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主持:叶扬
我们仿效BBC的广播节目“60秒改进世界”(Sixty Second Idea to Improve the World)推出了“改进建筑60秒”栏目,每期将在世界范围内采访两位人物,请他们就建筑、城市、景观、技术等相关问题在60秒的时间里讲出一个或两个有启发性、批判性甚至有争议性的观点。本栏目如实记录了他们的话,采访所拍摄的视频将会出现在我们的相关网页上。所述观点只代表嘉宾本人,与本杂志立场无关。□
查蓬·楚恩鲁迪莫尔CHAT建筑事务所 & CHAT实验室主持建筑师Chatpong Chuenrudeemol Principal, CHAT Architects & CHAT Lab
我想和亚洲所有的建筑师——无论是职业建筑师还是学生,谈谈我们每天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上看到的全球建筑图像的泛滥现象,以及我们如何摆脱这种现象,探索我们自己的本土建筑语言。我会鼓励抛弃我们对欧洲、美国,也许还有日本,甚至是作为(亚洲)设计中佼佼者的新加坡的远望,这些国家都有着优秀的设计者,但我会鼓励大家将望远镜收起来,带上显微镜,去看看平日自己家门附近的街道。无论你(所居住)的城市位于亚洲、非洲还是南美洲,去看看非法市场、棚户区和混合商店住宅,尝试研究这些有价值的建筑类型。因为它们会教给你很多关于真实的亚洲建筑的知识。当我们开始记录、分析并将这些类型归纳为设计导则,我们就可以开始讨论真正的而非基于西方现代考古学的亚洲建筑。□(庞凌波 译)
周宇舫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建筑系系主任、教授ZHOU Yufang Professor & Director,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Vice Dean, Schoolof Architecture,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我现在是在福建漳州的一座土楼旁,一座我非常喜欢的、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土楼。它的名字叫“东歪西斜”,可以看到它现在的状态,比如说每层错位的柱子。那么,从它现存的状态和传说中都透露着一种建筑的不确定性。
说到改进建筑,如果我们将不确定性看作是未来建筑的一种属性,那么建筑功能的不确定性、空间的不确定,以及结构的不确定性,都会在当代建筑以及未来建筑中扮演一个特殊的角色。
而要将不确定性导入传统的建筑体系中,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对于传统建筑知识的批判性学习和重新建构建筑学知识体系,是我们从事建筑教育的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或者说是面向未来的一个开始,同时这里也透着不确定性。□
I like to talk to all the architects in Asia, whether professionals or students,about the inundation of global architectural images we see every day on the internet and social medias, and how we can move away from that to discover our own local architectural language. I would encourage us to put away our telescopes that view so far towards Europe, America, and maybe Japan, or even design leaders like Singapore, of which are all great designers. But I would encourage us to put our telescopes away, and bring our microscopes to look at the everyday street near your house. Whether your city is in Asia, Africa or South America, take a look at the illegal markets, the shanty towns, and the hybrid shop houses, and try to study these valuable architectural typologies, because they will teach you very much about an authentic Asian architecture. Once we start to document, analyse and make these typologies available as a manual, we can start to have a conversation about authentic Asian architecture that is not based on Western modern archaeology.□
空间结构的发展与展望——空间结构设计的过去·现在·未来
作者:斋藤公男
译者:李小莲,徐华
出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市郊轨道交通车站核心区城市设计
作者:姚敏峰
出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18
日本建筑师在当代国际建筑舞台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究其原因,对建筑创作原真性的坚持,文化与技艺的并重,传承与创新的统一,是使其在不断“新陈代谢”中始终维持旺盛生命力、生生不息的根本。日本著名建筑家与结构大师斋藤公男所著的《空间结构的发展与展望——空间结构设计的过去·现在·未来》一书,从“讲述在‘空间与结构的交汇点’处的各式各样的传奇故事”出发,围绕历史、人物、结构设计、构思至建设、结构美5个视点,深入地阐释了技术与艺术、空间与结构的关系;系统地梳理了结构技术特别是空间结构的发展历程;全面地展现了伴随着技术的发展,空间结构所呈现的多样性、可能性以及建筑师与工程师携手通过创造性实践所带来的璀璨成果。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建筑物像‘织物’……以技术为经线、以感性为纬线织成布。人类自从在地球上诞生以来,技术的经线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并且逐渐变得强壮而又坚韧。随着时代的变迁,其根数也逐年增加。在那里感性的纬线不断交叉着,有时粗,有时细……多彩多姿地不断绘制着‘时代的风貌’……在具有时代特点的色彩变化中,织物不断描绘出绚丽多彩的历史图案。”
本书的内容有筋骨、有血肉、有思想。作者以空间结构的发展和应用为线索,将其力学原理、结构逻辑和人类的巧思通过一个个实际案例及其背后的故事,鲜活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穿插了作者的哲思和对实践经验的感悟。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书中插图1500余幅,约占到全书篇幅的1/2,形成与文字交织的双线索)、语言生动、娓娓道来,一改许多技术类书籍枯燥乏味、专业领域狭窄的通病,具有很强的通识性和可读性。作为既适合建筑学专业又适合结构工程专业的基础性读物,本书可以给建筑师在创作的天空中一条技术引领的线索,使其不迷失、不虚妄;也可以给结构工程师一双艺术的翅膀,使其可以乘着创想的风飞向高空,俯瞰人类文明的全貌,不会因“无视整体的全面的设计,而仅仅满足于所学得的技术知识……招致恶果”。与斋藤公男先生所提出的“结构建筑学”(Archi-neering Design)理念一脉相承,本书强调建筑与结构的辩证统一关系,倡导建筑与结构一体化设计,旨在推动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相互理解与协同创新,“为有创造性的学生应该如何进行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教材”。在我国当前建筑教育和设计实践过程中技术含量不高,建筑与结构专业相互脱节、协同创新能力不强的背景下,本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实际应用价值。□
(撰文:罗鹏,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站域城市设计的类型学分类与量化评价方法
市郊轨道交通是联系郊区、卫星城及新城与中心城区的快捷、大运量城市公共交通方式之一。市郊轨道交通的兴起早于城市蔓延(Urban Sprawl)。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的郊区铁路和电车兴起时期,在例如美国波特兰市(Portland, OR)MLK大道等有轨电车车站周边就形成了商业和住宅聚集区;1950 年代人们开始意识到城市蔓延的弊端,一系列针对城市蔓延的改善方案和设计原则被提出,其中就包括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和当前热门的公共交通引导发展模式TOD。20世纪中叶,纽约、柏林、巴黎、东京等大都市圈城市陆续完成了市郊铁路网建设,大幅提升了郊区与市区的通达性,带动了卫星城、新城及周围城镇的发展。与之相比,市郊轨道交通层次的缺失正困扰着中国城镇化进程。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北京规划有14条区域快线(含市郊铁路)来对接17座新城。随着市郊轨道交通线路不断向外延伸,两个问题浮出水面:一是如何抓住新建市郊轨道交通及车站为郊区新城建设创造的机遇;二是如何避免市郊新城成为城市中心区的翻版,克服城镇化进程中的千城一面,实现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2月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的“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区别于一般城市车站区域,市郊轨道网络多采用高架车站、站距大,放射状线网、线路长而延伸至更外围的区域、公共接驳和停车换乘要求更高等特点,加上新城区域的人流潮汐现象严重、高架布线设站造成的噪音等环境影响、车站触媒效应、车站与新区建设时间跨度大、圈层式建设时序差异、交通站点的设计理念(疏导还是汇聚)不明,使得郊区轨道交通车站站域空间呈现以下特征:车站综合体与核心区的复合性强、由内至外开发的跌落梯度大。因此,郊区轨道交通车站核心区的向心性、活力更强,车站商业的复合度更高,不应不作分类地照搬高密度、复合功能的中心型TOD模式。
该书作者姚敏峰博士具有建筑学、城市规划和交通运输学科的学术背景,该书至少具有两大贡献:
(1)类型学的贡献。长期以来,忽视轨道交通TOD开发中的类型差异,城市中心区与市郊在开发上仅区分站点类型、开发强度、接入方式,而对各自开发建设的目标、形态、城市功能、客流特征等因果关系和差异未做回应。例如,书中通过车站与周边功能衔接模式的分类,研究不同衔接模式的特点及其适用性以及选择不同衔接模式的影响因素等,从而为后续城市设计评价中突出车站的衔接设计评价定下基调。
(2)评价方法的贡献。该书尝试建构更为科学、量化的城市设计评价方法和分析体系。区别于定性为主的一般城市设计方案评价方法,该研究没有采用城市设计方案常见的专家评分评价方法,而引入国内外大型政府工程项目普遍采用的成本效益法(CBA),将时间价值理论引入城市设计方法评价,对不同衔接模式的服务水平、经济性和环境影响程度进行定量计算,利用成本效益理论建立市郊轨道交通核心区城市设计评价模型。与一般城市设计相比,评价侧重点有所差异,体现了下列优势和可操作性:1)在评价标准上突出考察轨道交通车站与城市空间融合的适用性与针对性标准;2)评价方法上为降低由于相关主体利益交叉造成定性多定量少及对后续管理与实施遗留的困难,采用了成本效益法(CBA)来应对单一项目/事件(轨道车站)对社会经济共同体的长期效应分;3)在评价时间范围的确定上,考虑轨道交通与新城建设同步性差的特点,将评价时间范围由传统的分区规划5年提高为10年。□
( 撰文:胡映东,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
陈大卫David Chan
B.1963,彭亨,马来西亚佩斯科廷大学荣誉学士设计集体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陈文贤MunInn Chan
B.1974,吉隆坡,马来西亚佩斯科廷大学荣誉学士设计集体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B.1974, Kuala Lumpur, Malaysia BArch. (Hons), Curtin University Principal + Founder, Design Collective Architects
陈未CHEN Wei
B.1992,北京,中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博士生研究生, 宾夕法尼亚大学
B.1992, Beijing, China MArch.,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HD Candidat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查蓬·楚恩鲁迪莫尔Chatpong Chuenrudeemol
B.1972,曼谷,泰国哈佛大学硕士CHAT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CHAT实验室负责人
B.1972, Bangkok, Thailand MArch., Graduate Schoolof Design,Harvard University Principal, CHAT Architects & CHAT Lab
何段成(音)Ha Doan Thanh
B.1980,越南河内建筑大学硕士H&P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B.1980, Vietnam MArch., Hanoi Architectural University Principal, H&P Architects
理查德·哈塞尔Richard Hassell
B.1966,佩斯,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学院硕士WOHA事务所创始主持建筑师
B.1966, Perth, Australia MArch., Royal Melbourn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ounding director, WOHA Architects
黄文森Wong Mun Summ
B.1962,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荣誉学士WOHA事务所创始主持建筑师
B.1962, Singapore BArch. (Hon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Founding director, WOHA Architects
弗洛里安·海茵泽尔曼Florian Heinzelmann
B.1976,慕尼黑,德国埃因霍温科技大学博士SHAU建筑事务所负责人
B.1976, Munich, Germany PHD., 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irector, SHAU
达利亚娜·苏里亚维纳塔Daliana Suryawinata
B.1980,雅加达,印度尼西亚贝尔拉格学院硕士
SHAU建筑事务所负责人
B.1980, Jakarta, Indonesia MArch., Berlage Institute Director, SHAU
黄俊豪(音)Hoang Thuc Hao
B.1971,河内,越南都灵理工大学硕士1+1>2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与总建筑师
B.1971, Hanoi, Vietnam MArch.,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Turin Founder and Chief Architect, 1+1>2 Architects
洪人杰HUNG Jenchieh
B.1987,台北,中国成功大学建筑学硕士中泰建筑研究室创始人HAS 设计研究院主持建筑师
B.1987, Taipei, China MArch., Cheng Kung University Co-Founder, Thai-Chinese Research Studio Principal Architect, HAS design &research
阿兹里尔·阿米尔·贾法尔Azril Amir Jaafar
B.1972,兰卡威,马来西亚曼彻斯特大学学士维利塔斯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B.1972, Langkawi, Malaysia BArch.,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Principal, VERITAS Architects Sdn.Bhd.
B.1963, Pahang, Malaysia BArch. (Hons), Curtin University Principal + Founder, Design Collective Architects
克里斯托弗·李Christopher Lee
B.1972,马来西亚贝尔拉格学院和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博士系列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副教授
B.1972, Malaysia PHD., Berlage Institute and Technical University Delft Principal, Serie Architects Associate Professor, Harvard Graduate Schoolof Design
阿马塔·卢帕伊本Amata Luphaiboon
B.1969,曼谷,泰国哈佛大学硕士建筑部有限公司主持建筑师
B.1969, Bangkok, Thailand Master of Desig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Principal,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Co., Ltd.
特韦维·瓦伊拉巴亚·泰帕库姆Twitee Vajrabhaya Teparkum
B.1973,曼谷,泰国普林斯顿大学硕士建筑部有限公司主持建筑师
B.1973, Bangkok, Thailand MArch., Princeton University Principal,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Co., Ltd.
安德拉·马丁Andra Matin
B.1962万隆大学学士安德拉·马丁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B.1962 BArch., Parahyangan University Principal, andramatin
维罗妮卡·吴Veronica Ng
B.1977,马来西亚科廷大学博士泰勒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B.1977, Malaysia PHD., Curtin University Associate Professor, Schoolof Architecture, Building and Design,Taylor's University
唐考·潘宁Tonkao Panin
B.1969,泰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泰国艺术大学副教授
B.1969, Thailand PHD.,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Associate Professor, Silpakorn University
布恩塞姆·普雷塔达Boonserm Premthada
B.1966,曼谷,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硕士曼谷项目工作室主持建筑师朱拉隆功大学建筑学系助理教授
B.1966, Bangkok, Thailand MArch.,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Principal, Bangkok Project Studio Assistant Professor, the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托马斯·施罗普弗Thomas Schroepfer
B.1966,曼海姆,德国哈佛大学博士支柱、建筑和可持续设计学院教授及创始副院长新加坡技术与设计大学高级建筑研究室负责人
B.1966, Mannheim, Germany Doctor of Design, Harvard University Professor and Founding Associate Head, Pillar, Architecture and Sustainable Design Director, Advanced Architecture Laboratory, Singapo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宋晔皓SoNG Yehao
B.1970,济南,中国清华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SUP素朴建筑工作室合作主持人
B.1970, Jinan, China PHD., Tsinghua University Professor, Schoolof Architecture,Tsinghua University Founder of SUP Atelier
王肖宇WANG Xiaoyu
B.1976,哈尔滨,中国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沈阳工业大学讲师
B.1976, Harbin, China PHD.,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Lecturer,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姜秋实JIANG Qiushi
B.1983,哈尔滨,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沈阳工业大学讲师
B.1983, Harbin, China MArch.,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ecturer,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姜军JIANG Jun
B.1983,哈尔滨,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沈阳工业大学讲师
B.1983, Harbin, China MArch.,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ecturer,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杨旭YANG Xu
B.1976,辽宁,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副总建筑师
B.1976, Liaoning, China MArch.,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ice General Manager &Deputy Chief Architect, Shenzhen Gener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Co., Ltd.
张昕楠ZHANG Xinnan
B.1980,唐山,中国京都大学博士天津大学副教授
B.1980, Tangshan, China PHD., Kyoto University Associate Professor, Tianjin University
钟冠球ZHoNG Guanqiu
B.1980,广东,中国南京大学硕士竖梁社联合创始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讲师
B.1980, Guangdong, China MArch., Nanjing University Co-founder, Aterlier cnS Lecturer, Schoolof Architecture,SC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