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注重学习的综合性是语文教育的大趋势,文史交叉就是契合这种趋势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尤其应加强历史与语文的联系,本文以古典诗歌的教学实践为例,谈谈“文史交叉”在教学中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关键词:古典诗歌 教学 文史交叉
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过“学生看到各学科知识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既学了语文,又加深了其他学科的认识,于是产生了双倍的兴趣。”语文教学的“文史交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分阶段、分层次地把历史知识、历史方法、历史观点以及历史精神渗入到文学教学活动中,既有知识的浸润,更有精神的熏陶,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会得到全面提高。
古罗马的卢基阿努斯在公元前2世纪就揭示了史学比文学艺术更加具有真实性本质特征,中国自先秦开始,文史一体,并没有专门的“语文”,还是文、史、哲、政的综合。1922年,中国第一本近代语文教材产生了,不过它仍旧包含了史学、政治、哲学,还不算是专门的语文教材。后来,语文教育独立后,表面看来分科了,但实际上仍然继承了内容综合的血脉。目前,新课标增加了“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内容。可见,注重学习的综合性是语文教育的大趋势。“文史交叉”、“文史融通”正是契合这种趋势的样板。
文學是一种语言艺术,用语言塑造形象,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史学是依托充实的史料,以客观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对历史事件、人物进行研究、探索历史规律、形成历史观点的一门学问。文学允许艺术加工和虚构,所以它塑造的一些现象有些已经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史学不容许虚构,只能实事求是,一个以情感人,一个以理警人,文史交叉与融通,就有了理性的情感,文与史、情与理便浑然一体,相辅相成。以下就以诗歌这种文体为例谈谈“文史交叉”在教学中的一些实践。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它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的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因为诗歌最具抒情性,我们在教学中一般都不会讲太多背景材料,一味强调诵读法,让学生多次反复去阅读、鉴赏。事实上,诗歌鉴赏最首要的一步应该是以历史的知识、方法,以历史的心情去解读。正如叶圣陶所说“预备知识却不可没有,一首好诗或一首好词,大概都有它的本事和历史事实,我们如果不知道它的本事和历史事实,往往不能充分领会到它的好处。……对于一篇作品,如要好好地鉴赏,预备知识是必备的,这种知识本身不是鉴赏,却能做我们鉴赏上的帮助,不可轻视的。”中国自古以来诗词歌赋曲,名篇灿若群星,要让学生读出诗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鉴赏。这时“文史交叉”的方法就显得很重要,具体来讲,可以采用历史法、传记法、考察法、提炼法等。首先,一首诗在讲解之前,我们应先提示学生明确这首诗是哪个朝代的作品,这个时代在政治、经济上有什么特点,它实际上就是把与诗歌作品相关的事实组织起来,在思维中构建对象诗歌的时代背景,这是历史法的体现。比如,在进入诗歌鉴赏之前,先引导学生简要回忆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先秦是以四言诗和杂言诗为主;两汉主要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赋;唐是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诗人辈出;宋主要流行形式多变、便于传唱的词;元流行的是更通俗化、更便于抒情的曲。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之前梳理的文学发展史的知识推断诗歌大概是哪一时期的作品。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应先引导学生从词牌、题目、作者以及这首词在形式、内容等方面的特点,判断出它是典型的宋词。紧接着启发学生回忆南宋的时代特征,偏安一隅,政治上重文轻武,积弱积贫,与辽、西夏、金等政权并峙共存,且处于弱势,但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生活丰富多彩,而且由于印刷术的改良,文学作品大量普及。之后,可以再加以引申,让学生明白新的诗歌样式的出现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宋代的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特点促使文人们去找寻一种既更能被普通大众理解的,又利于抒发感情的新体裁。于是,词的创作遍地开花,艺术手法也愈发高超。其次,采用传记法,指导学生去研究作者,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身世处境,先从作者的写作动机出发,由此理解作者心理,再由心理联系他的身世处境。如在分析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时,先让学生通过预习方式去查阅辛弃疾的资料,由此总结出辛弃疾所处的时代——南宋,偏安一方,苟且偷生,统治者却无心改变现状,不图恢复中原,这是时代背景。作者又是个爱国词人,他想有所作为,想为国出力、驰骋疆场,这些都有作者经历的资料证明一一这是他的写作动机,再加上作者已有为官经历,朝中一直被投降派把持,他深知不能报仇雪恨的痛苦,郁闷的心情促使他不吐不快,但政治的黑暗导致他不能直抒胸臆,只能隐晦的表达一一这是引发他的写作动机的心理,“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就是借古讽今,讥讽当时南宋朝廷不思进取,希望当朝统治者能武力抵抗,奋起北伐,这也是当时众多文人的愿望与心声。再次,采用考察法,引导学生搞清诗歌里重要事件前因后果,从而理解这首诗歌的主旨和艺术。如前文所述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里面就有不少事件的叙述。如“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句是怀念刘裕的,他出身贫民,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而当上东晋将领,还亲自率兵北伐,最终推翻了东晋王朝而自立为帝。作为一个帝王,刘裕为了恢复中原,率兵北伐,气势好像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都赶回北方去了。同样是一国之君,可我们的南宋皇帝呢?偏安江南,苟且偷生,表达了作者对刘裕的赞叹和对统治者的惋惜,体现了他主张北伐的观点。再如“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宋文帝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谟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弄得两淮残破,胡马饮江,国势一蹶而不振。以“元嘉北伐”草草从事,一败涂地,影射南宋“隆兴北伐”。这些事件如果不加考证研究,学生就不可能了解这首词在说什么,更不要说对这首诗的深刻理解了。诗歌之所以能含蓄有味,主要其包含的事件意象给人启示,并且这些意象很多也是有其历史由来的,如能深刻理解,不仅令学生感受到作品艺术的高超,也可以使他们加深对隐藏在作者心中的深层含义的理解。最后,采用提炼法。语文教学肩负着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的重任,因此,设法使学生喜爱中国诗词,进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这就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在古典诗词的鉴赏教学中,我们如果对学生加以点拨,他们不难发现蕴含其中的历史人文精神。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豪壮旷达的情怀;“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是宠辱偕忘、睿智豁达的胸怀;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是进取有为的精神;“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心怀天下的爱国精神;“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是勤奋刻苦的精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余霞散为绮,澄江静如练”是崇尚自然、天人和谐的精神……当然,这些历史精神的讲解不能空洞生硬,而应适当地引导、点拨,或恰到好处、水到渠成地娓娓道来或让学生自主总结得出结论,真正达到融会贯通、心领神会,同时与今天的社会生活、学生个人成长等方面相联系,从而使他们的人文修养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进而更加喜爱中国诗歌,更加亲近中国传统文化。
因此,在古典诗歌教学中尝试进行文史交叉,使文学和历史相互结合、渗透、融通,既扩展了语文课教学的文化容量,使学生意识到语文课的内容是如此丰富,提起语文学习的兴趣,又开拓了学生古代文化的视野,这也是语文作为综合性学科的一种体现,便于学生打破学科界限,贯通学科之间的联系。这种综合性学习在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同时,还可以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他们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因为学生具有了历史的眼光,可以用“同情的理解”态度看待作家在作品中表现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思维方式、情感取向等,学会了从当下社会语境出发,根据当今的价值标准进行理解,从而正确认识文学作品的内容价值,吸收其合理精神内核,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的结晶。同时,作为教师,也再不用拘泥于文学本身,反而可以采取演讲、讨论、比赛、辩论等探究形式让语文课“活”起来,真正拓宽教学的途径,便于我们不断摸索、总结教学过程和方法的得失,创新教学手段和课堂的氛围,增进师生互动,真正营造出综合性学习的氛围。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厅制订.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
[2]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刘国正.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沈景松.试论中学语文文学教学的“文史渗透”[D].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2007.
[5]陈剑.论历史思维[J].探索,2001(02).
[6]张汉林.如何解答历史观点评论问答题[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04).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基于文史交叉与融通的语文教改策略研究》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为(2017SJB2003)。
(作者介绍:李玲,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副教授,主要从事语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