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林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多重探究
——以四川农业大学社会体育专业为例

2019-04-22 06:39张旭乾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农业大学农林学时

张旭乾

自1993年天津体育学院率先成立社会体育系至2017年,除去师范类院校、专业性院校,在综合类非师范类院校中,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高校已达236所[1]。学者周爱光在研究中指出:非师范类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已占到全部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总体的57.41%[2],成为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在人才培养中,非师范类院校如何与师范类和专业类院校错位发展,如何立足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结合学校现状,扬长避短,形成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质量工程的引领下,极具研究价值。

当前,农林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遭遇了非师范类院校办学遇到的专业定位模糊、课程与体育教育专业及休闲体育专业同质化严重、对口就业困难、市场自信心不足等困难。笔者在农业院校主要担任社会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当课上与学生进行互动时,经常会被问道类似的问题,“社会体育专业毕业后能干什么?”“农林院校体育专业就业只能去农村吗?”“我们毕业生除了去健身房,还有哪些选择?”等等。以上问题让笔者陷入沉思。当得知2016级社会体育专业110多名学生中有接近2/3要报考教师资格证时,更加促使笔者对社会体育专业发展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有鉴于此,笔者在中国知网以“乡村振兴战略”“社会体育专业”“运动休闲小镇”为主题词进行文献检索,并访谈了四川农业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多名老师,旨在明晰专业发展存在的困境与问题表征,积极探寻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1 困境:农林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问题

1.1 专业定位模糊,未凸显特色

全国农林院校招收体育专业本科的学校较少,多数是以体育教学部、艺术与体育部等形式承担学校的公共体育课教学、体质测试、课余训练等工作。在部分设置社会体育专业的农林院校中,人才培养培养方案如表1。

表1中,未找到河南农业大学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只了解到其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其余院校培养的目标包含:(1)理论知识基本囊括与体育相关的多门学科;(2)就业方向覆盖方方面面,涉及管理岗位、教师岗位、科研岗位等;(3)以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求学生具备复合型技能。其中,四川农业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从200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发展至今,逐渐形成了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但随着市场需求改变以及国家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该专业目前的定位不具特色,未能体现出竞争力。

1.2 课程交叉同质,核心课程不够突出

四川农业大学体育学院设有体育教育、休闲体育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三个专业。三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四大类。公共课基础课设置上,休闲体育与社会体育专业一样,开设课程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和体育心理学。体育教育专业除以上3门课程外,还开设了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在专业基础课设置上,体育教育的核心课程为学校体育导论、体育学概论;休闲体育的核心课程为体育旅游;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体育管理学、社会体育导论。在专业课设置上,体育教育的核心课程为田径和体操;休闲体育的核心课程为拓展训练和户外运动;社会体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为游泳和健身健美。其余课程三个专业之间可以互相选修。

从核心课程可以看出,三个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存在差异性。但核心课程并不能完全突出各专业的优势,如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体育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健身运动、大众体育运功项目等方面的训练,习得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能力,成为应用型管理人才。应用型管理人才的竞争力一方面体现在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具备过硬的技术能力。如马拉松赛事管理者,不仅要清楚该运动的特点,在必要的关卡设置补水和救助点;同时要了解赛事运营的项目管理知识。唯有此才能确保赛事顺利完成。

表1 部分农林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情况

内容来源于:各学校官网。

1.3 课程结构欠合理,理论和实践课比例不协调

课程结构是影响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之一。许多院校把社会体育专业定义为“通才”,课程设置在已有的体育教育、休闲体育、运动训练以及运动人体科学课程上进行筛选,出现组合式的“拼盘”课程,导致社会体育专业毫无个性可言[3]。社会体育专业的特色如何体现,课程结构设置如何服务于专业培养已成为专业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四川农业大学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体现了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如体育管理学和社会体育导论课程开设旨在培养学生对管理知识的理解和社会体育特点的掌握,但学时配比并不能完成该目标。如体育管理学总学时为64课时,其中理论课学时为44课时、实践课学时为16课时、自修学时为4课时。实践学时的缺少不利于学生经营管理能力的培养。课程设计上,社会体育专业多数理论课授课方式单一,教师知识结构欠佳,学生接受度并不理想。术科的设计,项目内容陈旧,除羽毛球、网球、体育舞蹈外,对热门项目并未开发。对软实力的培养,如体育保健、康复能力在健身指导中并没有引起重视。

2 契机: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林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发展提供了动力

2.1 乡村振兴为农林院校社会体育兴办特色专业提供契机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构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景。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划》明确了未来5年乡村发展的具体方向,并指出了详细的发展路径,包括鼓励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要打造一村一品牌,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强化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等。这些路径的实现需要大量既具备专业知识,又涉猎“三农”相关政策和研究的复合型人才。农林院校因办学方向的独特优势,能很好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羽翼,有的放矢,设置特色专业。[4]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聚焦资源,提高物质层面、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加大在精神方面的脱贫攻坚。体育专业学生恰巧能兼具二者特点。近些年让人追捧的乡村旅游、乡村体育赛事及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都需要专业的体育类经营和管理人才。这些人才恰好是农林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结合自身特点和专业定位,培养其核心竞争力的最佳选择。

2.2 乡村振兴战略为实践课程的开设搭建了平台

国内大多数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定位为:培养懂经营和会管理的复合型体育人才或了解社会体育特点,能策划大众体育活动等应用型人才。从能力需求和岗位匹配看,经营和管理型人才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践积累,懂得市场运营规律后,方能胜任。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经过四年的理论学习和较少的社会实践,难以达到市场要求。

加大社会实践,弱化劣势,是培养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战略为社会体育专业办学提供了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四川农业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核心课程体育管理学中,设置了课外实践项目。实践对象涉及健身房、体育中心等,通过实践回归理论层面,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有一定的帮助。但固有的实践模式使专业发展遇到了一定的瓶颈,与市场接轨不密切,输入和输出有偏差。乡村要发展极具潜力的特色体育小镇、体育康养等产业;丰富其精神文明;弘扬和推动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等,需要复合型人才。

3 突破:农林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依托乡村振兴战略特色发展之路

3.1 紧扣乡村振兴战略,打造“核心辐射+边缘覆盖”的人才培养方案

农林类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在定位上应区别于体育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的专业设置。在发展中要立足当地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色,开设差异化运动特色项目。如,我国部分高校经社会体育专业经过长期积累,已经获得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质量工程项目,如表2。[5]

表2 我国部分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特色建设情况

注:表中天津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和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专业建设情况是根据第五、六届全国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研讨会和相关学校网站资料整理而成;湖南城市学院的专业建设情况是长期办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从表2可以看出,上述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优势体现在:第一,专业设置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第二,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第三,通过构建特色专业课程和教材促进教学改革;第四,对教师设置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乡村振兴战略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农林类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对口办学提供了政策指引。如,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就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以运动休闲为主题打造的具有独特体育文化内涵、良好体育产业基础,运动休闲、文化、健康、旅游、养老、教育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空间区域、全民健身发展平台和体育产业基地。[6]在运动特色小镇建设中,核心的制约因素是懂休闲运动和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四川农业大学体育学院地处“天府之肺”的雅安,是茶马古道四川段的发源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具备打造特色专业的双重优势。基于此,可以构建“核心辐射+边缘覆盖”的培养模式。在核心辐射中,应明确专业培养的核心目标。如果是培养经营管理类人才,目标应侧重培养经营和管理技能;如果目标是了解社会体育特点,培养中心应该聚焦于大众锻炼的特点、项目特点、身心体验等项目上。在边缘覆盖上,应注重文化知识的融入。

3.2 贴近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特色化的课程设置

农林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计,以期满足专业人才培养。如,湖南城市学院2012年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时候,通过对学校办学定位的把握和市场调研,把实践课程的比例提高到50%;在课程设置上,以应用型人才为主,将《大学语文》调整为《应用文写作》等。此举为社会体育专业开设优势特色项目提供了借鉴方向。

四川农业大学课程设置在保留原优势的基础上,对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进行调整,适当加大了实践课的比重和实践项目。如,社会体育专业开设的体育俱乐部管理课程,理论学时为36课时,自修学时为4课时。从课程性质和定位来看,该门课应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但课程设置以理论学时为重,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若以实践为重,该门课可以将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调整为12课时和28课时。在内容设置上,以体育俱乐部管理和运营为主,引导学生有意识思考运营中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回归理论层面,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应加大体育保健、康复知识等技能的实践。这些软实力应与硬实力(运动技术能力)同步提高。

3.3 打通学科间的壁垒,整合资源,多方位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林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提供了政策保障,但发展应何去何从仍是需要深究的课题。农林类院校社会体育专业比起体育专业类院校,普遍面临着基础设施薄弱、师资缺乏、教学质量低下等困境,因此在办学中要整合资源,有针对性的改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扭转发展的劣势。第一,针对乡村振兴战略下社会体育专业何去何从问题。四川农业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应掌握宏观发展政策,对现阶段该专业所在省市发展现状进行剖析,有针对性地避开弱势,结合自身专业发展积累的经验,积极同学校三农研究中心合作,树立长线思维,打造优势项目;第二,在发展中合理利用农林院校闲置的实验基地,开设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如四川农业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定向越野课程的上课地点正是将学校空置的老板山利用起来。不仅能完成基本的教学,还能培养学生识别多种地形;第三,针对师资薄弱问题,应从学情实际出发,构建以体育类课程为主体,相关交叉学科为辅助的特色课程,打通学科之间的壁垒,利用其优势,弥补单一化的知识结构,共享多元化的优势平台。如,社会体育专业在打造文化遗产长廊下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时,要加强与风景园林学院、旅游学院等关联性较大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4 结语

农林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从探索、发展到不断完善的过程。四川农业大学社会体育专业从2003年招生至今,取得优势的同时也遭遇了一些困境,如人才培养方案模糊、就业岗位匹配度较低等。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四川农业大学社会体育的办学提供了新思路,增强了就业的新动力。依托乡村振兴战略,社会体育专业应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目标,用动态思维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避免专业同质化发展;从学科的实情出发,加强与相关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丰富知识结构,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农业大学农林学时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被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情况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湖南农业大学通知教育中心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湖南农业大学“中非农业发展与合作基地”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