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哲学

2019-04-18 02:09张华
美文 2019年7期
关键词:唐诗宋词谈论哲理

张华

在中外人文交流的活动中,无论是过去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还是今天的“国学与汉学”,无论是“了解西方”,还是“理解中国”,我们几乎都有一个基本的共识,西方是理性的,中国是感性的。也就是说,西方哲学科学发达,中国文学艺术发达。

这种看法既然是共识,显然具有一定缘由和逻辑基础,具有一定合理性。比如,我们常因中国有先秦的《诗经》《楚辞》,有唐宋的诗词,而称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并因德国出现了大批的哲学家、思想家而将其称作一个哲学的国度。所以,华裔美国学者叶坦教授说,咏月的诗,最短的在中国唐代,最长的也在中国唐代,而中国唐代的时候,英语还没有产生呢,谈论诗,谈论文学,特别是谈论中国的唐诗,英语国家怎可匹敌!

由此,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古代,尽管交通不便,尽管“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多数著名诗人,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原因使然,几乎没有足不出户、闭门造车的,甚至很多成功诗人是走遍中国或在很多地方留下足迹的。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李贺、高适、孟浩然等等;而再看看西方哲人,最据代表性的当属康德,据说一生都没有离开过他居住的哥尼斯堡小镇,生活半径极其有限,但康德哲学却不仅影响了欧洲,也影响了世界,不仅影响了他那个时代,也影响了随后的每个时代。

我们知道,哲学是对世界基本规律和普遍问题的发现和思考,而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理论表明,老庄孔孟与古希腊贤哲们由于时空限制从未谋面(也不可能谋面),但对世界基本规律和普遍问题却有着惊人且相似的见解与看法,以至于后来和今天每当人类遇到问题,都会回望他们,从他们的智慧当中寻找解决路径和答案……

我们再看中国文学最具代表性的唐诗宋词。

唐诗宋词当中尽管不乏一些富含哲理的诗句词句,比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比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等。但是,唐诗也好,宋词也好,绝非以哲理取胜,而是以形象和意境或曰文学性取胜。比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比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比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比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比如“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比如“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比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不一而足。阅读吟诵这些诗词,浮现在我们眼前的首先就是形象,就是意境,而事实上,即使是一些哲理诗,也基本都是用比兴手法先咏物造境,然后道出哲理。比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前两句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前两句则是“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可见,文学与哲学的区别是明显的。文学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特征,具有流動性流传性,文学“走出去”,首先需要文学家“走出去”。与此同时,从某种意义上看,异质文化接受他者的文学或许更加容易,而接受对方的哲学和价值观,或许就没那么容易。

猜你喜欢
唐诗宋词谈论哲理
补唐诗宋词组佳句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
一场暴雨
谈论
探析唐诗宋词中红色表示的意象
哲理漫画
漫画哲理
漫画哲理
哲理漫画
罗贯中与施耐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