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梁
思維导图是思维工具也是记忆工具,是一种模仿人脑运行与思维路径的一种分析方法,以图像、线条与文本相结合,将思维者的思维活动外化显示。思维导图本身具有可视化、条理化等优势,便于表现发散思维,激发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归纳与提取核心信息,同时可以体现清晰合理的结构。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思维导图应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思维导图应用的重要性。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激发和规范学生的写作思维,以形成清晰严谨的写作思路。写作思路是学生进行作文创作的重要过程,在这一过程需要以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写作能力为支撑。而高中学生的知识积累与写作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形成,需要在长期日积月累下逐渐养成,并且具备将这些知识积累与写作能力加以有效应用的能力,能够将所吸收到的方法和素材外化为语言文字。无论是思维还是灵感,都具有稍纵即逝的特点,灵感的流失会影响学生写作思路的形成。高中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明确思维训练的基础性地位,熟练运用思维工具,帮助学生通过该思维工具,将感性思维转化为理性思维,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时捕捉灵感并加以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思维导图,就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可以应用于高中语文作文素材积累与写作实践当中。
(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思维导图应用的必要性。高中学生在作文写作中,要想保证作文的立意明确与结构清晰,需要具备足够的思辨能力,为此许多学校大力倡导高中语文的思辨性与批判性教学。基于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考量,就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工具,更加清晰、直观地实现思维的外化,以锻炼思辨能力,提高高中生的写作效率及写作质量。思维导图是一种清晰的思维工具,可以用图解或网状结构的形式,直观、具体地表现大脑的思维过程,以实现思维的发散。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许多学生暴露出审题马虎、立意不清、思路不畅等问题,就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发散思维,通过思维导图进行素材整理与观点提炼,梳理思维脉络,使发散性思维聚焦,最终明确文章的立意与结构。
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一)在审题立意中的应用。高中语文作文的写作,首先应当进行审题立意,明确作文题目的真正意图,在符合题目要求的前提下进行作文框架的构建。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明确题目关键词,明确题目的内在关系,从更多的角度来进行分析。高中语文作文要求立意新颖,可以通过思维导图,以关键词为核心,发散思维,多角度分析作文题目。另外,思辨型作文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较为常见,需要学生仔细审题,并对题目的关键词加以提炼,进而以其为核心从多角度思考与分析。
(二)在谋篇布局中的应用。完成审题立意之后,就可以用思维导图,对该立意下的文章结构加以构思,即设计作文提纲。作文提纲是文章的整体结构轮廓,而思维导图则是将文章立意所需的相应元素,以一定的次序进行编排,形成网络状的文章结构,便于对这些元素及元素之间的关系加以理解。在谋篇布局中,可将思维导图与文章的写作提纲相融合,将写作提纲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加以呈现,从而更加直观、更加生动与形象地呈现作文的写作框架。
(三)在素材积累中的应用。除了文章写作之外,思维导图还可以应用于文章写作的素材积累当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图形化与形象化特点,以图形来强化记忆,并长期储存。实际上,相较于单纯的文字记忆,图像记忆、结构记忆等是更加有效的记忆方法。对于写作素材的积累与整理,可以通过对图形化的素材进行整合并不断延展,把看似没有联系的素材加以整理,快速记忆,以便于在实际的写作训练或考试中快速调出,以起到提高写作效率的作用。常见的以思维导图为媒介整合写作素材的方法包括两种,即主题归类与联想链接,前者强调主题的核心与关键地位,以主题为核心进行逐步延展与素材整理。
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应用于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素材积累等环节。教师应该基于不同的作文写作要求,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思维导图结构,从而在完成立意、提纲后,进行写作素材的搜集与整合,快速地写出一篇高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