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之“浆”字释义平议

2019-04-23 00:56张嘉慧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逍遥游庄子饮料

张嘉慧

摘要:庄子的《逍遥游》中“以盛水浆”的“浆”字释义,至今众说纷纭。主流学者主要从“饮料”、“酒”和“水”三个义项阐释,笔者就主流观点进行整理,从多个角度论证“饮料”说的正确性。

关键词:庄子;《逍遥游》;水浆;饮料

中图分类号:66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2-0017-01

第一种观点将其解释为“饮料”,如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的《不龟手之药》中对“浆”注为“饮料”。第二种观点认为《逍遥游》中的“浆”为“水”,如《汉字源流字典》中以“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和“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为例,并说明“后引申泛指”。第三种观点解释为酒。《周礼·天官·酒正》云:“辨四饮之物:一曰清,二曰医,三曰浆,四曰酏。”。郑玄注:“今之酨浆也。孙诒让正义:“案:哉浆同物,累言之则日哉浆,盖亦釀糟为之,但味微酢耳。”这种观点认为“浆”即一种味道独特的酒。最后一种观点将其译为“水浆”,而进一步推知“水浆”在《汉语大词典》中归为“泛指液体、汁液”,并且引《逍遥游》中的此句作为例证。

宋代林希逸《庄子庸斋口义》:“其子五石则亦可盛五石之水也。”方勇《庄子诠评》:“谓葫芦质地虚脆,盛满水后经不起提举。”朱季海《庄子故言》和崔大华的《庄子歧解》中都引用了司马彪的“言其形平而浅,受水则零落而容也。”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用来盛水。”陆钦《庄子通义》:“水浆泛指水。”郭象注、成玄英疏的《庄子补正》:“仍持此瓠,以盛水浆。”郭庆藩《庄子集释》:“以盛水浆,虚脆不坚。”王世舜的《庄子译注》也将其译为水浆。上述例证中可看出,部分书中直接不译,或将其译为水浆。此外,张松辉在《庄子译注与解析》中把“水浆”译为水或饮料。

从训诂学来看,《说文解字》中有“浆,酢浆也。从水,将省声”。《故训汇纂》:“浆,水也。”“浆,酒也。”“浆,酢哉。”《经籍籑诂》引“饮酒浆饮俟于东房”,注“酒浆,酒人浆人也”。《汉语大字典》中有“古代一种酿制的微带酸味的饮料”、“水”、“较浓的液汁”和“特指稻谷在成熟过程中果实颗粒里的液状物质”等具体解释。《康熙字典(内府)》:“又浆,水名。《水经注》芍陂东注浆水。又寒浆,草名,葳也。见《尔雅·释草》。”可见,此处“浆”作为名词时还有其他义项。《汉字源流字典》中,本义为“古代一种带酸味的饮料”,古也特指“酒”,“水”等,后引申泛指“较浓的液汁”。从出现频率及注疏和词典来看,庄子时期,“浆”一字最常用来表示“饮料”和“水”。

从字源训诂学入手,有以下解析。《汉字源流字典》中注:“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从水,从肉(月),会肉汤之意,爿声。古文省去肉(月)。篆文改为从水,将省声。隶变后将不省。如今简化为浆,更近甲骨文之意。”而《汉字字源》第一种解析中,“浆”是一个会意字,本义是血浆。甲骨文的“浆”,左边是一个桌案的形状,右边是肉字,顶部的三点,表示切肉时从中溅出的血滴。《说文》所载古字形的“浆”,去掉了“肉”字,三点变成了“水”字。小篆的“浆”又在“水”上加入了“肉”。“浆”后来引申为味道浓厚的液体。在第二种解析认为,“将”字表示装咸肉的木箱子,整个字的意思是装咸肉的木箱子中的水,由此产生较浓液体的含义。从这个方面来说,除“水”的义项以外,“微带酸味的饮料”和“酒”都符合“较浓液体”的说法。

《逍遥游》:“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佣来盛水浆的器具是大葫芦种子所结出的果实,且其坚固程度承受不了水浆的压力。由此,“浆”是一种密度较大的液体,“微酸的饮料”似乎比“酒”和“水”更符合语境。

《周礼》中有“水、浆、醴、凉、医、酏”的记载,汉代之后有些文字学研究者将浆、酢、酨、醋、醶、醯皆释说是为“醋”。筆者发现有该解释,早在3千年以前,上古先民们或者是因为爆发洪水,或者是由于下大雨房屋漏水,贮存的豆子被水浸泡,尔后人们使用碾压谷物的石磨,将被水浸泡过的豆子磨一下,发现豆子变成浆液,再通过沉淀,或者用细密网眼筛子过滤,将其中渣滓除去,成为类似水的一种饮料,即称之为“浆”。也就是《字汇补·水部》:“水,亦日浆”和《广韵·阳韵》“浆,浆水”中所提到的“浆”。而《字汇·水部》“浆,浆水,米汁相将也”的解释,是“浆”字的假借使用和代称。

综上所述,庄子《逍遥游》一文中“以盛水浆”的“浆”应该解释为“古代一种微酸的饮料”更为合理。

猜你喜欢
逍遥游庄子饮料
喝饮料
少喝饮料
喝饮料的危害
《逍遥游》中“而”字的用法与读音
庄子的人生境界探析
大鱼海棠——中国动画的逍遥游
《庄子说》(二十二)
宋荣子:《逍遥游》中不应被忽视的人物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