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勇 单继红 刘 俊 涂晓斌 钱法文 马建章
(1.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哈尔滨,150040;2.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南昌,330013;3.江西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局,南昌,330046;4.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黑鹳(Ciconianigra)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种群数量约为1 000只[1]。繁殖地主要为北纬30°以北地区[2],包括辽宁朝阳地区、吉林长白山、山东泰山、青海隆宝滩、内蒙古呼伦湖和赤峰、新疆塔里木盆地、陕西洛南等地[2-7];越冬地多在长江流域,湖北、北京、南京、四川、陕西、海南等地均有黑鹳越冬种群的相关报道[2,8-10]。根据笔者多年的调查,发现鄱阳湖湿地有数量较为稳定的黑鹳越冬种群,但一直没有系统报道。本文根据近14年来的环鄱阳湖同步调查数据,整理分析了黑鹳在鄱阳湖的种群数量及分布情况,以掌握鄱阳湖越冬黑鹳的种群数量动态及重点分布区域,为鄱阳湖区域黑鹳的保护与监测提供依据。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长江南岸,江西省北部,地理坐标为115°49′—116°46′E,28°11′—29°51′N。鄱阳湖是一个季节性吞吐型湖泊,既承接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五大河的来水,同时水位也受到长江来水的影响。水位年变幅达9.79—15.36 m,4月进入汛期,呈湖相,7月达最高水位,11月进入枯水期,持续到翌年3月,表现为典型的水陆交替出现的湿地景观鄱阳湖区。该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气温17.0—17.8 ℃。气温季节性变化明显,无霜期平均为246—284 d,年平均降水量1 636.4 mm,年平均日照1 702 h,高于10℃积温平均为5 244—5 666℃,年辐射总量为460—477 kJ/cm2[11]。
自1998年开始,江西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局每年冬季组织一次鄱阳湖湿地水鸟同步调查。调查时间选在越冬期候鸟较为集中的时期,即每年12月至翌年2月。调查区域包括鄱阳湖区三市13县(市、区)范围内的72个子湖泊及周边草洲(图1),对鄱阳湖冬季浅水湖泊及周边河道、草洲基本达到全覆盖。三市13县(市、区)是指南昌市及其管辖的新建县、南昌县、进贤县,九江市及其管辖的瑞昌市、九江县、庐山市、德安县、星子县、共青城市、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上饶市管辖的余干县和鄱阳县。
每次同步调查组建44—46个调查组,每组调查人员1—2人,向导1人,配备1台 20—60倍单筒望远镜和1台8—10倍双筒望远镜,调查人员包括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保护区、都昌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以及鄱阳湖区各县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的工作人员。
每个调查组在调查当天8:00—9:00到达负责调查的区域,开始地面同步调查,调查时沿湖边踏查,无法徒步行走的区域乘船观察,发现水鸟即停下进行观察统计,记录种类数量。黑鹳的调查采用直接计数法,即发现黑鹳即停下进行观察统计,记录准确的数量。
图1 鄱阳湖区黑鹳越冬种群监测点示意图(具体湖名见下方列表)Fig.1 Map showing locations of the lakes involved in monitoring the wintering population of the black stork in Poyang Lake(specific lakes are named in the following list)1.大湖池 Dahuchi;2.沙湖 Shahu;3.蚌湖 Banghu;4.梅西湖 Meixihu;5.朱市湖 Zhushihu;6.中湖池 Zhonghuchi;7.常湖池 Changhuchi;8.象湖 Xianghu;9.大汊湖 Dachahu;10.西湖(南昌县)Xihu(in Nanchang);11.三湖 Sanhu;12.东湖 Donghu;13.三泥湾 Sanniwan;14.芰湖 Jihu;15.瑶湖 Yaohu;16.艾溪湖 Aixihu;17.金溪湖 Jinxihu;18.军山湖 Junshanhu;19.青岚湖 Qinglanhu;20.程家池Chengjiachi;21.南湖(余干县)Nanhu(in Yugan);22.南疆湖 Nanjianghu;23.林充湖 Linchonghu;24.汉池湖 Hanchihu;25.大莲子湖 Dalianzihu;26.企湖 Qihu;27.长溪湖Changxihu;28.花庙湖 Huamiaohu;29.高桥湖 Gaoqiaohu;30.珠琳湖 Zhulinhu;31.新妙湖 Xinmiaohu;32.矶山湖 Jishanhu;33.西湖(都昌县)Xihu(in Duchang);34.南湖(共青城市)Nanhu(in Gongqingcheng);35.梅溪湖 Meixihu;36.十里湖 Shilihu;37.蓼花池 Liaohuachi;38.北港湖 Beiganghu;39.泊洋湖 Boyanghu;40.太泊湖 Taibohu;41.芳湖 Fanghu;42.赛湖 Saihu;43.晚湖 Wanhu;44.芳兰湖 Fanglanhu;45.鞋山湖 Xieshanhu;46.赤湖 Chihu;47.寺下湖 Sixiahu;48.谷山湖Gushanhu;49.砖塘湖 Zhuantanghu;50.南港湖 Nanganghu;51.皂湖 Zaohu;52.陈家湖 Chenjiahu;53.蚕豆湖 Candouhu;54.插旗湖 Chaqihu;55.大伍湖 Dawuhu;56.对面山Duimianshan;57.湛公湖 Zhangonghu;58.泥湖 Nihu;59.南溪湖 Nanxihu;60.珠湖 Zhuhu;61.七里湖 Qilihu;62.长湖 Changhu;63.南尖湖 Nanjianhu;64.苍湖 Canghu;65.落脚湖 Luojiaohu;66.输湖 Shuhu;67.战备湖 Zhanbeihu;68.黄金嘴 Huangjinzui;69.甘泉洲Ganquanzhou;70.马影湖 Mayinghu;71.北甲湖 Beijiahu;72.常湖 Changhu
鄱阳湖水鸟同步调查从1998年开始,2003年冬季第一次记录到黑鹳后,每年都能够在鄱阳湖记录到黑鹳。2003—2016年,鄱阳湖区域共记录到黑鹳越冬种群43次,平均数量为(11.6±13.6)只,观察到最多的一次为80只,地点为鄱阳县的珠湖。鄱阳湖黑鹳年平均种群数量为(35.5±38.5)只,以2005年种群数量最多,数量为145只;2006年次之,数量为78只;再次是2004年的69只;2007年35只;2010年33只;2011年32只;其余年份均低于30只,其中2009年数量最少,只有2只。
鄱阳湖黑鹳种群数量超过20只的年份为8年,超过30只的年份为6年,超过50只的年份只有3年,超过100只的年份仅1年(表1)。从图2可以看出,鄱阳湖黑鹳的越冬种群数量年际变化较大,2004—2006年是黑鹳在鄱阳湖越冬的高峰期,而2008—2009年数量极低,2010年后又有所恢复。从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鄱阳湖的黑鹳越冬种群数量并不稳定,从2004—2006年数量分布的高峰期后一直没有恢复到当时的水平。
表1 2003—2016年鄱阳湖黑鹳越冬种群数量与分布
Tab.1 Population size and distribution of wintering black stork in Poyang Lakes from 2003-2016
图2 2003—2016年冬季鄱阳湖区越冬黑鹳种群数量变化Fig.2 Dynamics of the wintering black stork population size in the Poyang Lakes from 2003-2016
通过对鄱阳湖72个湖泊的水鸟同步调查发现,在15个子湖泊记录到黑鹳越冬个体(表1)。黑鹳在鄱阳县湖区(珠湖、汊池湖、大莲子湖、企湖)分布数量最多,历年种群数量合计达到371只,占鄱阳湖区历年黑鹳总数量的74.6%;在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湖池、沙湖总计记录到黑鹳40只,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湖记录到黑鹳17只,都昌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输湖、南溪湖和新妙湖总计记录到黑鹳29只,保护区内总计记录到黑鹳86只,占鄱阳湖区历年黑鹳总数量的17.3%。此外,在永修县苍湖、共青城市南湖、瑞昌市的赤湖、南昌市新建区的大伍湖和三湖记录的黑鹳数量分别是6只、11只、2只、1只和20只。
根据鄱阳湖各子湖泊记录到黑鹳的频次(图3)表明,没有湖泊每年都记录到黑鹳,间接证明黑鹳在鄱阳湖分布的不稳定性。在珠湖记录到9次,平均数量为(20.9±25.5)只;在企湖记录到8次,平均数量为(11.8±9.7)只;汊池湖7次,平均数量为(10.9±4.5)只;沙湖5次,平均数量为(7.8±5.4)只;在大莲子湖记录到3次,数量分别为4只、6只和3只;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常湖记录到2次,数量分别为9只、8只;只记录到1次的湖泊多达10个,占记录到黑鹳湖泊总数的66.7%。
图3 2003—2016年冬季鄱阳湖区各子湖泊记录到黑鹳的频次Fig.3 Frequencies of wintering black stork in lakes where were recorded from 2003-2016
按县域和保护区统计,鄱阳县记录到黑鹳的次数最多,达到27次,占鄱阳湖区黑鹳记录总次数的62.8%;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记录到6次,占鄱阳湖区黑鹳记录总次数的14.0%;都昌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记录到3次,占鄱阳湖区黑鹳记录总次数的7.0%;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记录到2次,占鄱阳湖区黑鹳记录总次数的4.7%;南昌市限建区记录到2次,占鄱阳湖区黑鹳记录总次数的4.7%;此外,永修县、共青城市、瑞昌市各记录到黑鹳1次,分别占鄱阳湖区黑鹳记录总次数的2.3%。鄱阳湖黑鹳种群在保护区内被记录到的次数只占25.7%,而保护区外被记录到的次数占74.3%。
我国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山西、新疆展开黑鹳种群数量的系统调查[3,12],之后陕西、北京等省份陆续展开调查[13-14],并不断发现黑鹳的新分布地[2]。一直以来鄱阳湖没有进行过专项的黑鹳调查,但从1998年开始至今的环鄱阳湖水鸟同步调查覆盖了全部珍稀涉禽种群数量调查,其中就包括鄱阳湖黑鹳越冬种群由于早期鸟类调查专业人员不足,黑鹳重点分布区又大多不在保护区范围内,鄱阳湖直至2003年的冬季才记录到黑鹳的分布,之后每个越冬期在鄱阳湖都能够发现黑鹳,说明鄱阳湖是黑鹳在长江流域的一个重要越冬地。
黑鹳在鄱阳湖的种群数量为(35.5±38.5)只,年际变化较大,2004—2006年是黑鹳分布的高峰期,期间单次记录到黑鹳的最大种群数量是80只,最大数量为2005年的145只。2007年以后,黑鹳种群数量开始急剧的下降,2008年记录到7只,2009年只记录到2只,这可能和2008、2009年的调查时间在2月中下旬有关,此时已是候鸟越冬后期,部分个体可能已经迁徙。相比其他越冬地,鄱阳湖越冬黑鹳种群近年数量下降较快,云南纳帕海、甘肃张掖、甘肃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黑鹳越冬种群均稳定在100只以上[15-17],而鄱阳湖2010年以后平均数量为(20±9.6)只,一直没有恢复到2005年的水平。
鄱阳湖黑鹳呈聚集型分布,主要分布在以鄱阳县湖区为主的非保护区区域,保护区外分布的个体数量占鄱阳湖越冬黑鹳种群数量的82.7%,这与鄱阳湖越冬的其他珍稀涉禽分布差异较大,如白鹤(Grusleucogeranus)、灰鹤(Grusgrus)等偏植食性涉禽多聚集在沉水植物丰富的保护区或者周边草地、农田[18-19],东方白鹳(Ciconiaboyciana)也有约70%的种群在保护区越冬。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黑鹳食性、栖息地选择等与其他涉禽差异较大,黑鹳主要食物是以小型鱼类为主,通常选择在人为干扰较弱、水质良好、具有一定植被盖度的生境觅食[20-21];另一方面可能因为鄱阳湖渔作方式以“堑秋湖”为主有关[22],黑鹳可能无法承受这种放水捕鱼的渔业方式的干扰,如鄱阳湖国家级保护区有黑鹳分布的大湖池、沙湖均为国有湖泊,不受到“堑秋湖”的渔作方式干扰,而其他7个子湖泊因没有湖区权,渔业作业干扰严重,均未发现黑鹳栖息,发现黑鹳次数最多的珠湖(9次)和企湖(8次)因周边高地较多,隐蔽性较好,黑鹳利用频次更高一些。
目前鄱阳湖区域还没有针对黑鹳栖息地选择、觅食行为的研究。建议尽快在鄱阳湖开展相关研究,掌握黑鹳对环境因素、食物因素和干扰因素的需求,以探明黑鹳在鄱阳湖的适宜生境,从而为鄱阳湖黑鹳栖息地的保护提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