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成因及治理策略

2019-04-22 09:43欧阳礼辰龚业莉
科教导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治理策略高校教师

欧阳礼辰 龚业莉

摘 要 近年来,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层出不穷,极大损害了高校教师的良好形象。其背后的原因是多元化的,既有教师自身的原因也有外界环境及体制原因等。本文分析了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现象背后的原因,提出从树立高校教师正确的学术价值观、加大惩罚力度、加强社会媒体及同业监督及改革学术评价体系这四个方面来杜绝高校教师学术不端行为。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学术道德失范 治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2.034

Investigation of Reasons behind Academic Misconduct

of University Faculties and Governance Strategies

OUYANG Lichen, GONG Yeli

(School of Medicine, Jiang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56)

Abstract Recently, academic scandals of university faculties keep emerging deeply damaged the good image of teachers. There are multiple reasons behind this phenomenon, such as teachers, society and education system, etc. This article discusses reasons behind academic misconduct of university faculties and gives up several governance strategies aiming to eliminating academic misconduct. Firstly, the correct academic values of university faculties should be set up. Secondly, the penalties of academic misconduct should be increased. Thirdly, the supervision of social media and peer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Lastly, the academic evaluation system should be reformed.

Keywords university faculties; academic misconduct; governance strategies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对高校教师的要求早已不是简单的停留在原来的教学工作上,而是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者并重,特别是用研究成果为社会提供咨询及技术服务等。高校教师科研创新能力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也关系着学校及国家未来的科研实力及创新水平能否在世界强国中占据一席之地。因此,提高高校教师科研水平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金钱名利等利益的驱使下,某些高校教师不能坚守自己的学术道德底线,将别人的论文及科研成果改头换面、对实验数据造假或进行论文买卖等,完全背离了国家大力发展科研的初衷,损害了高校以及教师的正面形象。在当前严峻的形势下,治理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已刻不容缓。

为了更好的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首先应了解学术道德失范现象背后的原因,笔者总结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高校教师对学术道德的认知差异

学术道德是指研究者进行学术研究时在道德上应当遵守的规范准则。德国科学家费尔巴哈认为诚信是一名研究者最基本的美德,研究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客观公正的人,诚信及客观公正应该成为科学研究中应遵守的准则。著名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总结了科学共同体的精神气质,提出科学研究必须遵循五条原则,即公有主义、普遍主义、无私利性、独创性及有条理的怀疑主义。虽然我国早在1982年就推出了《科技工作者道德规范》,但未制定切实有效的处理办法。随着国家对科研的逐渐重视,近几年各大高校都相继出台了学术道德规范及学术不端行为处理规定,如《华中科技大学学术道德规范及学术不端行为处理规定》中明确规定“剽窃、抄袭、私自署名、伪造、一稿多投等行为”均属于学术不端行为。虽然这些处理规定明确说明了哪些是属于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但是对高校教师学术道德认知度的调查研究结果却令人震惊。戎华刚对我国11个省(市)18所普通公立高校(其中“985工程”和“211工程”學校8所)的教师调查发现仅54.7%的教师表示了解有关研究的规范,关于“一稿多投”的行为,高达32.6%的教师认为该行为不属于失范行为。这说明目前还有大量高校教师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不了解,凸显出高校在这方面对教师进行培训教育的重要性。

2 利益驱使

目前,很多高校特别是一些科研实力较为薄弱的高职高专院校为了提升其排名及提高其科研水平而鼓励教师做科研,对发表论文及成功申请到科研项目的教师给予不同形式的奖励,如发表一篇SCI或EI论文奖励多少钱,申请一个国家或省市科研项目奖励多少钱,还有的教师帮那些急需文章来晋升职称的人编造代写文章以换取金钱,这些人轻易在金钱利益面前妥协,崇尚金钱及享乐主义,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完全忘记了身为一名教师的职责和义务,抛弃了科学诚信客观的精神。张鸿韬就“当前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这一问题对周口师范学院等高校的500名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高达42.15%的教师选择了“经济利益驱使”这一动机。

3 晋升职称的压力

随着高校对学术研究的重视度逐渐加大,现在科研在对晋升职称的高校教师进行考核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发表高水平SCI/EI论文、出版专著、省级国家级科研项目都是其考核的重要指标。以论文发表为例,以前可能发表两篇中文核心期刊就可以晋升副教授,而现在晋升对论文等级和数量的要求都在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感觉幸福指数低下,生活压力大,尤以男性教师较为严重,抑郁症等心理问题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在这样巨大的职称晋升压力下,很多教师纷纷选择了铤而走险,在背离学术道德的路上越走越远。

4 学术评价体系缺陷

我国现有的高校教师学术评价体系中过分强调对评价指标的量化,重视文章数量而忽视质量,重视获奖及项目而忽视应用及创新。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很多高校教师为凑足文章数量以评职称,将别人的文章“改头换面”,发表大量的“灌水”文章,这些毫无自己思想的低水平复制行为不仅是对广大读者的不尊重,对国家资源的浪费,更是对科学创新性的蔑视。

5 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治力度不够

尽管一批又一批的学术不端行为被陆续揭露出来,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敢铤而走险,前赴后继的“以身试法”?不仅因为受巨大利益驱使,更重要的还在于惩罚力度不够大。如很多高校在知道教师学术造假后,不是将其开除,反而对其采取保护措施,如纵容、包庇、不追究责任等方式,因为担心教师的负面消息会影响到学校的声誉。有的高校对待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的教师,总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多将其降职或取消职称,但很少将其开除。

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将直接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学术创新水平的提高,若任其发展而不加以管理,将会危及高校及我国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对下一代起到不良示范。减少杜绝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5.1 树立高校教师正确的学术价值观

学术价值观是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员应有的学术观念及科研态度,是学术道德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树立高校教师及学生正确的学术价值观,是国家推动学术研究及培养新型创新人才的首要任务。因此,高校应培养教师正确的学术价值观,加强对教师学术道德规范的培训,不仅让教师们学会区分哪些行为是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哪些属于正常的引用,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违背学术道德规范的代价是非常惨重的,甚至可能会失去教师资格。

5.2 健全法律制度,加大惩罚力度

目前我国现有的《刑法》、《著作权法》中提到与学术规范相关的内容,但这些法律可操作性不强,而且处罚力度不够,如《著作权法》中对侵犯著作权的人处以“赔偿损失”处罚,但未提到如何确定损失的问题。因此,国家应尽快出台有关惩治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法律,加大处罚力度,增加行政处罚,明确规定何种学术道德行为应该处以何种处罚。如情节严重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可采取刑事制裁。严厉的惩罚制度,将能够起到有效的威慑作用,增加投机者的违法成本,使其得不偿失,从而促进学术研究人员从“他律”走向“自律”。另一方面,我国缺乏对学术不端行为具体的一套处理流程,而国外在这点上做的好得多,如美国有专门的机构及专职人员来负责受理、调查、处罚学术不端行为,这些相关人员职责明确,办事效率高。我国也可以借鉴此类经验,建立类似的机构使得学术不端的处理程序化。

5.3 加强社会媒体及同业监督

媒体舆论虽然不像法律法规那样具有强制力,但在遏制学术不端行为上还是具有一定作用。可以充分借助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以及新媒体(微博及微信)等的影响,将某些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的学术不端行为公诸于世,从而对其他相关人员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使其望而却步。同时,同业监督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高校教师常常对监督身边的同行有着很高的积极性,原因是那些因进行学术不端及学术腐败行为而获得学术资源及国家资源的人侵犯了其他真正想做科研同行的切实利益,使得他们得不到应用的科研资源如经费、实验室等。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积极性监督学术不端和腐败行为从而避免学术不公平的发生。

5.4 改革学术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的学术评价体系存在很多问题及弊端,如过度强调文章的数量,评价标准及评价模式不健全等。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如用被引次数来取代影响因子,重视文章的“创新性”和“应用性”,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指标等。

对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防治,是一项艰巨而持久的任务。高校教师应从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开始做起,坚决抵制金钱利益的诱惑,与学术不端行为划清界限,维护我国高校教师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 李太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7.

[2] 戎华刚.高校教师学术道德认知及其差异性分析[J].教育科学,2014(4).

[3] 张鸿韬.高校青年教师科研道德透视及建设问题浅议[J].中国商界,2010(7).

[4] 袁本芳,庄甲鹏,任友洲.“五位一体”: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J].教师教育论坛,2016(5).

[5] 陳桂梅.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的制度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5(9).

猜你喜欢
治理策略高校教师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合格的高校教师
花钱评高校教师让学者斯文扫地
浅析公路路基边坡病害的防护与治理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面临的困难以及应对策略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常规治理策略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
网络失范言论的治理策略分析
基于农村低电压现象探究综合治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