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许昌与三门峡市经济发展对比

2019-04-23 02:55何永健刘红娟
中国国情国力 2019年4期
关键词:规上三门峡市许昌

◎何永健 刘红娟

20世纪80年代,徐州市、许昌市和三门峡市产业基础相似,此后由于采取了不同的发展路径与策略,导致三市的发展重点和发展状况迥异。当前,三市共同面临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如何发挥各自优势,因地制宜选择自己的发展之路,值得探析。

经济发展

1.产业基础相似

1990年,徐州三次产业结构为34.3:39.8:25.9,其中工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为36.3%;许昌三次产业结构为39.3:36.7:24,其中工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为34.1%;三门峡市三次产业结构为24.2:39.8:36,其中工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为33.1%。三地三次产业结构比较相似,尤其是工业占比接近。

2.发展路径不同

徐州选择了二、三产业并进的较稳定的内生发展系统。第二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占比也不断提高,2015年第三产业占比超过第二产业,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4:41.6:49,第三产业发展优势更加明显。许昌坚定不移地选择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多年来第三产业占比持续维持在30%以下,直到2013年才首次达到30%,与此同时,第二产业占比不断攀升,1993年超过40%,1997年超过50%,2005年超过60%,2010年达到历史最高点63.7%,同年工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达到59.6%。三门峡市也选择了发展第二产业,2005年第二产业占比与许昌同时超过60%,但之后与许昌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从2005年开始,许昌第三产业占比逐年调高,三门峡市逐年走低。2010年,许昌第三产业占比超过三门峡市,之后一直高于三门峡市,直到2018年,三门峡市第三产业占比达到37.1%,再次超越许昌。

3.经济体量差距拉大

1986年,徐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亿元,财政收入6.6亿元;许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2亿元,财政收入1.8亿元;三门峡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1亿元,财政收入1亿元。从一开始,徐州、许昌与三门峡市经济总量就存在较大差距,而且由于外部环境差异、发展路径选择不同,使得三地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

从经济总量看,初步核算,2018年,徐州地区生产总值6755.2亿元,许昌地区生产总值2830.6亿元,三门峡市地区生产总值1528.1亿元,徐州、许昌经济总量分别是三门峡市的4.4倍和1.9倍。从三地财力看,2018年,徐州实现财政收入916.9亿元,许昌实现财政收入423.9亿元,三门峡市实现财政收入174.1亿元,徐州、许昌财政收入分别是三门峡市的5.3倍和2.4倍。

影响因素

1.先天条件

(1)平原面积与工业发展空间。徐州土地面积1.18万平方公里,平原占90%;许昌面积0.5万平方公里,平原占72.8%;三门峡市面积1.05万平方公里,平原占比仅为9.2%。平原面积太小,不利于扩大工业发展空间。

(2)人口数量与劳动力。1986年末,徐州总人口715万,农业人口610万,占总人口比重85.3%;许昌总人口377万,农业人口324万,占比90.8%;三门峡市总人口182万,农业人口154万,占比85%。大量的农业人口为工业化初级阶段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三门峡市人口尤其是农业人口最少,在总人口中的占比最低,人口红利明显小于徐州和许昌。

(3)土地和人口。三门峡市的先天劣势在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初级阶段掣肘工业的快速扩张。2017年,徐州实现工业增加值2448.2亿元,许昌1437.6亿元,三门峡市733.8亿元。1986年三门峡市工业增加值较许昌少2.5亿元,较徐州少16.6亿元,2017年差距成百上千亿元。

2.外部环境

凭借优势的地理位置、劳动力人口众多及产业结构合理等优势,徐州快速发展起来。

1990年,徐州先于许昌、三门峡市进入了两位数增长的高速发展阶段,许昌始于1991年,三门峡市则开始于1992年,经济增长由东向西逐步推进,这与三地的地理位置一致。2015年徐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增速自1990年后首次低于10%,许昌于2014年降至10%以下,三门峡市则于2013年降至10%以下,经济回落则是自西向东的。1990-2014年,徐州两位数增长25年,许昌除2000年增速短暂回落外保持了22年两位数增长,三门峡市则在1999-2002年有四年时间经济增速低于10%,两位数增长维持了17年。三门峡市经济增长基础差,发展慢,差距越拉越大。2004年徐州率先迈入千亿元级城市,2008年许昌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元,而三门峡市直到2011年才进入千亿元级城市群,整整比徐州晚了7年,比许昌晚了3年。之后发展更是不可同日而语。自2004年开始,徐州经济总量每五年翻一番;许昌经济总量超千亿后2015年实现翻番,历时七年;而三门峡市2018年经济总量较2011年7年间增长不到50%,要实现翻番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3.工业结构

(1)工业结构与高端工业发展。三门峡市重工业占比90%以上,徐州占比65%左右,许昌占比70%左右。徐州装备制造业在规上工业中的占比达到1/4,2018年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增长12%;许昌装备制造业在规上工业中占比超过30%,2018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9%;三门峡市装备制造业在规上工业中占比仅3.5%,2018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下降5.1%。作为工业迈向中高端重要支柱产业的装备制造业,三门峡市与徐州、许昌相比,无论是总量、占比还是增速都存在明显差距。

(2)对资源型工业依赖程度。一是起步早。三门峡市在1985年的原煤产量已过千万吨,虽然晚于徐州七年,但比许昌早近20年,许昌2004年原煤产量过千万吨。二是去产能慢。徐州2006年原煤产量达到峰值后开始回调,11年间减产1559万吨,年均减产141.7万吨;许昌2009年达到峰值开始回调,8年间减产1272万吨,年均减产159万吨;三门峡市2005年达到峰值,早于徐州和许昌开始回调,但12年间减产1199万吨,年均减产不到100万吨,去产能速度明显慢于徐州和许昌。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1.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

■ 绿暗红稀 彭颖/摄

徐州、许昌与三门峡三市都有着优厚的产业基础,成熟的产业体系,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工业立市”的发展导向不能变。振兴实体经济,发展“高优强”工业必须抓好制造业。2017年,徐州制造业完成投资2628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55.5%;许昌制造业完成投资1392.5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55%;三门峡市制造业仅完成投资573.7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31%,制造业投资完成额及占比均远低于徐州、许昌。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徐州将装备制造业列为“六大优势产业”之一,许昌将其列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徐州、许昌以产业布局明确装备制造业在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为两地经济注入了强有力的发展力量。三门峡市提出要建设“中西部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从财政政策、税收优惠和人才引进等多方面制定合理的支持政策,支持产业基础成熟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传统产业企业转型发展,引进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引导民间资本向装备制造业集聚,切实推进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崛起、发展。

2.切实提高企业效益

2 0 0 0 年,在规上工业资产负债率方面,徐州66.7%,许昌58.7%,三门峡市69.4%,三门峡市虽然最高,但与徐州、许昌差距并不大,尤其是较徐州仅高2.7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徐州2.4%,许昌5.9%,三门峡市8.9%,三门峡市最高。2017年,规上工业资产负债率徐州46.7%,较2000年下降20个百分点;许昌38.5%,较2000年下降20.2个百分点;三门峡市56.5%,较2000年仅下降12.9个百分点,三门峡市规上工业资产负债率较徐州高9.8个百分点、较许昌高18个百分点,与两地差距进一步拉大。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徐州7.6%,许昌8.4%,三门峡市5.4%,三门峡市由2000年的最高跌至最低。企业债务高、利润低,进一步扩大生产、推动改造升级积极性不高、能力不足。工业要发展,就要给企业“减负”,让企业轻装上阵;就要让企业“有利可图”,企业有利润才有动力和能力发展生产。要深入企业调研,分析研究企业的负债主要在哪块,影响企业利润的因素都有哪些,针对不同的企业、不同的问题,细化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减负增效,切实推动企业高效发展。

3.充分发挥产业集聚作用

产业集聚发展一方面可以用小空间撬动大产业,另一方面企业生产所需的一些初级加工品可以在集聚区内部获取,大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此外,可在产业集聚区周边布局物流、金融及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4.增强金融支持力度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2018年年末,徐州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912.5亿元,存贷比69.1%;许昌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48.2亿元,存贷比75.3%;三门峡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08.4亿元,存贷比为63.3%。无论是贷款总量还是存贷比,三门峡市都低于徐州、许昌。作为一个成熟的资源型城市,要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如徐州推出金融顾问制度,金融从业人员包挂企业,为企业提供融资方案、财务顾问与结算等服务;深化“财政+银行”合作机制,放大财政资金担保倍数,吸引更多银行参与等“金融创新”举措,切实推动金融服务实业力度,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猜你喜欢
规上三门峡市许昌
呼和浩特市服务业发展情况、问题及建议
赵杰摄影作品欣赏
三门峡市关工委部署春节期间 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初到许昌
2019,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
上半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
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企业去年实现增加值近千亿元
许昌城市文化品牌定位分析与选择
许昌发现“四比(币)当忻”铜钱
城乡旅游互动发展优势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