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祝福》中祥林嫂两处反常举止的探究

2019-04-19 12:16肖宗举
语文教学之友 2019年3期
关键词:祝福祥林嫂形象

摘要:在小说《祝福》中,从人性的角度,通过对文中祥林嫂两处反常举止的分析和探究,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底层一位劳动妇女的悲惨遭遇,进而可以探知当时整个社会的悲剧根源所在,从而加深学生对作品人物形象和主题的理解。

关键词:《祝福》;祥林嫂;举止;形象;主题

在梳理鲁迅先生的《祝福》一文中祥林嫂的形象时,我们不难发现祥林嫂这一人物在文中的举止有两处有异于常人的地方。细究这些反常的举止,我们不仅可以看清祥林嫂这一悲剧形象,而且还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祥林嫂的悲剧意义,从而把握鲁迅先生的创作匠心。现就文中祥林嫂的举止反常之处做如下探究。

首先是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时,替鲁四老爷家准备祝福中的反常举止表现。祥林嫂第一次参与鲁四老爷家祝福准备的时候,她“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在如此大强度的劳累下,一般人应该是会感到劳累和厌倦的,“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祥林嫂不仅没有劳累和厌倦感,反而多出了满足和幸福感,这就让人颇为费解。我们可从此时祥林嫂的处境进行分析。祥林嫂刚来到鲁镇的时候已经交代了她的身份——寡妇。祥林嫂这样的身份在当时那个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社会中,不仅是不容于其夫家,而且也是不容于世人的。而她能在鲁四老爷家参与祝福这样的“鲁镇年终大典”的准备工作,在她看来这是一种重用,是一种别人对自己的信任。这种认同感可以帮助她从因为丧夫而导致的心理压力中走出来。因此,虽是“全是一人担当”地“彻夜煮福礼”,她还是有了满足感和幸福感。

那么鲁四老爷真的是出于信任和认同才让祥林嫂“一人担当”“彻夜煮福礼”的吗?我们只要看一看祥林嫂第二次参与鲁四老爷家的祝福准备时,鲁四老爷家的种种表现就可以知道答案了:在祥林嫂再嫁再寡且又喪子的情况下,鲁四老爷对四婶说“这种人虽然似乎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饭菜,只好自己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在祥林嫂主动参与祝福的准备工作时,四婶更是“慌忙的”对她说“你放着罢!”由此可见,鲁四老爷家对祥林嫂并没有所谓的同情、信任和认同,有的只是对祥林嫂劳动成果的压榨和对自己利益的看重罢了。在此也可以看出,祥林嫂作为一个命运悲惨的劳动妇女,要靠最大限度地出卖自己的劳动才能换取别人的认同,然而更可悲的是这种行为有时竟还换不来别人的认同,致使其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

其次是祥林嫂在讲述自己儿子阿毛被狼吃掉的故事时的反常举止表现。祥林嫂再嫁再寡后,儿子阿毛成了她在当时社会语境下生存下去的最后保障,就如卫老婆子所说“幸亏有儿子”“本来还可以守着”。但“天有不测风云”,儿子阿毛最终被狼吃了。祥林嫂失去了在贺家生存下去的唯一条件,所以不得不再次来到鲁镇,进入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同时她也失去了在当时社会环境中的生存条件,这一点从她再回鲁镇后的种种遭遇可以看出。这样看来,儿子被狼吃了这一惨痛的事件对于祥林嫂来说,应该是一件极为悲痛的事,而且也是一件极为隐晦的事。对于一位母亲来说,这样的事每提起一次就等同于把受伤的心重新撕裂开来,所以一般人都不愿提起,而是放在心里,慢慢用时间去治疗。而祥林嫂不仅对外人提起,而且还是反复述说,甚至于在鲁镇人对阿毛的故事“一听到就得头痛”的情况下,“她妄想,希图从别的事,如小篮,豆,别人的孩子上,引出她的阿毛的故事来。”

祥林嫂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向别人述说儿子的故事呢?其实,答案很简单,一是情感的宣泄;二是为了博取他人的同情和认同感。祥林嫂在讲述阿毛故事的时候是“淌下眼泪来”“声音也呜咽了”,而且每次开头总是说:“我真傻,真的。”可见祥林嫂在讲述阿毛故事的时候是悲切的,而且还是十分后悔的。祥林嫂的这种反复述说,可以看作是其情感的一种宣泄。她的这种反常举止,更多是由于她再嫁再寡且丧子所承受的巨大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造成的。她为了换取自己的生存空间,不得不一次次撕裂自己心里的伤痛来博取他人的同情和认同。这是当时的社会给她施加的压力所致,也是其悲剧性的体现。在此,我们不仅可以看出祥林嫂的悲伤,也可以看出身边的人对她悲惨遭遇的态度——冷漠、麻木,甚至以此为乐。这也就是许寿裳先生所说的“人世间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

从祥林嫂的这两处反常表现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在那个封建气息浓重的社会里,不得不一次次用自己的行动来换取现实生存下去的空间,即使是一次次撕裂自己的伤口也在所不惜。祥林嫂的反常举止不仅是在为自己博取生存的空间,也是为了消除封建礼教给自己所带来的精神恐惧,从而使自己不仅能在当时的世俗空间中存活下去,而且能在精神空间中也“心安理得”地活下去!但是她的行为并没有被如鲁四老爷这样的鲁镇统治者所接受,就是如她一样的鲁镇下层民众也是不愿领情的,甚至是一次次地嘲谑她。当祥林嫂主动融入社会的大门被无情的关闭之后,她最后的结局也就注定会以悲剧收场了。至此,可以说祥林嫂的不寻常在当时看来又是一种必然的寻常,这恰恰体现出当时社会的不正常。由此,鲁迅先生在此篇中的批判笔锋的指向也就明晰了:借助祥林嫂的这一悲剧形象,批判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鲁迅先生如此巧妙地设计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祥林嫂的可悲,而且也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的可怕,凸显出了作品高超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作者简介:肖宗举(1983—),男,安徽省歙县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材教法。

猜你喜欢
祝福祥林嫂形象
论祥林嫂悲剧人生中的笑与哭
从女性独立人格缺失出发,解读《祝福》的悲剧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猪形象比较
柳妈的善良是把刀
《祝福》的女性视角解读
《祝福》中祥林嫂的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