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秋
摘 要:歌唱教学作为音乐课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表现音乐、表现情感的重要方式。《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歌唱教学的意义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音乐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加深审美体验,为终身热爱音乐奠定基础。以苏少版五年级下册《划船歌》为例,从有效律动,初步感知;结合图谱,场景再现;范唱引路,主动品读三个方面,讲述了音乐课堂中歌唱教学的一些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
“歌唱”与人类“与生俱来”,有了语言,便有了歌唱。一个个音符按照固有的律动贯穿了生命,流淌着智慧。歌唱无处不在,到什么地儿唱什么曲,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人类用歌唱领悟着、诠释着生命,用生命享受着,拥抱着歌唱。
刚入学的小学生,稚嫩的声音没有经过雕琢,他们的歌声是“喊歌”,而不是歌唱。作为小学音乐教师的我们,如何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演唱,是音乐教学中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教学实践中,如果简单将发声方法的讲解加入到课堂中,学生会因为枯燥而无法坚持;还会因为不理解而失去学习兴趣。那么,如何能更好将声音训练和歌曲教学结合到一起?笔者在教学中不停的探索,现结合《划船歌》一课的教学实际谈一谈。
《划船歌》选自苏少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歌曲。该曲前半段旋律优美,表现了船工们在平静的海面上悠闲自在划船的情景;后半段旋律有起伏,着力刻画出船工们奋力划桨,小船奋力驶向远方的生动情景。
一、有效律动,初步感知
旋律与节奏密不可分,节奏可以独立存在,而旋律一定是与节奏相结合的。所以,歌曲的节奏把握非常重要,而把握节奏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律动体验。
《划船歌》歌曲连续使用切分节奏和后半拍起唱的乐句。教师从一开始,就结合歌曲的特点,用《星星索》导入,让学生体验船歌的摇晃感,同时感受来自海上的静谧。当学生全部沉浸在乐曲中时,再顺势引导学生,开始做划船动作,体验歌曲前半段的弱起节奏。在划船的过程中,先是原地划船,然后加入木鱼突出强拍划,再行进划船,最后还加入了鼓声调转行进方向,循序渐进,既帮助学生感受了节奏,又帮助学生了解歌曲结构。
学生在反复聆听和活动中,弄清了歌曲的节奏特点,也分清了乐句,为接下来歌曲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结合图谱,场景再现
《划船歌》共有两个段落,前半段旋律相对平静,后半段有起伏,表现了两种不同的场景。所以,在演唱歌曲时,从技巧上来说,教师要用连贯、优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前半段,要用有控制的声音演唱歌曲的后半段。
为什么后半段是需要有控制的声音呢?如何才能做到用有控制的声音演唱后半段呢?因为,歌曲后半段中出现了八度大跳音程。不少老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了八度大跳的音程关系,形成的“大浪”的形象,而学生也顺势自然而然地企图通过喊叫达到“大浪”的效果。因此,后半段大跳时声音的控制就成为了本首歌曲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后半段教学中,结合了图谱,再现船工看到浪花时划船的情景,恰到好处解决了这个难题。
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明白了怎么用有控制的声音来演唱八度大跳,轻松克服了喊叫的歌唱行为。
三、范唱引路,主动品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对一件事情产生了兴趣,那么,你会全身心投入进去做这件事情。在歌唱教学中,教师的范唱对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是最直接的一种方法。当学生听到老师用心、用情的歌唱时,他会被感染,从而产生一种主动学习的欲望。所以,教师的范唱一定要有感染性,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对歌曲充分的理解,并且有较好的歌唱基本功。
学生对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有了一定的积淀,又聆听了老师深情并茂的范唱,对于歌曲的学习,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迫切希望了解歌词的内涵,体会船工的内心世界,从而能够更好地演唱歌曲。
如:歌曲中有一句歌词这样说道:“你可忘记美丽的衣裳,但你不要把我遗忘。”这句話是什么含义呢?怎么理解呢?笔者查阅了相关的资料,了解到船工们的生活状态是需要经常出远门的。所以,他们希望他们的亲人不要淡忘自己,就算把美丽的衣服忘了,都要时刻惦记着自己。
能够深情演唱一首歌曲,必定是在理解了歌词的基础之上。单纯地从节奏和音准上训练声音,是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那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很难找到,歌曲演唱也很难打动别人。所以说,歌曲演唱的最高境界,便是以情动人。
综上所述,歌唱教学要从学生的需要和特点出发,遵循音乐教育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歌唱中获得歌唱的知识与能力,并在有情感的表现过程中提高音乐综合能力,达成音乐课程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刘均逸,邰方.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