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安琪
送走了最后一位顾客,不到十点,老孔的河豚馆就打烊了。
关了门,熄了前厅的灯,他照例就着锅中剩下的河豚汁拌饭吃。老孔吃了几口,便停了下来,细细品着河豚那鲜味儿,丝毫不比十年前差,倒更有一份老道娴熟。可想到今天一天也只有两桌客人,老孔的眉头不禁皱了起来,难道大伙的口味变得这么快?
饭后,他照例到街边散步,正巧碰着隔壁老周在院子里吃夜宵。老周先看见他,半开玩笑道:“孔师傅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啊!”这老周,个儿也不高,倒装着一肚子的风趣话。
“原来是周老弟!扒着什么好的呢?看你吃得这样香。”被老周一逗趣,老孔的心情好了大半。
“家常便饭呗。哪里有您的口福,天天河豚饭。”
“这也只能算个职业福利吧。”
“嘿嘿,像我们这样的老百姓,只有眼馋的份喽!”老周扒完最后一口饭,与老孔道了别,慢悠悠地进了屋。但他的话却久久地在老孔的脑中盘旋。
暖黄的路灯光晕下,老孔倒背着手,缓缓地踱着步。他渐渐回想起幼时站在母亲身边学艺时,常常闻着河豚的鲜香便留下了口水。“妈,就给我尝一口嘛。”“儿啊,这是给人家办酒烧的,咱不能吃。”母亲一边这样说着,一边将汤汁淋在鱼身上,锅中点滴不剩。打那时起,小孔变明白了河豚不是寻常鱼。如今,他继承了母亲的手艺,偶尔能就着剩下的汤汁吃上一顿河豚饭,可像老周这样的百姓,一年之中能尝到河豚的日子,大概也只有吃酒席的时候吧。
一连两个星期,老孔的河豚店都谢绝迎客。左邻右舍敲门,他也只是在里屋答应着:“不见,不见。”这一下,大伙儿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老周忽然想起前两天的那次聊天,猜到了几分。
两周后的傍晚,老周照例坐在院里吃饭,抬头只见老孔端着个碗,笑脸盈盈地走来。
他吃了一惊,只道:“孔大师,您这是……”
“哈哈哈,害大伙儿担心了。来来来,尝尝我的新品种!”老孔说着,把碗递到了老周面前。
老周一瞧:萝卜、秧草、花生米,这跟我烧得没啥区别呀……等等,怎么有股鲜味?老周夹起饭里一块黄色的东西尝了尝,外脆里香,鲜滑爽口,满口生香。这是啥?老周用疑惑的眼神看着老孔。谁知,老孔但笑不语。
老周又忍不住尝了几口,这会儿感觉饭里都带着一股子鲜味。这下,老周更是满腹疑问。老孔见关子卖的差不多了,朝着碗中鲜美的食物努努嘴儿:“油条,油条,加了点河豚肉……”
原来,老孔在饭里动了“手脚”。他在鲜炸的老油条里塞上烹好的河豚肉,放进菜饭里一起烧煮,又在出锅前淋上一勺河豚汁,自然是鲜香味美,让人垂涎三尺。更重要的是,这种改良菜饭,工序并不是十分复杂,味道不变,价格还便宜。
听完老孔的释疑,老周不禁频频点头称赞。
在不久后舉办的河豚节上,老孔凭他的河豚菜饭一举拿了头奖,评委在给他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
点点河豚香,能慰百姓肠。
小小创新意,传承万年扬。
如今,在老孔的河豚馆里,你或许还能看到他埋头冥想的身影,也许,他正在研制新的河豚制作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