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中华
“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2019年被写入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这是对运输工作的极大肯定。笔者业余对此进行调查,认为河南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要实现以下九个目标:
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培育有较强综合竞争能力的道路客运企业。主要开展以构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核心,以产权为纽带,加快道路客运主体优化整合工作。以线路整合推动经营主体整合,对同一条班线多家经营主体的,通过采取收购、置换、重组等方式整合成一个经营主体,鼓励同一线路起讫点客运企业组建线路公司,整合线路统一经营,鼓励相互间影响较大的同向客运班线,经整合分工由同一经营主体经营,以此推进同一线路经营主体的整合,实现同一条客运班线由同一经营主体经营;按照城际客运、城乡客运、村镇客运三大经营领域分工要求,引导市域、县域范围内多家经营主体重组成立股份制经营主体,县域内经营县际以上客运班线的企业整合为一个经营主体,实现线路资源合理分工。
在市、县际客运班线公司化改造的基础上,结合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加快县域内农村客运班线的公司化改造步伐,积极推进条件成熟的客运班线的公司化经营改造。填补县域内客运经营的空白,逐步开通出租车、网约车等客运经营模式,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对在营运客运车辆实施公司化经营改造,车辆更新后的公司化经营,应鼓励客运企业通过收购、重组、整合,扩大市场份额。新增客运运力优先向专业化、规模化、公司化经营的道路客运企业投放。规范承包经营行为,开展道路客运企业现行承包经营模式调查研究,统一规范承包经营的合同范本,明确客运企业与承包人权利与义务,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全面规范尚不具备公司化改造条件客运线路的承包经营行为。
充分发挥道路客运的比较优势,一是重点围绕农村客运的预约班、赶集班、周末班、学生班等服务,保证“有需即有线,有线即有车”,开行客运直达班车,减少中转换乘环节;二是瞄准公交客运或城乡班线的盲点,扬长避短,错位发展,积极开发客运不能到达或到达不便的客运班线开通“出租车”、“网约车”;三是鼓励市、县间客流量大的客运班线实行公交化运作,在城区增设停靠站点,加密发班密度,以大容量、低票价、高密度的运营组织方式满足区间旅客的出行需求;四是强化道路客运与其他等枢纽相衔接的集疏运功能,完善道路旅客集疏运服务网络,促进道路客运与其他等客运方式的有效对接。引导道路客运企业审时度势,找准定位,要紧紧抓住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有利契机,积极参与城际、城乡客运以及镇村公交的改造与发展,扩大区域客运市场占有份额。不断完善农村客运基础设施,支持农村客运站亭建设,发挥农村客运站效用,增设中长途客运班车起讫地乡镇停靠、配客站,方便群众出行。
充分借助现联网售票网络平台,通过不断完善系统功能,优化联网售票系统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扩大联网售票覆盖范围,将联网售票网点延伸至中心乡镇客运站,加快系统技术升级和功能扩展,为网上购票、手机订票、自助售票、银行、邮政局等代售点购票、出行信息查询等公共服务提供技术支撑,为实现运费网上结算、运输组织、数据统计等服务提供有力保障,为行业管理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并逐步向城乡客运班线推广,积极探索物联网技术在道路客运业的应用,积极推进客运班车IC 卡进站报班、出站检查等功能,以科技手段提升道路客运信息化水平。
大力实施道路客运品牌战略,完善“出租车”、“网约车”品牌管理、考核、奖励和退出机制,提升“出租车”、“网约车”品牌车内在质量,扩大社会认知度。完善相关标准,强化品牌客运的示范引领作用,使企业竞争向服务质量竞争、品牌竞争转化,切实提升道路客运行业服务水平。
加快运力结构调整,优化车型结构,积极鼓励采用高效低耗、节能环保车型。全面实施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制度,严格执行新增营运客车“零排放”标准要求。加大节能环保车型的推广力度,在农村支线客运中推广使用适合农村市场的经济型客车,在客源稳定、大流量、高速直达的中短途公司化班线中探索投放特大型客车,提高运输效率,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倡导和普及“绿色驾驶”的驾驶理念和环保理念,积极开展驾驶员节能技能竞赛和节能减排示范活动。
统筹区域与城乡客运资源配置,促进协调发展。鼓励城市公交向城市周边延伸覆盖,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进一步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鼓励发展镇村公交,推广标准化、规范化服务。逐步统一城乡公交客运在票价、税费、补贴、通行等方面的政策。加快发展适合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安全、实用、经济型客车。在农村地区开通“区域公交车”试点工程,有效覆盖沿途乡镇,逐步实现客运线网的跨乡、跨镇融合。稳步提高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不断完善农村客运线网布局。基本形成城市公交、县乡客运、镇村公交有机衔接、协调融合的城乡客运网络。
推动区域性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和建设,初步形成与城镇布局相协调、方便百姓安全便捷出行的公路客运枢纽站场系统。加快推进农村客运站场建设,加大农村客运站场投资建设力度,积极推进重点镇等级客运站建设。对城区现有客运站资源进行整合,建设客运中心站等,进一步完善客运站场设施和服务功能,实现客运站、公交首末站、有火车站的要与火车站紧密衔接,长短途运输、城市公交及与其他运输方式的“零距离”换乘。围绕镇村公交发展,建设乡镇等级客运站和城乡客运一体化站亭,实现乡镇有综合乡级服务站等,通路通车的行政村基本实现“一村一站(亭)”。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交通部门道路客运安全工作的有关要求,建立营运车辆动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按期按标准安装使用卫星定位监控设备,实现联网联通,确保设备装置的正常使用,并建立和完善监控系统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动态监控管理。道路客运企业要充分运用卫星定位监控平台,加强对营运客车行驶速度、载员状况、续驾驶时间等运行情况的动态监控,确保道路客运安全。加快道路客运应急保障指挥中心建设。加快形成基本覆盖重要交通基础设施的路况信息网络。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建立和健全应急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应急保障车队及应急运输征用补偿机制等,提高应对恶劣天气、节假日、重大事件及客流高峰下的快速处置和应急保障能力,切实发挥道路客运机动灵活和兜底保障作用。依托集约化经营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全面提升道路客运安全监管水平和重点时段、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能力,充分发挥道路客运应急运输的兜底保障作用,形成较为完善的县、镇、村三级道路客运应急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