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祥华,葛 锐,杭利民,侯 娟,聂 云
(1.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昆明 650034;2.昆明滇池湖泊治理开发有限公司,昆明 650228)
滇池位于云贵高原中部,湖容量12.9亿m3,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草海是滇池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滇池流域北部,其湖域深入昆明市城区,是重要的城市湖泊。草海流域是滇池流域中受人为干扰最为严重的水域,水面面积占滇池水面面积2.5%,接纳滇池流域约29.16%的污水,水质现状为劣V类。
根据相关的研究,滇池草海2002~2014年的年均值水质监测数据,草海流域中的第二类污染物是主要污染物,其水质波动的主要因素是富营养类污染物,特征污染物是总磷和总氮,说明氮磷是流域污染控制重点[1]。滇池草海水体在高氮磷比的时间段,绿藻生长占优势,滇池水体中绿藻比蓝藻更适合高氮磷比的环境,说明滇池水体中营养盐对浮游藻类结构的影响较大[2]。草海湖体TN、TP收支平衡结果表明,经出湖口排出和水体库存的TN量占入湖TN量比例较小,凤眼莲的吸收及发达根部形成的生物膜降解作用是入湖TN量去除的重要途径之一,说明凤眼莲对总氮具有良好的削减作用[3]。
东风坝与滇池草海水体相对分割,形成半封闭内湖,东风坝和草海流域的环境容量均为零。新运粮河、老运粮河水量较大,是草海的入湖河流,也是草海污染物的主要输送通道。经研究分析,可利用东风坝水域构建湖内前置库,通过导流将两条河流水体导进前置库净化,减少负荷,改善草海湖泊水质。
本实验布设于于草海东风坝水域。该水域一方面有半封闭东风坝水库,另一方面接受新运粮河、老运粮河的微污染水,微污染水以活水的形式持续排入草海。草海、东风坝、新老运粮河口位置关系,见图1。
图1 草海、东风坝、新老运粮河位置关系Fig.1 Loc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Caohai, dongfeng dam, old and new grain transportation river
湖内前置库。东风坝历史上是围草海造出来的大鱼塘,后实行退塘还湖后,除有两个破口与草海联通外,基本无进出水,是一相对半封闭的水域,处于闲置状态。本实验将将东风坝考虑成前置库具有创新的想法,根据新运粮河及老运粮河入湖河口、东风坝的位置相互关系,将新运粮河及老运粮河微污染水导流至东风坝内,东风坝南岸设置出口及溢流闸,实现对来水的调控及净化,湖内前置库分布见图2。该系统充分利用闲置的东风坝水域(面积2.68km2),配置挺水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水生生物系统,构建草海湖内前置库。工艺流程见图3。
图2 湖内前置库分布图Fig.2 Distribution of the inner pre-reservoir
图3 工艺流程示意图Fig.3 Process diagram
湖内前置库构建。分别由河口导流围堰工程[4](湖内导流围堰设计图见图4)、东风坝开口及堵口工程、东风坝出口及溢流闸门、东风坝水域水生植物种植及修复工程等4个部分组成,前置库工艺构建见图5。
图4 湖内导流围堰设计图Fig.4 Layout of the inner pre-reservoir cofferdam
图5 湖内前置库构建图Fig.5 Construction of the inner pre-reservoir
根据研究凤眼莲可实现草海水质中氮的大规模去除[5],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漂浮植物凤眼莲、浮叶植物睡莲和菱角、沉水植物黑藻)对调节水体理化环境因素的能力有所差异,这会间接导致其调节水体氮生物转化过程的程度差异[6]。本实验水生植物物种搭配,主要以凤眼莲为主,挺水植物芦苇、水葱种植在前置库边上浅水区,浮叶植物睡莲、莕菜做点缀。水生植物植物及修复工程总面积为1 301.7亩,其中凤眼莲种植区面积1 022.6亩,芦苇51.7亩,莕菜133.9亩,水葱52.8亩,睡莲40.7亩。芦苇、水葱主要布置在靠岸一侧浅水区,深度不超过0.5m,由于东风坝水下地形较为平坦,水深平均在2.5m左右,因此结合滇池圈养凤眼莲经验[7],种植大面积的凤眼莲,凤眼莲采用圈养形式。
水量。两条河旱季进入草海的水量为31万m3/d,其中新运粮河10万m3/d(昆明市第九污水处理厂尾水)、老运粮河21万m3/d(第三污水处理厂尾水),这些微污染水占草海流域年供水量的50%。
流速。入湖河口水文数据显示,新运粮河2a洪峰流量29.1m3/s,流速0.85m/s。老运粮河2a洪峰流量14.1m3/s,流速0.57m/s。
停留时间。前置库停留时间为20天。
湖库TN、TP收支平衡,是指单位时间内TN、TP输入量、输出量间的关系[8]。进入前置库的TN、TP 一部分在前置库积累,通过水体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净化过程,均匀地分布在水体或者沉积至湖底淤泥和吸收至生物体内,少量通过出湖水量和蒸发量带走。本实验的湖内前置库TN、TP削减量为新运粮河、老运粮河入库污染负荷量,与湖内前置库出库TN、TP量为东风坝出口污染负荷量的差值,在此过程中水量基本不变,其中雨水TN、TP 量和蒸发量基本被忽略。由于前置库微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沉积等其他途径削减的水体TN、TP 量难以估算,故用出入库TN、TP量削减量与凤眼莲吸收量差值表示。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W=Q×(Cl-C2)×10-6
(1)
式中,W是前置库TN或TP削减量,t;Q是前置库来水水量,m3;Cl是来水TN或TP浓度,mg/L,C2是出库水体TN或TP浓度,mg/L。
M1=A×m(100-Hw) ×w×10-2
(2)
式中M1是凤眼莲吸收TN、TP量,t;A为凤眼莲覆盖面积,m2; m是单位面积生物量,kg/m2; Hw是含水率,%;w是植株干物质TN、TP质量分数,g/kg[9]。
M2=W-M1
(3)
式中,M2是其他途径削减水体的TN、TP量,t。
通过滇池水务水质监测中心提供的逐月检测数据(见表1),东风坝进水水质呈现一定的弱碱性,pH在7.5~8.5之间浮动。经前置库水生植物水质净化后,东风坝出口水质pH相对稳定,仍停留在7.65~8.97之间。表明凤眼莲能有效降低水体pH,使之逐渐接近中性,有助于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的繁殖与生长[10~12]。将pH控制在偏中性范围内,有利于总氮、总磷的去除[13]。
从图6可以看出,东风坝出口的溶解氧浓度均大于东风坝进口的溶解氧浓度,说明湖内前置库可充分利用微污染活水和前置库生态系统,增加半封闭水体内的溶解氧。
表1 湖内前置库对水体pH的影响Tab.1 The influence of inner pre-reservoir on pH
图6 湖内前置库对溶解氧的影响图Fig.6 The influence of inner pre-reservoir on dissolved oxygen
前置库出口水体溶解氧基本维持在7.0mg/L,说明前置库相对完整的水生生态系统,对前置库内的溶解氧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实践证明,当凤眼莲覆盖度不超过50%时,凤眼莲对湖泊水体复氧和浮游动物的生长无明显不利影响,且凤眼莲的根系发达,可为底栖动物提供栖息场所,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有效改善水体底栖生态环境[12]。
根据图7,自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湖内前置库构建对TP、TN、NH3-N均有明显的削减效果明显,年均削减率分别为38.0%、51.9%、65.7%。说明湖内前置库已建成完善水生生态系统,水生植物通过生态吸附、吸收、降解等过程,可有效削减TP、TN、NH3-N等有机污染负荷。因为凤眼莲根际微生物群落参与滇池水体的碳、氮和硫循环[14],且规模化控养凤眼莲可削减水体大量的氮、磷,且对全湖水质改善具有一定效果[15]。
图7 湖内前置库对TP、TN、NH3-N的影响Fig.7 The influence of inner pre-reservoir on TP, TN, NH3-N
根据污染物削减率,可以看出湖内前置库对有机污染负荷的削减能力为TP 湖内前置库构建对TP的影响。自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历时8个月,TP月均削减率呈现居高稳定的状态,与凤眼莲出苗期至生长旺盛期对TP的削减规律一致[18]。 湖内前置库构建对TN和NH3-N的影响。湖内前置库对TN和NH3-N的月均削减率波动较大,规律不是十分明显。但从东风坝出口数据可以看出,东风坝出口TN和NH3-N浓度数据相对稳定,其中TN维持在3.3~8.4mg/ L之间,均值为5.6mg/L;NH3-N维持在0.2~1.3mg/ L之间(去除异常值2.3mg/L),均值为0.7mg/L。说明前置库内已形成完善的水生生态系统,水生植物、微生物和藻类等对TN、NH3-N的负荷冲击有强大的调节能力。 湖内前置库内的水生植物将营养物质储存在植物体内。根据各月湖内前置库的进出水质,计算污染负荷年削减量,得到湖内前置库年削减TN855.33 t/a、TP11.18 t/a、NH3-N245.54 t/a,削减量分别占年排放量50.40%、19.76%、36.17%。考虑凤眼莲在不同生长时期对水质的影响不同,在生长盛期对水质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在生长后期和枯死期又会引起水质恶化[17]。为防止水生植物在冬季枯萎死亡,植物残体遗留至湖泊,加速湖泊沼泽化进程。根据草海水生植物生长特点,对水生植物进行定期收割打捞,收割打捞时间定为每年12月~次年2月,防止植物腐烂后沉入湖底。这部分削减污染物经收集打捞后,送至明波处置基地进行处理,最后运输至安宁神瑞有机肥厂制作有机肥。 根据图8,自2016年7月-2017年8月,湖内前置库构建出库COD一定程度增加,特别在6月份雨季时最明显。经分析,与东风坝的演变过程有关,东风坝水域曾作为鱼塘满足生产生活需要,但一直没有开展相关内源清淤工作,底泥厚度在0.5~0.8m,本次大流量的水进入后,对底泥进行了扰动,因底泥中有机质成分较多,COD含量较高,导致出水比进水浓度高。 根据各月湖内前置库的进出水质,计算污染负荷年削减量,得到湖内前置库年削减量TN855.33 t/a、TP11.18 t/a(见表2)。 表2 湖内前置TN、TP年削减量Tab.2 TN and TP reductions in inner pre-reservoir 根据2016年12月~2017年2月凤眼莲的实际生长和收割打捞数据,分析凤眼莲对TN、TP的吸收量如表3所示。考虑水质净化和良性水生生态系统建设需要,2016年在前置库内进行凤眼莲种植,种植面积0.68km2(1 022.6亩),收割1次,凤眼莲生长量为3.48万t/a,凤眼莲TN、TP的吸收量分别达90.75t、6.44 t。 表3 凤眼莲覆盖面积、产量及其吸收的TN、TP 量Tab.3 Covered area, biomass and amounts of TN and TP assimilated by Eichhornia crassipes 表4 湖内前置库TN、TP收支平衡状况Tab.4 Balances of TN and TP loads in inner pre-reservoir 由表4可以看出,湖内前置库中凤眼莲负荷的削减比例为TN10.61%,TP 57.60%,而前置库内微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沉积等其他途径的削减比例为TN89.39%,TP42.40%。由此可初步分析,湖内前置库对TN、TP等营养物质削减作用,与凤眼莲生长消耗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健康的水生生态系统。因微污染活水的引入,改善了东风坝半封闭水域内水生生态系统,加快系统内生物硝化反硝化过程、植物吸收过程的反应进程,使湖内前置库内形成了健康的、有活力的水生生态系统。 该实验方法和技术能有效利用半封闭水域、微污染活水的现状特点,实现健康水循环和污染负荷削减。湖内前置库负荷削减能力强,通过水生植物的生态吸附、降解、吸收等过程,明显改善水体pH、溶解氧,为生物生长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有效削减TP、TN、NH3-N等有机污染负荷,年均削减率分别达到38.0%、51.9%、65.7%。同时通过恢复水生生态系统,净化微污染水和形成清水通道,全面改善草海中部、东部水体水质,促进水生植物生长,为鱼类、鸟类的栖息、繁殖创造生境条件,从而形成具有健康气息和活力的水生生态系统。 另外,本次研究发现利用鱼塘改造成前置库时必须先进行环保清淤,减少内源污染的释放。3.4 湖内前置库对COD的影响
3.5 湖内前置库TN、TP收支平衡分析
4 结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