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守庄 安琪瑄 刘琰冉
(1.秦皇岛野生动物园,秦皇岛,066100;2.石家庄市第一中学,石家庄,050019;3.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
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与森林资源经营转型[1],亟待深层次旅游模式的开发。狩猎已不再是一项生产事业,而是转变为旅游娱乐事业,其目的、方式、对象都与传统狩猎有所不同,现代狩猎(Sport hunting)建立在有效保护、科学管理的基础上,以猎人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有计划地进行猎杀,形式多样,各有侧重。我国在1986年建立了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狩猎场——桃山狩猎场,到目前为止,陆续建立了20余家国际狩猎场,其他小型狩猎场也有百余家。野生动物资源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可再生资源,狩猎是野生动物最基本的高效利用方式[2],同时也是野生动物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合理的狩猎既可以调节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也可以推动经济发展,积累保护经费,将狩猎收入反投入利用到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工作中。但要达到持续性的依赖野生动物资源,需要科学严格的对其进行管理,通过调查与监测狩猎资源,合理制定狩猎计划。
河北小五台狩猎场目前仍在建设中,项目区紧邻蔚县空中草原景区,与小五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接壤,不同植被、地貌相互衔接形成多处森林-草原生境交错带[3],享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野生动物资源,为发展狩猎业提供良好基础,将成为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本文对调查区域鸟兽资源进行本底调查,旨在了解小五台猎场狩猎资源现状,掌握狩猎动物种群结构和资源动态,补充其基础数据,进而对狩猎鸟兽资源进行分析评价与管理。
小五台山雄卧太行山、燕山与恒山山脉交汇处,位于河北省张家口蔚县、涿鹿南部山区,最高海拔2 882 m,山势险峻,沟壑纵横,峰谷落差高达1 800 m,是全国著名的风景区和民俗文化旅游胜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小五台山属恒山余脉,气候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性山地气候,全年雨热同季、四季分明,雨量分布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山区全年平均气温6.4℃,平均降水量450—500 mm。本文调查地小五台国际狩猎场地处蔚县南部山区,与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接壤,辖区总面积为3 506 hm2,调查区域为猎场及周围2.0 km范围内,面积为8 000 hm2。区域地理范围为114° 41′14″—114°46′26″E,39°39′01″—39°43′58″N(图1)。狩猎场属中山山地地貌,地势南高北低,区内山体结构复杂,山脊的北坡多为断裂面,其间生有松柏科植物;南坡山势相较平缓,富有大面积的草甸。主要地层属古生界层的寒武系与奥陶系,境内地质构造以断裂为主,主要褶皱为果庄子-窑洞褶皱带。
小五台国际猎场植被丰富,环境优美,林地面积占比93.31%,区域森林覆盖率达60.47%。经初步调查,狩猎场高等植物有67科234种,植被型主要有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由于地貌特征,植被呈现出不同的分布格局。温性针叶林主要以华北落叶松林与油松林为主,华北落叶松林主要分布于海拔1 800 m以上的阴坡,层片种类较为单一,多为天然次生林或人工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以次生植被为主,整齐茂密,种类混杂。灌丛多数成片分布在山林地下,林缘或空旷地带,处于演替早、中期阶段,在封禁、保护较好的地区已逐步向森林阶段进行演替。
图1 小五台国际狩猎场位置图Fig.1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Xiaowutai International Hunting Ground
调查前根据区域资源影像数据聚类分析结果按照栖息生境类型采取分层抽样方法,在1∶50 000的地形图上根据猎场功能区划,在繁殖区、经营区、猎场经营区和边缘地区按不同比例随机取样,并将样地和样线位置在地图上进行布设和标注。本次调查共设计样线10条,样线长度一般为3—5 km,单侧宽50—200 m;在调查区域内不适宜样线调查的地段增设32个样点进行野生动物调查,观测半径50—200 m。调查人员按照制定的调查样线进行实地考察,要求实际行走的线路尽可能穿过野生动物的各种生境。在调查过程中尽量按照即设路线完成。若因地形、地貌以及其他因素造成的实际调查路线与预设路线不符时,利用GPS航迹功能把实际路线进行标注,然后修订下一步的调查路线,以避免样线过于集中。根据实际调查路线与样点观测范围统计调查面积为823 hm2,大于调查区域总面积的10%以上。调查分为2年进行,每年分2次进行,第一次在5—6月进行,第二次调查时间为10—11月。同时通过走访附近村民并查阅相关资料。
主要采用样线法,根据对当地常住居民访问结果,结合文献查阅[4-6],确定调查样线的分布。以1.5 km/h左右的速度行进,记录样带两侧视野内观测到的鸟类与数量。对于一条样线,可在不同季节时间进行调查,多次记录同一样带观察到的鸟类数量及种类,以重复观测的平均值作为统计依据。湖泊水域鸟类借助样点法进行调查,在调查区域根据鸟类分布现状选取若干调查样方,调查者随机选取样方内固定点观测鸟类,采用直接计数法统计种类及数量,并记录鸟类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根据鸟鸣、飞行姿态、羽毛等综合特征对鸟种进行鉴别。利用GPS手持定位仪记录沿线观测地点经纬度、海拔、坡度等地理信息,同时记录生境信息。
主要采用踪迹法和访问法。踪迹法是一种主要应用于哺乳动物的调查方法,与样线法类似,对调查样线中发现的动物实体或动物痕迹通过对比相关资料或询问当地猎人确定物种种类,并进行数量估计。动物痕迹包括足迹、兽径、粪便、采食痕迹、卧迹、叫声等。调查结束按原路线返回过程中为避免重复记录,只记录未观测到的物种或痕迹,已记录过的物种不再进行重复记录。样线行进途中利用GPS手持定位仪记录地理信息,踪迹调查同时辅助访问法,对调查区域常住居民进行走访,结合查阅相关资料[7-8]确定区域内野生动物种类分布与种类数量,以保证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3.1.1 物种组成
猎场地处河北省西北部太行山与恒山交汇处,微地貌类型复杂多变,且植被丰富,使得鸟类分布较多。根据实地调查结果,河北小五台狩猎场共记录鸟类85种,隶属于10目31科[6],约占我国已知鸟类的6.38%,占河北省已知鸟类的18.16%。包括非雀形目10科25种,占鸟类种数的29.41%,其中雁形目(Anseriformes)1科1种,隼形目(Falconiformes)2科5种,鸡形目(Galliformes)1科5种,鸽形目(Columbiformes)1科4种,鹃形目(Cuculiformes)1科2种,鸮形目(Strigiformes)1科3种,夜鹰目(Caprimulgiformes)1科1种,戴胜目(Upupiformes)1科1种,鴷形目(Piciformes)1科3种;雀形目(Passeriformes)21科60种(附表1)。猎场及周围区域鸟类中,雀形目为优势种群,分别占总科数总种数的67.74%和70.59%(表1),这与猎场的自然环境条件密切相关。蔚县地处三山交汇之处,形成中山、河川、丘陵共存的复杂地形地貌,小五台国际猎场毗邻空中草原景区,南与甄家湾村以山脊分界,形成森林-草原过渡带,生态景观多样,大量适宜生境可供雀形目鸟类栖息繁殖[9-10]。
表1 小五台国际猎场鸟类区系组成
Tab.1 Fauna composition of birds in Xiaowutai International Hunting Ground
3.1.2 区系成分
小五台猎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于古北界,地处蒙新、东北区及华北区交界处[11],属河北动物地理区划的太行山山脉省。鸟类区系组成表现出古北界种类占有明显优势,东洋界种类逐渐向北方渗透的趋势。古北界种类有57种,占鸟类物种总数的67.06%;广布种有20种,占鸟类物种总数的23.53%;东洋界物种8种。小五台山鸟类区系关系较为复杂,该区域特殊的地形地貌决定了鸟类分布型的多样性。古北界成分中的北方型固有种构成该辖区鸟类主体,性质多为留鸟与夏候鸟,另有蒙新区和青藏区的中亚成分向东北渗透;东洋界成分有华南区系沿季风区渗入北方的东南亚热带-亚热带型种类,如山斑鸠(Streptopeliaorientalis)、黑枕黄鹂(Orioluschinensis)等,物种数仅次于北方型和东北型种类;还有3种华中区系特有种向北延伸渗入华北区,包括暗绿绣眼鸟(Zosteropsjaponicus)、黄腹山雀(Pardaliparuvenustulus)和山麻雀(Passerrutilans)。
3.1.3 居留型
根据不同鸟类的居留情况,将其分为留鸟、候鸟和旅鸟,其中候鸟可依据繁殖季节又分为夏候鸟和冬候鸟[4]。调查区域处于温带季风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且猎场内以温带针阔混交林为主并镶嵌落叶阔叶林,山涧溪流为鸟类提供便利的饮水条件,因此适宜森林类型的候鸟夏季在此地繁殖[12]。猎场调查区域内以夏候鸟和留鸟居多,共记录的85种鸟类中,夏候鸟30种,留鸟38种,夏候鸟以燕科(Hirundinidae)、鹎科(Pycnonotidae)为主,留鸟中鸦科(Corvidae)和鸠鸽科(Columbidae)占多数,夏候鸟与留鸟种数分别占鸟类总种数的35.29%和44.71%;旅鸟14种,占鸟类总种数的16.47%;冬候鸟仅绿头鸭(Anasplatyrhynchos)、小太平鸟(Bombycillajaponica)及太平鸟(Bombycillagarrulus)3种,占鸟类总种数的3.53%。
3.1.4 生态类群
根据鸟类不同生活方式和习性,拟建小五台狩猎场鸟类资源有6个生态类群,分别为游禽类、涉禽类、陆禽类、猛禽类、攀禽类、鸣禽类[13]。猎场区域85种鸟类,包括游禽1种,占1.18%;猛禽8种,占9.41%;陆禽9种,占10.59%;攀禽7种,占8.24%;鸣禽60种,占70.59%。其中鸣禽为优势类群,本次调查中未发现涉禽类。
3.1.5 多样性分析
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域的生物多样性有着不同的特点,在不同的分类层次上都有着各自的多样性,但测定方法多样。在拟建狩猎区鸟类资源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利用G-F指数进行鸟类多样性分析,其中F指数(科的多样性)Df=14.80;G指数(属的多样性)Dg=3.89;G-F指数DG-F=1-Dg/Df=0.737。
G-F指数的特征表明:①非单种科越多,G-F指数越高。②G-F指数是0—1的测度,一般地Dg/Df的比值在0—1之间。如果该地区仅有一个物种,或仅有几个分布在不同科的物种,则定义该地区G-F指数为零。从表2中可以看出,不同调查地区的G-F指数均较高,但以雾灵山和小五台国际狩猎场区域的G指数、F指数和G-F指数最低。这说明该区资源也相对较少,主要是由于区域内既有生境类型较其他区域单一所致,仅有山地森林、草丛、灌丛与农田等生境,各生境类型斑块分布明显,相互交叉少,群落类型单一。
表2 小五台国际狩猎场与省内其他区域鸟类组成与G-F指数比较
Tab.2 Comparison of G-F index between Xiaowutai International Hunting Ground and other regions of Hebei Province,China
3.1.6 物种优势度分析
按照区域内各种鸟类占鸟类总数的百分比来定义物种的多度,10%以上为优势种,1%—10%为常见物种,1%以下为稀有种。据野外调查与访问可知区域内常见鸟类有斑翅山鹑(Perdixdauurica)、雉鸡(Phasianuscolchicus)、山斑鸠(Streptopeliaorientalis)等;家燕(Hirundorustica)、喜鹊(Picapica)、麻雀(Passermontanus)、小嘴乌鸦(Corvuscorone)、黄胸鹀(Emberizaaureola)等12种鸟类为该地优势种。而石鸡(Alectorischukar)、黑鳶(Milvusmigrans)、纵纹腹小鸮(Athenenoctua)、虎纹伯劳(Laniustigrinus)和锡嘴雀(Coccothraustescoccothraustes)等鸟类属稀有种。
从优势度可以看出,12种优势种中,除了家燕等几种少数居民区常见鸟类外,森林鸟类种类较多,这进一步说明了林鸟在种类上占据优势,而且在数量组成上也是构成区域鸟类的重要组成部分。
3.2.1 物种组成
由于猎场调查区域地处温带,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植被种类繁多,资源丰富,为各种不同种类的动物提供了生息繁衍的良好环境。据调查,猎场及周边社区共有哺乳动物19种,隶属于6目12科,分别是食虫目(Insectivora)1科1种;翼手目(Chiroptera)2科2种;兔形目(Lagomorpha)1科1种;啮齿目(Rodentia)3科7种;食肉目(Carnivora)3科6种;偶蹄目(Artiodactyla)2科2种(附表1)。区域哺乳动物组成相对丰富,占全省种数总数的24.1%。
3.2.2 区系成分
狩猎场记录的兽类物种中,古北界物种有8种,占兽类物种总数的42.11%,占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这与动物地理区划属于古北界相一致。古北界仍以北方型兽类为主体,北方型种类占古北兽种的52.38%,东北型种类较少,仅有赤狐(Vulpesvulpes)一种。区域内有东洋界华南区和西南区代表物种向北延伸分布,如社鼠(Niviventerconfucianus)、岩松鼠(Sciurotamiasdavidianus);东洋界物种有5种,占兽类物种总数的26.32%;广布种有6种,占兽类物种总数的31.58%。区域内兽类动物区系组成以古北界为主,南方动物区系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向北进行渗透扩展。
3.2.3 生态分布
区域内主要植被类型有以桦树、柞树和油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灌木林及灌丛,还有少量的草丛,使得区域野生动物栖息生境变化明显。不同生境中哺乳类的种类组成、数量比例均有较大的差异。主要生境可划分为山地森林、亚高山草甸、山地灌丛、山涧河流及农田农区。多数物种如草兔(Lepuscapensis)、小家鼠(Musmusculus)等物种都分布广泛,野猪(Susscrofa)、西伯利亚狍(Capreoluspygargus)等大型草食兽类常栖息于灌丛、草本茂盛的针阔混交林或森林边缘的疏林中;食肉目种类如黄鼬(Mustelasibirica)、赤狐等常出现于河流附近的草丛或树林中;啮齿目动物如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和大仓鼠(Tscherskiatriton)等一般分布在农田或村庄附近。灌丛生境物种最为丰富,占哺乳动物总数的94.74%;其次为山地森林生境,主要为鼠类和小型的肉食目种类。
3.2.4 物种多样性分析
在拟建狩猎区兽类资源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兽类多样性进行G-F指数分析,其中F指数(科的多样性)Df=5.26;G指数(属的多样性)Dg=2.98;G-F指数DG-F=1-Dg∕Df=0.433。
表3 小五台国际狩猎场与其他区域哺乳动物数量及多样性比较
Tab.3 Comparison of species richness and diversity between Xiaowutai International Hunting Ground and other regions of Hebei Province,China
将猎场的哺乳动物多样性指数与邻近区域哺乳动物资源进行比较(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小五台狩猎场区域兽类科、属的多样性指数均处于较低水平。这是由于区域生境类型多样性与复杂程度较其他区域简单,使得区域内适栖动物较少而形成的。区域内单一物种科及属数多达9个和17个,分别占兽类科数的75.00%,占兽类属数的94.44%,说明区域内兽类组成极单一。
3.2.5 物种优势度分析
根据调查统计与相关资料统计结果,调查区域兽类优势种主要有草兔、褐家鼠、小家鼠、和野猪4种,常见种有花鼠(Eutamiassibiricus)、黄鼬、猪獾(Arctonyxcollaris)等,豹猫(Prionailurusbengalensis)和蝙蝠类物种属稀有种。
河北小五台国际狩猎场处于环京津旅游黄金圈的张家口与大同旅游节点处,附近分布多处观赏景区,包括河北最高峰——小五台山,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有利于对外吸引资金和游客,以谋求旅游业-狩猎业共同发展[14]。因其介于空中草原与小五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间,地貌植被相互衔接形成多处生境交错带,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包括山地、溪流、灌丛、林缘、沼泽等多种地域类型,孕育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为其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猎场内主要的狩猎动物有雉鸡、斑翅山鹑、石鸡、草兔、狍等16种,其中兽类有野猪、猪獾、草兔、黄鼬等10种,占兽类种类的52.63%,草兔、花鼠和野猪的全年总储量居多;猎场周边地区主要狩猎动物以鸡形目的雉鸡、石鸡和斑翅山鹑和草兔及野猪等兽类为主,狩猎动物范围较广,有利于开展多种狩猎方式。猎场周边居民聚居区村民常年以放牧和采集等简单粗放的利用资源方式进行生产活动以维持生计[15],对于资源依赖性仍较大,积极开发狩猎业,以狩代养对于推动猎场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社区脱贫致富有巨大效果,有助于扶贫攻坚。小五台国际狩猎场地理区位优越,生境类型多样,狩猎资源丰富,社区依赖程度高,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基础强,狩猎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野生动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必须以科研为先导,法制管理为保障,在长期的监测管理下方可进行合理利用。为实现小五台国际狩猎场野生动物多样性保护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提出以下保护措施。
4.1.1 加强法规建设,加大监管巡护力度,提高猎场周边村民法律意识,严禁捕猎国家保护动物。对场内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建立执法监督队伍[16],定期针对性地对猎场繁殖区动物进行有续巡护监管,杜绝偷猎、盗采行为的发生。
4.1.2 严格监管动物资源,开展长期监测工作。在狩猎区设置固定监测区,定期对猎场动物进行本底调查,掌握猎场内主要狩猎物种与其他野生动物资源种群动态变化规律,及时预防疫情疫病,为合理开发利用狩猎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4.1.3 加强科学普及力度,提高居民保护意识。将宣传教育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的、长期性的工作,要有周密的计划,定期监督核查加强宣教科普力度,使周边社区群众了解野生动物在维护生态平衡以及农林生产中的作用。
4.1.4 促进社区共管体系建设,正确协调猎场动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间的关系,促进多种经营区项目开发推进,允许居民在经营区合理开展盈利经营活动,转化村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压力,形成动物资源保护统一体。
4.1.5 加强区域内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与修复建设,逐步改善与扩大区域内野生动物栖息生境范围,为野生动物生存与繁衍创造更好的栖息环境。
小五台国际狩猎场初步建成,本底数据正待完善,小五台地区狩猎业的发展也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建设和经营手段都不完备,其建设和管理中仍存在问题还需进行探讨。
4.2.1 加强狩猎动物的种群数量动态监测,谨慎引种,建立谱系档案[17],必要时对被引进狩猎动物进行隔离饲养,保证狩猎物种种群质量。长期进行生境监测,根据实际情况适当修复和改良生境,为狩猎动物提供更适宜的栖息地。
4.2.2 合理制定狩猎方案,严格按照所规定的年度狩猎量进行狩猎活动,狩猎对象在繁殖期应禁止捕获,以保证野生动物资源的繁衍[18]。在有效地保护物种资源的前提下,可建立饲养区以避免资源数量日益减少。开展毛皮兽类和经济动物的人工驯养繁殖工作,扩大野外种群数量,舒缓狩猎压力[19]。
4.2.3 狩猎对于自然资源虽是一种高效利用,但这种利用是有限的,狩猎活动仅能在动物分布密集的地区进行。而在动物分布密度较低的区域,猎场可围绕狩猎中心拓展经营范围[1],与猎场周边社区人员共同开发娱乐、商贸、科普等项目,增加特色产品,以加大资源的利用率。
4.2.4 合理制定狩猎期,划定合理狩猎区,使区域内野生动物特别是狩猎动物能够得到生息休养以恢复种群数量,满足种群空间格局平衡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