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美,黄彩云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500)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状态也在不断改变,不孕不育的发生率也逐年升高,严重影响患者家庭幸福[1]。女性不孕的原因有很多,输卵管堵塞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治疗方法主要是输卵管通液。但由于传统的输卵管通液方法对结果有不确定性,以至治疗效率不高。本次选取了68例有输卵管堵塞造成不孕的患者,将其分组,探究以宫腔镜进行输卵管疏通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研究时限为: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选此期间于我院治疗的不孕不育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和宫腔镜组,各34例。
空白组年龄23~37岁,平均(30.5±4.8)岁;病程1~5年,平均(2.4±1.2)年;原发性不孕8例,继发性不孕26例;宫腔镜组年龄23~37岁,平均(30.4±4.1)岁;病程1~5年,平均(2.4±1.6)年;原发性不孕9例,继发性不孕25例;两组基线资料相似(P>0.05);研究符合医学伦理。
纳入标准:不孕原因均为输卵管堵塞造成;月经周期规律;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方法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患有其他妇科疾病;对治疗中使用药物过敏者。
两组实施治疗时间均为月经后3~5d。
空白组(常规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消毒麻醉后对患者进行基本妇科检查,用子宫探针探查子宫形态,包括子宫深度、大小及曲度等观察。将子宫通液导管按探针检测方向置入子宫内,沿导管输入生理盐水治疗。
宫腔镜组(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患者取膀胱截石位,与空白组相同方法消毒麻醉后,检查阴道,以抓钳钳注宫颈,将子宫前唇向外牵拉,置入宫腔镜,观察患者子宫及输卵管情况,如患者出现粘连情况,需先对粘连分解;将亚甲蓝盐导管注入子宫内,观察输卵管堵塞情况,后将生理盐水沿导管输入子宫,进行通液治疗。
治疗效果:检查两组患者1个月后输卵管通畅情况及术后1年回访患者妊娠情况。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选SPSS24.0计算,输卵管通畅率、妊娠率以(%)、出血量、手术时间以(±s)表示,以x2、t检验,P<0.05提示两组比较具统计学差异。
宫腔镜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输卵管通畅率为67.6%,较空白组41.2%高(P<0.05);宫腔镜组患者治疗后1年回访中妊娠率为55.9%,较空白组26.5%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1个月后输卵管通畅率及治疗1年后妊娠率的比较(%)
空白组手术时间为(30.28±16.56)min,与宫腔镜组(31.82±19.26)min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360,P>0.05);空白组术中出血量为(12.79±6.82)mL,与宫腔镜组(11.28±5.61)mL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022,P>0.05)。
不孕不育是临床常见疾病,以女性输卵管粘连和堵塞为常见原因,随着医学的发展,输卵管通液治疗广泛应用,但由于通液效果有盲目性和不确定性,不仅不能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甚至会带来伤害[2]。
近年来,宫腔镜技术被应用到治疗中,能够明确的观察子宫形态及输卵管堵塞状态,能够确切掌握病情,有针对性的、准确的对堵塞的输卵管进行通液治疗,改变传统通液治疗的盲目性,减少对患者的伤害,能够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本研究发现,宫腔镜下对输卵管的通液治疗虽然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与常规通液治疗无差异,但术后1个月的检查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率,使用宫腔镜的宫腔镜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67.6%明显高于空白组41.2%,且在术后1年的回访中,宫腔镜组患者的妊娠率55.9%也高于空白组26.5%。
综上,宫腔镜下对不孕不育的插管通液治疗,虽然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与常规通液方法无比较意义,但是能够有效的提高输卵管通畅率。并提高妊娠率,是更有优势的治疗方式,建议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