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莲
自2015年以来,在省课程游戏化项目改革浪潮的有力推动下,我园正式开启了追随幼儿的课程探索之旅。通过三年的摸索,在实践中逐渐走出了一条适合孩子发展的课程游戏化建设之路,其实践成果得到了各方领导和专家的认可,并成功承办了江苏省科技联盟年会、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年会、江苏省课程游戏化推进会等现场观摩和研讨活动。
反思:过去的幼儿园环境,封闭环境多,开放环境少;材料高结构多,低结构少;成人思维多,幼儿视角少。根据课程游戏化建设中环境创设的要求,我们做了以下调整。
(一)户外环境的调整
户外环境的调整,突出自然性、趣味性和挑战性,通过对户外环境做“减法”和“加法”,努力打造融沙水、攀爬、建构、涂鸦、表演、生活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户外活动场所。
1.户外环境中的“减法”。对户外环境做“减法”的目的,是在把户外有限的空间还给孩子的同时,使空间环境更适合孩子的活动,使空间中的资源更适宜孩子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减法”:(1)减去品种单一、只能观赏不能进入的灌木区。(2)减去缺乏安全性的大片硬质塑胶地、水泥地。(3)减去功能单一的运动器械。
2.户外环境中的“加法”。在做好“减法”的同時,我们积极思考户外环境中的“加法”:(1)增加植物种类。全园查漏补缺,在适宜的场所新增了栾树、乌桕树、凌霄花等52个植物品种,补栽树木183棵,还新增了具有趣味性的植物造型,如紫薇亭、海棠小马、女贞孔雀等。每个班级的孩子还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种植了班花。(2)丰富地面材质。我们将所有教室门口的水泥地都变成了草地,在户外二区增加了长长的坝埂,扩大并新增了沙池、水渠、泥坑,还用瓦片、石头、木头等多种材料铺设连接各区域的小路。(3)整合区域功能。在针对户外环境做“加减法”的基础上,特邀专家指导,进行了区域功能的整合。创设了融运动性、表现性、探索性、社会性为一体的四大综合活动区。(4)在关注儿童需求中不断优化环境。随着环境资源的不断丰富,儿童的探索行为越来越多,也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如孩子们在种植莲藕的大水缸里发现了小鱼,于是,他们找来了放大镜,开始观察小鱼,给小鱼起名字,讨论小鱼从哪里来的?并商量要为小鱼建造一个快乐的池塘。于是。在教师的支持下,他们开始商量改造幼儿园大水池:第一步,了解水池的结构;第二步,自己设计水池;第三步,请工人叔叔帮忙施工。鱼池改造结束,孩子们将小鱼放进了大水池里。为了让小鱼生活得更加舒适,他们又在水池里种上了一些水草。
(二)室内环境的调整
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对室内环境也做了“减法”和“加法”。
1.室内环境中的“减法”。室内环境中的“减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去颜色化——减去不必要的色彩和装饰,避免过度和不良的刺激。(2)去成人化——减去无法移动的柜子、展架及高结构的人工材料,减去成人视角的陈列观赏物等,扩大室内活动空间。(3)去形式化——过去的室内长廊类似“景点”展示式,孩子兴趣不浓,活动效益也低。为此,我们将部分游戏区域回归到班级,把公共空间让给孩子开展阴雨天活动,确保各种气候条件下孩子都能有最大的游戏空间。
2.室内环境中的“加法”。在针对室内环境做“减法”的基础上,我们也做加法。(1)增加多样化的自然材料。(2)增加了低结构的材料。(3)增加有质感的收纳框及可组合和灵活变化的操作柜。
我们通过对室内环境的调整,不仅布置出了像家一样温馨、舒适、让师生都有归属感的环境,同时也使其成为对幼儿有吸引力、有探究兴趣和创作欲望的环境。
随着环境调整的逐步到位,过去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问题也慢慢凸显出来,因此,我们对课程内容也做了反思与调整。
反思:过去的课程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教师习惯刻板地使用教材,看不到孩子真实的生活,也看不到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更看不到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忽略了孩子生活和游戏的价值。为此,在开展对幼儿园课程审议的基础上,我们对课程进行了调整。
(一)课程内容中的“减法”。只有了解儿童的学习,理解儿童的学习,才可能支持、引导和激发儿童的学习,才可能不断为儿童的学习创造条件。虞永平教授曾经说过:“幼儿园要把拿来的课程方案这个拐杖逐渐甩掉。”如何逐渐甩掉这个“包袱”,我们在实践中的做法是,首先让教师逐渐减少对教材内容的依赖,让教师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根据本地区、本园的资源条件,从贴近幼儿的生活出发,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开发适宜的课程资源和课程内容,在课程审议的基础上,逐步替代原有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其次,在根据课程资源和课程内容实施课程活动时,尽量减少或避免教师的高控活动,减少幼儿被动接受知识技能的学习状态。
(二)课程内容中的“加法”。一是增加园本课程的内容比例。2017年以来,在专家的陪伴引领下,我们初步梳理出幼儿园“泥土课程”的基本框架。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广阔、厚实、融合、芬芳、生长”。共分四个篇章——“春生之思”:在赶庙会、樱花跑等活动中,让孩子们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夏长之美”:除了传统的端午节、六一节庆祝活动,我们还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赶犟驴”等地方文化融入游戏,让民间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秋收之味”:让孩子们到田地里摘瓜果、挖山芋,在生活馆让这些瓜果米蔬在孩子们的手里变成各种美味;“冬藏之酿”:亲子运动会、欢乐拜大年,让孩子们挑战寒冷、体验合作,感受温情。二是增加追随儿童兴趣的项目活动。环境资源的不断丰富,激发了孩子们更大的探究自然的兴趣,也随之产生了很多的项目课程。“野花地图”就是其中的一个。春天到了,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他们无意中发现了野花,于是便开始了探索野花的活动。回班后孩子们把自己找到的野花跟其他幼儿一起分享,但在分享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1)教师的手机只有一个,怎样才能让同伴看到找到的花是什么样和在哪里找到的呢?(2)我们怎样让同伴知道幼儿园什么地方有野花,并把它们保护起来?然后他们商量讨论解决问题:他们选择用自己的日记本记录,然后再跟别人分享。制作野花地图——绘制地图:孩子们拿到了幼儿园的地形图后便开始分工合作,一起讨论、设计野花地图,装饰地图。地图设计好后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地图要放在哪里才能让所有的小朋友都能看见呢?于是尝试寻找放地图的合适位置。最后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寻找可以食用的野菜在家制作美食,并且进行品尝。还制作了野菜标本和野花手工香皂与同伴一起分享。通过案例我们看到,孩子在自由、自主的环境中体验合作探究和发现的乐趣。
反思:过去我们有园本教研,但多数停留在读读文章、讲讲理论、写写感想上,而且研讨的课题有时还脱离实际,不能解决一线教师真实的问题和困惑。所以我们对教研方式做了以下调整与改变:
(一)互动式教研。没有安全感是新生分离焦虑的主要原因。为了让教师体验新生入园分离焦虑,我们组织小班教师开展了以下互动式教研:教师两人合作,一人蒙眼,一人指挥走到食堂,并向厨房阿姨说一句感谢的话。活动中走在后面被蒙眼睛的教师回忆说,没有了“安全感”,我紧张得都要哭了。活动后大家都谈了自己的感悟。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体验式教研更能增加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生发出更多解决问题的灵感和路径。
(二)主题式教研。夏天是万物蓬勃生长的季节,两个月的暑假里,幼儿园也到处杂草丛生,按照惯例开学前保育员都会清理,但是今年我们没有清理,而是组织教师开展了一次“开学前园内资源调查”的主题式教研活动。根据活动方案,教师们分成三组对户外的三个区域进行资源分类统计。一个小时的资源大调查后,他们相互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每组推选出一名教师代表发言。小班年级组对户外一区的资源进行分类统计,发现带刺的苦苣菜和有浆的地锦菜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请工人帮忙除去,班级门口的杂草可以让孩子们参与清理。在活动前还可以让孩子商量如何做好自我防护措施。中班年级组对户外二区的资源调查后,觉得园里的有些杂草不要清理,可以让孩子们直接感知、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变化。大班年级组对户外三区的资源进行调查,教师们发现草地里长出了好多野菜,梨树上的梨已经被小鸟吃过了,但这些都是我们幼儿园最宝贵的课程资源。活动结束后,教师们把户外自然资源做了统计和汇总,初步形成了“泥土课程”的二级资源库。
(三)跟进式教研。教研后鼓励教师将学习所得在自己的工作中运用,幼儿园还成立了视导小组,跟进指导,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再研究,形成良性互动氛围,扩大教研增值效应。
课程游戏化的道路还很漫长。作为一所农村幼儿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耕耘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用汗水播种希望,用赤诚浇灌幼苗,在乡村幼教土地上留下一串串坚实的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