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说现在我们面临着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是稳中有变,变中有优。尽管去年我国的畜牧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非洲猪瘟的重大挑战,但我们的产业仍然保持了应有的发展,生产能力较为稳固。
1.2018年畜牧业产量。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肉蛋奶总量是1.47亿吨,与2017年相比有所减少,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人为减少,二是客观减少。2017年我国的奶产量是3 500万吨,后来调整为3 000万吨。去年全国肉类总产量减了0.3%,猪肉减少了0.9%,尽管羊肉、牛肉和禽肉的产量都有所增加,但由于占比较小,所以肉的总产量仍是下降。另外蛋和奶的产量是增加的,市场没有出现断奶脱销的情况。
2.2018年畜牧业的收益。与往年相比也是不错的,除了生猪以外,其他的可以说是全线飘红。就生猪来说,全年一头猪还是会盈利30元,但是分化非常严重,产区很多。奶牛的收益比往年好一点,一头奶牛的收益全年算下来接近3 000元,与前些年相比有所下降,前些年还有5 000元,甚至再早以前还有更高的,但是与2017年相比,收益是增加的。肉类增加的速度非常快,一头肉牛出来的收益是2 400元,肉牛在所有农产品中非常特别,从2 000年起到现在,肉牛产量18年处于温和上涨中,除了个别年份有跌荡外,总体上很稳定,这在所有农畜产品中是绝无仅有的。另外是羊肉,肉羊去年的收益也比较好,一只绵羊可收益140元,山羊接近500元,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蛋鸡去年的收益也非常好,创历史之最。一只蛋鸡全年收益达到24元。肉鸡2018年收益也不错,一只差不多1.8元,黄肉鸡超过5元。所以2018年畜牧业总产值大约超过3亿。
3.畜产品进口量。除了生猪产量下降以外,其他畜产品都是增加的。由于贸易摩擦问题,猪肉进口量不到120万吨,仔猪进口量也有所下降。牛肉进口量创记录突破了100万吨,羊肉维持在30多万吨,奶粉进口量持平,2018年还有一些新的变化,就是液态奶进口增加。液态奶运输不方便,2018年从欧洲、大洋洲进口的液态奶量比较多,超过了60万吨。
4.非洲猪瘟的影响。(1)理念上的影响。对养殖理念的影响造成了市场上猪越来越少,现在大的养殖户在观望,小养殖户能不养就不养,河南驻马店调研时发现,村里基本上只有一、两户在养猪,其他的都不养了。根据统计数据,2月份猪的存栏量和出栏量都下降了将近10%,母猪2月份存栏量下降了19%。(2)对生产周期的影响。我们都知道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增加,猪周期拉长,2016年是金猪年,2017年是银猪年,2018年是杀猪年。2019年本来是调整年,但是由于非洲猪瘟的影响,我们的拐点提前到来,关注生猪价格的人都知道,3月7日是一个转折点,我们还在继续观察。3月7日开始,生猪价格振荡上行,我们看到个别地区生猪价格仍在下降,但是总体上是上升的。有几个省在短短几天内,价格上行了百分之十几甚至二十几,回升速度非常快。(3)对养殖收益的影响。由于非洲猪瘟对整个生猪产业链的影响非常大,所以说后期的不确定性因素也非常多。但是,价格回升已经是确定了。3月7日开始,最迟5月1日开始,价格可能就要持续上涨,也有人预计清明节开始。今年由于能繁母猪存栏下降,生猪存栏下降,生猪价格上涨是不可避免的。针对这个问题,中央非常重视,我们知道猪价对CPI的影响非常大,当时说粮价是代表价,我们都知道CPI占比中,食品占1/3,在这33%中猪肉占5%~6%,所以说它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下半年粮食丰收以后,一般价格是微调的。另外秋季各种瓜果蔬菜都上市以后,价格也是微调的,所以就凸显了今年生猪价格,它对CPI的影响,我们不能小看,大家要做好应对准备。近期农业部针对这个问题已经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出台了“七条意见、七条措施”,就是要帮大家恢复信心,提振信心,加快生猪恢复。希望今年的生猪生产在非洲猪瘟的影响下,能把影响降到最低,这样对CPI的影响可能会小一点。
1.增速放缓。上世纪80、90年代和新世纪头10年的肉类增长和现在很不一样。80年代是两位数增长,90年代是接近10%,进入新世纪增速在5%~6%。2010年以后,我们进入了10%的时代,去年肉类产量出现了下降,这个下降主要是受疫情影响,因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调整。
2.质量安全和环保压力持续加大。安全问题无小事,安全生产也很重要,饲料企业生产中也面临安全问题,我们更多关注的是质量安全,但是生产安全也不能有丝毫放松。动物产品的安全源头是饲料,饲料不安全就是病从口入。饲料原料的安全性也很重要。
3.饲料结构调整要求更高。小散户对配合饲料的影响还是很大,因为小散户退出以后,自配料减少,浓缩饲料也减少。近几年,浓缩饲料占比不断下降,关键就是小散户退出了。另外就是其他畜产品替代作用明显,还有就是抗菌药物检验对行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国家计划到2020年底,退出除中药以外的所有促生长类的药物添加剂,抗菌素使用减量化也在实行。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抗菌药减量对饲料的配方、饲养水平、疫病防控都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4.产业融合,整合新需求。前些年饲料企业是两万多家,后来变成了一万多家,现在变成了七千多家,有些饲料企业需要控制,需要别的企业去整合,另外优势饲料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整合力度肯定是在加大的。大的企业,龙头企业扩张整合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另外大型企业打造全产业链条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尤其是这次非洲猪瘟给大家上了一节深刻的、生动的、沉重的课。另外,饲料企业走出去,具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建立了一整套预测预警体系。全国畜牧总站现在正在统计两个数据,一是统计分析数,主要是分析畜牧业的形势,另一个是信息中心,主要分析饲料企业情况。畜牧业是千村万户的,还有许多大型规模养殖场,实行点对点报,不再通过层层上报,这样数据会比较准确,现在统计局用的畜牧业数字就是全国畜牧总站统计的数字。统计局规定好统计制度后让我们自己实施,我们对150家大型企业和一些小型企业进行了校正,并根据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情况分析2019年饲料产量将保持稳定,结构性调整不断加强。生猪饲料在饲料构成中占比43%,猪饲料下降,家禽饲料、奶牛饲料、水产饲料已经完成了检验增效阶段,现在在深度发展,这几个方面的发展可能会抵消猪饲料下降导致的整个饲料生产的情况。我们综合判断,全年饲料将保持稳定,配合饲料的使用率和产量将保持上行优势。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将进一步压缩。
2.大豆供应的压力有所缓解。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是供给方,主要是来源拓展,国内大豆播种面积增加。三大主要出口国均增产,中美贸易谈判,大家都是持乐观态度。二是建立了多个新的供应渠道,2018年应对中美贸易的时候,我们周边国家的豆粕价调得非常低,出口反应是增加了。所以说来源拓展了。三是消费端来说,需求减量,首先是低蛋白日粮团标发布,发表了猪和鸡的团标,主要是调节蛋白质的使用量。调节了以后进行测算,全年差不多可以减少1 100万吨的豆粕用量,减少了1 400万吨大豆用量。四是非洲猪瘟疫情导致猪饲料需求降低。五是大豆的替代产品用量有所增加,在开源节流上比去年多做了很多文章。
3.2019年工作重点。一是完善标准,要构建绿色发展的畜牧业标准体系,构建安全的饲料标准体系。二是结构调整优化,一方面畜牧业本身要调节,另一方面种植业也要调结构。玉米今年仍然是我们要非常关注的一个原料,因为玉米去年去库存,现在库存比较少,优势地区的玉米生产不放松,但是非优势区域还是要调节,种植其他饲料原料。现在是粮改饲的项目,每年国家安排20亿元,主要是镰刀弯地区实施,每年调节非优势区域玉米是1 000万吨。三是开源节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前能用的饲料原料,能用的东西要用起来,不能用的通过一些措施处理以后,适当地使用。因此还需要修订饲料原料的应用,修订饲料添加剂品种,拓宽蛋白饲料进口来源,推广低蛋白。四是加强精准检测服务,全国畜牧总站有两个处、两个团队在监测生产,不仅要给中央层面和中央领导汇报运行情况,更重要的要给企业反馈这些情况。所有数据第一时间经过分析整理,传送到企业,和企业共享。五是打造平台促升级,2019年饲料工业博览会即将召开,9月份在青岛将把世界最顶级的展览会引入国内。希望大家在参加活动中,更新理念,转变观念,把好的方案,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生产出更多更优更好的产品。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如有出入,以专家本人意见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