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孩子学习,做成长型妈妈

2019-04-17 08:11周佳
教师·上 2019年3期
关键词:成长学习孩子

周佳

摘 要:文章作者通过阅读《向孩子学习:一种睿智的教育视角》一书,结合书本,联系育儿生活点滴,反思自己,指出家长要向孩子学习平和、表达、尊重、接纳、平等等优秀品质,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做成长型家长。

关键词:孩子;学习;成长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1-10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07-0108-02

冰心说:“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阅读好书,增长智慧,激发勇气;阅读好书,滋养善良,收获快乐。在油墨芬芳中,我们能够触碰心灵的真实,感受思想的共鸣。《向孩子学习:一种睿智的教育视角》就是一本这样的好书,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通过认真阅读该书,我受益匪浅。我读的是书,也是自己。

身为“80后”的年轻妈妈,回忆起我的育儿之路,对照孙云晓老师书中阐释的道理,我觉得惭愧不已。尤其是在养育大宝的过程中,扪心自问,我做得并不好。幸运的是,在第二次做妈妈后,我变得成熟了,这都得益于我的第一个孩子,他就像是一面镜子,纯净透明,所有的喜怒哀乐都毫无保留地反射在脸上。我的情绪和成熟程度,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都被这个小生命映照得一览无余。孙老师指出:“孩子对成人的积极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成年人看来不成熟的社会性,如孩子的童真、原生命形态中尚未受到污染的美好品质;二是孩子正在发展的社会性,特别是那些符合时代精神的社会性。” 在我的孩子身上,我发现了平和、表达、尊重、接纳、平等等闪光点,并积极向他学习。

向孩子学习平和。记得有次,孩子一直玩玩具,磨蹭着不愿意睡觉,恰巧我的情绪状态不是很好,在催促的过程中,不是温柔地劝说,而是粗暴地责骂,还用玩具打了他,虽然不重,但看到孩子遭受委屈却无力申辩的样子,我特别自责和后悔。自己真的是为了爱孩子才发火的吗?其实那一刹那,孩子通过我的表情、语言、行为根本感受不到我的爱。反观孩子,虽然委屈,却没有向我发脾气,只是静静地看着我。很多时候,孩子的爱没变,我的爱却变味了。因为孩子没做好或没按自己的想法来,就把自己的情绪发泄或投射在他身上,会让孩子内心很受伤。作为妈妈,应该谨记,当孩子行为不当,需要制止或者纠正时,依然要满怀爱意地去考虑孩子的感受,平和地对待,这样的处理方式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感谢孩子,教会我平和的心态。

向孩子学习表达。有一回,孩子爸爸在厨房里说我煮饭的时候放多了水,导致米饭有点像稀饭,吐槽我做家务的能力太差,让我尴尬不已。孩子听到后暖心地说了一句:“可是,妈妈你也有做得很好的地方啦,你会陪我玩,会讲故事给我听,会带着我一起做手工。”感谢我的孩子,他充满爱意的表达,让我内心洒满了阳光,感受到了生命的温暖。原来,表扬其实是一种力量,真诚的表扬会将力量传递给另一个人,让接受表扬的人也生出了力量。细细回想,孩子平日常向我表达他的爱和赞美,只是这样的时刻经常被自己忽略了,鲜少回应,以为有些事情只要做了就好,无须多言。其实,即使是心里明白,但听到这些温情的话语时,幸福感是会爆棚的。

感谢孩子,教会我表达的美好。

向孩子学习尊重。孩子喜欢哭,又容易较真。在面对这一问题时,我总是说:“你看泽哥哥遇到这件事就从不哭泣,你怎么就這么爱哭呢?”他边擦眼睛,边回答:“可是我不是泽哥哥呀。”一句话,点醒了我。原来我作为妈妈,并没有真正做到尊重孩子,本来就是不一样的个体,有不同的个性心理差异,而我却只是要求,既不倾听,也没引导,硬生生地通过比较要他成为不哭的人,本身就没有尊重他。这一点,孙云晓老师的书中也提到过:“成为一个真正成熟的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向孩子学习,并且同时促进他们的进步和成长。”当孩子被比较时,因为得不到认可,很容易失去自信。因而真正让孩子自信的方法,绝不是比较式的打击,只有尊重孩子,才能挖掘孩子真正的自我认同和内在驱动,从而让孩子成长得更好。

感谢孩子,教会我尊重的可贵。

向孩子学习接纳。我的第二个孩子又是一个男宝宝,而之前我期待的是一个女宝宝,所以最初有些许失落。于是我和孩子打趣:“哥哥,我们把这个弟弟送回妈妈的肚子里,再给你重新生个妹妹,可以吗?”孩子回答:“不,我就要这个弟弟,你生了什么就带什么啵!”顿时,我的心头涌起了一种莫名的感动,也打消了我心里所有的顾虑,快乐地接受了弟弟的到来。而事实上,他也很快地融入了哥哥的角色里,主动加入照顾弟弟的队伍中。小小的他,会俏皮地学着大人的样子摸摸弟弟的脸蛋,拖长声调叫“小胖胖”;小小的他,会在弟弟要洗屁屁时帮妈妈倒水,给弟弟擦屁屁油;看到弟弟要喝牛奶时,从爸爸手里抢过奶瓶,说道:“我来,我来啰。”孩子,真诚地谢谢你,正是因为你的善良,你的懂事,你的可爱,你的温暖,才让妈妈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对照你,妈妈会发脾气,有时还会把坏情绪带给你,可你却总是无条件地接纳和爱着我这个不完美的妈妈!

感谢孩子,教会我接纳的哲学。

向孩子学习平等。弟弟慢慢长大,兄弟两人偶有争执,我总是习惯性地对大宝说:“你是哥哥,大一点,要让着弟弟。”直到有一天,因为弟弟也看上了哥哥很喜欢的恐龙玩具,于是,我又想当然地要他让给弟弟玩,哥哥眼神里的光黯淡下来,幽幽地对着我说:“妈妈,为什么你总是要我让弟弟,我已经让了很多次了。”他的话语,让我良久说不出话来。他还是一个不到5岁的孩子,我却总是把他想成大人,觉得他比弟弟大,总是要求他让着小的,事实上,他和弟弟是平等的,都是学龄前儿童。我知道他很爱弟弟,但是如果我要求他是哥哥就该让弟弟,就不顾及他的感受,也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只有注意到这点,才能让爱在平等中流动起来,把爱经由大孩子传递给弟弟。

感谢孩子,教会我平等的智慧。

谢谢你,愿意做我的孩子,妈妈也是第一次做妈妈,在没有你之前,妈妈也是一个大孩子,有了你和弟弟,妈妈才明白,如果妈妈想要你们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妈妈自己也必须成为那样的人,不然,我哪里有资格去提要求呢?不然,当你用那稚嫩童真的声音问我:“妈妈,为什么你要我去做,你自己不去呢?”我拿什么回答你!我虽是养育者,却更需要接受孩子的教育,因为他们拥有世上最美好的心灵和最纯洁的品质。

周国平先生说过,教育即生长,是发现,是发展,而不是抑制。因此,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发现孩子的优点,向孩子学习,发展自身的素质,和他一起成长。向孩子学习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这也是成年人真正成熟与睿智的标志。回顾我的育儿史,静心感受美好和童真,反省作为一个大人的庸俗和戾气,我明白了育儿即育己,为人父母即修行,需要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孙云晓.向孩子学习:一种睿智的教育视角[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6.

[2]刘维隽.站在孩子的高度[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成长学习孩子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