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朝晖
在浙江省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温州市龙湾中学为了破解发展瓶颈,抓住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秉持温州人特有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敢想敢说敢做,在已有的课程设置框架之上,重新规划学校课程体系,从2014级高一年级开始逐步实施全员全科、分层、分类走班。三年下来,我们在摸索中前行,在前行中积累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探寻走班教学的六种策略
虽曾经搞过类似的教学改革,如打通体育必修课与选修课,实行选项走班,我们也做了很多宣传和动员工作,但是当开始推进全员全科、分层、分类走班时,质疑声还是扑面而来:“语文、数学、英语分层,这是在变相设重点班,是违背教育公平和相关法规的。”“学生从早走到晚,课间走廊简直就是菜场。”“上课铃声响了两分钟了,好几个学生才进课堂。”“我的作业每次都收不齐啊!”“再这样抢课,有的老师课程被秒杀,有的老师学生人数不足,同事关系怎么会和谐?学科组整体水平怎么提高?”在一次联考后,质疑达到了顶峰。甚至有家长对班主任说:“特色很丰满,成绩很骨感啊!像我这样的家长,还是只看分数和一本率的,没特色但一本率高的学校,照样是很好的。我的孩子不愿做小白鼠。”
尽管也困惑过,担心过,但我们依旧执着于教育理想,直面挑战。我们坚信困境中更需要破釜沉舟的精神。
1.35种组合,35种走班
2014年9月,我们在高一年级探索语文和英语学科部分课时走班教学,把语文的“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和英语的“英语听力”部分每周各拿出一些课时实施分层走班教学,学生则被分成实验班、拓展班、创新班三个层次。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实施所有学科必修课全面走班,语、数、英分为3个层次,选考科目满足“7选3”全部35种组合,体育课进行选项教学。至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高二年级都做到了全员分层、分类、分项走班上课,真正体现了“35种组合,35种走班”。语、数、英分层走班后,学生在课堂上更有收获,竞争意识更强,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师生归属感降低、管理难度加大、学科差异不平衡等。数学、英语的考试成绩各层平均分相差较大,语文的各层平均分相差较小,如数学有14分差距,而语文仅有4分差距。权衡之下,我们调整了方案,实施数英捆绑式分层,以不同的占比(语文1、数学1.5、英语1.2)算出总分再分层,把三个层次调整为创新班、拓展班两个层次。
从2014级到2016级,走班模式得到了逐步的优化。
2.有多少个学生,就有多少张课表
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围绕夯实基础、差异发展、鼓励冒尖的课程目标,我们构建“三层次、七领域”的立体课程体系,为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丰富、多样、可选择的课程体系。比如,从高一开始,利用生涯规划课及专题教育课对学生进行人生规划和选课指导。选考科目至少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体验后再做选择,也不要求学生一次就选择完毕,可分步进行。为协助学生选择,在高一上学期考试中,试卷按“70+30”的结构命题,帮助学生和教师分析学科专业潜力,为选择提供参考。学生根据高一上学期的情况,结合个人生涯规划、学科兴趣、考试成绩,在成长导师的指导下做出初步选择,把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七门功课列成学考或选考科目,如果不能确定,则为“待定”科目。教务处根据“学考、选考、待定”三个类别编排班级,按照每班少于40人、兼顾教师资源的原则,每个学科编排13个班级,供学生自主选择类别和老师。
课时编排是走班教学管理的难题,我们分别对“语数英体艺”学科和“7选3”学科进行捆绑编排课时,实现循环课时模式。教务处公布编排好的功课表(含任课教师)供学生网络选课。选课采用“抢课制”,规定时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类别、教学班级、上课教师。学生选定教学班级和上课教师后,必须保持该科目的教学班级和上课教师一致。正常情况下,学生第一次参加学考与选考的时间和科目如表1所示。
3.别样的创新走班管理
在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前提下,我们的走班管理做了三方面创新。
一是教师双岗协调制。即行政班班主任与教学班班主任协同管理。行政班班主任负责班级的集体活动、生涯规划、成绩分析、家校联系等事务。教学班班主任是教学班的核心,是教学班中教学、纪律、财物、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既要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又要承担起管理本班学生的责任,与行政班班主任通力合作。
二是成长导师制。以双向选择的方式,为每位学生配备成长导师,每位教师为十位左右的学生当成长导师。导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学科成绩、学习兴趣、认知水平、学习潜力等方面进行跟踪,帮助学生选择与其性向、志趣相一致的课程,做到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和生活上指导。同时,坚持学生成长“四结合”的管理制度,即行政班班主任、教学班班主任、导师、家长相结合的管理制度。
三是学生自主管理制。每个教学班设一位班长,负责班务和日常的卫生监督等工作。每个教学班设多个来自不同的行政班的课代表(小组长),主要负责收发行政班同一层次学生的作业。
4.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在传统的行政班教学模式下,“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比较普遍。分层分类走班教学对教师“关注学生的学”和“审视自己的教”,以及做到“因材施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求教师在学生分层(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考试标准》,结合不同层次(类别)学生的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例题选择并注意层次(类别)和梯度,以适应相应层次(類别)的学生。分层学科的授课,对A层学生坚持“低起点、补台阶、拉着手、多鼓励”原则,做到“要求低、坡度小、低起点、浅讲练、补漏缺”;对 B 层学生坚持“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抓反馈”原则,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基础上的学科能力提升;对 C 层学生坚持“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原则,做到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培养综合运用知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我们还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创设更佳的学习环境。如地理组整合学校资源,打造地理校园(包括气象站、农耕区、岩石区、植物群、星球区等),创建浙江省重点地理实验室,让学生的学习浸润在地理空间中。在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优化课堂五要素:学生学习主体性、课堂教学精准化、学习内容核心化、课堂学习深度化、课堂彰显学术性,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基于学、展示学、交流学、深化学的“学堂”。
5.突出评价的激励功能
走班教学承认了学生的差异性及发展的不平衡性,走班制評价就不能以学习成绩为唯一标准。多元化,突出激励与调控功能,应该成为评价的指导思想。学生方面,我们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教师方面,实行横向评价(包括学生满意度测评、教学成绩横向比较)和纵向评价结合。纵向评价是依起点看动态变化,以开始走班的原始分班成绩为依据,主要考量优秀率(学科前45%)和后进生率(学科后10%),根据起点看增量值。同时,我们突出了备课组的抱团取暖和整体捆绑效应,每个年级备课组在联考中的成绩排名,直接影响组员的学期绩效考核等第。班级评价方面,一是通过行政班成绩的比较强化行政班功能,将学生的3门选考科目进行等级赋分,加上语数英的卷面分,再将年级学生的总分进行排序,比较前45%和后10%的人数,算出班级成绩状况。行政班的班主任不仅要关注本班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选考科目是否符合学生实际。二是通过专题教育课、常规考核和丰富的文体活动等形式加强行政班的集体归宿感。
6.凝聚教师团队更强大的力量
走班教学后,学校内部的流动性增强,更应该凝聚团队的力量。为此,我们在三个层面树立了标准:管理层,零距离整合、多层次介入、全方位服务;教师层,围拢来、细起来、研下去、潜下来;学生层,静下来、激起来、舒展开、浮上来。我们坚持团队合作的常态:经常碰、细商量、任务清、目标明。管理团队方面,设立了“1+2+X”教学质量责任小组;班主任团队,实行目标责任制,做到与学生长程陪同;联盟团队,坚持“盯目标、常比较”,赶超竞争对手。我们尤其加强了备课组建设,实行新老结合、三年责任制和捆绑评价。组长主抓教学计划制订;骨干教师发挥模范作用,助推年轻教师发展;年轻教师勤勉刻苦,大胆创新。这样就促进了教师交流经验,共享教学智慧,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如地理组推行“双向建构,一三五结构”,即研究学科和学生,通过单元备课、课型研究、主题研究等方式,设计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导学案引导学生开展有效学习。同一备课组资源共建,不同年级资源流动,提高了教师的备课效率,形成专业基础扎实、注重课程开发与实施、课堂教与学的教育教学研究的实践成果,也强化了问题梳理—自主研究—展示交流—汇总提升—再次提升的螺旋式研修提升模式。地理组教师在专业、方法、社会领域等方面进行全面研修,成长为不同风格的卓越教师,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要。
二、走班教学带来三种突破
龙湾中学走班教学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保障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利为前提,营造了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学习环境,实现了教育的整体优化。通过实施走班教学,龙湾中学带来了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方面的突破。
1.学生在选择中体验成功
走班制教学方式充分赋予学生主体地位,克服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度下几百名学生读同一本书,上同样的课,做同样的练习,忽略学生自身成长中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等弊端。不少创新班的学生说:“以前上课走点神没多大关系,现在上课要全力以赴,精神高度集中,否则就会被落下,现在知道什么是高手云集了。”拓展班的学生则希望提高成绩,调整到创新班,又由于作业切合他们的实际,竞争意识和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李同学说:“原先我的数学不好,好多题目不会做,对数学提不起兴趣。现在我的目标更加明确了。”2018年考上“985”名校的小章同学说:“我的化学和生物非常好,而物理却很差。要是‘7选3不是自由选课走班,而是像有些学校那样提供多种固定组合的‘套餐,我很可能就会无法选择自己的优势学科而吃亏了。”
2.教师在挑战中提高能力
实施走班制教学的核心要义是满足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教师不仅要备课标、备教材,更要将“备学生”落到实处,能够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呈现合适的教学内容,设计出更加有效的教学形式,布置切合学生实际的作业,并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分类别进行测验与评价。这些无疑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我校年轻的实验班教师金老师,因为刚毕业不久,学生最初对他不是很认可,但是金老师并没有气馁,而是积极学习、反思。他逐步认识到:实验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不是很高,教师要力争运用娴熟的教学艺术、丰富的表情和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上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学生多互动、交流。金老师一方面加强了教学方法的改进和课堂教学组织管理,另一方面积极与学生沟通,拉近了师生关系,现在已深得学生认可。
3.学校在探索中提升品位
2016年11月,浙江省一级特色示范高中评估考核组莅临我校现场评估,专家们对我校的全员全科、分层、分类走班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种做法走在全省高中的前列,是具有鲜明特色的一大亮点。最终,龙湾中学成为浙江省最年轻的省一级特色示范高中,实现了办学品位的飞跃。龙湾中学的走班教学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树立了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区优质示范高中的学校形象。近两年来,学校三次承办全国性教育教学研讨会:“走班教学背景下课程改革实践探索”全国研讨会、“聚焦龙湾中学,深入课改实地”全国研讨会、“全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教育装备创新应用”研讨会,共有来自30个省区的800多名教育局长和校长、骨干教师与会。我校领导到全国各地讲学达40余场次,来校参观交流、跟岗学习的有全国各地70家单位3500余人次。
龙湾中学的课改探索之路表明,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课改的主要突破点在于育人模式的变革和学校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只有通过构建体现多样性、选择性和实践性的学校课程体系,才能够为学生发展创造更大的成长空间和机会。
(作者系浙江省温州市龙湾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孙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