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联合髂腹股沟两窗切口与三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2019-04-19 02:53陈学青张英剑商福清吴树文李志永
医疗装备 2019年6期
关键词:髋臼优良率腹股沟

陈学青,张英剑,商福清,吴树文,李志永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骨科 (天津 301800)

髋臼骨折是高能量损伤所致的关节内骨折,常见于交通事故及高处坠落伤。临床主要采用手术解剖复位及内固定的方式治疗,而正确的手术入路可实现有效的解剖复位,保证手术疗效[1]。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逐渐发展,3D打印技术逐渐应用于骨科手术中。本研究旨在比较3D打印联合髂腹

股沟两窗切口与三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7月收治的64例髋臼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2例。对照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32~50岁,平均(44.43±3.59)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0例,高处坠落伤12例。试验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31~48岁,平均(43.64±3.5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2例,高处坠落伤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三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患者取仰卧位,给予全身麻醉。将股血管神经束分离并暴露,3个窗口前后移动将骨折固定复位,将股外侧皮神经及髂腰肌、股神经拉开,向内侧拉开髂外血管,将第二个窗口打开,观察复位情况,将髂腰肌和股神经及股外侧皮神经向内拉开,从第一个窗口观察复位情况。复位良好后,术中钢板塑形,钻孔,采用螺钉固定。

试验组予以3D打印联合髂腹股沟两窗切口治疗。采用SIMENS-Definition双源64排CT机扫描患者骨盆至股骨区域的解剖构造,扫描参数:电压120 kV,电流166 mA,层厚0.8 mm,将CT扫描到的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软件进行初步处理,构建髋臼结构三维模型,采用3D打印技术(激光光化成型)将髋臼骨折患者髋臼实物模型打印出来。手术医师试验3D模型,根据重建模型并模拟手术操作。患者取仰卧位,给予全身麻醉。暴露内侧及外侧两个窗口进行复位,在耻骨表面建立内外侧窗的通道并安置钢板,按设计好的解剖位置插入解剖型钢板,如果患者骨折严重,可通过外侧窗采用螺钉或钢板进行固定。

1.3 临床评价

术后第2天采用MattaX射线评分[2]评定两组骨折复位效果,无移位为优;移位<1 mm为良;移位1.0~3.0 mm为可;移位>3 mm为差。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统计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3个月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Charnley功能评分[3]进行评定:优,17~18分;良,14~16分;差,13分及以下。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骨折复位效果比较

试验组骨折复位效果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骨折复位效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χ2=11.851

2.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试验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3 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比较

试验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χ2=4.267

3 讨论

髋臼骨折是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临床治疗方式为手术解剖复位及内固定,临床上常采用3D打印联合髂腹股沟两窗切口及三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骨折复位效果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试验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3D打印联合髂腹股沟两窗切口治疗髋臼骨折患者相较于三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位效果更好,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透视次数,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更优。

腹股沟三窗切开复位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髋臼骨折患者的前侧入路,具有广泛的适应证,不损伤髋外展肌,但手术操作复杂,手术时间较长,需要解剖部位过多,并且暴露髋臼四边体困难,术中需要反复透视骨折部位,透视次数较多,需要反复塑形钢板,并且固定螺钉时易出入关节囊,加之术中复位及固定可能对血管造成损伤,引发术后并发症,增加术中出血量[4]。因此在选择入路时需要确保可充分暴露骨折部位,不过多剥离,并且减少对血管神经损伤。

髂腹股沟两窗切口可减少手术剥离操作,保护血管及神经,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手术风险。3D打印技术可从整体上显示髋臼损伤后的全貌,更加客观形象地反映病变,了然患者骨折分型,判断手术难度[5],选择最佳的最有利的手术入路,并且模拟手术预弯钢板,判断钢板最佳放置位置及螺钉长度,减少术中透视次数,使内固定获得最佳的生物力学性能[6],提高骨折复位质量及手术成功率,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综上所述,3D打印联合髂腹股沟两窗切口治疗髋臼骨折患者相较于三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位效果要好,且能降低透视次数,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髋臼优良率腹股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改良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研究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多孔钽杯及钽金属垫块在Paprosky Ⅲ、Ⅳ型髋臼缺损翻修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