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诗意”,感受语文之美

2019-04-22 01:22于文卓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诗意情感语文

于文卓

邂逅是一个暖心的词,感谢恩师让我与董一菲老师邂逅,从此与诗意语文相约相守;感谢生活让我与诗意大家庭邂逅,从此与赏心悦目同生同行。在无数次的邂逅中,我逐渐感受到诗意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语文,让学生能“言吾心,悟我情”,而“诗意语文”的教学方式更是以它独特的文学气息、浪漫情怀,真正阐述了语文教学的真谛,还原了语文课堂的本色。

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了绥芬河,这座边贸口岸城市有着地域的特殊性,如何让这里的学生感受到语文的温度与热度成了我最大的困惑。直至遇见了“诗意语文”,我豁然开朗。“诗意语文”促使我打破常规,让课堂变得诗情画意起来,让学生心甘情愿地亲近语文课堂。

◎初识·感受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处于一种理性化的状态,重知识轻情感。以“诗意语文”为突破口,使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切合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强化感受性与体验性的理念,重视学生独特的生活情感体验和独创性的理解探索。

别林斯基的名言:“美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想到如今衣食无忧的生活,看到一些轻视生命的案例,我首先选择了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期待小说主人公苦难的经历能够抓住学生的内心,一节课、两节课……有个女孩跑来和我说:“老师,我是红着眼睛读作品的。”有个男孩说:“老师,故事写的太凄惨,我读不下去了。”打破以往碎片化的阅读方式,用直观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沉寂下来,走进书本中的故事,做整本书阅读。在被人物境遇吸引的目的达成后,我开始了预设的第二步,设置问题让学生寻找答案,是什么导致悲剧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没有阅读积淀的学生,生活在幸福年代的学生,在刚刚接触阅读的时候只是被故事情节所吸引,他们轻易地忽视了时代的烙印,甚至对那个时代只有陌生与不解。组织学生展开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述说他们认知范围内的社会环境,讲述小说中的社会背景。就这样从人物走进环境,从情节认识环境。“揭开生活的面纱:琐碎掺杂,酸甜苦辣、反复跌宕;忙碌之余,起起伏伏、喜忧各半”。“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死亡,如漫天的乌云肆无忌惮地吞噬着希望,倾盆而下似要淹没万物。生存,在雨中挣扎,不曾放弃任何一次破茧成蝶的机会,完成生命脉络的衍生……”学生表达的是他们对陌生的环境遭遇的思索,对熟悉的生命意义的重塑,体味一种期盼,体味一种幸福,体味一份无怨无悔。我很庆幸自己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能够抓住有利的契机,及时调整原来的教学思路,使我的学生能够达到新课程标准对阅读者的要求,即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此后我陪伴学生读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感受莫高窟的壮美,体悟此时绚丽的外表下那曾痛彻心扉的任人宰割;读了陈忠实的《白鹿原》,走进清末民初到建国之初的半个世纪,走进文化与人性的碰撞中那段有血有肉的历史。

雨果说:“书籍就是创造灵魂的工具。”无人否认阅读的魅力,可是身处数理化浩瀚的题海,面对高考所带来的压力,我的阅读课并非一帆风顺,书籍曾被家长暗暗扣下,书目被他人质疑。在这些阻挠面前,我选择风雨无阻,我依然坚信阅读教学是会带来喜悦的。

◎感染·点燃

不曾忘记董一菲老师曾说过的,“学习语文就是通过学习‘经典,追溯传统文化,感悟现实生活,构筑诗意人生”。这是一种过程,需要用经历去充实经验的过程,是用学习到的经验去为自己拓展视野的过程。撑一支长篙,向繁华落幕的书香探寻,与孩童携手,在远离喧嚣中静默。

这学期初,我和学生共同选择了《苏东坡传》来阅读,读后学生按小组展示阅读成果,其中一组由六名女生组成的展示小组的分享赢得了全班数次掌声。她们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先以三句半的形式精辟地概括了东坡的一生,其后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她们脱稿侃侃而谈,让所有的学生跟随她们探寻遥远的史话。“风起云涌,江涛翻滚,伫于礁石之上,身披一席素衣,满面风尘”“他驾一叶扁舟,在如血残阳下,在如暮沧海中,慨叹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豁达曰‘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一千年的花开花落,一千年的燕去燕回”,那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诗人,那个虔诚的哲人、仁厚的长者,感动着我的学生。创设审美的阅读情境,唤起了学生的美感情绪,使学生获得了美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意识。

◎熏陶·绽放

诗意语文重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学生心有所感,情为所动,以情动情,引起共鸣,使他们在和谐愉悦中得到陶冶,这也是对语文审美情趣的培养。

曾几何时,对于很多理科班的学生而言,语文课是“休养生息”的殿堂。那么就在这“休养生息”间,给予学生更多的“养分”,带他们畅谈古今、吟咏高歌。

母亲节利用网络送祝福是否可行,成了我们共同争辩的话题;医学泰斗被“饿了么”外卖员撞倒后离世,我们就外卖小哥是否该被原谅的问题展开讨论;中国游客被瑞典警察“殴打”,我们共同探究事件的前前后后,探寻追踪真相的重要性:勿轻言,勿轻信,君子有所为有所不為;“南金北萧”逝去,我们共同感受《天龙八部》《甘十九妹》中那无法冷却的温度。寻找温暖你我的身影,学生们发现了广东省“山竹”登录后那些顶风冒雨、清除隐患的官兵、民警;找到了青岛公交车上那位弯下腰,为老人系鞋带的微笑女孩。感受带有厚度的生命,学生们看到了中国完成人类登山探险终极梦想第一人,一位普通的金融工作者张梁;搜索出从事剪接体三维结构及RNA间接方面的研究,2018年度青年科学家万蕊雪。化“两耳不闻窗外事”为过往,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本之余,丰富阅历,拓宽视野。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诗意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当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会到了美,就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写作冲动和灵感,这时教师就应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升整个审美过程。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构造起有思考、有情感依附的文章。

“哦嘿妈妈,那天你再次为我悄悄流下泪。请你原谅我的叛逆为您带来的伤悲。永远都不会忘记你看我时那难过的眼神,我难忘。哦嘿爸爸,一直给我最多教诲的那个人,你总是在奔波劳累都是为了这个家,什么都不要再说,这都是儿女的错。我不对,很后悔。真心话,劈波斩浪我不怕,天之大,容我如此心胸开阔装得下。不要再说你我不爱爸爸妈妈,要让我好好孝顺你们爱你们。”

这是学生们自己改编的歌词,流动的音符是学生们心底最动听的旋律,真挚的文字是学生们理性思考、诗意生活的外化,幸福就这样在沁入心扉的温暖中缓缓流淌。

潜移默化的教学中,收获的是满满的幸福。我过生日那天,学生们全体起立,手持卡片,大声诵读“我们喜欢你,是你把温柔带到这里,把‘师生朋友的新关系燃起,你的点滴已深深地烙在我们这个整体心中。你,微笑起来像位雪神,把洁白无暇撒向我们这片天地。你,说话时如高山流水,把绿水青山和咚咚细泉带进我们的心扉。你,就连生气时都有一份孩子般倔强的稚气,带我们回到童真时期。”语文课堂不止是文字的流动,这一方厚土是交流情感的摇篮,是彰显生命活力的天地。学生在诗意语文的影响下,有了全新的体验,用诗般的语言拥抱生活,用多彩的情感品悟人生。

大爱无疆,大教无痕,身为诗意语文的一员,我愿做那个向导,引领学生探寻浸润着诗意的乐园。

编辑/李莉E-mail:1183916794@qq.com

猜你喜欢
诗意情感语文
诗意地栖居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被耽搁的诗意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