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隽
(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结核病管理办公室,江苏盐城 224100)
结核病是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入人体各器官,肺脏为主要侵犯部位[1]。随着环境的恶化,结核病发生率逐渐增加,除少部分为急性发病外,临床多为慢性过程,需长期进行药物治疗。但因病症的烦扰,加之疗程较长,结核病患者多伴有负面情绪,导致遵医依从性降低,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临床对患者负面情绪及遵医依从性进行护理干预对保障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结核患者门诊治疗期间加强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旨在于探讨具体应用价值。现将结果示下。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我院门诊就治的结核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女16例,男24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8.7±7.3)岁;肺结核25例,结核性胸膜炎15例。研究组女17例,男23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48.9±7.4)岁;肺结核24例,结核性胸膜炎1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常规进行用药干预,简单心理疏导,发放居家护理手册,及时统计上报结核病月报表及专报网季报表,对未及时就诊及查痰的病人电话督促其及时就诊。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1)健康教育:由门诊专业护理人员,针对结核病的病因、症状、规范用药、日常膳食管理等进行详细讲解,并列举治疗成功病例,树立治疗信心,更正错误认知。(2)心理护理:做好护患交流,了解患者情绪变化及原因,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根据不同患者特点进行语言安慰,并要求患者家属及朋友给予鼓励。(3)远程干预:建立微信群,要求患者或其照顾者参与该群,定期发放结核病相关健康知识及日常管理注意要点。此外,督促各镇卫生院结防医生落实对已确诊病人的督导管理工作。
(1)负面情绪: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负面情绪,每个量表均20项目,采用4级评分,得到总分乘1.25,评分越低焦虑或抑郁程度越低[2]。(2)采用自制量表,根据患者遵医态度、遵医行为评估遵医依从性,采用百分制进行评分,<60分代表不依从,60-80代表一般依从,>80分代表依从。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46,分半系数为0.834,重测信度为0.852。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两组负面情绪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负面情绪评分比较(±s,分)
表1两组负面情绪评分比较(±s,分)
组别SASSDS护理前 护理后t P 护理前 护理后t P对照组(n=40)54.4±6.546.5±5.85.7350.00053.9±6.244.8±5.76.8340.000研究组(n=40)54.8±6.939.3±5.511.1100.00054.1±6.338.7±4.912.2030.000 x20.2675.697--0.1435.133--P 0.7900.000--0.8870.000--
对照组患者不依从12例,一般依从11例,依从17例,总依从率为70.0%(30/40);研究组不依从3例,一般依从12例,依从25例,总依从率为92.5%(37/40)。两组依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83,P=0.022)。
在结核病治疗过程中坚持早期、适量、全程、联合、规律5个用药原则,在保障临床治疗效果中具有重要意义。但结核病居家用药期间缺乏指导管理,加上患者长期治疗期间多伴有各种负面情绪,影响患者遵医依从性,不利于结核病的治疗[3]。
负面情绪是心理表现的一种,具有可控性,且与健康认知直接相关,若认知度高则利于负面情绪的控制[4]。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遵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说明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在门诊治疗结核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是临床护理的重要部分,能够帮助患者创造利于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及健康行为,从而发挥最佳治疗效果[5]。本研究在患者中强化结核病相关的健康教育及针对性心理护理,积极改善患者认知,促使患者根据相关健康理念改善自身行为及心理情绪状态,提高患者遵医依从性。同时,本研究还通过远程通讯技术进行持续性护理干预,确保患者居家用药治疗及日常管理更加规范,在增强远期疗效中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结核患者门诊治疗期间实施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遵医依从性,在保障治疗效果中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