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论中国冬季运动与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渊源、融合和演化(二)

2019-04-22 10:24杨树人朱志强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历史渊源奥林匹克运动

杨树人 朱志强

摘 要: 以唯物史观、总体史观和科学方法论原理,探索国际冬季运动、中国冬季运动与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的时代使然;国际冬季运动、中国冬季运动与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的产生、发展和演化;冬季奥林匹克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人类需求的关系。揭示现代冬季运动技术、现代冬季奥林匹克文化、东西方文化交融及演进过程,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现代冬季运动的影响。以探究中国对未来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应发挥的影响和作用,弄清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本质特征,为审视和认识现代冬季奥林匹克运动提供一个全新视角。

关键词:冬季运动;奥林匹克运动;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历史渊源;融合和演化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9)02-0001-14

Abstract:

Based o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general historical view and scientific methodolog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ra demand in international winter sports, Chinese winter sports and winter Olympics.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emergenc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winter sports, Chinese winter sports and winter Olympics,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winter Olympic culture, social-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human needs. The result reveals the modern winter sports technology, the modern winter Olympic culture, the integration and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winter Olympic movement on the modern Chinese winter sports. It explores the influence and role of China on the future winter Olympic movement. The purpose is to clarify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inter Olympic movement and to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for examin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modern winter Olympic movement.

Key words:

Winter sports; Olympic movement; Winter Olympic movement; Historical origin; Integration and evolution

3 現代冬季运动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

3.1 国际现代冬季运动

3.1.1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度滑冰

1892年7月,在荷兰的鹿特丹召开了首届国际滑冰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国际滑联的领导机构,就此,诞生了国际滑冰联盟。国际滑联是由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和短道速度滑冰3个单项组成的。1893年第一届速度滑冰锦标赛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举行,但举行男子世锦赛后的近半个世纪却没有举行过女子速度滑冰锦标赛,直至1936年才开始举行世界女子速度滑冰锦标赛。1924年在首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速度滑冰被列为比赛项目。

在现代冬季运动史上,值得重视的一件大事,是在日本长野举行的第18届冬奥会上,几乎全部速滑冬奥会纪录和大部分世界纪录被刷新,这是速度滑冰史上一次空前大飞跃。荷兰人沃黑金潜心研究出克莱普(Clap Skate)新式冰刀,经过3年多的实验,终于在这一届冬奥会上全力推出,几乎大部分国家运动员都使用了克莱普冰刀,使速滑运动成绩大幅度提高。新冰刀的创新点是在蹬冰过程冰刀后跟可以与刀管脱离,使踝关节呈跖屈状态,重心可以在冰刀纵向前移,达到增加蹬冰腿肌肉工作距离、加大蹬冰力量的效果,这是传统冰刀所做不到的技术。速滑冰刀重大变革,创新了速滑技术、理论和训练方法,使速滑运动达到一个新的层次,具有里程碑意义。

短道速度滑冰(Short Track Speed Skating )是指滑冰者在较短的跑道(场地约30m×60m)上一种竞速的滑冰运动。1905年诞生于加拿大,它是由速度滑冰派生出来的滑冰项目。1975年一个永久性组织—短道速度滑冰技术委员会在第36届国际滑联代表大会获得通过,并选举英国E·马休斯为首届主席。加拿大的J·格雷尼、瑞典的L·O·埃克伦德和意大利的O·钦关塔为委员。

1976年首届国际短道速度滑冰比赛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尚佩斯举行,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挪威、瑞典和美国等十个国家参赛,比赛项目有男女500m、1 000m、1 500m、3 000m、全能,以及男子5 000m接力和女子3 000m接力。男女全能冠军被美国运动员A·拉特里和C·克拉帕蒂获得,各单项比赛和男女接力比赛,除男子3 000m冠军被英国选手获得外,其他各项冠军均被美国选手获得。1981年,第1届世界短道速度滑冰锦标赛在法国的默东举行,日本的加腾善美获得女子全能冠军,加拿大选手B·巴里尔获男子全能冠军。

国际滑联决定从1991年开始,定期举行短道速度滑冰团体锦标赛,第1届比赛在韩国首尔举行。这次比赛共有10个国家男女8个队94名运动员参加,男子冠军被日本队获得,女子冠军被加拿大队获得。同年,国际滑联决定从1992年开始,冬奥会和世锦赛短道速度滑的场地定为30m×60m(111.12m)。

1992年,短道速度滑冰被列入冬奥会项目,最初设男子1 000m、女子500m、女子3 000m接力和男子5000m接力4个项目,1994年增加了男子500m和女子1 000m,这样冬奥会短道速度滑冰共设8个项目。

1988年第15届冬奥会短道速度滑冰被列为表演项目,中国女运动员李琰夺得1 000m金牌,她是中国冬季运动项目有史以来首次站在冬奥会领奖台上的运动员。李琰在1992年冬奥会上获得了500m银牌。韩国队是冬奥会获得金牌和奖牌最多的国家,仅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上,韩国队赢得了短道速滑比赛8枚金牌中的6枚,以绝对优势成为该项目的“梦之队”。韩国运动员安贤洙是历届冬奥会获得短道速滑金牌最多的运动员,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上,他以3金1铜(1 500m、1 000m、5 000m接力金牌和500m铜牌)的成績名列冬奥会获金之最。2014年安贤洙加入了俄罗斯籍,以维克多·安的名字代表俄罗斯参赛索契冬奥会,再次实现了勇夺3金的壮举,创下了在两届冬奥会夺得6枚金牌的个人记录,同时也改写了俄罗斯国家队的历史。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中国女选手杨扬夺得500m、1 000m两枚金牌,她是中国在冬季运动项目中首获冬奥会金牌的运动员,并以2金2银的成绩成为本届冬奥会短道速滑女选手获奖牌最多的运动员。

截至2014年索契冬奥会,历届冬奥会短道速度滑冰获奖牌总数的排名:韩国22金、12银、8铜共42枚列奖牌榜首;中国9金、13银、8铜共30枚名列第2;加拿大7金、10银、8铜共25枚排名第3;美国4金、6银、9铜共19枚列第4;意大利1金、2银、2铜共5枚列第5;日本1金、0银、1铜共3枚列第6。

3.1.2 花样滑冰

国际滑联从1896年开始每年举行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在此之前,1883年、1887年和1890年在赫尔辛基和圣彼得堡举行3次国际花样滑冰大赛。从1891年起,开始举行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从1896年开始每年举行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此间的花样比赛只设男子项目,女子单人滑和双人滑从1906和1908年分别列入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1923年以前称为国际联盟花样滑冰锦标赛)。

1908年,花样滑冰被纳入伦敦第4届奥运会(夏季奥运会)比赛项目,后来曾一度被取消,1920年又重新被纳入奥运会。1924年花样滑冰被列为首届冬奥会的比赛项目,有男女单人滑、双人滑。1976年冰上舞蹈被纳入冬奥会比赛项目。至此,冬奥会花样滑冰比赛项目共有4项。

截至2014年索契冬奥会所举行的22届冬奥会,花样滑冰获得金牌最多的国家是,美国获16枚列第1位,俄罗斯获11枚列第2位,前苏联获10枚列第3位,奥地利获7枚列第4位,加拿大获5枚列第5位,日本、英国、民主德国和独联体各获3枚并列第6位。美国男女单人滑占有一定优势,前苏联和俄罗斯的双人滑和冰上舞蹈具有一定的优势,近两届冬奥会,日本和韩国的女子单人滑以及中国的双人滑进步较大,多次获得冬奥会的金牌。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是当今花样滑冰强国。

冰上舞蹈是一个新兴的冬奥会项目。冰上舞蹈是一对男女伴随着音乐节奏在冰上进行一些舞蹈步法和舞姿的滑行表演。它源于花样滑冰,始于20世纪30年代。1937年在英国举办了首届冰上舞蹈锦标赛,1949年被列为单独比赛项目。比赛按规定舞、创编舞和自由舞的顺序进行。第一天规定舞、第二天创编舞、第三天自由舞。

规定舞:根据规定的音乐、图案、步法和重复次数完成动作,共22套。国际滑联用抽签方法确定两套作为下年度的比赛项目。2010年在巴塞罗那召开的国际滑联代表大会上,决定取消冰上舞蹈原有的规定舞和创编舞,由一个新的“短舞”所取代,自由舞不变。这样,冰上舞蹈比赛由两部分组成:短舞和自由舞。一直延续到2018年平昌冬奥会。冬季运动已发展到五大洲近9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了冬奥会和世界锦标赛的行列。

3.1.3 冰球

从1892年确立了“斯坦利杯赛”为北美冰球职业联赛最高奖杯那一天,冰球就进入了现代冬季运动历史时期。首届“斯坦利杯赛”的冠军被蒙特利尔业余体育协会俱乐部获得。蒙特利尔“3A”队与渥太华队争夺“斯坦利杯”时,吸引了五千余名观众,赛场人声鼎沸,场面十分壮观。1896年,纽约成立了美国第一个冰球团体、瑞士的莱萨旺成立了第一个欧洲俱乐部,尔后,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和捷克也相继成立了冰球俱乐部。欧美两大洲成为当时国际冰球运动的引领者。

在比利时、英国、法国和瑞士的倡议下,国际冰球联合会于1908年在法国巴黎创立。1920年冰球运动被纳入第7届奥运会比赛项目。1924年冰球被列为第1届冬奥会比赛项目。从1930年开始举办世界冰球锦标赛,并追认1924年和1928年冬奥会冰球比赛为第1届和第2届世界锦标赛。1977年根据加拿大、美国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的要求,国际冰联再次决定将1920年奥运会的安特卫普的冰球比赛列为第1届世界锦标赛。

截至2014年,在举行的23届冬奥会(含1920年奥运会)的冰球比赛中,加拿大以9金4银2铜位居榜首,前苏联以7金1银1铜位居第2,美国以2金8银1铜位居第3,瑞典(2金3银4铜)、捷克(1金3银1铜)、英国(1金1铜)、历史上的独联体(1金)、芬兰(2银4铜)、俄罗斯(1银1铜)的成绩分列第4—9名,瑞士和德国以2铜并列第10。在举行的81次世界冰球锦标赛中,二战前几乎被加拿大包揽,二战后冠军大部分被前苏联获得,近些年来世界冰球强队是加拿大、瑞典、美国和捷克。

女子冰球是现代冬季运动一个新兴项目,始于19世纪60年代加拿大。后传入捷克斯洛伐克和日本等国。1892年在多伦多举行首次女子冰球赛,1916在美国举行有加拿大和美国参加的首次国际女子冰球赛,从1990年起举行世界女子冰球锦标赛,女子冰球于1998年被列为冬奥会比赛项目。女子冰球比赛规则类似男子冰球,不同之处是,每场分上、中、下三局,每局比赛为20min,两局之间休息15min。冲撞对方胸部为犯规。

截至2014年索契冬奥会,在举行的5届冬奥会上,女子冰球比赛成绩是:加拿大以5金1银成绩名列榜首,美国以1金4银成绩位居第2,瑞典以1银1铜成绩位居第3,芬兰和瑞士以2铜成绩并列第4。截至2009年,在所举行的12届女子冰球世界锦标赛中,加拿大9次获冠军,4次获亚军,美国3次获冠军9次获亚军,芬兰9次获季军。加拿大、美国和芬兰名列三甲。瑞典2次获季军,俄罗斯1次获季军。可见,加拿大和美国是最为出色的两支队伍,北欧各国表现不凡,俄罗斯也有不错的表现。

3.1.4 滑雪

滑雪运动亦称雪上运动,主要包括以下项目(冬奥会所设的比赛大项):越野滑雪、高山滑雪、自由式滑雪、北欧两项、跳台滑雪、现代冬季两项、雪橇、雪车、滑板滑雪。

(1)越野滑雪。20世纪初北方国家在各自创建的滑雪俱乐部基础上,俄罗斯、捷克、瑞士、德国、挪威、芬兰和瑞典相继建立了滑雪协会。1910年在奥斯陆举行有10个国家代表参加的国际滑雪会议,成立了国际滑雪委员会。1924年国际滑雪联合会在法国建立,并决定从1925年开始定期举办世界锦标赛(当时称为北欧滑雪锦标赛)。越野滑雪于1924年列为冬奥会项目,最初设男子18km(后改为15km)和50km两项,1936年、1956年、1992年先后增设4×10km接力、30km和10km。1952年将女子项目纳入冬奥会,最初只设10km一个项目,1956年、1964年、1984年增设了3×5km接力(1956年改为4×5km接力)、5km、15km和30km。历届冬奥会获得越野滑雪奖牌前三名的国家排名:前苏联、挪威和瑞典。获金牌最多的运动员:瑞典男子選手杰恩贝里(9枚奖牌4金3银2铜)、前苏联女子选手库里科娃(10枚奖牌4金5银1铜)、俄罗斯女选手叶戈洛娃(9枚奖牌6金3银)、德国女选手恩克(8枚奖牌3金4银1铜)。越野滑雪已经发展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冬季运动开展最为广泛的项目之一。

(2)高山滑雪。高山滑雪(Alpine Skiing)是以滑雪板和滑雪杖为工具在山坡专设线路上快速回转、滑降的一种雪上竞技运动。高山滑雪由男女速降、回转障碍降下(简称回转)、大回转降下(简称大回转)、超级大回转障碍降下(简称超大回转)和两项全能(速降+回转)等十个小项组成。高山滑雪起源于阿尔卑斯地区,故称阿尔卑斯滑雪,它是滑雪运动一个分支,高山滑雪诞生于1907年,是由英国阿尔卑斯滑雪俱乐部创立的。20世纪20年代,世界高山滑雪先驱英国爵士阿诺德·伦恩,在瑞士组织了史上第一批高山滑雪回转比赛和高山滑雪速降比赛,并于1924年和1928年创办了堪达尔滑雪俱乐部和堪达尔滑雪赛。1924年国际滑雪联合会将高山滑雪作为专项组织纳入该联合会。1931年,第1届高山滑雪锦标赛在瑞士米伦举行。1936年高山滑雪被列为冬奥会比赛项目,最初设男女全能(1952年被取消,1988年恢复),1948年增加男女速降和回转,1952年增加男女大回转,1988年增加男女超级大回转,共10个小项。历届冬奥会获金牌最多的国家是奥地利和瑞士,获金牌最多的运动员是意大利的A·托姆巴,瑞士的V·施奈德,奥地利的A·塞勒和法国的J-C·基利,各获3枚。高山滑雪已发展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是现代冬季运动开展得最广泛的项目之一。

(3)跳台滑雪(Ski Jumping)又称跳雪。跳台滑雪是指滑雪者在专设的跳台和助滑坡道上获得速度起跳后所达到的飞行距离和表现飞行姿态的一种雪上竞技运动。包括小跳台(W20~45m)、中跳台(W50~70m)、标准台(W75~90m)、大跳台(W105~120m)和飞翔台(W145~185m)。冬奥会和世界锦标赛跳台滑雪比赛主要设标准台(K点为90m)、大跳台(K点为115~120m)和团体赛3个项目。

跳台滑雪起源于挪威。1860年挪威德拉门地区的两位农民在奥斯陆举行的首届全国滑雪比赛上表演了跳台飞跃动作,后逐渐成为一个独立项目并得到广泛开展。1879年在奥斯陆举行了首届跳台滑雪比赛。1883年被列入霍尔门科伦滑雪大奖赛。19世纪末,先后传入瑞典、瑞士、美国、法国、意大利和波兰等国家。1924年跳台滑雪被列为冬奥会项目。1925年开始举办世界跳台滑雪锦标赛,每年举行一次,1948年改为每两年一次。1964年国际滑雪联合会决定将冬奥会跳台滑雪增加到两项。随着跳雪技术水平的提高,两种跳台滑雪的K点距离在不断提高,最终滑雪联合会将标准台和大跳台K点距离分别定为90m和120m。历届冬奥会获得金牌最多的国家是芬兰和挪威。跳台滑雪世界纪录保持者是挪威的Johan Remen Evensen,成绩是246.5m(2011年),2017年奥地利选手Stefan Kraft以253.5m成绩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4)北欧两项(Nordic Combined)。是由越野滑雪和跳台滑雪组成的一种混合性雪上竞技运动。起源于北欧,是挪威和瑞典等国的传统项目,被称为北欧两项。该项已有百余年历史。目前开展北欧两项仅有20多个国家,该项在世界范围开展得还不够普及,欧洲和亚洲的日本这个项目运动水平较高。北欧两项1924年被列为冬奥会项目,只设个人一个项目,1988年增加了团体赛,其中越野项目最初是18km,1956年改为15km,1992年将跳台滑雪由原来的70m级改为90m级。冬奥会成绩表现最佳的国家是挪威、德国、奥地利和日本。

(5)自由式滑雪。自由式滑雪是指滑雪者在专门场地上完成一系列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的雪上竞技运动。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该项目特点是集高山滑雪和雪上技艺于一身,要求运动员有较高的平衡能力和控制能力。1971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举行了世界第一次自由式滑雪比赛,1975年举办世界杯自由式滑雪赛,1979年国际滑雪联合会正式承认自由式滑雪项目。1986年在法国阿尔卑斯的蒂恩镇举行了首届自由式滑雪锦标赛,1992被列为冬奥会项目,包括男女雪上技巧、男女空中技巧、男女雪上芭蕾和男女趣味追逐赛。

(6)现代冬季两项。现代冬季两项是指滑雪者身背步枪在规定的滑行路线上进行越野滑雪和射击的综合性竞技运动。它是越野滑雪和射击相结合的运动,每滑行一段距离进行一次射击,先到达终点为优胜者。现代冬季两项起源于挪威,1960年第8届冬奥会被列为比赛项目(当时为冬季两项),1992年第16届冬奥会增设女子比赛项目。冬奥会的现代冬季两项比赛项目:男子4×7.5km接力、女子4×6km接力、男子10km(Men′s 10 km Sprint) 、女子7.5km(Women′s 7.5 km Sprint)、男子12.5km追逐赛、女子10km追逐赛、男子15km集体出发、女子12.5km集体出发、男子20km个人赛、女子15km个人赛,共10个小项。在历届冬奥会上,男子法国、俄罗斯、奥地利、挪威、德国和美国等国呈群雄逐鹿之势,女子德国和瑞典实力较强。

(7)雪车(亦称有舵雪橇或长雪橇)。雪车是滑雪者集体乘坐雪橇利用舵和方向盘控制在人工冰道上的一种竞技运动。目前冬奥会比赛的雪车(Bobsleigh and Tobogganing)是指原来的有舵雪橇与平底雪橇项目。雪车(长雪橇)起源于瑞士山地,后逐渐在欧洲、北美和亚洲等国家流行,雪车是由无舵雪橇发展而成的。雪橇最初为木制,后发展成用金属制作,最初出现于18世纪80年代,1884年英国举行首次雪橇公开赛。1888年瑞士马蒂斯研制成装有操纵舵的长雪橇,1898年4人雪车在克雷斯特朗问事。1903年在圣莫里茨建成了第一条人工雪车路线。1923年国际有舵雪橇与平底雪橇联合会诞生,现称为国際雪车联合会。雪车在1924年举行的第1届冬奥会上被列为比赛项目,冬奥会雪车比赛分双人座(雪橇长不超过2.79m,宽0.67m,滑橇板宽度为8mm),4人座雪车(橇最长3.80m,宽0.67m,滑橇板最小宽度为12mm),冬奥会有近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雪车比赛。近几届冬奥会,俄罗斯、加拿大、德国、美国和瑞士等国占有很大优势,其中女子加拿大和美国较强,男子德国、俄罗斯和美国占据一定优势。

冬奥会的雪车比赛项目还包括钢架雪车,钢架雪车(Skeleton)又称俯式冰橇,它与有舵雪车不同点只有单人。钢架雪车19世纪起源于瑞士圣莫里茨,1928年和1948年圣莫里茨两次举办冬奥会时,均将钢架雪车列为比赛项目,之后被取消。2002年冬奥会钢架雪车再度成为冬奥会比赛项目,2018年平昌冬奥会该项也被设为比赛项目(一个独立大项)。世界雪车锦标赛举办的时间比其他雪上项目略晚些。

(8)雪橇(亦称无舵雪橇)。雪橇是用木料或金属制成,种类繁多,是一项高速滑行的运动。无舵雪橇的历史比有舵雪橇早得多,8世纪初的奥斯陆就有类似雪橇的运输工具。历史上首次正式的国际雪橇比赛于1883年在瑞士举行,澳大利亚运动员组合赢得了4km雪橇滑行的胜利。1913年国际雪橇联合会成立。然而,无舵雪橇出现在赛场却比较晚,1948年英国滑雪者首次尝试单人雪橇滑行,直到1964年无舵雪橇才基本定型。在1964年第9届冬奥会上被列为比赛项目,冬奥会雪橇(无舵雪橇)比赛分两种姿势即仰式和俯式(亦称冰橇)。比赛时要求运动员以不同的姿势置于雪橇上,采取不同的助力方式起动,沿着特设的冰道快速滑降,到达终点时运动员须在雪橇上,否则判成绩无效。仰式设男女单人、男子双人和团体接力4个小项,俯式雪橇于1948年第5届冬奥会被设项,后来被取消。2002年冬奥会再次被设项,只设男子项目,2010年冬奥会增设女子项目。冬奥会俯式雪橇只设男女个人赛。在历届冬奥会无舵雪橇比赛中,德国、意大利和前苏联成绩比较突出,他们都夺得过半数的奖牌。

应该指出的是在2018年冬奥会上,将俯式冰橇称为钢架雪车归为独立的比赛项目。

(9)单板滑雪(Snowboarding)(又称滑板滑雪)。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美国人舍曼·波克受冲浪的启示,将两个滑雪板绑在一起,并用两脚踏在一整块板上在雪上滑起来,就此创造出新的“滑雪板”,这就是单板滑雪的雏形。单板滑雪是选手用一个滑雪板,并利用身体和双脚控制滑行方向,所以单板滑雪又称为冬季的冲浪运动。20世纪80年代,滑板滑雪开始风靡美国,之后又传入欧洲。1983年举行了首届单板滑雪世界锦标赛。1990年成立了国际滑板滑雪联合会(FIS),1994年国际滑联(FIS)将单板滑雪定为冬奥会比赛项目,1998年日本长野冬奥会首次设项进行单板滑雪比赛。单板滑雪由于是现代新兴冬季运动项目,在近几届冬奥会上,所设的小项都不尽相同。概括为:男女平行大回转、男女平行回转、男女U型场地(U型池)、男女自由式、男女障碍追逐(障碍争先赛)共计10个小项。1998年长野冬奥会设平行大回转、U型池。2006年都灵冬奥会增设单板滑雪越野赛。2014年索契冬奥会所设项目:男女坡面障碍技巧(slopestyle)、男女U型池(halfpipe)、男女越野赛(snowboard cross seeding)(也称四人追逐赛)、男女平行大回转(parallel giant slalom)、男女平行回转雪坡滑雪(parallel slalom)。2018年平昌冬奥会滑板滑雪设:男女平行大回转、男女U型场地技巧、男女障碍追逐、男女大跳台、男女坡面技巧共10个小项。在近几届冬奥会单板滑雪比赛中成绩表现突出的国家有:美国、瑞士、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挪威。

3.1.5 冰壶

冰壶(Curling)(又稱冰上溜石、掷冰壶)是以队为单位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技运动。冰壶14世纪起源于苏格兰,至今在苏格兰还保存着刻有1511年字号的砥石(即冰壶)。最初,冰壶是苏格兰人在冬季的池塘或河堤内进行一种类似于地滚球的游戏,大约在16世纪中叶就出现了冰壶比赛,18世纪随着英国移民传入了北美。1795年,第一个冰壶俱乐部在苏格兰创立并制定了正式比赛规则,从此,冰壶作为一项冬季运动,在欧洲和北美逐渐开展起来。20世纪初,冰壶运动在加拿大兴起,各地纷纷建立了地区性冰壶协会。1927年加拿大举行了首次全国冰壶比赛,1980年传入了亚洲。1966年国际冰上溜石联合会(ICF)成立,1991年改为世界冰上溜石联合会(WCF),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了该组织。1924年、1932年、1936年、1964年、1988年和1992年6次被列为冬奥会表演项目,1993年国际奥委会决定从1998年开始将冰壶列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冬奥会冰壶比赛设男女两个小项,每队为4人。冰壶为圆壶状,由不含云母的苏格兰天然花岗岩制成,周长约为91.44cm,高为11.43cm,最大重量为19.96kg。从历届冬奥会冰壶比赛成绩上看,男子加拿大、瑞士、挪威实力很强,英国、芬兰和瑞典也具有一定优势。女子加拿大、瑞典、瑞士具有很强优势,英国、丹麦、中国也有一定实力。

此外,还有许多现代冬季运动项目如班迪、速度滑雪等,以及许多民间项目尚未列为冬奥会比赛项目。

综上所述,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并将跨进智能时代。现代冬季运动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在不断地创新,人们对现代冬季运动的理念和需求也在不断地更新,主要表现对现代冬季运动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的认识和参与程度不断增强、普及面更加广泛;奥林匹克运动新的项目不断增加、新科技手段不断引入;专业人员的技术创新,理论创新,项目创新,场地、器材、服装和用具创新等,促进了冬季运动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的飞快发展、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大幅度提高。这是当代冬季运动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的新特征。

3.2 中国现代冬季运动

中国现代冬季运动与国际冬季运动基本同步,始于1919年“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整个历史时期。包括3个历史阶段:清末民国初期、伪满州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开展冬季运动主要是我国北方的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新疆、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省市。

3.2.1 清末民国初期

清代是我国冬季运动发展鼎盛时期,北平受到清朝冰雪文化和实践的熏陶,群众性冰雪运动比较普及,溜冰是当时北平冬季比较流行的体育活动。结冰后的北平,大批民众涌到中南海太庙、北海漪澜堂及护城河等溜冰场进行冰上活动,北大、清华、燕京、辅仁、师大等名校都兴建滑冰场,开展滑冰教学和冰上活动。1935年在北平举行过华北(含东北)滑冰比赛,参赛单位有:北平、天津、河北、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天津的滑冰活动始于清末的洋务运动,当时清朝在天津办的北洋水师学堂的体育课也将滑冰列入教学内容。20世纪初,在天津的英国和俄国租界地,每到冬季都浇冰场,但参与滑冰运动多为外国人,天津的俄国公园利用湖面的天然冰场,经常举行化装滑冰表演和比赛。河北的保定也经常在南关公园举办滑冰活动,滑冰活动在北平、天津一带开展得较为普遍。

尽管如此,由于清代末期闭关锁国,传统的农业文化是社会的主体,工业和商品经济落后,城市生活尙未进入社会化等原因,不可能将我国冰雪运动发展出现代化。

3.2.2 伪满州国时期

日本侵占我国东北并建立了一个傀儡政府“满州国”。当时日本是亚洲体育强国,冰上运动又是日本的强项,作为殖民地文化一个部分,日本人把滑冰列为伪满州国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并在冬季把滑冰运动作为重点项目加以推行。有关资料记载,1936年前后,东北有300多所中等学校将滑冰列为学校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伪满州国各省市大都设立体育组织和滑冰协会,并在各地举办“滑冰者试习会”,当时的奉天(沈阳)、安东(丹东)、锦州、吉林、新京(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间岛(延边)等城市都举办过有中国体育教师、学生和青年参加的各种滑冰训练班,由日本人传播滑冰技术。滑冰运动在东北开展得比较普遍,据1939年出版的《满州国体育行政纪要》记载,全满参加滑冰人数约3 000多人,其中日本人为多数。1935年在吉林松花江天然滑冰场举行了“第一回满州国滑冰大会”,哈尔滨、奉天、吉林、新京派队参加比赛。伪满州国从1935—1941年共举行了10次滑冰比赛大会,速度滑冰成绩为:男子500m46.7(日本山本久胜)、中国人成绩为55.5(孙元泰),1 500m2∶33.4(日本张佑植),5 000m9∶31.5(张佑植),10 000m18∶41.7(张佑植)。女子500m54.6(日本江岛八重子)、中国人500m1∶08.5(孙仁实),1 000m1∶48.3(江岛八重子),3 000m6∶06(江岛八重子),5 000m10∶11.8(江岛八重子)。

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具有典型的殖民色彩,冬季冰上运动也同经济、政治、文化一样受到西方影响。我国现代冰上运动可以说是从西方引入的,是随着西方工业文化的进入俱来的,当时的哈尔滨正是西方冰上运动进入的前哨,也是我国现代冰上运动的起点,哈尔滨是现代冰上运动发祥地早已闻名遐迩。这要从中俄修建中东铁路说起,大批俄国人涌入哈尔滨也将其工业文化随之带入。当时的俄国已经进入了工业文化的发展时期,而现代冰上运动在俄国的发展已具规模,19世纪末俄国参加一系列国际滑冰比赛就取得了不斐成绩,俄国人斯特伦尼科夫于1910年、1911年两次取得了速滑世界冠军,俄国冰上运动已经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此时,清政府与俄国签约修建中东铁路,于是中国境内西起满州里,东至绥芬河,南到大连范围的土地归属于俄国使用,他们在这里建银行、办工厂、立教堂、兴学校,致使大量俄侨和欧洲外侨涌入,而哈尔滨正处在3条铁路线的交通枢纽,自然也就把俄国盛行的冰上运动带入了哈尔滨。20世纪初俄侨在这里建立了滑冰协会。1909年举办了小型冰上比赛,1910年前后,在我国出现了第一批人工浇灌的滑冰场,俄国人在哈尔滨道里区修建了200m跑道的滑冰场,在南岗区修建了“扎牙斯”滑冰场,当时这个滑冰场经营方式已初具现代商业型,须买票参加活动,里面设有休息室、更衣室、小卖部等,冰上活动期间播放音乐,入夜有灯光照明,年节还举办冰上化装晚会,吸引大批中外滑冰者参加活动。在俄侨滑冰者影响下,哈尔滨铁路局职工、哈尔滨工业大学(前身为中俄工业大学)的师生中涌现了一大批滑冰爱好者,他们参加了同外侨的速滑、花样和冰球比赛,这一系列冰上活动成为东西方文化交融和我国现代冰上竞技运动的第一个起步点。他们应该是我国现代冰上运动第一代滑冰者。

3.2.3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

新中國成立后由于国家重视冬季运动,北方各省普遍开展群众性冰上活动,黑龙江和吉林省组织广大青少年上冰雪活动,仅哈尔滨就组织了百万青少年上冰活动。黑龙江、吉林都把冰雪运动作为大中小学冬季体育课的重点内容,大中小学普遍浇冰场,开设冰上课和开展冰上活动,在群众性冰雪活动中发现了一大批冰雪运动人才。1953年在哈尔滨举办了首届全国冰上运动会,东北区、华北区、西北区、解放军和火车头体协组队参赛,参加比赛运动员有138人,在会上创造了一批全国纪录。大会后,哈尔滨首先成立了冰上运动训练班,接着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黑河以及吉林省相继成立了冰训班。集中优秀运动员进行系统训练。1957年组成国家队代表中国首次参加世界女子和男子速度滑冰锦标赛,最好的名次是第18名,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滑冰人第一次跨出国门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接触,学习先进速滑技术,是一次经风雨见世面之旅。1958年中国第二次参加世界速滑锦标赛,哈尔滨的杨云香首次参加世界锦标赛就进入了女子全能第15名,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1959年第三次参加世界锦标赛,哈尔滨的杨菊成同苏联选手沃罗宁同组进行500m比赛,以42.4并列成绩,仅以半刀之差名列第2。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我国运动员就具备了与世界优秀运动员争雄的实力。同年,初出茅庐的王金玉和女选手孙洪霞进入世锦赛男女全能第9名,这是中国选手在全能项目上取得的最好成绩(当时世锦赛只取全能名次,进入全能前16名被称为是优秀速滑选手)。1961年和1962年,齐齐哈尔的刘凤荣两次获得世界女子速滑锦标赛全能第四名,这是我国速滑史上至今在全能比赛中的最好名次。1962年在世锦赛前夕的中苏速滑对抗赛上,王金玉获得1 500m、5 000m、10 000m和全能冠军,并以185.620分创造世界平原冰场最佳成绩,他还在当年世界锦标赛上,获1 500m第三名和全能第五名。这在中国速度滑冰史上是首次,在世界速滑史上也写下了浓重一笔。

1963年世界男子和女子速度滑冰锦标赛在日本轻井泽举行,在这届世锦赛上,中国男女选手成绩表现突出,达到了历史上的辉煌。在女子比赛中,牡丹江的王淑媛脱颖而出,取得1 000m银牌和全能第六名。男子主力队员是王金玉和罗致焕,在1 500m比赛中王金玉第一组出场,他和该项上届世界冠军苏联的斯杰宁分在一组,王金玉以2∶09.60成绩战胜了斯杰宁并取得了该项比赛的第四名;罗致焕在第四组出场,对手是挪威名将伊瓦尔默,枪响后,罗致焕信心十足、一马当先、奋力拼博,不负众望,以2∶09.20成绩战胜对手夺得了这个项目的金牌,这是中国有史以来获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日本轻泽冰场奏响了《义勇军进行曲》,中国的五星红旗飘扬在日本轻井泽的上空,罗致焕的名字被刻在日本人在轻井泽所立的世界冠军的丰碑上。王金玉取得了全能第五名,他和罗致焕双双打破速滑男子全能世界纪录,王金玉被国际滑联誉为亚洲最佳运动员。中国运动员在参加历届速滑锦标赛上所取得的成绩震惊了世界冰坛,挪威晚报在当年曾报道:“应把中国的王金玉、罗致焕列为世界技术高超的一流选手的行列。”日中文化协会白世吾夫说:“中国速度滑冰飞快进步,这是社会主义大跃进的一个反映。”国际滑联副主席拉夫特曼说:“中国滑冰技术的提高,大概是借用了东风的力量。”

新中国成立初,我国冰球运动十分落后,冰球队多是私人自发组成,时聚时散,比赛尚未形成传统。当时哈尔滨有一支“雪冰”冰球队,尚小有名气。1951年元旦曾在哈尔滨南岗体育场与俄侨俱乐部队进行冰球表演,吸引上千人观看。1953年全国冰上运动会在哈尔滨召开,掀起了冰球运动热潮,许多工厂和学校都纷纷建立冰球队,当时松江省和黑龙江省冬季的冰球比赛接连不断,吸引众多人观看,尤其是哈尔滨和齐齐哈尔每当有较高水平的冰球比赛时都有成千上万前来观战。1955年全国冰上运动会再次在哈尔滨召开,有北京、天津、长春、沈阳、吉林、齐齐哈尔、哈尔滨、解放军等9支冰球队参赛,结果哈尔滨以绝对优势获胜。从1955年起每年都举行全国性冰球比赛,直到1966年“文革”中断。在这个时期,中国冰球队曾组队参加国际比赛,也邀请国外一些冰球队来华访问。1956年中国冰球队参加第11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参赛国家有罗马尼亚、苏联、捷克斯洛伐克、中国。此间,来访的外国队有捷克斯洛伐克、日本、苏联、波兰、民主德国等队,通过与各国冰球队比赛和技术交流,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冰球运动,运动技术水平有了显著进步。

新中国成立后,花样滑冰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1953年举行的首届全国冰上运动会仅有23名运动员参加花样滑冰比赛,男子单人滑冠军是哈尔滨的田继陈,女子单人滑冠军是北京的苏锦珠。当时的花样滑冰技术水平较低,只能完成一周跳、旋转、燕式平衡等简单动作,北京的沈里修在冰上滑出一个和平鸽的图形向大会献礼,也成为全国运动会一个亮点。大会以后,花样滑冰在北方的哈尔滨、齐齐哈尔、吉林等城市有了一定规模的发展,培养了一些花样滑冰骨干人才。1957年全国冰上运动会在齐齐哈尔举行,我国花样滑冰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规定动作图形已经达到了国际比赛的标准,动作也有了一周半跳、后内2周跳、燕式旋转、弓身转等。为了进一步提高花样技术水平,国家派出专项人员出国访问,学习国外花样滑冰技术。1959年捷克斯洛伐克花样队来黑龙江访问,并在全国冬季运动会上做了表演。这些举措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花样滑冰向更高层次迈进,后来由于“文化大革命”使本来有发展势头的花样滑冰停滞下来。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滑雪运动开展得不太普及,滑雪技术水平也比较低。1951年吉林省在吉林市北山举行了滑雪表演比赛,有100多人参加表演。当时比赛项目有:急降下长距离滑行、回转滑行、跳台滑雪(20m级跳台),表演赛后吉林市组建了有14名选手参加的滑雪队。1955年黑龙江省在玉泉滑雪场举办了滑雪教练员训练班,并在全省开展了滑雪运动,同年哈尔滨组建了业余滑雪队。1956年吉林省在通化市举办了吉林、通化、长春3市的滑雪比赛,还举办了有哈尔滨滑雪队参加的跨地区滑雪邀请赛。1957年在吉林省通化市举行了首届全国滑雪运动会,参加的单位有:哈尔滨、牡丹江、吉林市、长春、通化、佳木斯、内蒙古、新疆8个单位,共165名选手。1959年全国冬季运动会的滑雪比赛在吉林市举行,这是一次全国性滑雪比赛的空前盛会,有122名运动员参赛。运动会期间,俄罗斯联邦滑雪队5人来华进行滑雪表演,并对中国滑雪运动员做技术辅导。通过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使我国滑雪界开阔了眼界、加深了理解,改变对滑雪概念的片面认识,开始将滑雪分为:高山滑雪、越野滑雪、跳台滑雪3个大项,并初步掌握了一些滑雪理论和技术动作,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现代滑雪运动水平打下了基础。

综上所述,我国现代冬季运动在新中国成立不到15年,就取得了飞快地进步,尤其是速度滑冰获世界冠军、破世界纪录,成为世界冰坛上的一流队伍。究其原因应有以下几点认识:第一,雄厚的基础。清代冰上鼎盛时期为发展现代冬季运动奠定了技术、文化和实践基础,充分体现技术与文化的传承性。第二,外来经济、文化和冰上技术的影响。民国初期西方外来经济、文化和冰上技术与实践,对我国现代冬季运动产生极大影响,为普及和提高冰上运动打下了基础,充分体现东西方文化相互借鉴和融合性。第三,强大的国家支撑。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非常重视发展冬季运动,施行了很多有利于开展冰上运动的政策、法规和办法;定期召开全国不同层次的竞赛大会;组织专业队伍实行系统的科学训练;实行开放政策,扩大对外交流,派队参加国际比赛等,使普及和提高紧密结合,极大地调动了广大青少年、滑冰爱好者和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在特殊国情下,国家采取正确的决策及采用举国体制对发展竞技运动的重要作用。

总之,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文化底蕴、一定的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的中国冬季运动,当有了适宜的发展环境,并得到国家的重视和支持,就能较快地发展和进步。中国速滑运动水平大幅度提高表面上看只用了十几年,实际上却是千百年的沉淀积累过程,如同社会发展一样,美国仅有不到三百年的历史,它却能够发展成为当今现代化超级强国,是因为它是一个移民国家,社会精英和骨干均来自教育、科技发达国家,他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创新的发展理念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再加上采取的发展路径对头,这才是它飞速进步的原因所在。同样我国的短道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和滑雪运动,虽然起步较晚,但只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和适宜的发展环境,就会爆发出巨大的潜能,这已经被改革开放后我国短道速度滑冰、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和滑雪健儿在世界大赛中所取得的优异成绩所证明。

3.3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是随着冬季运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应运而生,它是国际冬季运动发展的产物。19世纪冬季运动在欧洲和北美一些国家迅速地发展起来,其中滑冰、滑雪和雪橇专项组织纷纷在欧美近20个国家建立,并随之一些跨国性的冬季运动单项赛也相继举行。1880年在美国举办了国际速度滑冰对抗赛;1883年在挪威霍尔门伦举行了传统滑雪和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国际雪橇赛;1885年在荷兰吕伐登举行的国际速滑冠军赛等,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冬季运动的发展。尽管如此,由于冬季运动自身特点,在最初举行的几届奥运会没有被列为比赛项目,这对冬季运动爱好者来说显然缺乏公允。1908年在伦敦举行的第4届奥运会上,花样滑冰被列为比赛项目,来自瑞典、德国、俄罗斯、奥地利和英国的21名运动员参赛,在伦敦普莱西斯的人工制冷滑冰馆进行了男女自由滑、男子特种花样滑冰(专门图形花样滑冰)和双人滑冰比赛。瑞典和英国选手分别获男女自由滑冠军,双人滑桂冠属于德国人,男子特种花样滑冰冠军是俄国选手尼古拉·巴宁。巴宁是个化名,他是沙皇在圣彼得堡的一名官员,为保住一官半职不被人认出才更名改姓的。十月革命后,恢复了原名N·巴宁,后来他成为苏联早期滑冰学校的教员。花样滑冰特有的高雅和艺术魅力,给与会的两千多名观众和参赛夏季奥运会的选手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以后单独举办冬奥会奠定了基础。

1911年意大利人迪瑟乌希在第11次国际奥委会会议上,首次提出单独举办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建议,却遭到挪威委员斯韦雷和瑞典委员德罗曾的反对,他们认为冬季项目已经有了各自国际性赛会,没有必要再另行举办冬奥会。挪威和瑞典人之所以反对迪瑟乌希的建议,是担心举办冬奥会将影响他们传统的索尔门科伦滑雪大赛和北欧运动会的国际地位。1912年,由于奥运会东道主瑞典不同意修建人工制冷滑冰馆,故花样滑冰未纳入赛会。在冰雪运动爱好者的努力下,1920年花样滑冰又重新被纳入奥运会,同时还增加了冰球项目的比赛。

1920年第7届奥运会在比利时的安东卫普举行,预定1916年在柏林举行的第6届奥运会,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未能实现,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比利时才获准举办第7届奥运会。奥运会从1920年4月20日开始,一直延续到9月12日,以冰上比赛开始,以马术比赛收尾。4月20—30日,来自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芬兰、法国、德国、英国、挪威、瑞典、瑞士、美国和比利时等國的90多名运动员,在安东卫普滑冰馆进行了花样滑冰男女自由滑和双人滑及冰球比赛,选手们精彩表演吸引了七千多名观众的眼球。这次比赛不仅展示了冰上运动的发展水平,也扩大了冬季运动项目的影响。在这次奥运会上,法国代表提出了单独举行冬季奥运会的设想,提议1924年第8届奥运会在巴黎举行,法国决定在举办奥运会的同时,在夏蒙尼单独举行冬季运动会。法国代表的提议立即得到国际滑冰联盟、国际冰球联合会、国际滑雪委员会、国际奥委会和一些国家的支持。

1921年国际奥林匹克代表大会在洛桑举行,大会采纳了法国代表的提案,建议国际奥委会单独举行冬季奥运会,国际奥委会采纳了大会的决议,决定单独举办冬奥会,并将这次比赛定名为“奥林匹克周冬季运动会”。由此翻开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历史的篇章。

1924年1月24日—2月4日,在法国夏蒙尼举行的“奥林匹克周冬季运动会”,有16个国家293名运动员参加了越野滑雪、跳台滑雪、北欧两项、有舵雪橇、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和冰球的比赛,运动员在赛场上的精彩表演、激烈的竞争和友好氛围,唤起了观众对冬季运动的极大兴趣,引起了国际奥委会强烈反响。1925年在布拉格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22次会议,决定冬奥会从1928年定期举行,并追认1924年夏蒙尼“奥林匹克周冬季运动会”为第1届冬奥会。

1924—2018年冬奥会先后在欧洲、北美洲和亚洲12个国家和地区、20个城市成功地举行了23届。参加冬奥会的国家和地区由第1届的17个,发展到第23届的92个国家和地区,比赛项目由第1届的7个大项14个小项,发展到第23届的15个大项102个小项(男52项、女44项、混合8项)。1924—2014年举行的22届冬奥会中,共产生金牌957枚、银牌955枚、铜牌947枚。在1994年前举行的17届冬奥会中,所产生的金牌539枚、银牌543枚、铜牌532枚,获金牌最多的国家是前苏联,其次是挪威和美国。在1998年以后的5届冬奥会所产生的金牌418枚、银牌412枚、铜牌415枚,获金牌最多的国家是:德国(53枚)、挪威(45枚)、加拿大(44枚)、美国(43枚)、俄罗斯(38枚);获奖牌最多的国家是:德国(143枚)、美国(137枚)、挪威(116枚)、加拿大(105枚)、俄罗斯(101枚)。

3.4 冬季奥林匹克在中国的发展

3.4.1 中国冬季运动融入冬季奥林匹克大家庭

国际奥委会自1979年恢复了中国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中合法地位以后,1980年中国首次派代表团参加冬奥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与奥运会会旗及所有参赛国家和地区的旗帜一起飘扬在冬奥会的上空,这在冬季奥运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其重要意义远远超过冬季运动本身。国际友人把与中国运动员欢聚在奥运会的这一历史时刻,比作是恢复中国在体育运动中的联合国席位。许多曾为恢复中国在奥委会合法权利而奔波的外国朋友,与中国体育代表团见面的第一句话:“终于把你们盼来了!热烈欢迎中国回到奥林匹克大家庭。”

1992年以前的冬奥会都是与夏季奥运会同一年举行,只是冬奥会在年初,夏季奥运会在夏秋季举行。1992年国际奥委会决定,将原来的夏季奥运会与冬季奥运会同年举办的制度,改为相隔两年各举行一次,因此冬奥会在1992年举行两年后,于1994年又举行一次(第17届冬奥会)。这样冬奥会和夏奥会仍是每四年举行一次。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因苏联入侵阿富汗,国际风云突变,在这样气氛下,美国、联邦德国、中国、加拿大、日本、肯尼亚等一批有影响的国家,相继宣布不参加莫斯科奥运会。因此,中国冬季运动是首次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项目。1980年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行的第13届冬奥会,我国代表团共有28名运动员参加速度滑冰、花样滑冰、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5个大项18个小项的比赛。中国代表团这届比赛成绩,基本反映了我国冰雪运动自“文化大革命”后恢复训练以来的冰雪运动水平,各项成绩较过去虽有提高,但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通过参加冬奥会与各国运动员交流,使选手们见到了世面,明确了方向,增强了信心,他们决心力争在短时间内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中国冬季健儿在参加两届冬奥会后,自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开始,运动水平就有了飞快进步。以下是中国运动员参加历届冬奥会的成绩和表现:

1988年加拿大卡尔加里第15届冬奥会,短道速度滑冰以表演项目列入冬奥会比赛。李琰获女子短道速滑1 000m金牌、500m和1 500m铜牌,并打破了1 000m和1 500m世界纪录。在冬奥会赛场上首次奏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升起了中国的五星红旗,标志着从那时起,中国冬季运动开始向世界强国目标大踏步前进。

1992年在法国阿尔贝维尔第16届冬奥会上,中国获得3枚银牌,排名第23。叶乔波获速度滑冰女子500m和1 000m两枚银牌。李琰获短道速滑500m银牌。这是中国冬季运动项目,在冬奥会上取得的首枚奖牌。

1994年在挪威利勒哈默尔第17届冬奥会上,中国获1枚银牌、2枚铜牌,共3枚奖牌,排名第28。张艳梅获女子短道速滑500m银牌。叶乔波获女子速度滑冰1 000m铜牌。陈露获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铜牌。应该指出中国速滑运动员刘洪波获得500m和1 000m两个第四名,这是中国男子速滑运动员截至2014年冬奥会所取得的最佳名次。

1998年在日本长野第18届冬奥会上,中国获得6枚银牌、2枚铜牌,共8枚奖牌。排名第15。安玉龙的男子500m、李佳军的男子1 000m、杨阳的女子500m和1 000m、女子3 000m接力(杨扬、杨阳、王春露、孙丹丹)获短道速滑银牌。徐囡囡获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银牌。陈露获女子花样滑冰单人滑铜牌。男子5 000m接力(李佳军、冯凯、郭伟、李野、安玉龙)获短道速滑铜牌。

2002年在美国盐湖城第19届冬奥会上,获2枚金牌、2枚银牌、4枚铜牌,共8枚奖牌,排名第13。杨扬获短道速滑500m、1 000m金牌,这是中国冬季运动项目在冬奥会上取得的首枚金牌,实现了中国冬季项目在冬奥会上的历史性突破。李佳军的男子1 500m、女子3 000m接力(杨扬、楊阳、王春露、孙丹丹)获短道速滑的银牌。王春露的500m、杨阳的1 000m、男子5 000m接力(李佳军、冯凯、郭伟、李野、安玉龙)获短道速滑铜牌。申雪/赵宏博获花样滑冰双人滑铜牌。

2006年在意大利都灵第20届冬奥会上,获2枚金牌、4枚银牌、5枚铜牌,共11枚奖牌,排名第14。王濛获女子短道速滑500m金牌。韩晓东获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金牌,这是中国滑雪项目在冬奥会获得的第1枚金牌,实现了雪上运动的历史性突破。王濛获女子短道速滑1 000m银牌。王曼丽获女子速度滑冰500m银牌。李妮娜获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银牌。张丹/张昊获花样滑冰双人滑银牌。杨扬女子1 000m、王濛女子1 500m、李佳军男子1 500m获短道速滑铜牌。申雪/赵洪宏博获花样滑冰双人滑铜牌。任慧获女子速度滑冰500m铜牌。

2010年在加拿大温哥华第21届冬奥会上,获5枚金牌、2枚银牌、4枚铜牌,共11枚奖牌,排名第7。王濛的500m、1 000m,周洋的1 500m、女子3 000m接力(王濛、周洋、孙琳琳、张会)获短道速滑金牌。申雪/赵宏博获花样滑冰双人滑金牌。这是中国花样滑冰在冬奥会上的首枚金牌。庞清/佟健获花样滑冰双人滑银牌。李妮娜获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银牌。王北星获女子速度滑冰500m铜牌。郭心心获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铜牌。刘庆忠获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铜牌。女子冰壶(王冰玉、岳清爽、柳荫、周妍)获铜牌。

2014年在俄罗斯索契第22届冬奥会上,获3枚金牌、4枚银牌、2枚铜牌,共9枚奖牌,排名第12。周洋的1 500m、李坚柔的500m获女子短道速滑金牌。张虹获女子速度滑冰1 500m金牌,这是中国速滑参加冬奥会有史以来的第1枚金牌,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范可新的女子1 000m、武大靖的男子500m、韩天宇的男子1 500m获短道速滑银牌。徐梦桃获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银牌。贾宗洋获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铜牌。男子5 000m接力(陈德全、武大靖、韩天宇、石竞男)获短道速滑铜牌。

中国冬季运动融入冬季奥林匹克后的不到十年,就取得了数十枚奥运金牌、数十次破世界纪录,我国众多冬季健儿进入获奖行列,冬奥会名次由开始的最后几名上升到第7位。进步幅度如此之大,究其原因应该有以下几点:第一,走进奥运会,与世界顶尖选手交流、与他们同场竞技,从中学习先进技术,丰富训练和比赛经验,这是对外开放搞活的必然结晶。第二,冬奥战略重点和冬奥攻坚目标清晰准确,符合我国运动员的运动素质、身体条件、项目特点和技术特点,确定战备重点和选择正确路径是成功的重要因素。第三,强化高科技为训练服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国际间交流与沟通,实行科学化训练,科学训练是重点。第四,强调“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训练创新的理念。不论是古代文化沉淀,还是现代的经验积累都必须是为我所用。即立足于自我,实现自我训练创新,培养自己的训练人才,这是立足于长久不衰的关键。第五,要想成为冬季运动体育强国,须在强调战略重点的同时,进行全面训练和提高。结合我国运动员特点实行训练方法创新,还要跟进相关的政策和办法。要崇尚奥运宗旨:更快、更高、更强。在友谊和公平竞赛的前提下,争取达到更高的目标和取得更好的成绩,这应该是每个运动员的奋斗目标。只有在这样的旗帜下,我国冬季运动才会有更大的进步和突破。

3.4.2 东西方文化交融

奥林匹克运动是西方的产物,它属于体育文化领域[11],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印记,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所以,奥林匹克精神是现代文明的一大奇迹,它期望建立一个没有任何歧视的社会,培养人们之间真诚的理解、合作和友谊,承认在平等的条件下为获得荣誉的公平竞争,为人们在社会其他领域树立了一个独特而光辉的榜样。

奥运会是体育精神、民族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于一身的世界级运动盛会,象征着世界和平、友谊和团结,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因此提出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鼓励每个参与者努力奋斗和进取。奥林匹克精神和文化传入中国和东方,国人受到深刻的启迪和影响,通过参与奥林匹克运动,深刻认识、了解和喜欢奥林匹克运动,并热情地投入到奥林匹克运动中。

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可从“运动”这一词谈起。“Sport”一词本意应该是运动,它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当人们讲“Sport”时,就应该将它与其一系列活动方式联系起来。因此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国体育的核心是西方“Sport”(运动)其活动方式的总和体系,如篮球、排球、足球、田径、体操、游泳、滑冰、滑雪等近百个属于西方运动项目,包含在学校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系、从基层运动会到国家、国际和奥林匹克运动会各个层面,到处都存在西方的“Sport”。而当代“Sport”的最高形式是奥运会,而中国体育总会的目标就是奥林匹克运动会。这里就不难看出“Sport”对中国影响之深[7],它乃至成为中国体育的核心。

当中国、日本、韩国等东方人融入冬季奥林匹克以后,随之东方文化也融入了冬季奥林匹克之中,随着东方人深入参与,冬季奥林匹克具有越来越多的东方文化色彩,形成东西方文化融合新的奥林匹克共同体。诸多的东方文化对冬季奥林匹克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998年冬奥会铜牌获得者中国花样滑冰运动员陈露,单人滑的背景音乐化蝶(梁祝),就是精典的东方音乐。她通过优美的冰上舞姿、精准的冰上技艺和完美的艺术表现,将中国古代一对恋人的忠贞爱情故事,表演得淋漓尽致,是中国冬季运动的经典之一。陈露的精彩表演,征服全场观众和裁判,比赛结束后获得全场热烈的掌声。其艺术最高分达到5.8,排名第2,陈露单人滑技术和音乐完美的结合,堪称是冬季运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典范。

在花样滑冰中,东西方文化交融艺术表现历历可见。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冠军申雪/赵洪博许多背景音乐都选自中国的名曲,如《黄河》《花木兰》《宋氏王朝》等,其中《宋氏王朝》的背景音乐,是日本著名音乐家喜多郎为电影《宋氏三姐妹》作曲的主题曲。喜多郎以多种手段将东西方乐器糅合在一起,包括交响乐、钢琴,以及中国的二胡、琵琶、扬琴,尽管中国民乐和西洋管弦乐大相径庭,但他却把两种不同风格的音乐结合得天衣无缝,而申雪/赵洪博身穿一身红王者霸气的表演,展示了《宋氏王朝》的磅礡气势,他们完美的表演,使全场观众感受到欲重夺世界冠军的气概。

短道速滑世界冠军、冬奥会表演项目金牌获得者李琰,在出任中国短道速滑主教练之前,于2003年受聘担任美国短道速滑国家队教练。这个东方女性到任后,刮起了一阵不小的旋风。包括冬奥会冠军阿波罗在内的国家队队员,对她的执教心存疑虑,甚至在训练中故意刁难,面对这种挑战,李琰沉着应对。针对队员技术比较粗糙,训练比较松散和善于突出个性的特点,她在训练中注意抓基本技术训练,并在严格要求的同时,注意发挥队员的个人作用,对完成高质量动作的队员,及时地高声赞扬。对每个队员的技术动作都耐心讲解和指导。李琰以她东方女性的文化素养、训练理念和人格魅力赢得了队员的信任、理解和赞美。她所训练的美国运动员在冬奥会上取得了金牌。李琰的执教风格被西方人接受和认可,可称得上是东西方文化完美结合的又一范例。

冬奥会短道速滑金牌得主,2010年當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的中国女选手杨扬,在国际滑联有人以短道速滑比赛是按名次晋级下一轮次的理由,提出要取消短道速滑世界纪录,当这个提议在国际奥委会表决时,在场的很多人都不表态,这一提案很容易被通过。这时杨扬觉得必须站出来说话。她从东方文化角度,阐述了世界纪录是让世人能够清楚地了解短道速滑的特点,让人们了解每个历史阶段短道速滑发展的状况和达到何种程度,也能够激励运动员为创造优异成绩而努力竞技……杨扬的发言赢得一片掌声,世界纪录被保留了。杨扬精彩的论述,充分展示了东方文化的魅力。

当今奥林匹克运动会,也曾出现一些瑕疵,如假球、黑哨、兴奋剂等有所泛滥,这样的比赛只能瓦解奥运的道德基础,无法实现奥林匹克运动的崇高目标。奥林匹克精神作为当代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由于奥林匹克精神以西方文明为根基,面临的这些问题与挑战已经无法仅靠西方文明自身提供答案。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和东方哲学智慧对奥林匹克文化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可给予富有启迪意义的回应,为奥林匹克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可见东西方文化融合,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将产生极大的影响,有着极其深刻的意义。

西方文明传入东方的一个突出标志,是东方的日本、韩国、中国先后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尤其是中国北京举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后,将在2022年举办冬季奥运会,这是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体现,为奥运会注入东方文化、东方人的文明和理念,达到东西方文化高度交融,形成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新的共同体。这是东方文明古国和现代化中国对奥林匹克运动所作出的重要影响和突出贡献。

3.4.3 中国应对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作出较大的贡献

中国已融入了奥林匹克大家庭,应为这个“家”奉献自己的力量,而中国正在积极努力作出贡献。2008年在中国北京成功地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标志着中国以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奥运的热爱、想往、追求和奉献精神。“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实质-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和梦想,表达了全世界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共有美好家园,同享文明成果,携手共创未来的崇高理想,表达了中国人民追求和平、友谊、团结和幸福的坚定信念,表达了中国人民为建立一个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的心声。北京奥运,不仅为国人留下了丰富的物质遗产,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促进了中国竞技运动的新跨越和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使世界更加认识和了解中国。

2015年7月31日,中国申办第22届冬奥会成功,标志着国际社会和奥林匹克大家庭对中国人民的信认和认可,实现了在北京同一城市举办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夙愿,中国将再次为奥林匹克作出自己的贡献。深信通过举办冬奥会必将使国人更加了解和认识冬奥会、参与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也必将通过冬奥会全面提升我国冬季运动项目的技术水平,使我国更多冬季运动项目进入世界强国之列。期盼着北京冬奥会的到来,预祝第22届冬奥会圆满成功。

中国要做到对冬季奥林匹克有更大作为和贡献,必须具备冬季奥林匹克的文化氛围和国人强烈的参与意识。这样才能做到理念创新、文化创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项目创新和硬件创新(场地器材服装用具等)。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短道速滑人不是机械地运用引进的外来技术,而是运用高科技成果,结合中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特点,进行技术创新、理论创新和训练方法创新。他们创新了入弯道前冰刀不离冰加大身体倾斜的切入技术、短道速滑的超越技术、起跑快速抢位技术和集体配合战术等,并在理论上加以总结。经过实践检验这些技术创新是行之有效的实用技术,业已形成了中国短道速滑的滑跑风格。

速度滑冰500m和1 000属于短距离项目,传统理论认为这两个项目供能特点和训练方法趋于一致。2014年冬奥会速度滑冰女子1 000金牌得主張虹的教练组,通过分析、基础测试和反复训练实践,进行了逻辑推理,提出了这两个项目生理基础有质的差别的理论假设:500m项目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局部肌肉耐乳酸能力,而脑细胞的耐乳酸能力不起决定性作用。1 000m项目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局部肌肉耐乳酸能力、脑细胞耐酸能力和心肺机能支持能力。他们认为1 000m和500m项目的生理机制有质的不同,1 000m训练的复杂程度远远高于500m。因此,持续性有氧能力训练、发展性间歇训练、高强度间歇训练和大强度重复训练都是必不可少的训练内容。教练组提出了1 000m“以恢复促提高的负荷安排模式”的训练方法,重点突出强度训练,而突出强度训练的同时要降低负荷量,否则机体难以承受。他们在训练中适当减少了量大而强度低的一般性训练比重。张虹训练以夺得冬奥会1 000m金牌为标志,可以说教练组的训练模式是成功的,张虹训练模式虽然是“个例”,但也足以引起速滑训练界极大的兴趣和关注。

在冬奥会史上,竞赛项目的创新和设立,是一个文化现象,需要对古代冬季运动文化的发掘和对现代冬季运动的开发,并经过反复实践而被广大冬季爱好者和国际奥委会接受和认可,这样的项目才可能被冬奥会设项。中国在设立项目上要有所作为,必须开动脑筋,创造条件,提出一些有深厚文化底蕴,而又为大家感兴趣和愿意参与的项目。比如古代延续至今的狗拉雪橇运动;古代滑冰者在运河上通过多个城镇的越野滑冰竞赛,受它的启发,我们能否开发在著名江河上越野滑冰项目,或在某个城市(如哈尔滨松花江北岸)中,建设一条环城滑冰跑道的小镇,在冬季专门浇成冰道,滑冰者沿街滑行,人们在商埠前、在住宅楼的阳台、在街道两旁观赏比赛,可称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果该项目开发创设成功,它可能是国际滑冰越野赛的中心,或成为冬季旅游的中心,该城市由此可能闻名于世。也有些国家,当奥运会在本国举办时,就力争将本国的传统项目列为奥运会,如日本的柔道是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列为比赛项目的。韩国的跆拳道是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列为表演项目,1992年西班牙奥运会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也有些项目时而被纳入奥运会,时而又被排除奥运会,冬季项目也有如此现象,这些现象与举办国有密切关系。

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冬季运动项目“硬件创新”是一个重要课题。如对运动器材和用具的创新、场地和规则的创新,都关系到技术水平、理论水平、训练科学化水平的发展和进步。在裁判用具和裁判方法创新方面,能否运用高科技手段设计裁判程序,在一个封闭大厅的桌面上就可以把整套裁判工作搞定,而场外的裁判则需要少数的几个人就可以,这样使裁判工作更具简捷、精准和科学化。

诸如……这是摆在从事中国冬季运动专业人员认真思考的课题。

就国家层面而言,中国若要对冬季奥林匹克有较大的作为和贡献,在某些领域发挥引领者作用,实现同一世界,同一个梦想,使不同国度、不同信仰的人们,团结在奥林匹克的旗帜下和平发展、和平相处、合作共赢。这就看其所提出的主张、理念、目标和办法,是否符合奥林匹克精神,是否符合人们对普世价值的认同-和平、团结、友谊和进步。而且必须做到言行一致,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认可,受到尊重和赞赏,才能起到引领作用,做到同呼吸、共命运。

4 结 语

冬季运动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而逐渐演进为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的。国际冬季运动、中国冬季运动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这里我们从国际古代冬季运动、中国古代冬季运动和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状态,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渊源。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古代奥林匹克从祭神文化逐渐发展、演化成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现象,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世界人民共同信仰的价值取向,人们更多地期盼和平、民主、自由和博爱;对和平、友谊、团结、进步,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冬季奥林匹克运动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壮大。

随着社会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人类对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及其文化有了更高的需求,特別是中国和东方人融入冬季奥林匹克大家庭,为冬季奥林匹克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所形成的东西方文化交融,使奥林匹克散发出强烈的东方文化气息,冬季奥林匹克业已成为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新的共同体。它吸引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参与,参加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国家和地区已达到90多个,体现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的广泛性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的魅力。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人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融入冬季奥林匹克大家庭,使国人逐渐认识和了解冬季奥林匹克本质特征,更加热爱和热情参与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并在为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发挥自身作用,作出积极贡献。至此,我们诠释了国际冬季运动、中国冬季运动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融合和演化过程,为世人审视和认识现代冬季奥林匹克运动提供一个全新视角。

参考文献:

[1] 樊瑜杰.夏季奥林匹克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

[2] 王仁周.冬季奥林匹克[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

[3] 冯建中.中国滑冰运动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

[4] 朱志强.冰上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5] 杨树人.银色跑道—中国冰上纪实[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6.

[6] 朱志强.中国冰球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7] 韩丹.纵论中国体育:特征、概念、历史和转型[J].体育与科学,2014(6):1-13.

[8] 杨树人.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速度滑冰[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9] 杨树人.速度滑冰技术与训练[M].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1.

[10] 杨树人.北方人生活方式与冰雪运动文化[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0(3):1-5.

[11] 伍绍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综合卷[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

[12] 韩丹.论中国体育如何助力提升国家软实力[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3(3):1-8.

[13] 韩丹.释“骑木而行”—唐代北方民族滑雪活动[J].体育文史,1989(4):14-17;21.

[14] 赵展.对蒙古族起源于“蒙兀室韦”说的质疑[J].学习与探索,1982(2):127-133.

[15] 韩丹.论乾隆创造了古代世界滑冰的辉煌[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9(3):9-16.

[16] 韩丹.论我国古代滑冰的巅峰—清代冰嬉活动盛衰考述[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7(1):5-11.

[17] 韩丹.乾隆《冰嬉赋》及其它冰诗解读[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9(4):9-18.

[18]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

猜你喜欢
历史渊源奥林匹克运动
近代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
从北京残奥会看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高州民歌源流考
凤阳凤画艺术特色研究
中国三弦与日本三味线的历史渊源探究
山西省大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认知与行为倾向的调查分析
浅谈东海吕剧
国际奥委会政治自治问题研究
法治奥运在北京奥运会的实现及其深远影响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的技术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