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边笔记:2019.04

2019-04-18 02:09穆涛
美文 2019年7期
关键词:大鼓心电图老舍

穆涛

《老舍序跋集》,花城出版社1984年10月版本,定价0.88元。

这本书共收录六十篇序跋,写于1949年之前的三十四篇,1949年以后的二十五篇,胡絜青序一篇。时间最早的,是1930年10月给齐鲁大学写的《齐大月刊》发刊词,最后一文是《北京话语汇》序,该书1964年9月出版。1966年8月24日,老舍先生不堪社会的羞辱,自沉太平湖。最后这篇距他的绝世一沉,差不多两年时间。

一个作家写完一本书,再写序跋,不是书的必须,是写作者需要,是控住不住想说的话。贾平凹说,像赛跑,撞了线之后,一下子停不下来,又跑出的几步。看一个作家的品格和性格,看他作品的序跋,可以知道大概。这类文章基本上是短制,长篇大套的那种,是特别尊重自己的人,接线之后,不是再跑几步,而是现场开了新闻发布会。在序或跋里耍花枪的,也是人生的竞技家,是神,敬而远之为妥。

把一个作家的序或跋连起来,就是这个人的心电图。我们打开老舍先生的心电图,听听他心跳的声音:

“我向来不给自己的作品写序,怕麻烦,很立得住的一个理由。还有呢,要说的话已在书中说了,何必絮絮叨叨?“外甥问我是哪一派作家?属于哪一阶级?代表哪种人讲话?是否脊椎动物?得了多少稿费?我给他买了十斤苹果,堵上他的嘴。”——《猫城记》自序  1933年8月

“茅盾先生不远千里来约稿,嘱写大鼓书词,以求通俗,增高民众抗战情绪。我已写过好几段大鼓书,交各刊物发表,不想抱定一样死啃,所以答应给他一篇旧形式新材料,《今古奇观》式的小说。”——《忠烈图》小引  1938年11月

“在下编这个小唱本,虽然文字俗俚,却句句都是真情实话。希望读者诸公能细念一下,能知道一些这次中日战争是怎么一回事,和谁是谁非。是非分明,理直的就气壮。日本居心不善,要灭我中华,我们实在忍无可忍。我们若再不挺起胸来跟他拼个死活,便真要作亡國奴,子子孙孙永无抬头之日了。”——《打小日本》序  1938年11月

“我一九二四年到伦敦的东方学院去教华文,开始写小说”。“一九三0年回国,思想比在留英的时候稍稍进步了些。在归途中,因缺少旅费,在人种汇聚的新加坡住了半年”。“人是很难完全看清楚自己的,我说得对与不对,还成问题。不过,我的确知道,假若没有人民革命的胜利,没有毛主席对文艺工作的明确的指示,这篇序便无从产生,因为我根本就不会懂什么叫自我检讨,与检讨什么。我希望,以后我还不偷懒,还继续学习创作,按照毛主席所指示的那么去创作。”——《老舍选集》自序  1951年8月

“一九五三年十月,我随同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去到朝鲜。慰问工作结束,我得到总团长贺龙将军的允许,继续留朝数月,到志愿军部队去体验生活。我在志愿军某军住了五个来月,访问了不少位强攻与坚守‘老秃山的英雄,阅读了不少有关的文件。我决定写一部小说。可是,我写不出来。五个来月的时间不够充分了解部队生活的。我写不出人物来。”——《无名高地有了名》后记  1955年5月

“西方国家某些认识我的人说,我已不敢写我所要写的作品,而专听共产党的号召,做了应声虫。假若我是应声虫,我看哪,他们大概是糊涂虫,应声吗?应党之声,应人民之声,应革命之声,有什么不好呢?糊涂虫不肯如此应声,因为糊涂,不辩好歹啊。”——《老舍剧作选》自序  1959年5月

老舍先生,是守文学原则写作的作家。我们今天向老作家学习,究竟学习什么,是个应该深思的问题。

猜你喜欢
大鼓心电图老舍
解人之难的老舍
印象·老舍纪念馆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老年人体检心电图异常及相关因素分析
大鼓里有什么
“对话”小伙伴老舍
神奇的大自然
张大鼓剿匪
临床表现为心悸的预激综合征B型心电图1例
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