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雨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苏州215600)
剖宫产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近年来,随着妊娠合并症、产妇自身因素的影响,选择剖宫产的人数越来越多。因缺乏对剖宫产手术的了解,再加上外界对剖宫产手术的误解,产妇术前或术后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负性情绪,这不仅影响手术顺利进行,也不利于产妇产后生活[1]。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点,以产妇为中心构架起来的一种护理模式,在此模式下实施健康教育对提高产妇依从性,改善负性情绪有明显的效果。本次研究以我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58例剖宫产产妇为例,探讨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对改善剖宫产产妇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回顾性分为我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58例剖宫产产妇临床资料,其中25例仅接受常规护理为对照组,3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为干预组。干预组33例产妇年龄在22~41岁,平均(31.25±9.45)岁,孕周在38~41周,平均(39.57±1.43)周;对照组25例产妇年龄在20~40岁,平均(30.34±8.79)岁,孕周在37~40周,平均(38.82±1.56)周。纳入标准:(1)符合剖宫产手术指征者;(2)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妊娠期合并疾病者;(2)未足月者;(3)分娩并发症者。本次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产妇资料经其家属前置同意获取,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等资料上比较无差异(P>0.05)。
对照组产妇仅实施我院产科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入院指导、指导检查、胎心监护、术前备皮、产后恢复护理等常规护理措施[2]。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问题为导向模式下的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①评估产妇护理问题。采用我院自制剖宫产相关知识认知调查问卷,向产妇进行调查评估,根据产妇得分情况就剖宫产手术及护理知识重点部分进行归纳。同时,住院期间随时评估产妇的心理状态,建立产妇健康教育档案,根据产妇的健康问题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3]。
②设立健康教育小组。设立由妇产科主任医师、高年资主管护士、执行护士为主的健康教育小组,定期开展剖宫产手术及护理知识培训,鼓励小组成员积极主动参与培训,主任医师负责对健康教育知识进行指导和培训,高年资主管护士负责对产妇剖宫产手术知识问题评估和实施健康教育,执行护士负责所管辖的产妇各个阶段的护理工作[4]。
③实施健康教育。根据健康教育评估结果归纳产妇存在的问题,设计健康教育实施方案。产妇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向产妇及其家属讲解剖宫产手术的目的、方法、麻醉方式、手术并发症、术后注意事项,认真回答产妇及其家属的疑问,嘱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准确评估产妇有无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及时实施心理疏导和干预措施,确保产妇从心理上接受手术[5]。术后,加强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巡查,指导产妇如何正确的处理伤口,指导产后保健方法,合理搭配饮食和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以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日程生活能力评定表(ADL)对产妇术前及术后5d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比较。
采用S P S S 2 0.0 统计软件,检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取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产妇SAS、SDS、ADL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干预组产妇负性情绪有明显改善(t1=9.7101,t2=10.4162,P<0.05),生活质量与术前无差别(t=2.0644,P>0.05),对照组产妇负性情绪有一定改善(t1=6.3488,t2=4.5818,P<0.05),生活质量较术前较差(P<0.05)。干预组术后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788,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产妇术前术后各项指标比较(分)
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妇产科,尤其是剖宫产手术产妇而言,手术前后实施健康教育不但是提高产妇依从性的关键,更与帮助产妇尽快恢复生活能力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产妇SAS、SDS、ADL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干预组产妇负性情绪有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与术前无差别(P>0.05),对照组产妇负性情绪有一定改善,生活质量较术前较差(P<0.05)。这说明,以问题为向导实施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产妇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避免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减少产妇术前紧张。同时,以问题为导向的重点在于抓住产妇对剖宫产手术的认知问题和护理需求,以产妇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目的在于更好的为产妇服务,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的同时,能够帮助产妇积极应对术后多种情况,有助于产妇尽早恢复以往的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