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平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课堂上越来越重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目前已经有许多中学英语教师开始关注班级管理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还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及状态。本文将系统分析班级管理策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具体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班级管理 中学英语 教学应用
班级只有不断对其进行优化与管理,才可以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中学英语教学中应善于利用班级管理策略,优化班级管理方法,渗透班级管理艺术,这样不仅可以保持良好的班级秩序,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一、发挥教师榜样作用,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中学英语教师应积极树立榜样示范作用,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逐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管理有效的班级必然有一位充满魅力的教师,他们不仅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还可以作为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指导者。因此中学英语教师需要认真专研教材,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努力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将英语知识清晰简单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课堂学习中。首先,需要重视穿着得体,在讲解知识时运用自己的语言及肢体去影响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给予学生正面鼓励,如“Do your best! Keep working!”等,这样学生自然会与教师亲近,同时也能够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其次,中学英语教师需要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以成绩去判定一个学生的优劣,同时也不可以成绩偏袒学生。初中阶段学生的英语水平必然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所以中学英语教师需要给予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多的关心,积极利用课后时间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他们缓解英语学习的压力,树立良好的信心,通过有针对性的作业帮助他们巩固英语基础知识。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会积极服从于英语教师的班级管理,同时在课堂上也会更加积极学习。
二、组建学科骨干管理团队
英语学科干部是老师的得力帮手,同时也是联系师生关系的重要纽带。得力的学科代表不仅会积极支持与帮助教师进行班级管理工作,还可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进而在班级管理及课堂教学上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中学英语需要两名课代表,一名负责书面作业的检查与收发,另外一名则负责口头作业的检查与汇报。然后再由教师根据班级人数来确定组长,辅助课代表的工作。每天的作业首先应由小组长进行检查,并向课代表进行汇报,若发现未能及时并按质量的完成作业现象,则应当在了解情况后进行批评教育。同时每周需要公布各个小组的作业情况,对表现好的学生及小组进行表扬,对表现较差的学生及小组进行批评,这样班级内便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各位同学也都能够在教师的班级管理之下认真完成作业。
三、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中学英语教师应重视班级英语文化建设工作,在教室内与学生们一起设置特定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英语知识的熏陶,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还可以将英语知识融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之中。
首先,需要发挥出班级宣传栏的作用,通过黑板报及手抄报的方式,为学生设置特定的主题,让学生能够结合节日及主题来进行设计。例如:圣诞节时便可以设计以“圣诞节”为主题的手抄报,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美国文化,同时还能够加深对圣诞节的理解。又如可以在每周特定的时间段内进行英语故事讲述比赛或者笑话讲述比赛,这些方式均能够促进良好英语学习氛围的形成。
其次,需要让学生体验到英语学习的成就感。在布置教室宣传栏时可以留出特定的板块,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反馈,将优秀的学生作业或者试卷进行张贴宣传,评委“英语进步之星”或“英语学习标兵”等,这些对于上榜的学生而言是非常光荣的事情,同時对于其他同学也能够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在课后,学生们便能够观看优秀的作业及试卷,并针对自己的问题进行改正,逐渐的全体学生便能够共同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最后,需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阅读机会,让英语能够成为他们生活学习中的一部分。中学英语教师可以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他们推荐相应的英语课外读物,同时还可以开展英语知识收集活动,让学生们上网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并制作成册。当学生的阅读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定期开展阅读展示活动,让学生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进而带领他们感受英语阅读的魅力。通过这些方式,学生不仅会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同时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会逐渐得到提升。
结束语:综上所述,优秀的班级管理工作对于中学英语教学而言具有着重要的价值,因此每一位中学英语教师应认真研究,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策略,以促进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海云.论博弈理论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15):204.
[2] 常华.支持性班级秩序管理策略在中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研究[J].成功(教育), 2012(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