
表1 635例OS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n(%)
图1 635例OSCC的性别分布
图2 635例OSCC患者的年龄分布
图3 635例OSCC患者的组织学分级分布
图4 635例OSCC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分布
图5 635例OSCC患者的T分期分布
图6 635例OSCC患者的TNM分期分布
世界范围内口腔癌约占恶性肿瘤的3%[4],中国口腔及唇癌的发病率约为0.7/10万[5]。90%以上的口腔癌都是OSCC。OSCC是由口腔黏膜上皮起源的鳞状细胞分化的癌。OSCC可发生在口腔的任一部位,包括颊部黏膜、上下颌牙龈、硬腭、舌部前2/3(舌背、舌腹及舌侧缘)、口底等[2]。口腔癌最常见的部位是舌部、口底和牙龈,占所有口腔癌的一半以上。不同的好发部位取决于不同的危险因素。目前公认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饮酒、慢性炎症以及一些白斑病等。槟榔会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化[2]。不同的发病部位也预示着不同的预后。因此了解不同部位OSCC的发病特点,对于临床认识并寻找其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本研究病例均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所有患者均来自河南省内的不同地区。本研究观察分析了本地区OSCC的发病特点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本组共收集了635例发生在不同部位的OSCC,其中颊部95例(14.96%)、口底42例(6.61%)、腭部31例(4.88%)、舌部230例(36.22%)、上下颌牙龈237例(37.32%)。本组病例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为上下颌牙龈、舌部,其次为颊部。WHO的统计数据[2]显示,在世界范围内,男性OSCC发病率(每年10万人中有5.5例)高于女性(每年10万人中有2.5例)。在本组的635例OSCC中,男性患者386例(60.79%),女性患者249例(39.21%),男女之比为1.5:1,本地区OSCC的总体患癌情况男性多于女性。但在口腔不同部位(颊部、口底、腭部、舌部以及上下颌牙龈)之间的性别分布有所区别,发生在口底、腭部、舌部以及上下牙龈的癌均以男性居多,特别是位于口底者更为突出,男性患癌率(88.10%)远远高于女性(11.90%),男女之比为7.4:1;而在颊部癌中,女性更常见,男女之比为1:1.1。众所周知,大多数OSCC以年长者多见,本组病例中≥60岁OSCC患者358例,占56.38%,多于<60患者(277例,43.62%)。但本组病例中5个不同部位OSCC之间显示出年龄分布的不同,颊部、腭部、上下牙龈均以≥60岁患者占优势,其中腭部癌最为突出,≥60岁患癌率为74.2%;但在舌部癌以及口底癌则是以<60岁为主,这2个部位的OSCC更偏于较年轻群体,特别是发生于舌部的癌,本组病例中最年轻的15岁患者的癌部位就是舌部。有报道[6-7]显示,OSCC中大约41%的病例位于舌部,尤其在年龄40岁以下的群体中,并且相对于其他部位的口腔癌,舌部癌预后更差。本组舌部癌的发生率占全部病例的36.22%,其发生率略低于文献报道,但本组病例的分析结果也强烈提示发生于舌部的癌其年龄更趋向年轻化。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是评估肿瘤恶性程度的一个重要的病理学指标,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增加,分化程度的降低,肿瘤的恶性程度随之增加。WHO数据[2]显示,OSCC多以中、高分化为主。本组病例也显示以中、高分化为主,其中高分化占41.26%,中分化占51.81%,低分化较少见(6.93%)。此外,本研究也发现本组病例中组织学分级与OSCC的发病部位没有明显关系,5个部位均以中、高分化为主。淋巴结转移被认为是恶性肿瘤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显著影响OSCC预后的独立因素,一旦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OSCC的生存率将急剧下降[8]。本组病例中淋巴结转移率为18.27%,并且淋巴结转移率在各部位癌之间也未见明显差异。T分期是依据肿瘤的最大径或肿瘤的浸润深度进行分期的,其反映了肿瘤的发展阶段,本组病例以早期病例占多数,以T1期(53.70%)、T2(38.58%)期为常见,其中颊部、口底、腭部以及舌部均以T1期更多见,而上下颌牙龈则以T2期较多见。肿瘤的TNM分期对OSCC患者的预后具有很大的影响,在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中也很有价值。本组病例的TNM分期以Ⅰ、Ⅱ期为主,颊部、口底、腭部、舌部以Ⅰ期更多见,特别是腭部Ⅰ期病例占64.52%,上下颌牙龈Ⅰ、Ⅱ期病例数基本一致,Ⅱ期病例略多于Ⅰ期,并且在上下颌牙龈及口底癌中Ⅲ、Ⅳ期病例更多见。
OSCC可由多因素引起,不同区域的发病率也与该区域特殊的危险因素相关,因此不同区域OSCC的发病情况也有其特点。河南地区OSCC的发病情况总的趋势与WHO统计数据一致。本地区是以上下颌牙龈、舌部癌更常见,且男性比女性更常见,但颊部癌是以女性更多见;舌部癌及口底癌以<60岁多见,特别是舌部癌更趋于年轻化。本组病例OSCC的组织学分级也以中、高分化多见,并且病例大多偏于较早期,这一点从淋巴结转移情况、T分期及TNM分期这些方面可以看出来。由此推断,这可能与患者的早就诊有关。明确OSCC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病理特征有利于对病因的预防,并有助于临床医生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口腔癌的治疗目前仍然是临床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由于OSCC的预后尚不容乐观,5 a生存率也仅50%左右,目前早期OSCC(Ⅰ和Ⅱ期)基本上可以通过单独外科手术或放疗治愈,但晚期OSCC(Ⅲ和Ⅳ期)即使通过手术及放疗的联合治疗,也较难获得满意效果。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就显得格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