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贫困区“互联网+金融”精准扶贫商业模式构建及创新战略

2019-04-19 01:33王祖良张素梅
商业经济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商业模式互联网

王祖良 张素梅

内容摘要:西南贫困区是我国攻坚脱贫的核心区域,构建“互联网+金融”精准扶贫商业模式对于西南地区精准脱贫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西南贫困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点三圈五面”的新型“互联网+金融+”精准扶贫商业模式,提出了“互联网+金融+电商”、“互联网+产业链”、“互联网+金融+农业”、“互联网+金融+教育”、“互联网+金融+旅游”五个具体的商业模式的实现路径,以期为西南贫困地区攻坚脱贫提供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西南贫困区   互联网+金融   商业模式   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及文献综述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西南贫困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受制于其位置偏远、资源匮乏、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等一系因素,该地区目前仍较贫困。截至2017年年底,西南地区常驻人口24979.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2395.6万人,占总人口的49.62%。全国共有592个贫困县,其中西南贫困区有201个,占全国贫困县总数的33.95%。如表1所示,2017年西南贫困区人均GDP为39396.6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412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984.2元。基于上述情况,众多学者从多个视角研究西南贫困地区的脱贫路径。而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是将传统的金融功能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新形态的金融模式,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故众多学者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在精准扶贫的运用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吴玉宇、杨姗等(2015)基于农村内生金融理论,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产业链”的金融模式有效推动了中国农村外生金融内生化发展;陈放、罗晓梅(2016)对“互联网+金融”产业融合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许多可操作性的建议;伊兴宽(2016)通过对“互联網+金融”创新模式的研究,提出并验证了三种创新模式,即联保、自保和联带;李宇(2017)认为“互联网+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可利用当地农村金融机构,用最恰当的方式推动农村供给侧结构;王慧敏(2017)基于“互联网+金融”金融模式,提出了创新型互联网金融对精准扶贫的贡献路径与方法;阚占菊、吴洪侠等(2018)基于“互联网+金融”探讨助力扶贫,并根据河北省的贫困现状及金融抑制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可操作性,最终提出借鉴“溯金融”和“理财农场”两个金融平台的经验推动精准脱贫。综上所述,当前学界关于“互联网+金融”模式已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因此西南贫困区应把握机遇,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互联网+金融”的精准扶贫商业模式,以助力自身实现精准脱贫。

“互联网+金融”精准扶贫商业模式的优势

(一)实现精准扶贫的跨界融合

“互联网+”具有跨界融合的特点,即将互联网与其他领域进行融合从而发挥更大效用。“互联网+金融”就是将互联网与金融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金融的最大效用。而将精准扶贫融入于“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中,则有助于实现互联网与金融在精准扶贫中的互补,从而形成创新的精准扶贫商业模式。

(二)降低精准扶贫的融资难度

贫困地区的居民由于资金不充裕、融资渠道少,其融资困难,故很难发展产业经济。而“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使融资方式更加灵活、便捷、高效,金融机构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设立更多的网络交易平台,利用网络云端为贫困地区提供更多的贷款项目,这促进了地区资金流通,降低了其居民融资成本,进而实现了对贫困地区的资金“输血”,促进了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与融合。

(三)减轻地区金融的抑制现象

互联网不仅是一个信息交易平台,还是一个良好的产业融合平台。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模式,可以将贫困地区的资源有效整合,即将金融与地区特色产业融合在一起,构建“互联网+金融+地区特色产业”的新型模式。该模式不仅拓宽了西南贫困地区的产业产品流通渠道,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贫困地区的金融流通,使其金融流动自主性增强,从而减少了贫困地区的金融抑制现象。

(四)促进精准扶贫的金融普惠

“互联网+金融”模式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网络社交平台等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其涉及的范围广、融资方式多样、渠道灵活多变、资源整合度高且方便快捷。这使得其与传统的金融模式相比,在对微小企业及偏远贫困地区的资金支持中具有较大优势。

(五)促进精准扶贫的快捷服务

“互联网+金融”模式具有互联网的活性因素。其基于互联网虚拟化、网络化、无纸化等特点,一方面可以将各类用户进行分类整理,并以此为其提供更为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通过网络授权、网络贷款等方式为贫困地区居民提供线上自助服务,用户可以直接通过线上网络直接办理各项金融服务,这缩短了金融机构的时间成本、空间成本与服务成本。

西南贫困区“互联网+金融”精准扶贫商业模式构建

互联网为精准扶贫提供技术层支持,而金融中则为其提供财力与物力上的支持。因此,本文基于西南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将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构建了基于“互联网+金融+”的“一点三圈五面”的精准扶贫商业模式,具体如图1所示。其中,“一点”指的是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中心的中心点;“三圈”分为外圈、中圈、内圈。其中外圈指的是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技术支持,其包括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中间圈指的是“互联网+金融+”的精准扶贫商业模式中的“五大精准”,其包括主体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资金的使用精准、扶贫项目安排精准、扶贫绩效考核精准。内圈指的是“互联网+金融+”精准扶贫商业模式中的“五大具体实现途径”,其包括“互联网+金融+电商”、“互联网+金融+产业链”、“互联网+金融+教育”、“互联网+金融+旅游”和“互联网+金融+农业”五大具体途径。

西南贫困区“互联网+金融”精准扶贫商业模式创新战略研究

(一)西南贫困地区“互联网+金融+电商”精准扶贫

1.提高西南贫困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互联网是电商运行发展的必要前提,为此,要注重农村互联网普及和其互联网相关费用的问题。政府要在西南贫困地区出台互联网普及的扶持政策,如在互联网普及率较低的地区优先安排宽带下乡项目,并针对已经建立特色项目地区的为之提供电商模式宣传教育,争取使贫困地区早日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互联网+金融+电商”模式。并且,政府还需要在财政上给予支持。如对贫困地区的宽带安装、网络开通等相关费用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降低用户的上网成本能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其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同时,在宽带商家的进驻上,要做到多家竞争,避免一家垄断现象。

2.给予西南贫困地区资金倾斜。资本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这需要政府对已有电商项目的地区给予资金支持,以帮助其电商快速发展并带动该地区其他产业的发展。而对尚未建立电商项目的地区同样也需要出资帮助其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电商项目。特别针对无产业、无网络、无资金的贫困地区,政府要给予资金优先支持,优先帮助其建立网络再帮助其发展特色产业,使之形成“互联网+金融+电商”精准扶贫商业模式。同时还需要政府为西南贫困地区建立多样化的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进驻,从而降低该地区居民融资成本。

3.加强西南贫困地区人才培养。人才是电商发展的核心动力,从电商发展较好的地方引进相关人才可以加速西南贫困地区电商产业建设。同时,引进的人才还可以用以帮助贫困本地培养自身的电商人才。如,西南贫困地区可以通过聘请相关人才在本地高校开设电商相关课程,以此培养本地的专业电商人才。而针对广大群众,则可以为其普及一般的电商知识及互联网相关常识,这有利于西南贫困地区的电商发展形成群众基础,从而助力西南贫困地区“互联网+金融+电商”加速发展。

(二)西南贫困地区“互联网+金融+产业链”精准扶贫

1.建立特色产业。在西南贫困地区发展与地区自身相符的特色产业,如,广西省可基于自身地理区位特点,大力发展林业,并以互联网与金融的为支撑建立林业产业链,从而形成线下种植、加工,线上销售的一条龙服务。

2.建立产业群。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使众多企业互相搭台,建立集供应商、渠道商、资金支持机构、技术支持机构为一体的产业群,并通过互联网将其连接成为产业链,最后通过产业链带动经济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由于很多中小企业中缺乏合作的意识,且在商业竞争中存在恶性竞争等现象,因此政府必需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引导产业链上的企业相互合作、良性发展。

(三)西南贫困地区“互联网+金融+旅游”精准扶贫

1.建立旅游线上服务模式。建立西南贫困地区旅游互联网服务平台,为消费者提供相关旅游在线服务,如线上的旅游路线查询、旅游攻略查询、旅游产品的预定、门票的预定、旅游食宿的预定、游客满意评价、游客投诉、游客之间的心得交流等。线上旅游服务平台为游客及商家提供了便利,同时也降低二者间因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不必要的成本。

2.构建旅游产业链模式。在西南贫困地区中,通过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把旅游产业相关企业的产品融合在一起。如在旅游景点将地区特色产品直接或间接的销售给游客同时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享受配套服务,从而形成集“吃、喝、住、行、玩、乐”一条龙的服务旅游产业链。

3.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西南地区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地,不仅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同时还有具有历史性、文化性的人文景观。尤其是在乡村,这些资源保留的最为完整。因此,西南贫困地区应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传输的便利,积极向外界推广当地旅游景观,以寻求旅游项目融资,从而大力发展独特的乡村旅游产业。

(四)西南贫困地区“互联网+金融+教育”精准扶贫

1.建立西南贫困地区教育互联网共享平台。教育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提高西南贫困地区教育水平,对培养西南地区内生发展动力、实现西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需要西南贫困地区优先进行互联网的普及,以为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网络技术支持。在网络普及后,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通过互联网线上平台进驻到西南贫困地区,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这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公平,也推动了西南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

2.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在西南贫困地区,由于其经济落后、现代化发展水平较低,其教学条件落后还体现在多媒体设备、计算机工具、实验器材等新型教学设备方面的匮乏。因此,应基于互联网技术支持下,依靠金融扶持、政策倾斜,为西南贫困地区引进大量先进的教学设备,从而为西南贫困地区的教育提供物质保障。

(五)西南贫困地区“互联网+金融+农业”精准扶贫

1.建立西南贫困地区农业大数据。大数据建设是“互联网+金融+农业”的必备条件之一。大数据的建设需要相关企业与政府的支持,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及资金层面上的支持。在大数据建设过程中,政府不仅需要在资金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同时还需要鼓励社会多方融资支持,譬如小额信贷投资、互联网金融机构投资等,从而建立完善的大数据平台,并借助大数据的助力精准脱贫。

2.打造西南贫困区智慧农业。近年来,智慧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在西南地区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需要农业企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讯技术、视频音频技术等,远程对农业发展状况进行问题诊断、质量监控等,以此有效实现对农作物的精准培养,减少不必要的成本,降低农业的生产风险,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李耀清,黄瑞刚,覃丹婧.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新时期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7(5)

2.吴玉宇,杨姗,张蔚怡.“互联网+产业链”:农村金融内生化的新路径[J].城乡统筹与农村改革,2015(5)

3.陈放,罗晓梅.互联网+金融:产业融合的模式、困境与政策建议[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6(3)

4.伊兴宽.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应用——基于最优化分析展开[J].商业经济研究,2016(24)

5.林成.互聯网金融助推乡村精准扶贫[J].智库时代,2018(5)

6.李宇.农村金融机构“互联网 + 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探讨[J].农经研究,2017(15)

7.王慧敏.浅析精准扶贫过程中的传统金融模式和互联网金融模式[J].山西农经,2017(10)

8.阚占菊,吴洪侠等.“互联网+金融”支持河北省精准脱贫问题的研究[J].区域经济,2018(6)

9.金玉清,马晓霞等.基于“互联网+”的精准扶贫路径研究[J].经济论坛,2018(2)

1.李耀清,黄瑞刚,覃丹婧.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新时期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7(5)

2.吴玉宇,杨姗,张蔚怡.“互联网+产业链”:农村金融内生化的新路径[J].城乡统筹与农村改革,2015(5)

3.陈放,罗晓梅.互联网+金融:产业融合的模式、困境与政策建议[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6(3)

4.伊兴宽.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应用——基于最优化分析展开[J].商业经济研究,2016(24)

5.林成.互联网金融助推乡村精准扶贫[J].智库时代,2018(5)

6.李宇.农村金融机构“互联网 + 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探讨[J].农经研究,2017(15)

7.王慧敏.浅析精准扶贫过程中的传统金融模式和互联网金融模式[J].山西农经,2017(10)

8.阚占菊,吴洪侠等.“互联网+金融”支持河北省精准脱贫问题的研究[J].区域经济,2018(6)

9.金玉清,马晓霞等.基于“互联网+”的精准扶贫路径研究[J].经济论坛,2018(2)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商业模式互联网
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关注科技、环保创新应对商业模式之变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