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晓璐
一、概念释义:陌生化表达方式的特点
师:同学们好!在我们今天见面之前,你们对于老师来说,是陌生人,老师对于你们来说,也是陌生人,但是本来彼此陌生的我们今天却要在一起上一堂课,老师感觉格外兴奋、格外激动。看来,陌生的事物总是特别有吸引力。那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陌生化表达”。为了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更深入地了解陌生化表达,老师先给大家举三个例子。请看第一个例子。蜡烛在燃烧,如果老师让你在“燃烧”的前面加上一个词语,来形容蜡烛燃烧的状态,请问同学们,你会加上哪些词 语呢?
生:静静地。
师:不错,可以。
生:艰难地。
师:为什么是“艰难地”呢?
生:有可能那个蜡烛的材质不纯正,燃烧的时候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众生笑)
师:你的化学应该学得很好。还有没有呢?
生:苟延残喘地燃烧。
师:这个词用得很新颖啊,形象地表现了蜡烛将要燃尽的状态。同学们看一下,我会在燃烧的前面加上哪个词语呢?
(屏显)
示例:蜡烛在燃烧———蜡烛在寂寞地燃烧
结论:用词语的超常搭配实现陌生化
师:“寂寞”这个词和刚才那位同学所用的“苟延残喘”,是不是都有点出乎你的意料?“寂寞”本来是用来形容人的状态的,现在却用来形容蜡烛燃烧的状态,这就是富有新意的表达。这种表达,我们将它称作“陌生化表达”,这种陌生化的感觉是通过词语的超常搭配来实现的。再看下一个例子。生活中,形容一个人的笑容很好看,我们会说“你的笑容真美”对吧?老师偏不这样说,我把这句话改成“你的笑容真甜”。
(屏显)
示例:你的笑容真美!你的笑容真甜!
结论:用通感实现陌生化
师:笑容不能被品尝,对吧?美是一种视觉,甜是一种味觉,用味觉上的美好感受来形容视觉上的美好感觉,这种手法在修辞上叫什么?
生(齊):通感。
师:非常好!同学们对这些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非常牢固。如果说“你的笑容真美”是一种普通的表达,“你的笑容真甜”就是一种陌生化的表达,这种陌生化的感觉是通过通感这种修辞手法来实现的。老师特别爱读莎士比亚的戏剧,因为老师发现,他写的戏剧中的语言可以说是陌生化表达的典范。我们来看几个例子。请同学们齐读这三句话。
(屏显)
《哈姆雷特》中的霍拉旭说:“清晨披着赤褐色的外衣,已经踏着那边东方高山上的露水走过来了。”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班伏里奥说:“在尊严的太阳开始从东方的黄金窗里探出头来的一小时以前……”
蒙太古说:“可是一等到鼓舞众生的太阳在东方的天边开始揭起黎明女神床上灰黑色的帐幕的时候……”
……
结论:用比喻和拟人实现陌生化
师:这几句话是不是新颖得让人有一种叹为观止的感觉?这几句话通过比喻和拟人实现了陌生化。根据老师刚才给同学们举的三个例子,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什么样的表达叫陌生化表达呢?请畅所欲言。
生:生动的。
师:精练!还有吗?
生:是可以用词语的超常搭配、通感,还有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实现的陌生化。
师:哦,你是概括了实现陌生化表达的几种方法,通过这些形式可以实现陌生化表达。那陌生化表达有没有带给大家一些新颖的感觉,让我们眼前一亮呢?(生点头)请大家齐读陌生化表达的定义。
(屏显)
陌生化表达就是对常规常识的偏离,造成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通俗地说,就是不常见的、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新颖的表达。
师:请大家把“新颖”这个关键词记在心里。那陌生化表达具体有哪些形式呢?请继续齐读。
(屏显)
陌生化表达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此仅分析词语运用的陌生化和修辞手法的陌生化两种常见的形式。
词语运用上,可以通过词语的超常搭配、语义的异化、词性的转换和创造新词语来实现词语运用的陌生化。
修辞手法上,可以通过排比、拟人、比喻以及通感等多种修辞实现陌生化。
师:由此看来,陌生化表达的实现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那我们初中生为什么要学习在写作中用到陌生化表达呢?那是因为语言的陌生化表达,往往是写作者倾注心血之处。在浩如烟海的中考试卷中,一句富有创意的点睛之笔会成功地吸引评卷老师,让你的习作脱颖而出!
二、写作热身:借鉴名篇实现语言的新奇和创新
师:为了追求语言表达上的新奇和创意,就随心所欲地胡编乱造,这是不可以的。记叙文写作的本质,就是忠实地记录生活,原则上是不得虚构的。同学们现在还在读初一,马上就要开始读初二,那你们在初中阶段,首先应该学好写记叙文。在写记叙文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个真实写作的原则牢牢地记在心里。也就是说,你写记叙文的时候,所记的人、写的事、描的景、抒的情必须是真实存在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用最新奇的语言形式表现最真实的人、景、物、情!这节课,我们将用陌生化表达来学写什么内容呢?同学们先来看两幅图。第一幅图,是一个女孩的背影轮廓图,请大家记住这幅图带给你的感觉。
(屏显)
(第一幅图为背影轮廓,第二幅在第一幅基础上增加了周边背景)
师:第二幅图跟第一幅图有什么样的不同?
生:场景扩大了,有了背景。
师:也就是周围多了景物,对吧?我的第二问题是,这两幅图带给你的感受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我觉得第一幅图带给我更多的猜想。第二幅图能引发我心中更多的感情。
师:是因为第二幅图有了景物就更能营造一种意境,对吧?
生:我更喜欢第二幅图。因为第二幅图占了整个页面的空间,那个女孩是整幅图的中心,从我这个位置看,是在右下角,给人一种比较宽广、比较舒坦的感觉。
师:看来,从构图的角度来讲,第一幅图的意境显得更加美好一点。可以看出来,对于一幅图画而言,景物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让构图显得更有意境;在写作中同样如此,景物描写也非常重要。至于人物,我们写作文时肯定不会忘记的,不是写你,就是写“我”,或者写他,但是我们却常常会忽略景物描写。那从今天这节课开始,以后我们在写作时,一定要问问自己:“这次作文,我写景了吗?”
(屏显)
你写景了吗?
师:请大家拿出周一下午老师给大家布置的作业,要求是以“放学路上”为题写一段话,字数要求是100字。在大家所写的这段话当中,描写了景物的同学请举手。(绝大部分举手)哇,这么多的同学们都已经自觉描写景物了吗?太出乎我的意料了,那我们请同学们展示一下。
(生展示并朗读)
雨姑娘走了,却在地上留下了她的痕迹。水滴是那样晶莹剔透,美丽的宝石跳着清澈的舞步,发出了属于夏天的声音。路边的草丛中,绿色仿佛要流出来,流进人们的眼睛,流进人们的心里。
师:哪位同学愿意点评一下?
生:她写的这段话运用了拟人、通感、夸张的手法,写得很有美感。
师:你非常看好她是不是?祝贺这位女生,你已经有一个粉丝了。有请第二位同学展示。
(生展示并朗读)
我摇下车窗,看着同学们熟练地骑着自行车,身影慢慢地缩小,直到消失在街角。有些走路的,就优哉游哉地看着街景,回家。
师:哪位同学点评一下她的这段话?
生:她写的是骑车和走路的人,描写了欢快的街景,表达了作者欢快的心情。
师:对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眼中所见的一切场景都可以作为景物来描写。从刚才的习作展示中,我发现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已经远远超出了老师的预料,那你们想不想让自己的景物描写变得更新颖呢?
生(齐):想。
师: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初中阶段学过的第一篇课文,老师特别喜欢朱自清先生的这句话。哪位同学愿意来赏析一下这句话?
(屏显)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朱自清《春》
生:文段先用的是排比,然后用了比喻,用了三个“像”,从“牛毛”到“细丝”,越来越细,然后“密密地斜织着”,这个“织”字让我们想象到当时的画面有多美。
生:我觉得还有拟人。这个“织”字,好像织网一样,把雨织成了雨幕,有一种很朦胧美的 意境。
师:不一定是拟人,也有可能是蜘蛛织网对吧?我们可以说“织”字是用了比拟。我为什么喜欢这句话?是因为如果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这说明朱自清很有创意,他连用了三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我就觉得他很了不起,反正向老师目前还没有找到更好的词语来形容这种细而密,然后又轻柔的春雨,那老师就把超越这三个比喻的希望寄托在在座的同学们身上了。同学们要努力哟!我们再看下一个例子。这也是同学们学过的课文,是刘湛秋先生《雨的四季》中的一句话。请同学们齐读一下这句话并赏析。
(屏显)
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刘湛秋《雨的四季》
生:这句话是把小草比作了蚯蚓,然后“春天才能听到”是用了拟人的修辞,内容上写出了小草蓬勃的生命力,表现了作者对小草的喜爱之情。
师:你的点评语言非常规范,指出了这句话它美在何处、美在哪里。这句话其实也是一种陌生化的表达,通过巧妙的比拟写出了小草蓬勃的生机,让我们感觉到非常新颖。诗歌是所有的文学作品当中最富有创意的表达方式之一。我们看一下这几句诗。
(屏显)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生:一般作者在一个比喻写完了之后,再用另一个比喻去比喻另一种事物,但他是用同一个比喻,把街灯比作明星,又把明星比作街灯,在街灯和明星之间进行切换比喻。
师:哦,这是一种比喻的互换,就是把本体和喻体进行交互。
生:是的,进行了重复使用,这种交互我觉得是一种创新。
师:分析得非常富有创意。这种比喻的交互,让人感觉到在作者的心目中,人间和天上是浑然一体的,给人一种宁静、冲淡的氛围。这三个例子学完之后,对你们有没有一些启发,能不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一些修改,使得自己的景物描写更加富有新意呢?请同学们现在来完成第一个任务,五分钟之后,我们再来继续分享自己的习作。
三、小练笔:陌生化景物描写的片段随写
师:刚才有同学展示了他们最开始描写景物的片段,那现在,有没有同学愿意展示你们修改之后的景物描写片段呢?
生:那天下午,天空格外蓝,轻风徐徐地吹过,阳光洒在路上、房子上、水面上、草地上和同学们的脸上,透出一种难以言表的愉快。小草和大树都伸展开了枝叶,仿佛在伸懒腰,显得非常惬意。刚下过雨的景象真是非常美好。
师:哪位同学愿意点评一下他的这段文字?
生:连用了几个事物来形容“洒在了”,构成了一个排比,显得非常富有新意;而“仿佛都在伸懒腰,显得非常惬意”,闲得很有动感。
师:赞同你的看法。那么,同学们请看,他的这种愉快的心情都已经融入到了景物描写的文字当中,又往前进了一步。我为这样的文字感到惊喜!有请下一位同学。
生:天空渐渐地变了颜色,那几天的雨,犹如一个花季里的孩子,在自然这个游乐场里翩翩起舞。
师:我觉得在这么多段的展示当中,你在习作中所用的拟人手法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翩翩起舞”显得很新颖,我记住了。谢谢你!刚才,同学们的景物描写都比以前展示的有了很大的进步。有的景物描写已经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这正好符合了中国的文学传统中景物描写应该具备的作用——抒情。在中国文学史上,所有一流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诗词作品中的风景都是为了抒情。
(屏显)
用陌生化表达借景抒情
师:我们写景是为了抒情,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人常常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到景物描写之中,有的人抒情是含蓄蕴藉的,请看这几句歌词。
(屏显)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方文山《青花瓷》
师:同学们会唱这首歌吗?(众生含羞点头)这几句歌词大家都会唱,但是理解起来却有难度。老师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天青色”也就是雨过天晴的这种釉色,是青花瓷上品中的上品,存世的极少,也是最美丽的颜色,这种釉色必须在烟雨天才能烧出来,所以,烟雨天是出现天青色的绝对条件之一。这句彰显了词中的“你”对于“我”而言是极其重要的,是不可或缺的,可是词中却丝毫没有出现“重要”二字,可见方文山先生的含蓄。还有一些字词,也用得非常特别和新奇。比如这个“晕”字,堪称绝妙,什么叫“晕”呢?就是当你把一滴墨汁滴入一碗清水中,看它缓缓扩散,这就是晕,暗示了结局的不可捉摸,表现了主人公的些许迷茫,以及他的无限深情。这样的深情隐含在字里行间,有些疏离,却充满美感。请大家记住方文山先生这种含蓄蕴藉的抒情方式,我们在写作中就应该寄寓自己真实的情感。写作中,写景不仅仅是为了抒情。在中国传统的文学表现手法中,特别是在一些古典的诗词当中,写景常常可以直接代替抒情或者议论。今天,我们就以《放学路上》为题,请同学们在原有景物描写的基础上融入抒情,修改自己的作文片段,下課。
生:老师再见!
(广东省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三中;5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