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凌波/PANG Lingbo
2019年1月24-25日,第四届前海规划建筑周(下简称“建筑周”)于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顺利举办。为期两日的活动,旨在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中前海的建筑创新、文化建设、艺术实践等领域进行探讨,以促进和实现前海规划高水平实施与快速发展,共同谋划前海的美好前景与宏伟蓝图。
建筑周主要分为3个部分,其中1月25日的前海规划建设专业咨询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为活动的核心。前海规划建设专业咨询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崔愷、郭仁忠、孟建民和深圳华侨城集团总裁任克雷担任主任及副主任委员,同时邀请以矶崎新、傅柯林 (Colin Fournier)、林纯正(CJ Lim)、维尼·马斯、严迅奇、王维仁等为代表的国内外大师、学者参与,委员会到场共计18名成员。会议围绕着“大湾区战略下前海的建筑创新、文化建设和艺术实践”与前海城市新中心地标项目方案设计竞赛咨询和探讨两个议题展开,取得了高质量、高水平的咨询成果和结论。
由逾20位国际和国内的建筑大师、著名学者以及青年建筑师共同参与的“圆桌会议”是本届建筑周的亮点。1月24日,多元、开放和充满活力的“圆桌会议”于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101报告厅举办。“圆桌会议”由3个单元组成,主题分别为“深港合作”“世界的前海”和“新实验建筑”。活动包括主题发言、学术演讲以及观众互动等多个环节,针对前海的地域、环境、规划、建筑实践等方面进行深入地分析与探讨,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深港合作”单元由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朱竞翔主持,发言的嘉宾包括香港建筑师学会会长李国兴、香港利安顾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廖碧娇、前海腾讯数码大厦项目设计经理冯德辉、前海香港青年建筑竞赛第一名洪锦辉、香港九龙仓前海项目高级建筑师余伟能。“深港合作”单元主要围绕深圳香港合作的机遇与挑战展开讨论。
“世界的前海”单元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周榕主持。嘉宾包括墨西哥曼纽尔·塞万提斯事务所合伙人安娜·丽塔·阿尔维斯(Ana Rita ALVES)、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裴钊、《时代建筑》杂志主编支文军、矶崎新+胡倩工作室合伙人胡倩、OPEN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李虎,以及MVRDV合伙人史文倩。“世界的前海”单元关注多元的未来景象、关注多地域的实践,共同探讨和开拓前海的无限可能。
“新实验建筑”单元由著名建筑和艺术评论家、中国“实验建筑”的倡导者王明贤主持。嘉宾由冯果川、华黎、李虎、孟岩、何崴、饶小军、汤桦、魏娜、许凯明、周榕、傅柯林和朱竞翔等青年建筑师及青年建筑师支持者组成。“新实验建筑”反思中国当代建筑实践、展望中国建筑的未来,话题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激发了现场热烈而精彩的讨论。
同时,建筑周还举办了一系列学术氛围浓厚的讲座。1月24日晚,首先由安娜·丽塔·阿尔维斯带来了题为“关注实践的建构”的专题讲座,从3个角度阐释了“诗意”的建构。其后,李虎以“建筑何为”为题的讲座,以一系列的“纸上建筑”、15个挑战现实与成见的问题,展示其勇于反思和突破的建筑实践。
1月25日下午,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建筑学院建筑和城市学教授林纯正举行了题为“智慧城市及弹性景观”的专题讲座。讲座中,林纯正教授强调,今天的城市正在变得脆弱,日益受到气候异常、自然灾害及城市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而“智慧城市”是对于21世纪城市发展的构想,其核心在于建立自然与建筑间的生态共生,创造包括城市农业等在内的多元弹性景观。
前海规划建筑周发端于2014年,历经3届的发展,已逐渐成为前海的一个品牌和国内一项重要的年度学术活动。活动由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主办,参与者涵盖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开发主体、规划设计师以及学生、市民等各界人士。□
1 前海规划建设专业咨询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委员合影
2 前海规划建设专业咨询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
3 圆桌会议“深港合作”现场
4 圆桌会议“世界的前海”现场
5 圆桌会议“新实验建筑”现场
6 安娜·阿尔维斯专题讲座“关注实践的建构”
7 李虎专题讲座“建筑何为”
8 林纯正专题讲座“智慧城市及弹性景观”(1-8图片来源:由一和研发提供)
WA: 首先想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前海规划建筑周活动的由来,创办这项学术活动的目的,以及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实现怎样的学术成果。
王明贤:2019年是第四届前海规划建筑周。我们从第二届开始协助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以下简称“前海管理局”)策划建筑周,包括前海规划建设专业咨询委员会全体会议、论坛和展览等内容。前海规划咨询委员会组织邀请了普利兹克奖的得主、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外的建筑大师,以及中国一些著名的规划师和建筑师来参与。每年建筑周都会有一次闭门的活动,是让规划委员会的专家们围绕几个学术主题,对前海的建设提一些很具体的意见。20位左右的委员,会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谈实际存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思考和探索前海未来规划建设的新方向,具有专业性、前瞻性、国际性的特点。
WA: 建筑周今年设计了圆桌会议这样一个特别环节,第三届和第二届的时候都分别有什么样的活动呢?
王明贤:刚才说的那个规划咨询委员会全体大会是一个固定的节目,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节目。为了把它办得更丰富多彩,第二届和第三届时有展览,比如前海的公共艺术展。
2016年的展览跟一般的公共艺术展不太一样。现在国内到处都是公共艺术方面的展览,但实际上很多仅是雕塑展,真正考虑到城市公共空间关系的比较少。前海公共艺术展比较注重的是建筑师的介入和艺术家的参与。我们邀请一位建筑师与一位艺术家以合作的形式设计作品。这些作品可能只是一个车站小品,但由建筑师和当代艺术家来合作,就会产生一些很有意思的构思,建筑师会负责使它落地,而城市公共艺术家则会考虑到公共艺术的在地性,比如如何与前海这个地方发生关系,与老百姓产生互动。
第三届在2017年,也有一个展览。当时邀请的建筑师包括朱锫、李虎、华黎、李兴钢、张轲、马岩松等等。在挑选他们的作品时,我们考虑的是那些体现人和自然和建筑的关系的作品。另外,我们还选择了一些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比如水墨画家沈勤。他的水墨画是很当代的,而且会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李约瑟(Joseph Needham)曾说中国人有一个“人不能离开自然”的原则,在自然这个方面,中国的当代建筑师和艺术家具有他们独特的视野,和国外的建筑师是不一样的。
2019年的设想其实来自上一届前海建筑周的一个建议。因为现在前海的建设量在国际上备受瞩目,我们就希望借此机会筹备国际青年建筑师竞赛,不仅邀请国内外一些著名的事务所或设计院参加,还邀请国际的青年建筑师来参加,让前海成为国际青年建筑师的一个实验的平台。我们已经分别在北京和深圳各开了一个预备会。
但后来发现完成准备不是那么快的,我估计得几年内才能形成规模,只能一步一步来。今年的建筑周只是我们整个设想的一部分,但我们还是很有雄心的,希望将来这个论坛能对改变整个世界的建筑起到一定的作用。在1960年代,日本的新陈代谢派,或者是英国的建筑电讯派,都提出过关于未来城市建筑发展的构想,而且影响了世界上几代建筑师,那之后又有从后现代主义到解构主义等各种各样的建筑发展。但单看近20年,几乎已经没有新的建筑思潮和建筑理论了,我们现在比较关注的国际上那些著名建筑大师,可能大部分都在70、80岁的,年轻一点可能都有60岁了。其实,一个建筑师在30、40岁的时候就完全能体现出他们的潜力了,他的建筑思想、建筑方法论就已经成型了。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前海这个平台,让30、40岁的国际青年建筑师能在整个世界建筑界发出他们的声音,影响整个世界的城市和建筑的未来。
WA: 在您2016年一篇关于前海艺术展的采访中,曾表达不能用“曼哈顿”这种方式来形容前海,认为前海在深圳特区和当代中国这个大背景下,有其非常独特的地方。请您具体地讲一讲,前海这个地区的独特之处体现在哪里?
王明贤:前海是中国南方最重要的城市和建筑发展空间,它将有可能成为整个人类21世纪城市发展的一个全新的突破,是世界的未来之城。现在前海的建设以及学术研究,都是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但是,在资本的控制下,我们担心前海还是会按照西方现代城市发展的模式,成为又一个“曼哈顿”。在这种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发展是很难摆脱商业的、高密度的、比如摩天大楼的模式的。因此,我们的设想是在这种高密度的前提下,为前海带来一种文化活力。我们的解决办法就是城市公共艺术的介入。这种城市公共艺术不一定需要很大规模,只是画龙点睛,让当代建筑师或者当代艺术家的创想,为城市带来一种勃勃生机。我们在前海做公共艺术展,前海管理局也很重视,他们也希望公共艺术成为前海的一个重要活动。因此每年规划咨询委员会都有关于公共艺术与前海结合的议题,未来将引领整个前海的发展。
WA: 记得您是1990年代提出“实验建筑”这个概念的,今年您主持的圆桌单元则在标题上出现了“新”这个字。请问您这个“新实验建筑”指的是什么?
王明贤:我们是希望实验建筑有一个新的发展。1990年代的中国出现了这种实验建筑的思潮,当时像张永和、王澍、刘家琨等建筑师,在他们的工作中,创作实际上与研究是重叠的,希望去突破理论和实践的界限。可能在这之前,中国建筑设计的基本模式是更注重实践,缺乏理论研究,所以我们当时也是希望“实验建筑”可以成为一个突破。再具体一点,“新实验建筑”则是指工作重点从纯概念转移到概念和建造的关系之上,比如材料和建构、结构和节点之间的关系。1990年代中国对建构文化、批判的地域主义和极少主义的关注,使当代中国建筑出现了一个新的面貌。到了21世纪,中国的实验建筑其实还在继续,特别是王澍,他提出了“重新进入自然”。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如象山校园,可以看到他对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以及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体系的运用。王澍当时作为中国实验建筑在一位非常重要的建筑师,引起了国际建筑界的关注。
我觉得近10年来,如果让更年轻的建筑师考虑在城市化的背景下大都市的建筑发展,如果让他们去考虑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可能提出一种新的建筑设计的方法论。如果“实验建筑”继续发展,可能下一步就需要“新实验建筑”,所以这个“新实验建筑”可能仅仅是一个开始,提出的一个想法。原来的“实验建筑”针对的是当时国内旧的建筑环境提出的问题,在21世纪的城市和建筑发展的背景下,比如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未来城市发展也将会不同。我们希望“新实验建筑”针对整个人类面临的新问题来进行新的实验。
WA: 有一种说法是,最初“实验建筑”的产生是对传统的主流的批判,但是到了21世纪这个阶段后,“实验建筑”本身又变成了“主流”,这个“新”有点自我革命的意味。您怎么看这种阐释?
王明贤:“实验建筑”其实也不能说成为了传统主流,因为它本来就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流派。当然,这些实验建筑师在当年都没有地位,没有影响力,直到这十几年突然变成了明星建筑师。从这个角度说,确实需要一种新的革命。但我更希望的是年轻人的新实验。我们的青年建筑师论坛也是为了让老一辈为这些青年建筑师站台。所以并不是说在论坛上发言的都是青年建筑师,而是让他们为青年建筑师发声,支持青年建筑师。比如傅柯林,虽然70多岁,但是对中国的青年建筑师很支持,青年建筑师在国际竞赛得大奖,他是评委会主席。现在中国也有30多岁的青年建筑师出来演讲,但要产生影响力,目前还不现实,所以我们希望老一辈能共同把这些年轻的建筑师推出来。
WA: 您觉得再往后发展20年,中国的建筑会有怎样的实践或者突破?您觉得在未来,前海这个片区,它的建筑的发展会对世界建筑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王明贤:我觉得未来的20年发展我们可能是想象不到的。整个人类的发展和变化太快了。30年前还几乎没有电脑,还是按传统的模式来做设计,30年后世界变得完全不同,整个城市建筑的模式当然也发生了巨变。再过10年、20年,整个世界会在人工智能的影响下发生更大的变化。因此下一步中国的新实验建筑,以及世界上新的建筑思潮可能就要去解决这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我们无法预测的,既因为太快,也因为太捉摸不定。但我想,如果我们有不断探索的实验精神,有真正的创造的愿望,就有可能产生突破。如何把这种创造精神体现出来,是一个关键。
第二个关键是如何把东方文化的深度挖掘出来。我认为对东方文化认知的现代转型,应该是现在要解决的一个很重要的学术问题。不论科技怎么发展,文化和艺术仍有其独到之处,这一点不可能改变。如何将东方文化进行现代转型,是我们现在很重要、也是对未来整个城市发展很重要的一个课题。前海恰恰是一个最好的平台,而且它并不是乌托邦,建筑师可以实实在在地在这里进行实验。如果有国际青年建筑师介入,前海将成为充满活力的、真正探索整个世界未来城市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