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式教学对高职学前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自我认同的影响

2019-04-21 07:09解昕刘子源
现代交际 2019年1期
关键词:自我认同高职英语学前教育

解昕 刘子源

摘要:语言习得的自我认同离不开教学情境。尤其对于已掌握一定英语技能的高职学生来讲,深化英语学习既要与学生的职业特色相关联,又要不断提升英语技巧、增益英语知识储备,是对学生克服主、客观因素的双重考验。而情境式教学所遵循的主体性、交互性、体验性和探究性四大原则,催化了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即使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也能够大大满足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充分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特色,使学生在提升英语技能的同时,也实现了英语学习的自我认同。

关键词:高职英语 学前教育 自我认同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1-0028-02

高职英语是以应用为导向的高等英语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技能。特别是对于英语语言应用技能要求较高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还需要突出学前教育的职业特色,以便培养学生的职业认知。这是与普通高等教育英语教学工作有所区别之处。故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更应加强情境式教学法的应用,以便强化学生的职业认知和自我认同,使教学更具实践性和针对性。

一、高职学前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英语作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学科,一方面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角色有重要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学生从事教育行业并进行深造的知识基础。但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现状来看,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一是缺乏主观能动性。受传统教育环境的影响,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主要缺乏主观能动性,对于单词出现死记硬背的情况较多,而对于语法和句型也多为强行灌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没有得到体现,进而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是缺乏参与性。从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状态来看,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包括课堂问答、交互式教学情境中,学生都鲜有参与。一方面与学生习惯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有关,另一方面与学生缺乏参与热情有关,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特别是互动学习任务缺乏目标约束,学生只是将英语交流过程当成形式化的学习任务对待。

三是缺乏自主探究性。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为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适宜不同专业学生,与职业角色关联度不高,因此导致学生缺乏足够的自主探究热情。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中缺乏足够的互动性,教学方法应用不当,都是导致学生缺乏自主探究乐趣的原因。

四是缺乏体验性。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是不可或缺的。但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体验感不强。尽管在教学过程中也增加了情境创设、交流互动等教学元素,但在教学实施环节很难真正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对于情境创设和交流互动环节仍然停留在形式主义层面,这是导致学生体验感不强的主要原因。

二、情境式教学法之于高职学前专业英语教学的作用

(1)情境式教学法的认知。情境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一定的教学场景,可采取声、光、电结合等手段进行物理情境的渲染,以便增加教学氛围的代入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情感体验的教学过程。由于情境创设具有较强的氛围营造能力,使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在教学氛围中,运用形象生动的手段表现抽象的教学内容,从而刺激学生的心理机能的教学方法。情境式教学法的广泛应用,不仅对于正值少年的中小学生起到了良好的辅助学习效果,对于高职阶段的青年学生也同样有用。

情境式教学法的表现形象多样,如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和语言描述等方式,这些方式将应用于日常教学中,可有效提升高职学前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交互性、体验性和探究性,尤其对于语言习得类课程的学习有很大助益。作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来讲,人才培养方向是幼儿教师,英语既作为其语言技能也将作为其职业技能,其中口语能力要求更高一些。故而,情境教学的教学途径和方法更适宜构建英语作为语言和未来职业工具之一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

(2)英语学习中自我认同的重要性。纵观语言类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我认同是极其重要的。这一点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更为突显。所谓自我认同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设置清晰而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在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对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已具备一定的英语知识和应用技能,这一阶段的英语教学主要是深化学习。首先,这一时期的学生应对自身英语水平有清醒而明确的认知,以便于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英語水平。其次,作为学前教育这个特殊专业的学生,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升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应完成自我认知,站在职业角色认知的角度上完成英语学习,可使英语学习的方向性更强,有意识地提升英语教学能力。可以说,自我认同对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但从高职学前教育英语教学有效性来讲,形象生动的情境式教学法可使学生更加清醒地认识自身英语学习差距,是提升自我认同感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

三、应用情境式教学法提升高职学前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自我认同感的策略

针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现状,以及所呈现出的自我认同诉求来看,情境式教学法的应用是极其重要的,也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1)明确目标,突显学习主体性。针对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突显的主观能动性不足、死记硬背等现象,可采取明确学习目标的教学改进策略。对于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也应明确相应的学习任务。比如运用电影作为创设的教学情境,则需要明确学生应通过电影教学素材掌握哪些英语知识和技能,达到何种标准,通过量化指标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进而实现质的飞跃。

(2)交流情境,增加学习互动性。互动是情境式教学法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方法。随着当前新媒体媒介的不断发展,情境式教学法已由课堂教学向在线教学渠道延伸。一方面可增加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口语互动交流环节,另一方面通过创设英语学习沙龙等方式,通过微信、QQ群等在线交流渠道,实现英语听、说能力的训练,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创设全方位的教学情境,以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3)职业情境,提升学习体验性。学前教育作为特殊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为幼儿教师居多,而幼儿英语教学也将成为学生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后不可避免遇到的工作情境。因此,为与职业角色紧密联系,可在教学实施中增加与其职业的关联度,即创设幼儿英语教育的职业情境,以便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感,也使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有所改观。

(4)问题情境,刺激学习探究性。语言习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仅需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需要学生拥有自主探究精神。情境式教学中可以运用问题教学的情境创设方法,通过问题引导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来刺激学生的学习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情境式教学所遵循的主体性、交互性、体验性和探究性四大原则,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自我认同需求不谋而合。这种教学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增加了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活化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也为学生掌握英语应用能力奠定了基础。而教学方法中另外两个重要维度——体验性和探究性的展现,加速了学生对于自身学前教育教师职业角色的认知,使英语学习的自我认同从单纯的英语学习层面上升到职业角色和职业英语学习自我认同的层面,为学生日后步入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杜海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反思探讨[J].英语广场,2016(12):129-130.

[2]刘肖溢.优化高职英语职业情境教学研究[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2):99-101.

[3]王银凤.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的关系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6.

责任编辑:景辰

猜你喜欢
自我认同高职英语学前教育
强制个体化的风险:女性自我认同危机与生活困境
学校场域中的教师标定
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炫耀性消费对中学生自我认同的影响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