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黄蕾
【摘 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物质条件的提升,人们更加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幼儿教育中如何才能增强幼儿膳食的合理性,使其身心全面发展。本研究根据张家港市一些幼儿园中幼儿的不良饮食习惯的现状、表现,分析幼儿不良饮食习惯产生的原因,并从中探寻出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关键词】 幼儿 不良饮食习惯 现状 原因 矫治 幼儿身心健康
在国内,有很多的幼儿教育相关人士对幼儿的不良饮食习惯做过许多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一、不良饮食习惯的成因
如赵丹阳的《幼儿不良饮食习惯背后的思考》中认为多种不同的原因导致了幼儿的不良饮食习惯,他认为“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形成原因是由于各种方面的因素,有社会原因等等。” 刁鹏飞的《浅谈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形成与矫正》中认为幼儿由于儿时习惯造成了挑食、偏食等现象,他认为“幼儿的挑食以及偏食的坏习惯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是有坏处的,这样就会导致一些幼儿面黄肌瘦,对于幼儿的身体健康是不利的。”有些专门从幼儿饮食习惯这一个方面对幼儿的不良习惯进行研究,了解幼儿不良饮食习惯会产生哪些危害,如龙凤的《不良饮食的危害》中认为“幼儿一旦长期不吃早餐,他们的胆汁则会发生变化,容易形成胆结石”或者“引起代谢失调从而导致肥胖”。
同时,幼儿期是身心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并且也是各种不同习惯形成的一个关键时期,孩子的身心发展会被他们已经形成的一些习惯不同程度地、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
笔者通过调查对于现状及生活所得知,分析总结,发现张家港市幼儿不良饮食习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家庭中家长对于孩子比较溺爱,形成一种家长“包办”幼儿生活所有细节的模式。
2.幼儿园食堂人员对于幼儿膳食合理配置的专业知识了解甚少。
3. 幼儿本身的一些身体原因及病理原因。
接下来是通过调查、提问等所得的社会因素:
1. 現代社会幼儿的食品种类繁多
现代生活中,零食充斥着我们的世界,种类也有许多。超市一走入零食区,就能看见各种各种,琳琅满目的零食,如薯片、糖果等。一方面这类食品虽然具有多种口味的选择,但自身的营养价值十分的低;另一方面,这类食品的卫生及其质量往往不能保证,幼儿食用则会对幼儿的健康产生危害。
2. 幼儿园因素
2.1幼儿园进餐形式比较单一
有些幼儿园因为资金原因,使得幼儿的小点心、午餐的搭配不够均衡。但是也一些拥有足够资金的幼儿园由于没有合理配置幼儿膳食,也会导致幼儿的营养不均衡。
2.2食堂人员缺乏幼儿膳食合理配置的专业知识
作为经常配置幼儿膳食的食堂人员,应该具备专业的幼儿膳食的配置知识,知道与了解幼儿生长发育阶段最需要的是哪些营养。
3. 教师因素
教师让家长配合的意识不够,并且缺乏对家长的宣传与指导。据了解,很多教师不会主动让家长配合改正幼儿的不良饮食习惯。要知道家长配合纠正幼儿饮食习惯,不然难以产生理想的效果。
4. 家庭因素
4.1家长自身的不良饮食习惯
大家都知道,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家长,所以家长的一言一行会被幼儿看在眼里,幼儿对于自己亲近的人或者喜欢的人会进行模仿,如果家长本身存在不良饮食习惯,如吃饭时说话、看电视,那么幼儿长期处在这种边玩边吃东西的环境中久而久之会形成这种不好的饮食习惯。
4.2家长对于幼儿的溺爱
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很多家长们在照顾孩子与工作之间往往会选择工作,需要祖辈家长们代为照顾,而祖辈家长们由于观念等方面的不足导致对于孩子的要求是尽可能满足,他们认为只要孩子开心就好。另一方面,一些家长过分宠爱,他们会买孩子喜欢的东西给孩子吃。
4.3 还有幼儿自身的因素
4.3.1幼儿无法独立自主用餐
幼儿未学会碗筷勺子等餐具的使用方法,有些幼儿由于年龄较小,还有些幼儿由于发育比正常儿童缓慢,各方面能力都比正常儿童差。
4.3.2 幼儿饭量小的表现为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幼儿园中都吃的不是很多。
根据对以上原因的分析,笔者分别从教师、家长及幼儿园三个角度提出了几点纠正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建议。
1. 教师方面
要认识到家长的作用。有时候家长对于幼儿说的话比教师说的起到的作用更大,因为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对于家长的熟悉程度比对教师的熟悉程度要深,所以他们十分信任家长。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充分发挥家长效能。
2. 家长方面
家长应积极配合班级的工作,在幼儿进餐时,不应该对幼儿进行喂食,认为幼儿还小,什么都不会做,作为家长,应该代劳.这种错误的观点往往会加剧幼儿我不想做的事反正有家长为我做这种心理。家长应该要在幼儿进餐时,营造良好的温馨的氛围,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并且舒适的进餐条件,帮助幼儿慢慢远离不良的饮食习惯。
3. 幼儿园方面
幼儿园方面首先应筹措资金,保证幼儿餐食和点心的供应,并聘请专业的膳食营养人员,合理配置膳食结构,使幼儿获得均衡的营养。
参考文献
[1] 李子一,王金子,张雅蓉,余恺等.家长自报4~36月龄婴幼儿挑食行为的准确性评价[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03:383-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