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强
摘要:电工考证是电子电工专业学生的一门非常重要的技能考核任务,不仅能够有效地检测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水平,还能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有效保障。本文从笔者多年来精心组织教学及考前培训的角度来谈一谈电工考证高通过率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电工考证;通過率;教学策略
笔者长期从事电子电工的教学与考证培训,带出了一大批既有理论知识,更有操作技能的经济适用型电子电工技能人才,他们的成长与就业离不开电工考证的驱动,通过技能考证,不仅能够有效地检测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水平,还能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有效保障。文从笔者多年来精心组织教学及考前培训的角度来谈一谈电工考证高通过率的教学策略。
一、重视基础理论教学阶段,抓牢知识点。
在理论课堂教学中,笔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笔者任职的学校层面,也要求努力改变传统理论教学中“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教育。众所周知,电子电工的生源结构单一,基本上是清一色的男生,他们对理论基本不感兴趣,学习动力明显不足,基于这个特点,笔者在理论教学上,开辟新思维,鼓励把课堂气氛搞起来,实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思维。每堂理论课上,笔者都要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向学生提出许多问题,在问与答中展开教与学,这样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他们利用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思考问题,理解问题,掌握和探求新的知识。通过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民主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到是作为教师的合作者来学习的,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感与主动性。在教学手段上,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优化电工理论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因为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得微观现象客观化,客观现象微观化,化“不可视”为“可视”教学,把抽象的电工概念变成过程具体化,化“静”为“动”,帮助学生弄清复杂的电工过程,使学生身临其境,感知电学规律。同时,笔者也尽可能地对照实物向学生讲解各种电子和电气的元器件结构、工作原理,并示范操作,在此基础上,再由学生自行观察、测量各种元器件的性能。通过实物讲解和示范实验,培养了学生扎实的理论水平,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
二、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抓好实训实操环节的教学日常管理。
电子电工的教学是以实训实操为基础的,没有实训实操,电子电工的教学就会枯燥无味,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电子电工的兴趣。尤其是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实训实操教学,能使学生从“被动、封闭、受约束的状态”变为“主动、开放、较自由的状态”,真正成为实训实操的主人。在实训实操环节的教学日常管理上,由于成本的限制,一个方面是没有足够的实验老师进行管控,一个方面,学生在实训实操中,耗材成本和实训时间也是头疼的事情,因此很难一对一的指导,很难进行不间断的反复实训实操。对于有的快,有的慢,有的懒,有的爱动,诸如种种日常的教学实训实操出现的正常情况,笔者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多年的教学总结,开发了校本实训实操教材,学生普遍反映,在实训实操中,他们查资料,设计方案,做一切与实训实操相关的工作,都有条不紊,思维因此而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时间的合理安排也得到了科学的安排,也正是如此,他们才学到了真本事。作为教师,在实训实操过程中既要充分发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两个方而的作用,又要重视自身的现实情况,不断的总结和积累,让实训实操环节的教学管理变得具体化,可控制化。
三、重视考前培训。
1、教师要让学生吃透考证精神。
要提升考前培训的教学效果,首先要提高学生考证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考证氛围。作为教师要积极要让学生吃透考证精神,把考证对专业水准提高的驱动和对自身就业的驱动的作用传达好,与此同时,对于非专业老师自带班级,还要与其班主任沟通,共同引导,提高学生、家长对考证重要性的认识,让每位学生及其家长都认识到考证的重要性,从而端正学习态度,坚定学生考证的决心,明确考证学习目标,增加学生考证的主动性。
2、精心组织模块教学。
电工岗位要求电工从事人员必须具备比较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比较熟练的操作技能。在考证培训教学中,根据电工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结合技能考核鉴定的实际,制订相应的模块。我们按内容,通常制定为6个模块:①电气模块,要求学生熟操作低压电器,能看懂电气原理图并按图接线,能排除三相异步电机的常见故障;②照明模块,要求学生会选择和连接导线,能正确安装单相、三相电度表和一般照明电路;③电子模块,要求学生能识别和检测半导体元器件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等,能焊接组装整流、滤波和稳压电子电路;④电工工具模块,要求学生会安装使用移动式电动工具,会正确使用电工安全用具;⑤仪表模块,要求学生会正确使用常用电工仪表,比如万用表、摇表、钳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等;⑥现场整理模块,要求学生有正确操作观念,养成良好习惯。通过制定培训教学模块的内容和要求,在考证复习中,做到井然有序,步步为营。
3、做好摸底工作,采用差异化管理。
参加考证的学生,在理论和实操水平上都有差异,因此必须适时做好摸底工作,采用差异化管理。先对学生相关知识的检查复习,发现学生缺乏的专业知识理论基础知识,能补的尽可能补上,保证学生的知识的衔接,这样,在技能操作训练的时候,他们才会有自信。在能操作训练环节,动手能力也是参差不齐,就必须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通过摸底排查,把那些起点低,逻辑思维较弱,动手能力欠佳的学生的短板补上来,把操作技能提升上来。通过做好摸底工作,极大地提高考证通过比率。
4、做好鼓励措施和严格要求。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除了适当的分解培训项目任务,分步骤逐个完成外,老师还应花更多的时间和心思在这些学生上,做到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进行实物演示、讲解,对学生的进步必须经常性给予肯定和鼓励。而对学习基础好的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要严格要求,要求他们多学理论知识和技能。总之,在巩固基础好的学生培训成效的前提下,老师应更多地扶持和帮助基础差的学生,使他们尽快的跟上培训的步伐,找回学习的兴趣,增强信心,顺利的通过考证。
5、重视考试总结。
完成一期考证工作任务后,毕勋把将学生组织起来,由各组小组长带领组员自己小结、自我进行评价,写好小结,然后由教师进行归类、讲评,指出实际参考过程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修改意见。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自己学习的总结能力,又深化了电子电工技术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改进和完善学生的学习方案,使之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发了进一步搞好实训的积极性。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又为其今后上岗与社会“接轨”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这个环节,因为老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为后期的备考提高十分有效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冬静. 中职学校维修电工中级考证实操培训效果提升策略探析[J]. 科技视界,2017(36):131-132.
[2]刘桂明. 维修电工考证的几点建议与体会[J]. 科技与创新,2018(13):72-73.
(作者单位: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