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伟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的要求不断提升,学校对少先队的教育活动也要不断进行深化,要将其与学校的德育结合起来,帮助少先队员全面发展。通过对二者关系的深入研究,找到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德育中融入少先队的教育活动可以有效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德育水平。主要研究的就是深化少先队教育活动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
关键词:少先队;教育活动;德育;实效
一、少先队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
(一)二者之间既有差异又存在共性
无论是少先队教育还是德育,其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性的需求,迎合时代的发展变化,为新时代的发展培养多元化的人才。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二者所采用的方式可能会不同,教育的手段存在一定的差异。少先队教育更加多元化,重视的是教育的形式,更多地采用的是一种活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到很多的知识,受到一定的启发。学校的德育则不同,主要侧重的是课堂的讲授,是理论知识,包括德、智、体、美、劳。
(二)少先队教育能够为德育创造优质的环境
少先队教育的形式有很多种,在多样的活动中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更加具有教育的意义。比如说日常的文明礼仪活动让学生每天坚持遵守,每周一都会举行的班会、升国旗活动都会让学生养成一种好的行为习惯。在日常的耳濡目染的环境下让学生受到熏陶,从心里接受好的行为习惯。我们传统观念里的德育就是教师按照书本的内容向学生讲授一定的道理,而少先队教育改变了以往的形式,以全新的模式增加情感的交流。
(三)少先队教育丰富了原有的德育
德育一般都是理论性的教育,学生被动接受有关德育的知识,虽然貌似接受了,但是学生在心理上并没有完全接受。但是少先队教育改善了这样的状况,产生了全新的教育模式。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学到多样化的知识,完善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思考,逐步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并愿意主动进行改正,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减轻一些负担,让学生更加愿意进行德育学习。
二、少先队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
(一)少先队教育对德育有引导的作用
少先队教育的主要群体就是少先队员,要在日常的活动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对其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还要遵循一定的教育方针,要对少先队员进行积极的引导,尽可能地把他们培养成对社会大有贡献的有为青年,要让他们在心中树立远大的理想,时刻把祖国放在第一位,拥有坚定的信念和理想,时刻督促自己前进。
(二)在实践的过程中加强教育
为了帮助少先队员树立良好的意识,学校会定期不定期举办一些活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意识观念。这其中就包括了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将书本上的德、智、体、美、劳转化成活动中的各项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明白更多的道理。德育注重的是理论,少先队的活动注重的就是实践了,二者的有效结合能够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充分发挥自主管理作用
自主管理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学生的自主管理体现在很多的方面,包括对少先隊和德育的管理。在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主动学习,约束自我的意识和行为。少先队管理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什么是自主管理并主动进行自主管理。为了展现自我管理的效果,可以对自主管理的结果进行一次评比,可以设立一些评选的奖项,让学生参与。学生为了赢得奖项,自然就会主动进行自我约束和管理。
三、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的手段
(一)把少先队员作为主体,促进其全面发展
少先队员通常会被大家认为是优秀的一个群体,教师通常会把注意力放在这个群体上,将他们看做是其他学生的榜样。但是实际上,我们应该把学生作为一个教育的主体,将少先队员的教育与德育进行有效的结合,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将少先队活动生活化
理论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并不会很大,而且进行少先队和德育的目的就是将来在生活中进行实践应用,所以,将少先队活动生活化是十分有必要的,将教育的结果应用于生活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传统的教育方式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学生被动学习,不仅教学效果不好,学生也没有从心里上接受。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德育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更好地提升德育效果,需要将少先队教育活动与德育进行有效的结合。多举办一些少先队活动,改变之前的德育方式,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教育的实效性,找到将二者结合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刘波.浅谈深化少先队教育活动提高学校德育实效[J].祖国,2017(24):175.
[2]周运青.深化少先队教育活动 提高学校德育实效[J].新课程(上),201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