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蔚
【摘 要】随着中国“一带一路”的推进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中印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增长。中国和印度在劳动力和技术方面有着相似的优势,这就使得两国相互间的竞争和摩擦日益加剧。本文通过分析印度对华贸易保护措施的形式和成因,旨在对我国如何应对贸易摩擦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贸易保护;双反措施;技術性贸易壁垒
中图分类号: F752.0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06-0282-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06.110
【Abstract】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is growing. The fact that China and India have similar strengths in labor and technology has increased competition and fric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orm and cause of trade protection measures in India to China, aiming t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deal with trade friction in China.
【Key words】Trade protection; Double countermeasures; TBTs
0 引言
中国已在2014年底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而印度也成为中国在南亚地区的头号贸易伙伴。2018年1-12月,印度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902.7亿美元,增长6.5%。其中,印度对中国出口165.3亿美元,增长30.2%,占印度出口总额的5.1%;印度自中国进口737.4亿美元,增长2.3%,占印度进口总额的14.4%。印方贸易逆差572.2亿美元。中国是印度第一大逆差来源国。截止到12月,中国是印度排名第三位的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无论是从贸易额还是从所占比重的方向看,中国和印度的经贸联系正日益紧密。
中印两国经贸往来的逐渐深入,导致相互间的竞争和摩擦也愈加频繁。据商务部数据显示,自1994年到2017年,印度一共对中国发起212起反倾销调查,2018年的头两个月里,印度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就多达8起。在对华发起反倾销的“一带一路”国家中,印度的发起数量位居首位,占“一带一路”国家全球反倾销诉讼总量的一半以上,远远高于其他国家。根据全球反倾销数据库(GAD)的统计,金融危机后,印度是对中国实施歧视性贸易保护措施最多的国家。显然,印度不断强化的贸易保护政策对中国贸易和经济可能造成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1 印度对华贸易保护措施的表现形式
从GTA的统计数据看,金融危机后,印度对华的贸易保护措施正朝更多样化和更隐蔽的方向演进。除了传统的进口关税、进口配额以外,贸易救济措施、本地含量要求和贸易融资成为最主要的保护措施,占总措施的一半以上。其中,传统的贸易救济措施所占比例最高,仍是实施贸易保护措施的主要形式。另外还包括出口激励、救助/国家援助、出口税/限制、公共采购、移民措施、国有控股公司、投资措施等非传统措施。
1.1 关税措施
以钢材为例,2015年8月以前,我国ss400钢板出口到印度的CIF价为每吨570美元,被征收7.5%进口关税后,价格为每吨612.75美元,这样的出口价格加上关税后与印度本土价格基本持平,导致2015年,印度钢铁产品进口飙升72%。为了保护国内钢铁产业,2015年8月,印度政府提高多种钢铁产品的进口关税,上调幅度为2.5个百分点,也就是10%的进口关税。以这个税率计,我国每吨ss400钢板出口到印度的完税价格为627美元。除了不锈钢,我国镀锌板、彩涂板等钢铁产品出口至印度的完税价格也大幅提升,出口额也在2015年下半年开始有所下降。
2019年2月,在国内光伏电池板制造商请愿后,印度贸易救济总局建议对从中国、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和泰国进口的太阳能乙烯醋酸乙烯酯(EVA)板征收537-1,559美元/公吨的关税。该责任将自政府发布决定通知之日起五年内征收。
1.2 双反措施
自1995年以来,印度对中国发起的贸易调查,大都是以反倾销的手段发起的。以球墨铸铁管为例,2006年2月24日,印度首次对原产于中国的球墨铸铁管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2007年8月23日,印度商工部对原产于中国的涉案产品做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2012年9月7日,印度对原产于中国的球墨铸铁管启动第一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立案调查。2013年9月4日,对原产于中国的球墨铸铁管做出第一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肯定性终裁。2018年10月9日,印度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球墨铸铁管(Ductile Iron Pipes)进行第二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立案调查。
2018年9月5日,印度商工部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合金钢棒材做出反倾销终裁,建议对中国进口的合金钢棒材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税率为44.89-185.51美元/吨。2018年1月2日,印度商工部决定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氟橡胶启动反倾销立案调查。12月27日,印度对华氟橡胶征收0.078-7.31美元/千克的反倾销税。2018年9月18日,印度商工部反倾销局发布公告称,决定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亚麻纱做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对来自中国的亚麻纱征收2.06-2.42美元/公斤的反倾销税,有效期5年。2018年3月27日,印度商工部决定应印度汽车轮胎制造商协会申请,对进口自中国的卡客车轮胎发起反补贴调查。此次印方共指控我政府存在6大类72个补贴项目。
1.3 保障措施
2015年9月,印度对进口的热轧板卷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2016年3月,印度对此做出保障措施终裁,建议自2015年9月起对涉案产品征收为期两年半的保障措施税,税率10%-20%。2015年9月9日,印度对进口宽度在600毫米及以上的成卷非合金钢和其他合金钢热轧平板产品做出保障措施初裁,决定对进口涉案产品加征20%的保障措施税,为期200天,其中涉及10家中国企业。2018年8月,印度政府宣布,为保护其国内的太阳能产业,未来两年将对来自中国和马来西亚的进口太阳能电池征收保障措施关税。印度对中国的太阳能电池征收关税,一方面是印度太阳能设备有90%以上都进口自中国,印度不希望就此形成对中国的完全依赖。另一方面,莫迪政府正在推行“印度制造”。因此,莫迪政府不愿意继续维持大规模进口中国制造品的形式。
1.4 技术性贸易壁垒
除了贸易救济措施、提高进口关税等传统的关税壁垒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正日益成为影响我国对印度贸易的最重要因素。印度针对我国商品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倾向十分明显。
据印度标准局(BIS)统计,截至2017年,印度有近23000个行业标准,其中许多没有得到充分执行。印度标准局官员透露,印度正在针对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产品制定更为严格的产品检验标准,新的检验标准涉及的产品类型涵盖玩具、电子产品、机械、食品、建筑材料和化学品等产品,新的技术标准针对内销和进口商品,其中2/3的进口来自中国。2017年,印度出台了多项技术标准措施,专门针对中国产品实施限制,涉及钢铁、玩具、电子设备、化工、水果等等
8月份印度电子信息技术部公布13类电子产品被新增到第三批强制注册产品范围之内,2018年2月16日开始生效。这13类电子产品包括嵌入式LED灯具、LED泛光灯、UPS不间断电源或变频器、家用适配器、智能手表等。
9月份印度商工部公布玩具進口最新标准。新规指出,进口到印度的玩具必须拥有安全证书,能够证明进口玩具符合印度标准局(BIS)规定的标准;玩具制造商提供的证书必须能够证明进口的玩具样品通过了印度国家测试及校准实验室认证协会认证的独立实验室的检测。9月,印度食品安全标准局(FSSI)还公布了食品包装用锡的新规定。新规指出,凡是在食品包装中使用锡以及含锡材料的,都必须符合印度食品标准规定,若用来包装油及脂肪的,还需遵守额外规定。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产品出口的门槛。
12月份印度通报WTO,将发布《烧碱质量控制法令2017》,强制执行标准IS 252:2013,以确保使用汞含量较低的烧碱,并将强制要求BIS认证并获得ISI标志。
印度商工部、印度标准局,以及印度各行业机构的官员多次公开表示,要提高国内产品的技术标准,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而中国是其最主要的限制对象国。预计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限制措施中,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会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会愈演愈烈。
与传统的关税壁垒相比,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具有措施隐蔽、易于采纳、运用灵活等特点,应对难度大,对出口贸易的损失影响也大。
加上印度在履行世贸组织的TBT/SPS通报义务方面一直存在较大欠缺,经常不履行通报义务,其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等存在与国际标准不一致的情况;经常不对其通报的技术法规留出足够的评议时间,或者在通报的时候就已经实施了。因此,应对并突破印度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获取印度相关的产品认证,及时了解并获取相关标准、法令的更新状况就显得至关重要。
2 印度对华贸易保护措施的成因
2.1 中印贸易的商品结构相似
印度与我国生产力水平相近,贸易结构相似,双方具有相似的劳动力与资源优势,贸易竞争性较大,是印度频繁对我国发起保护措施的重要原因。中印贸易从产品结构上来看,既有竞争性又有互补性。在竞争性商品结构中,中国的优势较大的有机电产品,化工产品,贱金属及其制品,塑料橡胶,光学、钟表、医疗设备,运输设备;印度的竞争力较大的是矿产品;双方竞争实力相当的有皮革制品、箱包,纺织品及原料,鞋靴、伞等轻工产品。就商品结构的互补性来看,印度出口中国的主要有植物产品、活动物、动物产品、动植物油脂,木材及木制品;中国出口印度则主要是家具、玩具杂项产品、陶瓷玻璃、仿古制品、纤维素浆。目前,印度主要出口中国的产品有贱金属及制品、矿产品和化工产品,从中国进口的主要产品是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化工产品。两国都以出口化工产品、轻工业产品为主,对外贸易结构的相似,加大了相似产品之间的竞争力,冲击了印度本国市场,印度对中国进口商品有明显的依赖性,在出口商有一定的竞争性,主要的贸易摩擦也集中于这些产品。
2.2 印度的保护贸易主义盛行
以钢铁为例,印度作为当前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对钢铁产品有着强劲需求。为了扶持本土钢铁企业发展,印度政府试图通过实行进口替代策略,转进口为内需,进一步促进印度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印度本土的钢铁企业众多,竞争激烈。金融危机之后印度本土钢企陷入困境,且中国出口至印度的钢铁产品大多是印度本土钢铁生产巨头的主营产品。2015 年以来,包括印度最大的私营钢铁企业塔塔钢铁集团、印度钢铁管理公司(SAIL)、京德勒西南钢铁公司(JSW Steel)以及埃萨尔钢铁公司(Essar Steel)等印度国内钢铁巨头都曾表示,印度从中国等国的钢铁进口量激增,挤压了它们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率,强烈要求印度政府采取措施,保护本地钢铁商不受中国进口钢铁的损害。事实证明,印度政府的对外贸易限制措施的设置主要也是在于保护本土钢铁企业。
2.3 印度对华逆差增加
近年来,印度对华贸易逆差逐渐扩大,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2006-2016年十年间,印度对中国贸易逆差呈激增特点,从120亿美元增长到526亿美元,增幅高达338%。2018年1月-12月,印度自中国进口737.4亿美元,增长2.3%,占印度进口总额的14.4%,印方贸易逆差572.2亿美元,中国是印度第一大逆差来源国。随着贸易逆差的逐渐扩大,印度为控制本国进口规模,稳定国内经济,不断加强对华反倾销力度。仅2017年上半年,印度对华发起12起反倾销调查,超过美国的11 起,成为对华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除此之外,印度还对中国进口商品发起了40项反倾销调查。以玻璃器皿为例,2016年印度出口到中国的玻璃器皿总额不足3000万美元,而中国出口到印度的玻璃器皿总额约为7840万美元,印度对华玻璃器皿的贸易逆差额近5000万美元,与2015年相比增长35%。为了控制逆差,保护本国玻璃器皿产业发展,2017年3月,印度对进口自中国的玻璃器皿发起反倾销调查。不断膨胀的贸易逆差极容易引发印度政府采取各种贸易手段来保护本国产业发展。
3 应对印度保护贸易措施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预警措施
未来一段时间内,预计中国仍将面临印度的贸易保护措施,受影响范围和程度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在各类保护措施中,未另做详细说明的非关税壁垒的冲击较大,与传统措施相比,企业对这类措施不太熟悉。如指定唯一口岸进口,强制性标准认证,预先检查,部长批准和备件寿命要求等多种形式。由于这些措施具有行政强制性,需提早准备好相关文件或做出安排,因此,政府和协会要在动态监测中给予特别关注,及早为企业提供预警和应对建议。
3.2 积极主动利用规则
可以利用“金砖国家峰会”等多边平台和双边渠道,加强沟通,阐明各项措施对双方利益的现实或潜在负面影响,推动双边贸易健康发展。我国一般较少主动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产业界和政府报复性反制威胁存在严重缺位,某种程度上减轻了对方担心中国反制的压力。因此,可在坚持自由贸易的前提下,在WTO框架下适度地采取反制措施,增大其实施贸易保护的经济和政治成本。
3.3 全方位监控出口产品数据,制定合理的企业出口方案
行业协会应积极收集出口印度产业信息,实时关注印度相关反倾销的政策,避免出口产品过于集中在某个国家或区域,同时监测国际市场价格走向,规定合理的企业出口方案,避免由于低价倾销遭遇反倾销调查,进而提高出口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别贸易报告—印度》2018.
[2]陈龙江,金融危机后印度贸易保护措施对中国的影响[J],国际经贸探索,2018.5.
[3]孙蕊,印度对华反倾销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17.8.
[4]孙喜勤、马文霞,中国与印缅孟贸易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