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梅,梁巧媚,覃喜香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 清远 511500)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结肠镜检查已经成为诊断和治疗结肠疾病的金标准[1],但其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肠道清洁度[2],而患者对结肠镜检查的知识掌握情况与肠道准备质量息息相关。回授法是通过向病人复述医护人员提供的健康宣教信息,以评估病人是否理解医疗信息,从而让病人误解信息的风险降至最低的教学策略。本研究将探讨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提高住院患者肠道准备质量的应用效果,旨在为结肠镜检查患者临床护理提供指导。
选取2018年6月—2018年11月收治的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共140例,其中观察组70例,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8例,最终纳入分析62例,男30例,女24例;年龄31-81岁(52.18±1.42岁) 。对照组70例,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6例,最终纳入分析64例,男30例,女34例;年龄24-76岁(52.59±1.58岁)。两组病人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具有可比性。
①年龄≥18岁;②接受常规肠道准备并使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③能够独立完成本研究相关评估;④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双目失明、聋哑残疾、无法阅读、聆听、观看或理解书面和语音视频资料的患者;②严重精神疾患或存在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者;③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过敏者;④考虑大肠癌或既往行肠道手术患者。
根据Excel产生的随机数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1.3.1 对照组
结肠镜检查前护士行传统健康宣教,具体措施如下:结肠镜检查前由管床护士对病人进行口头健康宣教,同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
1.3.2 观察组
(1)成立健康宣教小组 组长为护士长,小组成员包含6名护士,其中主管护师3人,护师2人,并含1位专科护士。其中2名护士根据结肠镜检查的相关知识及患者容易出现的问题撰写好拍摄剧本,2名分别负责角色扮演,2名负责视频录制。为激发患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制作过程中设置背景音乐,附上文字资料,图片和情景演绎,并配有解说词,使健康教育内容生动。护士长负责总体工作的协调和安排及对护士进行回授法培训。(2)制作内容 ①检查前后饮食及运动注意事项;②口服泻药及二甲硅油的注意事项及不良方法等;③肠道准备质量对比度;④肠镜检查后的注意事项。(3)回授法实施 干预组的患者检查前一天集中到宣教室统一宣教,宣教护士说明宣教的方法,播放视频,视频结束后护士邀请患者进行肠道准备过程的复述,评估患者掌握情况,护士聚焦患者未理解的部分予纠正、澄清及补充,最后护士发放肠道准备知识调查问卷, 再次评估患者掌握情况。
①肠道准备质量评估 肠道准备质量依据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标准进行评估。②肠道准备知识知晓率:肠道准备知识部分:根据自制调查问卷4方面的11个题目,均为单选,得分越高说明知识掌握越好。③患者满意度:根据医院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护士肠道准备健康宣教的满意度。
视频宣教组患者各肠道准备波士顿量表评分均高于传统宣教组,两组患者肠道准备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宣教方法的患者肠道准备质量评分结果 x±s
接受视频结合回授法宣教后宣教后患者肠道准备知识评分、满意度均优于传统宣教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见表2。
回授法目前被广泛应用在健康宣教领域,能有效提高病人健康素养及健康知识。视频宣教联合回授法将提问、演示、解说融为一体,将宣教内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集中患者及家属同时参加观看视频,有助于患者之间、患者家属之间的互相提醒,相互交流,更有利于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使病人健康教育更直观及易于理解,对提高病人疾病认知有积极的作用[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干预后患者肠道准备质量波士顿评分、肠镜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对护士宣教满意度均考虑可能由于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患者肠道准备知识评分、满意度及人均宣教耗时评分结果 x±s
综上所述,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能有效改善患者肠道准备质量,提高患者肠镜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对护士宣教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