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盛麟
摘要:中国保险业改革开放可分为3个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入世前(1978-2000)、入世后-十八大前(2001-2011)和十八大后时代(2012-2017)。40年来保险业发生深刻变革,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创新动力明显加大、市场活力明显增强。随着改革开放深度推进,保险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关键词:保险业 改革开放
八十年代初保险业务恢复以来,保险业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经历了历史性变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一、改革开放进程
改革开放进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改革开放初期-入世前(1978-2000),改革开放程度有限,保险市场雏形初现
公司成立改组、境外公司入驻,拉开了保险业改革开放的序幕。国内保险机构不断壮大,从1980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经营,到新疆兵团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相继成立,四家保险公司天各一方,再到其它所有制保险机构成立、中介机构出现等多家经营。其中,中国平安是第一家全国性的股份制保险公司。1996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改建成集团公司,下辖中保财险、中保人寿、中保再保险三个独立法人子公司。与此同时,外资保险机构顺势进入,在国内金融领域中保险行业对外开放最早,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在对外开放试点城市上海设立分公司,成为第一家外资保险公司,随后对外开放试点城市从上海扩大到广州、深圳等;瑞士再保险公司于1995年在北京、1996年在上海分别设立代表处,并于2003年在北京设立分公司,在中国市场提供全面的再保险产品和服务,再保险业务也开始拓展。
(二)入世后-十八大前(2001-2011),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保险市场日益繁荣
自2001年加入WTO后,公司重组改制,外资引进范围扩大,保险业打开了全面开放的大门。外资保险公司纷纷涌入,以成立分支机构、入股中资保险公司和合资创办保险公司等方式打入中国保险市场,入世后,保险业履行全面开放承诺,业务领域和地域范围逐步扩大,保险业实现了全面对外开放。国内公司重组改制工作启动,2002年,中国人寿启动了重组改制工作,2003年在纽约、香港成功上市;同年,中国人保顺利完成重组改制,人保财险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民营保险;2007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相继成功登陆A股市场。
(三)十八大后(2012-2017),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保险市场融入全球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保险业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监管部门推出一系列对外开放举措,保险行业改革创新更加主動:一是创新动能不断积聚,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互联网保险业务快速发展,互联网保险公司应运而生,前沿技术引领车险费率等改革。二是保险结构更加优化,保障性业务回归主流,非车险业务异军突起,区域发展更趋协调。三是风险防范更加有效,保险业为经济社会提供风险保障,偿二代实施以来,偿付能力平稳运行,行业可持续发展基础更加牢固。四是对外开放程度加深,外资机构数量增加,业务总量继续增长。五是更多保险惠及百姓,同时尝试普惠保险,开展相互保险试点,2016年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和汇友建工财产相互保险社3家相互保险公司相继获批。
二、四十年来保险业发生深刻变革
保险业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不同寻常,四十年的历史巨变更是令人瞩目:
(一)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
1.跃居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2017年我国实现保费收入达36581.01亿元(5414.46亿美元),占全球保费的11.07%,比2000年提高了10.3个百分点。保费总量由世界十位以后升至世界第二。与2000年相比,我国保费收入增长了22倍。
2.与全球平均水平差距缩小。2017年,我国的保险深度为4.4%,虽比全球平均水平低1.7个百分点,但差距比2000年缩小了4.5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英国、日本、法国和美国的差距分别缩小了9.0个、5.2个、3.3个和4.5个百分点。2017年保险密度为384美元,与全球平均水平的差距,由2000年的387美元缩小到2017年的250美元;与英国、日本的差距分别缩小了804美元和1084美元。
3.保险企业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我国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保险企业逐年增多,从2003年度中国人寿保险首家入选,到2017年度8家上榜;中国平安保险2016、2017连续两年进入世界50强,我国保险业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升。
(二)创新动力明显加大
1.人才队伍不断壮大。2016年,保险机构中本科及本科以上人员占比达到38%,比2000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2017年,中国精算师数量达到657人,约为2010年的3.8倍。
2.互联网保险业务方兴未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保险业的广泛应用,促进科技与保险加快融合:
一是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主体不断增多。由2011年的28家增加到2017年的131家;占全部保险公司家数的比重由2011年的19.7%提高到到2017年的77.1%。
二是互联网保险渗透率有所提高。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重,由2011年的0.2%提高到2017年的5.1%。
三是互联网保险业务拓宽,结构优化。从财产险公司互联网业务看,车险一险独大的局面有所改观。车险互联网保费占比由2014年的95.81%下降到2017年的62.25%,非车险互联网保费占比由2014年的4.19%提高到2017年的37.75%。非车险业务中,互联网健康险、互联网意外险发展迅猛,意外健康险占比由2014年的1.6%提高到2017年的18.1%;财产险占比由2014年的2.59%提高到2017年的4.08%;此外责任险、信用保证险、退货运费险等均快速发展。
从人身险公司互联网业务看,保障型险种占比增大。寿险作为互联网业务的主力险种,在结构调整中占比有所下降,由2014年的93.4%下降到2017年的57.8%,其中包括万能险和投连险在内的理财型险种下降幅度较大,万能险占比由2014年的57.9%下降到2017年的9.7%,投连险占比由2014年的16.1%下降到2017年的11.7%。与此同时,年金险发展势头良好,2017年占比达到33.4%;健康险发展迅速,占比由2014年的1.3%提高到2017年的4.3%;意外险占比虽有小幅下降,但发展潜力仍大。
3.互联网保险公司相继成立。2013年,众安在线第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成立,随后泰康在线、易安保险、安心保险3家互联网保险公司相继成立。互联网保险公司注重科技研发投入,如2017年众安在线研发投入高达5.18亿元,占公司总保费的8.7%,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在市场竞争中优势初显,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2017年4家互联网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为93.61亿元,占互联网财产险总体保费的18.97%,比上年提升10.16个百分点。
(三)市场活力明显增强
1.“引进来”、“走出去”步伐加快。一方面,外资保险公司以不同方式进入中国市场,截至2017年末,外资保险公司为57家,其中,财产险公司22家,人身险公司28家,再保险公司6家,资管公司1家;市场份额逐步增多,2017年外资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2140.05亿元,占全国保费收入的5.85%,比2012年提高2.35个百分点,为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增加了活力。另一方面,中资保险公司纷纷走出国门,截至2017年末,12家中资保险机构在境外设立(或收购)了38家保险类营业机构。
2.市场集中度有所下降。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市场集中度有所下降,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从财产险公司看,市场份额排名前三的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和太保财险2017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占财产险行业的份额为63.49%,比2007年下降2.96个百分点;从人身险公司看,国寿股份、平安人寿、新华人寿、太保寿险、人保寿险、太平人寿和泰康人寿等七大人身险公司,2017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占人身险行业的份额为57.61%,比2007年下降26.19个百分点。
其他公司发展日趋活跃。如小、微公司积极探索专业化、特色化的业务领域,为保险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7年小、微产險公司保费收入市场份额为16.11%,比上年提升0.25个百分点;小、微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市场份额为4.81%,比上年提升0.32个百分点。
3.上市保险公司从无到有。2003年中国财险、中国人寿成功上市,至2017年在境内外上市的中资保险机构达12家,其中在境外上市的中资保险机构为8家,新三板4家。
中国保险业改革开放四十年,是行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四十年,是行业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的四十年,是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十年。尽管当前行业转型升级难度较大,实现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但随着改革开放深度推进,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参考文献:
[1]《中国保险年鉴》,中国保险年鉴编委会.
[2]《2018中国保险科技发展报告》,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编著.
(作者单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