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教学设计
海南省三亚市第二中学 张宝钏
教学内容分析:
素有中国现代斯文精品之称的朱自清《绿》,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通过对梅雨潭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的热情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梅雨潭之绿的倾慕和向往,表现了作者对新生活的希望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本文构思精巧缜密、语言优美很值得欣赏;同时它又篇幅短小、层次分明、内容浅易,适合鉴赏。
学情分析:
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已经阅读了了一定数量的写景散文,具备了一定的散文知识和诵读技巧,也初步具有独立的审美鉴赏能力,能够人自然界中得到感悟和启示,提高自己的精神品格。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结合课后思考题和教师提示进行自学活动,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品味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
2.掌握圈点批注等读书动笔的基本方法,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并体会作者的感情
2.如何抓住文章的“文眼”来组织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
教学重难点:
1.写景中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课文的语言风格,变换写景角度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诵读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春天的嫩芽是绿色的,宽阔的草原是绿色的,健康的生命是绿色的。绿色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你们能说几句写“绿”的诗句吗?(生背诵古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风又绿江南岸……)除了古代诗人,我们的现代诗人、散文家朱自清对绿也是情有独钟。他笔下的“绿”,更是千娇百媚,风情万种。这节课,我们就去梅雨潭和朱先生一起“惊诧”绿的丰韵!
(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圈画字词
2.谈谈感受,用一句话表达
“听了《绿》这篇文章,我......”
(形容词用得很多,例如“陶醉了”、“心驰神往”、“仿佛沉浸在绿色的海洋里”、“充满了力量和希望”等等。)
(三)师生合作,探究学习
1.作者写景的立足点有哪几个?每个立足点的观察角度是什么,分别写了什么景物?
明确:第一个立足点是山边,写梅雨潭的远景。
第二个立足点是梅雨亭边,写梅雨潭的环境:山、岩、亭、天、草、瀑布、水花。
第三个立足点是梅雨潭边,写梅雨潭的绿:潭面、水波、水光、水色,并联想。
教师:把三个立足点所绘之景合在一起,就是一幅悬瀑、飞亭、流云等作背景的“梅雨潭图”。
2.问题探究一:这篇散文的文眼是什么?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3.问题探究二:文章开头就直抒胸臆:“我惊诧于梅雨潭之绿了”,但却没有直接写梅雨潭之绿,而是先写了梅雨瀑等梅雨潭周围的环境,到了第三段才浓墨重彩的写梅雨潭的绿,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明确:衬托,这是一种烘云托月的写法。作者以梅雨潭周围的亭、山、云、岩、草的美来衬托梅雨瀑的美,再以梅雨瀑的美。
(描写梅雨潭周围的环境,交代梅雨潭的绿的成因;描写“梅雨瀑”是用来作陪衬,以显出“梅雨潭的绿”尤其令人惊诧。)
4.学生自由朗读第三段,思考作者对绿的总的感受是什么?
明確:醉人、奇异
(四)品味鉴赏
作者对“奇异”“醉人”的绿,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写出了绿的哪些特点?
(五)主题探究
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绿”一般是什么的颜色?)
绿是生命的色彩,是大自然的色彩。
由此可见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这篇短小的游记散文,通过对梅雨潭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六)拓展延伸
学习《绿》的语言风格,组织学生选择大自然中的一种色彩写一篇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