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武侠和玄幻小说的译介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武侠和玄幻小说译介的现状,然后据此提出了,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中国武侠和玄幻小说应该实施以网络平台为主的译介策略。
关键词:武侠;玄幻;译介;网络
中国的武侠和玄幻小说在国内读者中广受欢迎,因为其中的江湖侠义、武功绝学或道教文化等要么是普罗大众所追求的英雄主义,要么是他们人生的美好愿景。这些小说虽题材略显边缘、内容略显通俗,但它们也是中国文化特色的一部分,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读物。如果这些独具中国特色的小说能够走出去,无疑可以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添上靓丽的一笔。如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在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的同时带领着中国文化走出去。那么,在这样一个促进文化交流的背景下,中国武侠和玄幻小说的译介传播可谓是遇到了极好的机遇。因此,对其译介策略的探究也显得尤为必要了。
一、武侠和玄幻小说的译介现状
一直以来,武侠和玄幻小说都被认为是民进通俗文化,因此由官方出面组织的译介传播几乎没有,大部分的翻译活动都是小说爱好者自发兴起,有的甚至是多人合译完成。
(一)被译且出版成册的小说数目较少
从20世纪70年代,金庸的小说先后被翻译成泰语、越南语、印度尼西亚语、柬埔寨语和马来语、韩语和日语等,并在这些亚洲国家大受欢迎。然而,武侠小说的西方译介一直未能引起太大的重视,仅有极少量被翻译并正式出版。其中,法语版的《射雕英雄传》于2004年由巴黎友丰书店出版问世,2013年和2016年,该出版社又先后出版了《神雕侠侣》和《天龙八部》。然而,它们的销量并不理想,据不完全统计,三部小说的译本出售量共计不足千册。除此之外,就是金庸的《书剑恩仇路》、《雪山飞狐》、《鹿鼎记》、《射雕英雄传》和古龙的《萧十一郎》的英文译本了,分别由英国记者、作家晏格文(Graham Earnshaw)、香港城市大学莫锦屏(Olivia Mok)、英国汉学家闵福德(John Minford)、英国学者郝玉青(Anna Hollywood)和美国译者瑞贝卡·泰(Rebecca S.Tai)翻译。其中,《书剑恩仇路》的英译本(The Book&The Sword)于2004年出版,之后无再版;《雪山飞狐》的英译本(Fox Volant of the Snowy Mountain)于1993年出版,1996年和2004年再版;《鹿鼎记》的译本分三卷,分别于1997、2000及2002年出版;《射雕英雄传》的英译本(Legends of the Condor Heroes)问世较晚,于2018年2月正式出版;《萧十一郎》的英译本(The Eleventh Son:A Novel of Martial Arts and Tangled Love)于2005年出版,之后也无再版。对于译本的读者接受度,仅据亚马逊的评论可知,国外读者对这些译本的总体评价褒贬不一,但更多的是对可读性的正面评价,也有少数具有汉文化基础的读者对细节的翻译要求稍高,如人名、称谓、武器名和武功招式的翻译等。
总的来说,由官方组织翻译推介的中国武侠和玄幻小说几乎没有,已正式出版的译本销量也不佳。且小说多被翻译为亚洲语言和英语,而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这就需要更多的语言版本来帮助它们走出去。
(二)当代武侠和玄幻小说的译介主要以网络翻译和传播为主
除了正式出版的金庸和古龙的个别小说的译本之外,近年来,网络上陆续出现了许多传统武侠小说的新译本,被翻译的小說数量也远超当前已被翻译出版的数量,且不仅仅局限于金庸和古龙的作品,梁羽生、黄易、王度庐、温瑞安和一些新派武侠和玄幻小说作家,如:“我吃西红柿”(朱洪志)、“梦入神机”(王钟)、“天蚕土豆”(李虎)和“唐家三少”(张威)等的作品也被大量翻译。这些翻译活动都是由小说爱好者在网站上自愿发起的。当前,国内已具规模的大型武侠小说翻译网站主要有spcnet、WuxiaWorld及起点国际版Webnovel。
Spcnet是一个专门提供亚洲影视和书籍的网站。网站内开设了武侠翻译论坛,专供武侠爱好者进行翻译连载和交流。论坛自开设以来,获得了惊人的阅读量和点击量,WuxiaWorld的创始人RWX(赖静平)最初就是在spcnet这个翻译论坛上翻译了“我吃西红柿”的《盘龙》大获成功,而创建了专门翻译武侠类小说的网站WuxiaWorld。目前,WuxiaWorld网站已有常驻翻译人员近30人,且每个译者都有深厚且丰富的双语文化背景,也都是武侠类小说的狂热粉丝。由这两个网站翻译完成并推出的中国武侠和玄幻小说已多达40余部,还在翻译连载中的多达近百部。于2017年5月正式成立的起点国际网站也是一个面向海外的中国网文推出网站,上线初期就吸引了大批读者。不过,最受海外读者欢迎的还是WuxiaWorld这个网站。其访问读者中,单是美国读者就约占40%。自创立至今,该网站日均访问者的数量多达数百万。至于译文的质量、语言的可读性和文化的传播性,就国外读者对这些小说的追捧及他们在本国的追文网站上的评论可得知,他们对于这些网络译文的认可度还是很高的,对这类题材的作品的接受也是比较容易的。
因此可以说,虽然中国武侠和玄幻小说没能跟主流文化一样得到足够的官方支持进行推介,但民间的以网络为平台的推介活动已经大力开展,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也可为我们响应“一带一路”的号召,进一步传播中国文化及文学提供灵感。
二、基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译介策略
(一)开设更多的小语种课程,加大力度培养语言人才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多属于小语种,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加大力度培养语言人才。既然是基于文化输出的目的,那么,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就应该除了注重语言的掌握和使用,还要注重了解他国文化、意识形态。这样才能在进行文化输出的时候做到互相尊重,有的放矢,有助于文化的顺利传播。如在进行中国武侠和玄幻小说的译介的时候,就要根据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世界观架构采取相应的译介方式。
(二)搭建产业化的网络翻译平台,采用协同合作的翻译模式
从当前中国网文通过网络途径对外传播的现状可以看出,网络是一个非常便捷迅速的传播途径。搭建产业化的网络翻译平台,可以快速有效地从世界各地召集译者,尤其是具有双语文化背景的中国俠文化和玄幻文学爱好者。网络平台以多种语言设置译前问卷调查版块、译本连载版块、评论交流版块、文化解读版块和常用术语表达库等。译前问卷调查可有助于选出目的语读者希望阅读的作品,有效地避免投石问路的麻烦或文化传播中的雷区。网站根据问卷调查归纳出符合目的语读者口味的书单进行翻译。可先翻译前几个章节并在译本连载版块展出,然后在评论交流版块收集读者对译文的反馈,如:是否需要增添文化背景信息,是否需要译出原文中复杂的武功招式,对于原文中富有深意的人名或绰号是直译还是音译等。根据这些反馈,就可以清楚地了解读者的需求,然后在接下来的翻译中适当地调整翻译策略。文化解读版块是专门为读者设置的。小说中难免涉及目的语读者文化中没有而难以理解的负载词,如果一味地追求语言的可读性,可能就丢掉了原文的异域色彩,因此,适当地补充文化背景信息,介绍武侠世界和玄幻世界的世界观架构非常有必要。术语表达库是为译者和读者设置的。中国的武侠小说,尤其是金庸、古龙等的传统武侠小说,里面的江湖行话已成定式,武功门派和招式也已成体系,而玄幻小说中的道教文化和仙神世界构式也是根植于中国文化之中的,因此相关的术语会贯通于所有的这些小说中,那么术语表达库的建立不仅可以让所有的译者在不同的译作中表达统一,也方便读者查阅记忆。美国翻译学者阿比亚(Kwame Anthony Appiah)的厚翻译理论(Thick Translation)就提倡使用注解和随行注释的方法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丰富的文化和语言语境。因为在他看来,“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必然存在不对等的现象,这就导致了翻译障碍。而采用脚注、尾注、文内释义、文外说明、序言、案语、附笔等延展手段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并且有助于读者获得高度保真的认识”(訾晴,2015:70)。而在异域性比较明显的文本进行译介传播的初级阶段,太多的脚注、尾注、文内释义会影响读者的阅读感受,因此,专门的文外说明会较为合适,这也是文化解读板块和术语库建立的必要性。
对于具体的翻译方法,译者可先透彻地理解原文,了解原文的意象图式,然后再用目的语读者熟悉的意象图式和语言表达出来,以期目的语读者获得与原语读者相同的阅读感受。奈达所谓的翻译的“动态对等”就是指“从语义到风格在接受语中用最贴切、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刘军平,2012:143)。而“纽马克曾指出:所有符号都是事物的隐喻或转喻,一切词语都具有隐喻性。依此可见,翻译本身也是一种隐喻”(王寅,2017:9)。铁木钦科在提出“翻译转喻学”式也曾指出,“任何翻译活动都要失去或增添某些信息,‘部代整或‘整代部的现象不可避免”(王寅,2017:10)。因此,在作品进行译介传播的初级阶段,译者可以不拘泥于原文,尽量使用归化的语言,必要的时候可以省略其中的文化负载词或段落,以传达小说故事的可读性和整体世界观为主。
(三)积极促成线上翻译和线下出版社的对接工作
政府应该支持线上翻译作品以更正式的形式推介出去,因此,应积极促成线上翻译与线下出版社的对接工作,以便译本出版成册,做到官方宣传和民间宣传相结合。
(四)借助当地孔子学院,加大对译作的宣传力度
“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建立了近200所孔子学堂,这不仅给中国主流文化提供了传播平台,也给他国提供了一个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因此,借助当地孔子学院,推介一些看似边缘、但实则是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通俗文学作品也是合适的。
(五)着力打造文化衍生品
文化的呈现形式是多样的,除了以文字形式呈现,也可以影视、图画、动漫、游戏等形式呈现。而中国的武侠和玄幻小說也刚好集故事性、画面感、异域感和文化负载感与一体,若能以更具趣味性和娱乐性的形式呈现出来,应该会更容易被接受。
三、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中国武侠和玄幻小说的译介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然而,中国武侠和玄幻小说的译介可从当前的中国网络文学的对外传播形式中获得启发,即,以网络平台为主,以线下出版宣传为辅;以书籍形式推介为主,以文化衍生品推介为辅;做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官方和民间相结合、主流和非主流相结合。
参考文献:
[1]Appiah,Kwame Anthony.Thick Translation[J].Callaloo,1993 (16):808-819.
[2]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3]刘萍.武侠世界网站对中国网络奇幻小说的英译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
[4]王寅.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过程新观[J].中国翻译,2017 (6):5-10.
[5]訾晴.厚翻译与中国英语——中国典籍英译策略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 (2):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