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凤
火遍了全中国的《中国诗词大会》,除了武亦姝这样的诗词高手令人赞叹之外,最让人惊叹的要数主持人董卿了,她的诗词功底和熟练驾驭语言的能力深深的吸引了我。她动情时,我也动情,她悲啼时,我也悲啼,仿佛我的情感被她拴住。
至此,我常想: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想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关键因素就是提高课堂语言的驾驭能力。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其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只有具备深厚的课堂语言功底,那他的课堂一定会是润物细无声的,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精神享受,逐渐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让学生捕捉到语文的美。
教师课堂语言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工具,它的科学与否直接决定着学生所学内容的真伪。那么,作为语文教师,该如何提高自己的课堂语言能力呢?
一、讲解适度,力求留白
语文学科是集理解性、形象性、综合性、思想性为一体的学科。课堂的必要讲授对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引导,但是过度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会让语文课堂适得其反。因此,语文课堂讲授应该是和风细雨,点到为止,给学生适当地留点空白,让学生尽情地驰骋在语文世界想象的空间中,培养艺术感知能力。
在一堂讲授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课上,老师让学生理解“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教师问,作者为什么把潭水比作天上虹。学生只能够回答说潭水倒映着天上的景物,很美丽。老师追问虹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颜色斑斓。老师再问比喻要有相似性才能够有效。潭水何以色彩斑斓与彩虹相似呢?这时学生沉默。教师引导说,这幅图景让我们想起一首白居易的诗,其中有“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不就是徐志摩要给我们展现的美景吗!学生恍然大悟。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就适时行了点拨与留白,把陷入到误区中的学生思维引向正途。当学生的思维陷入到死角中,课堂也随之陷入到困境之中时,适当的点拨和留白会扭转整个局面,甚至会起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适当的留白,点到即止,还能够启发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文章。
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在说启发,那么如何启发呢?《学记》中对此有精辟的见解:“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幵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幵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段话的意思是,教师教学要启发学生使其明白晓喻,引导他们前进,而不是硬拉着他们往前走;要激励他们学习,而不是压抑他们的情绪;要开导他们,而不是代替他们做结论。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强拉硬拽,师生关系就会融洽;做到激励而不是压抑,学生学习就会感到轻松容易;做到开启他们的思路而不是代为做结论,学生自然就会认真思考。
全国特级教师于漪组织学生朗读,当同學们读到“油光可鉴”的时候,不少学生打住了:有的低头沉思,有的在相互切磋,有的在窃窃私语……显然,这些学生遇到了障碍。怎么讲下去呢?于老师为了使好的学生有长进,不浅尝辄止,差的学生也能深刻理解,不望文生义,不囫囵吞枣,就作了两种深浅不同的讲解。她先把“油光可鉴”浅解为“涂油的头发梳得很光,可以当镜子来照”,指出鉴就是镜子,这是名词作动词用,是照的意思。然后,于老师又将“鉴”延伸开来,提到朱嘉先生的一首诗《观书有感》,诗歌首句便是“半亩方塘一鉴开”,于老师进一步指出这里的鉴也是镜子的意思一一清激见底的池塘,如同打开的镜子。这样,就讲清了“鉴“的含义。最后,她又指出”鉴“可引申为警戒之意,如引以为鉴,前车之鉴等等。教学能使学生感到和谐、轻松并能促进思考,这才是善于启发诱导。
语文学科的最大特点就是深刻的思想性。一个个故事,一篇篇美文都是前人人生的体验和人生的宝贵总结,富含深厚的思想。因此,我们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引导学生理解并感悟这些深邃的思想,从而获得一种至善的美感体验。当学生在遇到难解的问题时,我们不能立即给出答案,因为所谓的答案都是一种参考,真正的答案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去感知这些思想,让学生畅所欲言,最后教师给以适当的简洁点拨,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气之动物,物之感人
钟嵘在《诗品序》里有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语文学科是思想性很深邃的学科,而这个思想需要学生和作者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方能产生。在这个过程中,语文老师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通过对文本的精彩讲解,逐渐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这种讲解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当我们在学习李白《将进酒》这篇文章时,教师应该带着一种豪迈铿锵的语言来讲解这篇文章,千万不能用低沉压抑的语言来翻译讲解。至此教师的语言一定是昂扬进取的,一定带着对李白的仰慕崇拜之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语言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简而言之,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交际学科,迫切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语言修为能力,带着学生在精彩的语文世界的驰骋游弋,感知生活的那一份美好,寻找真善美,这样才能点亮语文课堂。
★作者通联:安徽蚌埠市固镇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