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梦
新时代教师如何通过“链接”与“赋能”实现全专业发展?教师如何直面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2019年1月26~27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北京市一零一中学承办的“第三届全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术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校长、教师齐聚一堂,围绕“链接与赋能—新时代教师的全专业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一条线,而是立体的,由教师与自身、学生以及时代的各种链接共同支撑起来,并不断丰富和完善。在链接中,教师实现了自我发展,也带动了学生的发展以及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与突破。
1. 与自我链接,明晰成长路径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将教师的成长过程概括为五个修炼:第一是意愿,做教师首先要有培养人才、热爱学生、热爱教育的意愿;第二是锤炼,教师在工作中需要经得住不断地“打磨”与锻炼,才能提高教育品质;第三是学习,教师要向理论学习,学习教育的规律,向实践学习,学习教育的历史;第四是创新,教师继承过往经验,不是为了走回过去,而是要走向未来,创造新的教育方法;第五是收获,收获就是看到孩子的成长,看到教育的发展,要在获得的过程中吸取不断前行的经验。
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孟繁华指出,当下教师要成为转变教育发展范式的促进者,尤其需要提升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孟繁华用一个故事进一步阐述其观点:领导指示员工在10分钟之内把水加热到120度,员工在前5分钟将水烧到了100度,超额完成任务;下半场5分钟,水却还是100度,任务没有完成。他以这个“半场理论”类比日常工作,即起步阶段热火朝天,下半场开始出现停滞甚至倒退现象。但倘若员工换一种思考方式,将水壶换成高压锅,水就可以被烧到120度,也就可以很好地完成任务。新时代教师尤其要重视自身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善于使用创新性工具,在工作中能够创新方法和模式。
2. 与学生链接,构筑生命成长共同体
教师的全专业发展不仅包括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对课程教材的掌握以及对教学方法、教育技术的通达程度等;还包括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与学生相处的能力。在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任董洪亮看来,教师专业发展应包括活动设计与实施、人际沟通与情感、知识学习与传授等内容。芬兰东芬兰大学的安第凯恩(Janne Antikainen)副教授则提出,在当下这个新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教师要提供给学生更好的教育,除了需要通过自我学习来获得新的专业技能以及培养使用新技术的意识以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要了解学生。教师要真正进入学生的世界,了解学生的生活,研究他们面临的数字环境,观察他们使用的APP等。美国德保罗大学的门德兹(Esther Susana Méndez)教授也分享了类似观点。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念鲁认为,教师所从事的事业与医生一样,都是“关乎人命”的。因此他提出,在谈到教师专业成长时,有一项底线需要教师坚守,就是学会尊重、启迪学生。
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仍然任重道远。教师实现全专业发展除了要依靠自身的努力,来自外界的“赋能”也是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思想道德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
1. 制度赋能:引领教师高位发展的顶层设计
近年来,愈加完善的国家顶层设计,有效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介绍,教育部在抓好抓实教师培训,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方面采取了系列举措:一是加强规划设计,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标准;二是坚决补齐短板,聚焦贫困地区乡村教师;三是深入提质增效,擦亮国家级培训的招牌;四是重点连续推动,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中國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从“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到“三个牢固树立”等不同时期、不同场合谈到的对于教师的要求。他指出,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之队,教师则是打造“梦之队”的筑梦人。学校及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应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为指导,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2. 管理赋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系统推进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人力资源科科长刘大鹏介绍,海淀区采取专业化的思维与手段规划实施师德师风建设,致力于为教师提供一个有爱的环境。一是专业的管理,教师评价从繁到简,弃用四等级评价方式,只分合格不合格,让教师明确自身权利义务、边界禁忌;二是专业的培训,海淀区通过依据学员特点、工作特点和课程特点而开展的三维四级师德课程,助力教师实现教育理想和人生价值的统一;三是专业的服务,以实际获得提升“海淀教师”的职业尊严感,让职业幸福感带动师德水平提升。
天津市和平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李国胜分享了该区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的经验。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出台《和平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规章制度;二是加强教育管理,新教师接受师德先进个人入职辅导,构建家、校、社会一体的教师职业道德综合评价体系;三是加强师德宣传,通过新媒体途径扩散优秀教师师德事迹,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
3. 研究赋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提升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教师发展学生才能发展,学校才能发展。北京市一零一中学校长陆云泉提出,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学校需要为教师搭建创新赋能的平台,引领教师实现专业发展。一零一中学构建了以“专题研究项目”为抓手的教师专业发展“链式引领”模式,以项目研究的方式促成不同年龄、不同学科间教师的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四川省成都高新新科学校校长朱祥勇从优化教师管理的角度出发,分享了该校教师“长板”发展的实践探索。该校开拓探索出聚焦教师“长板”发展的“1(团队导师)+1(种子教师)+X(5至6名教师)”模式,团队共同解决一个校级以上的课题,开发一门校级课程,提供一个高质量的课例。这样的发展模式好像把一个航空母舰(学校)分解为N个舰队(研究团队),每个舰队按照自己的方式、自己擅长的领域组团发展,使教师的每一个短板都发展成为长板。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通过梳理不同时代的教师素养要求和教师学习路径,从区域教研机构的视角聚焦教研为教师赋能的具体路径。首先是转化赋能,即通过教研实现政府文件、教育理论、先进经验与教师课堂的链接,帮助教师能理解、能学习、能操作,促进教师有成绩、有成长。其次是引领赋能,即通过教研把当下与未来、单一学科与多学科、个人与团队、中国与世界连接起来,促成对教师育人理念、目标、方式、态度的引领,使教师认清责任,实现创新,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
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这是我国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重大部署。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小学校应如何加快人工智能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中小学教师又应该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其一,要有对教师职业内涵的系统思考。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京津冀大区总经理周佳峰指出,虽然教师职业在英国广播公司给出的未来职业“被淘汰概率”中只有很低的0.4%。但值得引起重视的是,被淘汰率低是指教师这一职业,而非教师本身。从简单的知识传授角度来看,人工智能较教师而言有更大的优势。所以,教师要系统思考自身本职工作的核心内容。
其二,要直面学习方式变革带来的挑战。陆云泉校长也认为,“5G+AI”智能互联时代的到来给学校带来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也带来了学习者认知方式的改变。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面临新的发展,新型学习生命成长共同体将出现,教师必须从知识的傳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指导者。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刘彦校长认为,未来学校的发展有多种不确定性,但有一点确定的就是一定会与互联网、智能技术发生关联。中小学需要考量的是怎么能够真正让好的技术、好的应用有效助力教育和学习,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不忘教育立德树人的本真与初衷。
其三,学校需整体规划教育教学变革。首都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所长方海光给出了人工智能时代学校与教师推进教育教学变革时需要思考和聚焦的问题。面对当下的多种育人模式,中小学校长首先要思考如何选择、如何使用才能解决学校的问题。人工智能的应用取决于学校的数字化环境,对于区块链、物联网的依赖性都很强,需要在校园环境的打造上进行整体规划。人工智能进驻课堂,教师也要提前厘清一些问题。比如:如何判断人工智能提供的结论,如何配合学生的认知过程选择适合的人工智能手段,如何处理人工智能可能出现的漏判、误判的弊端,以及如何理解并接受未来新型双师课堂的课堂形态等。
(编辑 柴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