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坤 岳雨
摘要:高校理论社团在凝聚青年学生,组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与目前广泛开展的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契合度很高,既延伸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手臂,又有效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可以成为推动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发挥理论社团的作用,应通过创新活动载体、拓展学习平台、加强跟踪培养、营造浓厚氛围等途径实现。
关键词:理论社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7-0020-02
一、高校理论社团功能建构
1.承担凝聚青年学生骨干的功能。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社团诞生于“五四”时期,在当时是凝聚先进青年学生的重要组织,既是一个读书的场所,又是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纽带,更是新旧思想交锋的阵地。很多中国革命的先驱都在青年学生时代积极参与或组织过理论学术社团,如毛泽东组织过新民学会,李大钊发起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周恩来组织了觉悟社,等等。百年之后,中国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尤其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如何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凝聚优秀青年,学习、贯彻、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已经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理论社团在凝聚青年,尤其是学生骨干方面,有非常深的历史渊源。当下,学生社团已经成为吸引学生的最重要的学生组织之一,因此凝聚青年骨干必将成为高校理论社团的重要功能。
2.承担补充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目前,各高校为了更好的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都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主渠道作用和课堂教学主阵地功能上下了很大功夫,很多高校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理论探索、课题研究已经走上了正轨。但是,思想政治课由于其政治属性和传统教育观念的某些定式带来的课堂教学形式不够生动、对学生吸引力不强、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度不够紧密等问题长期存在。而理论社团作为学生依兴趣组织的组织在学习自发性上首先有了保障,同时社团活动时间灵活、形式多样,也能有效延伸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手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理论学习的认识和理解。
3.承担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提供实践平台的功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目前的大学生虽然有很多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比如志愿服务、服务学生组织、勤工俭学等,但也存在形式大于内容、深度不够、水过地皮湿等问题。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之后,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山东省提出了新旧动能转换、经略海洋政策。这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鲜活成果难以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让广大青年学生深刻感受,而理论学习类社团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在充分了解政策、挖掘素材上下功夫,为学生提供广泛了解、深度实践的新平台和新角度,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实践路径方面实现创新。
二、依托理论社团推进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策略
1.根据日常考察,为“青马工程”推选合适对象。自愿性是学生社团组织形式的基本前提,自愿参加社团的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具有更加浓厚的兴趣和主动性。通过加入社团后进行的一系列学习和锻炼,加深了大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热情和认识,将这部分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推荐到“青马工程”中去,将会从源头上提高培养对象的质量。
2.依据社团运行规律,结合理论学习特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将为“青马工程”开展培训提供较为广阔的平台,比如开展经典原著诵读活动、经典原著书法比赛等活动,这类活动把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和学习原著理论有机结合起来,提高青马学员学习理论的兴趣。再比如,以社团名义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宣讲活动,选择军营、企业、社区这些平时学生接触不到的领域,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准备活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提升的过程,参与分享活动的过程就是悟懂、弄通的过程。
3.强化跟踪培养,确保“青马工程”相关工作的持续性。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只有做到阶段性的集中培训和持续性的后续培养相统一,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每年进行的“青马工程”的持续时间又是有局限性的。怎么样在集中培训阶段结束后持续加强对学员的跟踪培养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理论社团的出现和发展对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实现路径。“青马工程”的学员有的从理论社团中来,集中培训结束后可以再回社团中去。另外,通过这部分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影响感召,还会有一部分学员加入各类理论社团。这样,理论社团就发挥了“青马工程”蓄水池和大本营的作用,可以利用社团活动灵活、持续的优势,不间断地加强对学员的培养教育。
三、加强理论社团运行及保障机制,为“青马工程”提供稳定保障
1.要切实提高重视程度。学生社团虽然是学生自发形成的群众性组织,但是理论社团因其政治理论研究的属性,所以更加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引导和指导帮助。团委等主管部门要对社团开展理论研究的方向进行整体掌控,在不影响学生组织活动积极性的前提下,了解社团的走向,给予必要的引导,倡导“学术讨论无禁区,组织活动有纪律”,使理论社团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中运行,确保不跑偏、不脱轨。在财力、物力方面,对理论学习社团要予以适当倾斜,要在购买理论学习书籍、网络课程等学习资源上舍得投入,保证社团开展活动的基本条件,要有意识地引导社团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之间建立紧密联系。
2.要精配良师,理论社团的良性发展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导师的指导与帮助。为理论社团配备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学术素养深厚、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尤为重要。高校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将有可能改变学生的人生走向。我们正在进行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说到底就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指导教师不能只满足于指导,而是要提高标准和站位,站在影响学生、引导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变“教师”为“导师”,用自己独特的学识、思想、人格魅力去引导广大社团成员认真学习、信仰、运用马克思主义,确保社团朝着更高的水平发展。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不断给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需要的思想养料和精神动力。
3.强化拓展,积极争取有利的外部支持。基于高校办学开发性的发展趋势,进行“青马”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不是关起门来“自娱自乐”,而应该积极对外拓展,加强校企、校地、校校合作,形成合作培养的合力,还要坚持“优质资源请进来”和“教育培训走出去”的战略。一方面,广泛邀请机关干部、优秀青年代表、机构学者、创业精英等青年楷模担任课外导师,极大地充实理论社团和“青马工程”的导师队伍。另一方面,也要組织理论社团成员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向基层,勇于到脱贫攻坚第一线、乡村振兴大舞台、社会建设新领域去观察和体验。高校要把理论社团作为与社会联系的纽带之一,积极为“青马工程”争取各类社会资源,如建设实践基地、争取资金支持、舆论宣传营造等,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创造良好的外部成长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南生,等.论高校理论社团的特点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3).
[2]李成超,等.高校红色社团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