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燕 李淑波
摘要:本文就高校本科教学的通识课内涵进行了阐述,尤其就通识课“材料的发展与历史进步”开设的必要性、目标的确立、授课内容的规划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提供了上好通识课的一些课堂经验。
关键词:通识教育;内涵;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5-0225-02
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北京市属“211”学校,为全国尤其是北京市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质便捷的服务,由于工程学校的普遍特点,学校的理工科占有绝对的优势。近年来,学校对通识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对课程开设、持续发展进行了大胆、大范围的尝试创新与改革,力求使通识教育成为人才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识课程逐渐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通识课的内涵
通识教育在百度百科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通指“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通识教育源于19世纪,是教育的一种,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自20世纪起,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
通识教育与专业化教育,只是教育模式的不同。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因为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学生们可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得到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其终极追求目标是有着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有过各种观点、做法及争议,也面临着新挑战和变革,但它在人才培养上的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有助于解决目前大学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
综上,通识教育传递的是一些涉及生活、学习、社会等方方面面的知识,也可以说是一些常识性的知识。一般认为通识教育其核心精神在于培养学生适当的文化素养、科学知识、宏观视野、生命智慧、分析思辨能力、表达沟通技巧以及终身学习成长的动力。
二、通识课程“材料的发展与历史进步”对理工科学生开设的必要性
1998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对理科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增强学生的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1]。
与许多世界级一流的国外大学相比[2-5],目前国内大学的教育现状为:专业培养目标与各专业的划分较细,高校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工科、文科、理科资源的分配过度不均,这种现状必然造成过分强化专业教育,缺乏健全人格的基本素养教育,忽视通识教育,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严重失衡的后果。比如对于理工科院校而言,学生培养只注重理科思维,忽视人文素质教育,致使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环节薄弱,学生文化陶冶不够,人文素质不高。反之,对于文科院校而言,只注重培养学生的文科思维与能力,忽视对学生的科学素质与素养的培养[6-9]。
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艺术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由于大多数学生的理工科背景,使得学校对通识教育课程尤其重视,因而,通识课程“材料的发展与历史进步”自2009年起成功开设。但由于学生对通识课程的重视不够,加上初期授课教师准备时间短,对通识课程讲授经验不足,出现了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拖堂、学生逃课等这样那样的问题。随后,在授课过程的基础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不断调整课堂内容、上课方式、讲课技巧等,收到了显著的课堂效果,成为学校文科学生需取得6学分理科选修课程的主要课程之一,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
(一)通识课程“材料的发展与历史进步”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
由于“材料的发展与历史进步”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因而本课程根据北京工业大学学生的具体特点,编撰了8个章节的知识灌输及讨论内容,分别为:
第一章:材料与人类文明;第二章:新世纪与材料;第三章: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第四章:金属材料及发展史;第五章:非金属材料及發展史;第六章:高分子材料及发展史;第七章:复合材料及发展史;第八章:材料的未来。
本课程作为理工类通识教育基础课,开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材料是人类生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旨在使学生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立整体与全貌的认识;其目标就是让学生了解现有材料的分类、特性、应用范围及其与相关学科领域的关系,发展历史以及对人类社会的贡献;着重论述当代材料科学发展的主要前沿领域,把握材料的发展趋势,使学生在今后长期的科研、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受益终身。
“材料的发展与历史进步”这门课开设以来,收到良好的课堂反馈,因为笔者始终认为,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学习一些人文方面的知识和阅读一些文学方面的书籍,不仅能开阔自己的视野,扩大知识面,还能在文科与理科专业之间找到相通点、交叉点,做到触类旁通,起到融会贯通的作用[10]。
(二)通识课程“材料的发展与历史进步”的教学过程与授课方式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并举的授课方式及课堂展现,包括教师讲解、学生讲解、辩论讨论等形式。(1)教师讲授:主要是任课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偶尔增加板书教学重点演示;(2)学生讲解及讨论:有2—5堂课的学生讲解科目及1—2堂课的讨论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自身对材料及其发展史的认识,提出见解开拓思维;(3)增加阶段教学效果检验,第四章授课完毕后加入期中测试;(4)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平时表现(20%)+期中测试(20%)+期末考试(60%)。其中期末考试为开卷,可以看笔记、查资料,但禁止相互商量、交头接耳。
三、阶段成果
到目前为止,显著的阶段成果有:(1)课时增加1倍。自课程开设以来,选修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学校从2017年起,课程安排由原来的32学时/学年增加为32学时/学期;(2)学生人数增多。自2017年以来,课堂人数安排由原来的满堂40人/学期增加为60人/学期;
(3)组成教学团队。随着课时增长及学生人数增加,课程讲解教师由1人增加为2人[11]。
四、结论
在通识课程“材料的发展与历史进步”的授课过程中,获得以下体会:(1)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管理,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材料在人类发展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性;(2)加强课件的针对性,让理科生进行人文素养的训练,让文科生接触更多的理科逻辑思维,加强文理科学生之间的教学沟通与交流,文理结合、取长补短;(3)加强学生的课堂讲解能力,展示自我、释放自我,提高演讲能力;(4)增加辩论讨论课占时,为更多的学生抒发己见提供场所与机会;(5)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与教学多样性的结合,更好提升教学效果;(6)组建教师讲解团队,集思广益、开拓思维,增强教师之间的备课沟通,为课程的改革完善起到保驾护航作用。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Z].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34/200408/2982.html
[2]吴坚.哈佛大学与复旦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高教探索,2016,(2):28-33
[3]於荣.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一致性问题的历史发展及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6):32-37
[4]王晓阳,曹盛盛.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模式、挑战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5,(4):17-25
[5]刘学东.新思维,新课程———斯坦福大学通识教育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5):96-102
[6]梁晨.高校通识教育实施现状与策略研究[D].江苏:扬州大学,2017,(6).
[7]别敦荣,齐恬雨.论我国一流大学通识教育改革[J].江苏高教,2018,(1):4-12
[8]刘文.通识教育研究三十年:热点聚焦与前沿探讨[J].教育评论,2018,(1):39-44
[9]何毅.現代大学书院实施通识教育的若干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17,(165):10-15
[10]梅燕.创新思维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大学教育,2013,(3):9-10
[11]霍云霈.公共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问题与策略[J].科教导刊,2018,(7):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