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师,我们的人生就是由一节一节课组成的。教师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课堂,课堂占据了一个教师生命的大部分时间,无论你是否意识到,还是你是否承认,课堂就是我们教师的生命组成,因为时间是生命唯一的矢量,时间就是生命。如此说来,作为教师,我们对待职业的态度、课堂的态度,就是我们对待人生与生命的态度。由此观之,一节节课铺设了一名教师的生命之路,我们一步一步走在生命之路上,“课”就成了我们教师的生命辙迹。
人生若只如初见
2000年,21岁的我来到哈尔滨市香坊区“国家航天风华机械厂子弟中学” 参加工作。在工作后的前五年中(2000-2005),我的生命之路中最清晰的辙迹有这样三节课:
2003年,参加学校第五届校园文化节赛课,选择的篇目是课外阅读作家肖复兴的《母亲》,当时获得了二等奖,现在回想起来,这节课无论是在文本解读上,还是多媒体的应用上都有很大的硬伤。但这节课的价值在于已多多少少渗透了我个人对语文教学的认识:语文是感性的、诗意的,语文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它看上去就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读出来就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诗。
第二节课是2005年我以《月下独酌》为例谈《李白诗作风格初探》,这节课获全区引领课一等奖、东北三省四市教学实践成果评选一等奖(全文刊登于《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07年第3期)现在看来,这节课还有少年的稚嫩,少了些厚重的思考,但这节课却也呈现出了我个人对语文课堂的追求。只有掌握语言艺术,才能增强课堂的生命力,才能铸就学生高尚的灵魂。语文教师素质的突出表现,就是课堂教学语言。课堂教学语言是衡量一名语文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尺,课堂教学语言不单是口头表达技巧的问题,主要是一个语文教师的知识总量、应变智慧、道德修养以及性格特征的外在表现。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教育性,用艺术化的优美形式和方法诉诸学生的感官,使之入耳、入脑、入心灵,既准确、明晰、自信、沉着、雄辩、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又风趣、生动、形象、亲切、自然、充满诗情画意,令人赏心悦目。
第三节课是在2002年我讲授的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现在反观此课,与其说是一节语文课,不如说是一节语文实践课。当时并没有网络教室,我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制作了徐志摩诗词学习网站,先将有关徐志摩的生平资料、诗歌、图像等都下载到电脑中,然后自己搭配、制作音频与视频,并培训学生如何使用这个网站(当时我刚刚学习了网页制作,学生也只有在计算机课时才学习使用电脑),我又借来了全学年老师的笔记本电脑,将网页拷备到每台电脑里,确保每四名学生一台电脑,方便进行小组交流。现在回想起来,年轻的自己充满了工作的激情,有了想法就会不遗余力地去做,白天当班主任,进行日常教学,晚上几乎不眠不休地制作网站,其目的就是上一节好课,上一节能让学生有兴趣、有乐趣、有启发、有思考的课。那时虽然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没有高超的授课技巧,也没有对文本深刻的理解,但是有满腔的热情与无限的活力,还有那么多新鲜的“点子”。
记得有一次讲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我对学生说今天的课很特殊,我请一位军人来给大家做报告,并回答大家的问题,随即到洗手间换上借来的一套军装,摘下眼镜,走进教室,颇为正规地敬了一个军礼,坐下来讲述课文里的故事,这一节课讲了什么知识,学生们或许都不记得了,但多年之后再相见,他们还是会对这节课津津乐道。当年的学生唐琳曾写了一封名为《迟到的理解》的信,信中这样写到:“老师,你还记得那次有趣的课堂吗?我清晰地记着你给我们讲《谁是最可爱的人》,你摘下眼镜穿了一身军装,还戴了一顶军帽,严肃而认真地以第一人称给我们介绍了抗美援朝时的情景。课堂氛围很好,那堂课我记忆犹新。由此也对这篇课文产生些好感,背得最牢固。事后我才想到:您完全可以把它上成一堂极其普通的语文课。然而您没有,为的是完完全全地让同学们听好课,学好习呀!那时您的形象在我的眼中变得高大,我敬佩您的敬业精神!”
一堂好的语文课有很多评判标准,但我认为首先它要走入学生的生命,一名语文教师最大的慈悲莫过于将语文的种子埋入学生心底,不必催它开花,不必逼它结果,让这粒种子根植于他们内心,在成长时不断得到灌溉、滋润,慢慢地生根,发芽,然后长成一棵生命的大树。有时他迷茫了,这粒种子会给他指引方向;有时他困惑了,这粒种子会帮他寻找答案;有时他丧气了,这粒种子会给他信心。无论什么时候,因为有这粒种子,他永远崇尚高雅,永远追慕博学,永远敬佩磊落,永远期望有为,永远对文字葆有兴趣。这是让一名教育工作者想想都美好的事情,更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慈悲。
我们每个人都要记住自己在走入工作岗位时的“人生初见”阶段,当时对教师的认识、对教学的认识、对语文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会对自己以后的教育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我对语文教学的深入理解,很大程度上都起源于最初五年的那种“相见”。“人生若只如初见”,正如纪伯伦所说:“走得太远,不要忘记我们为什么要出发。”
众里寻他千百度
人生就是经历,过程不可省略。也许成功的人总可以从别人的成长中得到自己成熟成长的经验教训,而大多数人却都只是相信自己的与众不同,非要在别人走过的弯路中走上一圈后告自己,此路不通,绕路而行。我也如此,有七年(2005-2012)是自己专业成长中最困惑的时期。
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总是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就如余映潮老师所说:每一个人的道路上,命运都有可能安排你像纤夫一样背负着重力在无路可走的地方走一段路,你只能咬牙、艰难地跨出带着呻吟的步子,向前走。而这段路,必定要孤独、痛苦、矛盾。在专业成长的路上,这种感觉尤其明显。
2008年是忙碌的一年,开学初校课堂大奖赛进行十年回顾,在综合场我作为代表进行汇报展示,讲授了《黄河颂》一课,紧接着代表黑龙江省参加中央教科所“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第二届全国年会,在吉林省讲授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课。那一年,我还代表学校参加了哈尔滨市香坊区第二届“卓越杯”的比赛,授课內容为《杨修之死》,以上所有课都获得了一等奖。那时出的课经过了反反复复的修改,但我总感觉少了什么,就是自我的风格,上课时我力求完美,但事事难以如愿。
可能有些人的人生之路是康庄大道,笔直平坦,但这样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人恐怕也如我一般,即使“上穷碧落下黄泉”,仍旧“两处茫茫皆不见”,那份迷惘、辛苦与惆怅,非围城中人难以体会。
其实自己这几年中的迷惘和不知所措,真似佛家的境界中的必经之路:最初看山是山,看水是山,与语文最初结缘,也是自己真性情和语文教学相识的美丽阶段,由于我们都青春年少,我们的感情是初恋的真性情;而后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走向成熟,一切都不自信,在不断的寻找中迷失了自己的真我。否定肯定再否定,这一次次脱胎换骨,骨断筋磨,血肉磨糊,浴火重生的过程是不可少的。
其实这种不自信究其原因,是自己底蕴不足,读书不够,缺少对事物的认识力和判断力,缺少对文本解读的深刻能力和课堂設计的艺术能力。
我选择读书以解惑,开始有方向、有系统、有目的、有兴趣地大量阅读。我常想,是因为需要吗?是的,不仅是作为师者知识的需要,更多的是作为一个人的觉醒,精神的需要。对于哲学家培根的话,我更欣赏中国的老话:古之读书者为己,这里的“为己”非私欲地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修炼自己。当一个人的物质生命的新陈代谢到了一种需要相应的精神支撑的时候,这种迫切就是来源于生命本质的内在呼唤,就像高尔基所说的,我看到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因为他真的感到了迫切的需要。阅读便是这样,即使开始为了需要而读,然后就变为了兴趣,因为接受他的思想,因为认同他的理论,便由需要而随性而读。王崧舟老师读书有三句话:为己读书、天天读书、随性读书。我也可以无愧地说自己确实做到了为需要读书、为兴趣读书、不间断地读书,而且近乎无章法地“系列”读书,其实很多书还是读不懂,有时就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有时书只是不求甚解,不留痕迹,但是,自己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曾经弥漫的天空渐渐明朗,曾经迷惘的眼神渐渐笃定。
2010年在黑龙江省初中语文学科优质课评比中,我执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荣获一等奖,我从常人的角度理解杜甫的内心世界,从圣人的情怀来参透杜甫的心怀,从做人的境界给学生以启迪。可以这样说,一名教师的生命状态就是呈现出来的课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课”不仅仅是一位教师的生命辙迹,“课”就是教师的生命!
2011年,已为人父的我人生又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那年在哈尔滨市香坊区教学质量年成果展示现场会上,在市各校校长和教学骨干面前,我呈现了肖复兴的《拥你入睡》一课。我采用了以下课堂结构:
一、诵读课文,感受肖复兴的惊喜与忧伤;
二、深入分析,品味肖复兴惊喜与忧伤;
三、真情流露,体味孙老师的惊喜与忧伤;
四、情感共鸣,品读父母的惊喜与忧伤;
五、师生诵读,理解天下父母心-惊喜与忧伤。
这节课不仅仅是在讲肖复兴和他的儿子的故事,还是在讲我与女儿的生命,讲天下的父母和子女的心。课至深处,泪水涟涟,父母之心,盼儿远飞!诗人郑敏说:每个汉字都像一张充满感情向人们诉说着生活的脸。语文以感性且充满情感的文字,表达着更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世界,它就应该是情意浓浓的,就应该是诗情画意的,就应该是浸润生命的。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和文字,听得清他人的言外之意,说得出文雅的书面语言,读得懂别人的深刻文章,写得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是每一名语文教师的责任;但作为语文教师还要深刻地认识到,语文教学要润德启智,要埋下真善的种子,要唤醒高尚的灵魂,这是教育者的慈悲。
也无风雨也无晴
“书到用时方恨少”,感到自己专业理念和技术的贫乏,是在接到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全国第九届“语文报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的任务的那段时间。此次全国大赛一个省只选派一名选手,18个省市参加,18名选手,18篇课文(有人教版、苏教版;有阅读、有写作;有现代文、有古诗文)。在那段时间里,我购买了大量的相关书籍来阅读,希望以此来形成课文设计的底色,如为读透胡适《我的母亲》一课,我先后阅读了胡适的《先母行述》、唐德则的《胡适口述自传》、胡适的《四十自述》、白吉庵的《胡适传》等,可以说为执教一节课就要有几本书的累积量。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与18节课相关的书籍,并且写下大部分课文的文本理解与分析,虽然辛苦,但我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和变化。语文老师有责任培养学生的语感,而此时我分明感到自己对文章的一种“文感”,更有了一种对语文课的理解和感悟。教师的底蕴是阅读打的底子,一堂好课的高度就是书籍积累的高度,在这条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一堂课就是一篇好文章,它有开篇有结尾、有过渡有升华,它必须有明确的中心主题,这就是这堂课中“金字塔上最亮的明珠”,一旦确定主题,就“群山万壑赴荆门”,万千河流归大海,删繁就简,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一节课的最高境界即是无课,课的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少,以至于无痕。它像一首诗,一幅画,一曲歌,一汪清泉,流畅自然,行云流水,不着痕迹,课应该是一件诗意的艺术品。
在长沙之行的全国第九届“语文报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中,我教授了苏教版的《父母的心》一课,并获得了二等奖。有很多遗憾,但那时的全力以赴、充满期待、失败而返、重拾信心、自信前行真的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
在写给学生的信中我这样写到(2011-2015年我坚持每个月给学生写一封信交流):
“有一件人生经历的感悟,应该对成长中的你有启发:今年8月长沙赛课,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全国最高规格的‘语文报杯赛课,全国初中18个省代表18节课比赛,略有遗憾。更加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应该有谦卑的心来对待生活和人生,自身还有尚待解决的不足。这一行程,反思与反省是深刻的,‘征于色,发于声;困于心,衡于虑。几个月以来,不断学习、读书、实践,有意识改变自己课堂教学中的问题。11月29日,在济南千人会场举行的全国名家名师研讨会,我应邀授课,不敢自我表扬,只能说很顺畅。课后,掌声四起,专家褒赞,组织者更是赞不绝口。”
生活越来越深刻地告诉我:人生就是过程,经历不可省略,“濯足入水,抽足再入,已非前水”,事物在发展变化,所有的经历都是量变到质变中的必然积累,没有过程经历的叠加,就不会有结果的必然。信中所提的济南之行是指2013年在济南举办的“第五届全国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会上我作为授课教师讲授了《台阶》一课。当时同台展示的有德高望重且70高龄的余映潮老师、陶继新老师、“我即语文”理念倡导者的陈日亮老师、博学多识的孙绍振老师、魅力十足的“新语文”韩军老师、程翔老师、“青春语文”的王君老师、“深度语文”的王开东老师,等等,可以说他们都是当今语文界响当当的名师,他们的书都是我们案头常备书籍,而今可以和这些名师同台展示,并获得些许好评,我的内心是何等的汹涌澎湃呀!人生有好多际遇,感恩在生命之中指引方向的长者与尊者们!
与名师们近距离接触,学习倾听,越来越深入地感受到“人即是课,课即是人”的境界,余映潮老师、洪镇涛老师、黄玉峰老师、陶继新老师、孙绍振老师、赵谦翔老师、王栋生老师、李吉林老师,几乎都已年过古稀,依然有对教育教学的一份情怀,用他们的生命来谱写中国教育的诗篇。知识使他们年轻,梦想使他们前行。用已79岁高龄还在一线教学的李庾南老师的话来说最恰当不过:一生勤勉追求,始终有所作为。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与高人同行。在2013、2014、2016、2017举办的第五届、第六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上,有幸与名家同台,从《台阶》《心中的鹰》,到《伟大的悲剧》,再到《黄河颂》,这些课得到了与会专家名师的认可、肯定和好评。
已过而立之年,几近不惑,对教学的理解、教育的理解、生活的理解、人生的理解渐趋一致,原来课就是生命,课也就是生活。王君老师说:“你的课就是你的活法。”我欣赏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同样追求课堂上的诗意,在很多课的设计上我都力求诗意地走进文本,诗意地组接文本,诗意地解读文本,诗意地设计课堂,诗意地表达语言,让语文课看上去就是一幅幅精美的画,听起来就是一首首优美的诗,在学习和实施诗意语文举象、造境、入情、求气、寻根等教学策略时,我还特别注意课堂节奏的强烈落差感和评价语、总结语的雅致和深刻,渐已形成了自己对语文课堂的追求,以“诗意”为理念,以“精致”为准备,以“情境”为设计,以“儒雅”为形象,在2017年成立了“孙鸿飞语文名师工作室”,2018年,“孙鸿飞语文名师工作室”通过了哈尔滨市新时代首批中小学名师工作室的申报,将和志同道合的老师们一起继续研究探讨,继续努力! 同年,个人专著《语文教师的诗意情怀》也由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
我向往这样的诗意生命,我追求这样的诗意教育,我也努力实践着这样的诗意课堂。一节节课成为我生命路上的一道道辙印,回首教育教学18年,弹指一挥间,庆幸在人生路上,偶然留了浅浅的辙印,证明我曾经走过。转过头向前看,也无风雨也无晴,坚定执着走自己的人生之路,如鸿雁飞过,在泥土大地上留下生命印痕!
感谢一路上好友相伴,感谢一路上在前方指引,在身后鞭策的,我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们!
在第五届、第六届、第八届和第九届由中国教育报刊社人民教育家研究院主办的“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上,我先后听过孙鸿飞执教的《台阶》《心中的鹰》《伟大的悲剧》《黄河颂》四篇课文。这些课文所写的内容,距离当今学生的生活非常遥远,要想让他们走进这些陌生的世界,并去触摸彼时彼地作者感情脉搏的跳跃,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可孙鸿飞在“披文以入情”的时候,却一步步带着学生包括听课的老师,情不自禁地走进了那或悲壮或壮美的意境之中,并让大家由此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旨,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升华了生命的境界。
有人叩问其何以会有如此高超的教学艺术?
其实,如果深入地对孙鸿飞进行一番了解就会发现,其高超教学艺术的背后是底蕴,是功夫,恰如庖丁解牛之所以进入“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的境地,是他十九年“所解数千牛”功夫的自然外化而已。
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有很多老师教学29年、39年甚至更长时间,也没有达到孙鸿飞的水平,更何况他的教学生涯只有18年!
相同的生命时段,不同的人,发展优劣快慢也是千差万别。有的教师也在教学,可他更多只是看教参,鹦鹉学舌地给学生上课,极少读书,更遑论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书,亦无自己的思想,久而久之,非但鲜有发展,甚至连在大学所学的东西也逐渐忘却了。天天如此这般地教学,就像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样,混天撩日,以等退休,生命何谈发展?孙鸿飞不是这样,他认为,生命不能在同一个平面上滑移,更不能倒退而走,而应当让其不断地在飞跃中发展。有人说,每一次上课,对他和学生来说,都是一次精神的盛宴。诚哉斯言!上课之前,他都要作精心的准备,不但要查阅大量的资材,设计最佳教学思路,并在形成自己的语系与风格方面持续不断地行走着。这会耗去他很多时间,可他认为,为了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多得,18年来,他一直乐此不疲。上天总是公平的,他在一心为了学生学好而努力的时候,他的教学水平也逐渐地向上攀升,他的課也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于是,上课对于他来说,不再艰难,更非痛苦,而是成了一种精神享受。况且,18年的功夫,让他有了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从而形成了他的大气磅礴而又富有诗意的教学风格。
不仅如此,18年来一以贯之的读书,也是形成其底蕴与功夫的重要元素。
也许有人说,我也读书,可为什么没有孙鸿飞发展得这么快呢?
因为读书有一个走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有的人读了不少书,由于思想文化品位低下,反而在无意识中被书中低下的思想与文化伤害。而孙鸿飞一直是取法乎上阅读的。孙鸿飞在课堂上的即兴而讲,虽信手拈来,却“文”味悠长;慷慨激昂时,则有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雄壮之美,以及诗的意蕴与美妙。
孙鸿飞取法乎上之读,是直奔大师而去的,他之所以能够持之以恒且高质快速地发展,也就不再成为难解之谜了。
我几十年来所采访的真正意义上的名师,几乎无一例外地在读着大师的作品,又在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成长起来。孙鸿飞已经“飞”出了哈尔滨,在全国不少地方展翅翱翔。相信他的未来会“飞”得更高,更远。
(陶继新,山东教育社编审,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孔子基金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副主任。2005年度十大推动读书人物。发表长篇通讯、教育教学论文、编辑业务论文、访谈、评论、散文等1000多篇,在全国开设讲座800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