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月华,沈雪琴*
(江苏盛泽医院产科,江苏 吴江 215200)
世界卫生组织于2007年将“患者交接”列为“患者安全”前三位问题之一,认为沟通不畅的交接会导致严重的服务连续性中断、治疗不及时造成对患者的潜在伤害[1]。交接制度的执行是保障医疗护理连续性的主要措施,交接过程中的缺陷会影响护理安全,为了让接班者快速掌握产妇病情,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为产妇的治疗提供依据[2]。查阅文献[3-4]根据我科的实际情况及专科特点,设计一张病房与产房的交接单,标准化的交接单可以减少因医护之间的信息的沟通不畅而产生的护理缺陷,保证医疗安全。我科自2018年5月采用交接单后,通过前后对比,交接质量、护士对病情的掌握明显提高现汇报如下:
产科现有床位45张,护士16人,均为女性,年龄25-38岁,本科学历,能级:N3护士5名,N2护士10名,N1护士1名。2018年1-3月通过随机抽样选取100例待产的孕妇为对照组,将2018年5-7月通过随机抽样选取100例待产的孕妇为试验组。纳入标准:住院期间自然分娩的产妇;剔除标准:瘢痕子宫孕妇;急诊入院医生未完善病史病例即刻入产房分娩的孕妇;入产房进行CST检查后有规律宫缩未返回病分娩的孕妇。对照组的100例产妇平均年龄18-43岁,平均(26.95±5.29)岁,平均孕次(1.86±0.77)次;文化程度:初中28例,中专41例,高中以上31 例。试验组平均年龄17-42岁(26.57±5.50) 岁; 平均孕次(1.69±0.66)次;文化程度:小学1例,初中25例,中专40例,高中以上3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对照组
2018年1-3月追踪病房与产房交接现状,采用传统交接模式,主要是口头交接,交接时病房护士与助产士共同查看孕妇腕带、病历核对名字,护士交接病情,宫缩情况、用药、出血情况等,由于交接内容多而杂,容易思路不清,多人多次交接,更易导致交接班重点不明确。
1.2.2 试验组
制定病房与产房交接单,使用交接单进行交接,产前部分由病房护士填写;产后部分由助产士填写。
1.2.2.1 设计产科病房与产房交接单 结合产科的专科特点及我科的实际情况将交接单分成产前、产后、入产房未分娩回病房三个部分(表1)。
表1 病房与产房交接记录单
1.2.2.2 对科内护士进行集中培训 解释交接单条目的内容和填写方法,对有疑议的内容进行解释及讨论,统一使用范围 ,并进行现场演示使用交接单交接过程,通过培训使科内的每一位护士都会掌握。
1.2.2.3 交接方式 交接前护士根据病情,按照交接单上内容逐项填写后陪同孕妇入产房,完成交接后双方签名。产后内容由助产士在产房内填写,完成交接后双方签名,病房护士取回交接单,留档。
2017年底组建由护士长为首的督查小组。小组由质控员总带教、护理骨干组成,采用统一的病房与产房交接督查表进行督查。(1)对照组共进行100次的交接,发现内容交接不清或遗漏,按照督查表上扣除相应的分值。交接督查表单总分100分,≥90分为合格,<90分不合格表明交接存在问题。(2)使用全院统一的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表了解责任护士交接后对患者病情的知晓情况,表单总分100分,≥85分为合格,<85分为不合格。研究组也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评价。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x2检验。
表2 两组患者交接合格率比较
表3 产科护士对两组患者病情知晓情况比较
这其中会历经几次医护人员的多次的转运及交接,根据比较,传统的交接方式易发生交接不清、不细、遗漏、口误、短时记忆容易遗忘等,延误治疗等护理缺陷及风险,使用护理交接单,按内容逐项交接,条理清晰,信息传递有序,可以更有目的性地去关注孕产妇的情况[5]。
高龄孕产妇的增加,妊娠合并相关疾病等逐年增加,又由于我科新项目B族链球菌检测项目的开展,孕产妇需要的治疗交接内容增多,通过应用《产科病房与产房交接护理记录单》将口头交接变为书面交接,避免了因交接不清相互推诿情况的发生,病房及产房护士对双方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责任护士对病人病情的知晓率明显提高。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具有实用价值,护理交接单的应用在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方面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