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菲
摘 要:自初中新课改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多了,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然而,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在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的同时,又该如何保证初中语文的高效性呢?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总结这三个环节必须要紧密结合,其中最关键的是把握好课堂教学:一是让导课成为高效的导火索;二是抓住关键问题,使之成为高效课堂延伸的马力;三是灵活处理好课堂教学的各种形式;四是把握时机以把课堂推向高潮,最终让课堂完美高效发展。
关键词:高效;导课;问题;处理
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在新课改理念下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组织充满活力而带动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语文课上有提高。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操作让语文课堂变得高效呢?本文是我的几点教学体会。
一、让导课充满魅力
好事总有个好的开端,导好课对一堂课的收效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教学开始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问题或采取一些重要手段让课堂教学顺利进入角色。正如特级教师于漪所说:“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能否精心设计教学的“突破口”,在导课时设亮点,是奠定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我们要在瞄准教材的重点、难点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巧妙运用,也只有这样,才能“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灵上,迸发出迷人的智慧火花。
二、注重教学问题的带动作用
在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避免学生只是泛泛而读,劳无所获,教师在布置学生学习时要结合自己对文本的深入研究,找出对学习课文起到引导作用,同时又能带动学生积极学习的问题,尽量使问题提得巧,问得新,产生“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良好效果。教师在语文新课堂教学的设计之初,就要准确抓住教学内容的点睛之词、句、景,比如关于《春》的教学设计,关键词就是“春景”,教师在设计时就要围绕“文中细笔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在这大好春光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哪些段落直接抒发了这种感情”这几个问题进行扩展延伸,引导学生追寻线索,并掌握相关知识。
三、科学处理课堂形式
课堂教学仿佛就是一场戏剧。然而,这场戏剧中的角色并非都经过训练的,所以随时有可能会出现各种突发问题。比如在进行《皇帝的新装》的教学时,按照我的备课设计,在课堂之初让学生谈谈他们对《安徒生童话》的阅读心得,可是出现的状况是课堂上一片沉寂,与课前的设想相反,如果按既定的教案“照本宣科”,势必“冷场”。这时,我改变了教学主义,提出问题:人物“皇帝”为什么爱新装呢?学生对此也只是懒洋洋地看着课本。这时我并没有生气,而是巧妙地运用这个机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刚才的问题换方式问,以轻松的心态融入课堂,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唤醒学生对童话的初步认识,更有利于课堂的进一步学习。
四、把握时机以把课堂推向高潮
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并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灵活处理各個环节,找准时机让教学效果发挥到最佳。一个高明的语文教师应该像个导演,让自己的课堂有诸多精彩动人的环节,让学生的学习思路与作者的写作思路、教师的教学思路达到高度的吻合,从而使三者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学生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的阶段。比如在讲《秋天的怀念》,作者用自强不息的精神光辉照亮了很多人的心。那么,是谁照亮了作者的心?再如指导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时,教师问学生:“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句话是否矛盾呢?”讨论后归纳:不矛盾,前一句是用大人的眼来看的,后一句是从小孩子的眼中来看的。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反复品味文本语言、领悟文本内涵、感受作者情感的过程,“问题”的“亮出”具有促思、导学的作用,也不断驱动课堂教学的展开。比方说教学李白的《送友人》,让学生领略“酒仙”的不羁与豪放的同时,教师抛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嗜酒反映李白的失意人生,联系李白的人生经历,分析他为何会与“酒”结下不解之缘?学生各抒己见:部分学生觉得他是因为仕途失意,部分学生觉得他是为了寻求内心的平衡,还有部分学生觉得他是在自我麻痹。在质疑探究、争论不休时,教师应点亮探究的最终目的是对学生人生观的正确引导,我们应该正确看待李白的嗜酒如命的行为并理解他浪漫豪放的情怀。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是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它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无论新课程改革走到哪一步,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教师要做到的就是让自己的基本功更扎实,认真研究课标的要求,切实改进教学的方法。授予学生更好的学习方法,有效处理课堂中的新问题,让新课改后的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所提高,学生和教师得到长足的发展。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