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经典诵读与文言能力建构

2019-04-17 01:04张燕玲倪佳敏
中国教师 2019年4期
关键词:中华文言文传统

张燕玲 倪佳敏

一、中华传统经典

刘勰在《文心雕龙》宗经篇中说道:“三极彝训,其书言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论。”所谓“经”,就是历经时间考验后亘古不变的道理,“经典”就是承载“至道”与“鸿论”的典籍。阅读经典,能“经天地,纬阴阳,正纪纲,弘道德,显仁足以利物,藏用足以独善”。我们今天常讲的“国学”又是什么含义?虽然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未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但我们今天所说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并涵盖后期各朝代的各类的中华文化学术。“国学”之名,始于清末。当时,欧美学术进入中国,号为“新学”“西学”等,与之相对,人们便把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旧学”“中学”或“国学”等。所以“国学”的涵义是“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的“中国固有的文化学术”,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为基础并涵盖后期各朝代的中华文化学术,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北京大学王余光教授等人对“五四运动”以后胡适、朱自清、钱穆等知名学者开列的国学书单进行整理,大致将中华国学经典分为以下八类:(1)四书五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2)前四史(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 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与《资治通鉴》;(3)先秦诸子;(4)其他子部书,如《论衡》《坛经》《颜氏家训》等;(5)唐宋诗文;(6)其他诗文,如《楚辞》《文选》《陶渊明集》等;(7)古典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8)其他,如《左传》《说文解字》等。并且他们在此基础上统计被推荐书目的频次,前十名排行是:《诗经》《史记》《庄子》《老子》《论语》《孟子》《韩非子》《楚辞》《左传》《荀子》。

二、经典诵读的意义

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经典呢?大家可能会说因为它是中国的,是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我们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的,但意义远远不止于此。今天我们学习中华国学经典,有如下几方面的意义。

第一,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必需。

“我国文化之悠久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罕有其匹的连续性,形成一条从未枯竭、从未中断的长河”“构成我们民族文化的这一方面是我们的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维护我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纽带”(1995年政协提案:《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如果任此文化遗产在我们这几代消失,我们将成为历史罪人、民族罪人。

第二,是文化战略和国家安全的需要。

西方的文化渗透和意识形态颠覆的活动和企图始终没有停止。尼克松在《1999不戰而胜》中有一段话说得很明白:“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南怀瑾先生曾感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可怕的是把国家和民族的根本文化都丢掉了,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闻一多更是警示道:“我国前途之危险不独在政治、经济有被人征服之虑,且有文化被人征服之祸患。文化之征服甚于其他方面征服之百千倍之。”而习总书记更是从文化战略的高度指示我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所以,文化关乎我们的国运兴衰和民族的存亡,我们没有理由不捍卫我们的文化。

第三,是立德树人的现实需求。

“见贤思齐,见不善如探汤”“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论语》《老子》等这些经典所记载的圣贤思想,并未随岁月的流逝而失去其价值,它记载了仁者的教诲、贤者的德行、淳朴美善的心智,蕴含着恒常的、真实的、活泼的道理,是古人修身治国的宝训;它里面所闪烁的,绝不是一时一事的小聪明,而是在前人成败得失中淬炼出来的经久不衰的大智慧;它历久弥新,依然焕发着生命活力,是我们立身行道,修身养德的准则。习总书记说中华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指示我们要“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第四,为治国理政、解决人类现实纷争提供有益的启示。

习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当今世界,人类文明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物质的极大丰富是古代世界完全不能想象的。同时,当代人类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难题,比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等等。”“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除谙熟二十四史外,通读《资治通鉴》十七遍之多,把儒家的民本思想和道家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思想创造性地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创造性地发展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讲话中所涉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达六十多种,把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带给全世界,形成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国理政新思想,显现出了高度的政治智慧和韬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我们治国理政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和中国智慧。

第五,“素读”经典是“培养天才”的启智益智方式。

日本右脑开发专家七田真在《超右脑照相记忆法》中论述道:“‘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明治以前的日本教育就是这样按字面来教孩子‘素读中国的四书五经的。”他还说:“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也就是右脑教育法。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读。”战前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科学家有10个人,他们全都做过这种‘素读练习。在孩童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大量记诵人类智慧的经典,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记忆力,可以开启其智慧,培养他们的聪明才智。中国古代出现的无数有成就的人,都是中国古代这种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而民国时期的大师级人物,无论是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还是科学家,他们也都有过私塾“素读”经典的经历,如杨振宁、苏步青、竺可桢、鲁迅、胡适、季羡林、钱穆……看似最简单最愚笨的方法,其实是最有智慧最聪明的方法。我们现在往往对“死记硬背”很排斥很否定,其实,即便是在互联网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的头脑的记忆力依然是电脑不能替代的。虽然网络查阅资料很方便,但不存储在我们自己的脑子里,我们就很难随时提取,很难与我们的生命融为一体。存在电脑里的东西是外在于我们生命的,难以内化成为我们的素养和能力。

第六,是语文学习的“铁门限”,事半功倍的有效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中,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必背篇目,为什么?因为语言的建构离不开大量经典诗文的背诵记忆,否则难以形成语感,达到游刃有余、挥洒自如的语言运用。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代学人,包括近现代大家,哪一个不是学富五车,四书五经烂熟于心?想要避开经典的记诵而达到语文能力的高水平,可以说是痴人说梦。吕叔湘先生早在四十年前批评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读得少,速度慢,效果差,费时多),今天为什么依然难以得到有效改观?“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根本原因还是学生背得少,读得少。南怀瑾先生也不止一次袒露自己的读书心得:“我们以前读书是这样读的,会背来的……不要讲理由,老师说读啊,我们就开始吟唱了……结果几十年过去了,还装在脑子里。”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说:“如果我现在要教孩子的话,也要他念这些古书(《史记》《汉书》),暑假时也盯着他背古文、背诗词,我觉得这几千年的文化遗产,非常可贵。我认为念中国诗词,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我觉得我们应该鼓励背书,多背古文、多背诗词,这对于文字表现是一种最好的训练。”语文素养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一定数量的经典诗文的背诵是绕不过去的“铁门限”,也是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三、国学经典阅读的困境及解除困境的方式

在中国传统“经史子集”部类中的典籍,几乎都是以文言文为语言形式写成的著作。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成为书面语言,对于人们的阅读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白话文已取代文言文成为书面语言的百年发展中,我们对于古代文献的阅读能力已经非常薄弱了,或者说,我们打开经史子集这些经典,已经不再具有阅读的能力了,甚至出现了文化的断层。长期对传统经典的远离,让人们觉得传统经典如同“天书”一般,拗口难懂,枯燥无味,无法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出现读不懂、不知道如何读、读完后没有什么收获等问题。大众文化的传播、读图时代的来临让人们在经典阅讀和娱乐阅读中更趋向于选择后者,“读不懂”是人们在阅读以文言文为语言形式的传统经典时所遇到的主要困境。“读不懂”自然就不会感兴趣,也难以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读不懂就望而却步了吗?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根本需要。阅读中华传统经典需要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这个文言文阅读能力如何获得?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目标,要求达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据统计,在2016年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篇目为30课(37篇)约8075字,占总142课的21.1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背诵的文言文字数达到了5100余字,《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学生背诵的文言文数量达到了13000多字,从教材到课标对文言文阅读都予以了相应的重视。但这个要求和数量,远远还不能达到学生阅读经史子集的能力,而且实现这个目标要高中毕业以后了。如果等待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形成了,再去阅读中华经典就为时已晚。文言学习起步晚、数量少,是导致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学习为目的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回读、理解和记忆,相较于以娱乐为目的的阅读,读者在阅读中可能无法感受到更多的乐趣。但经典绝不是简单的娱乐消遣阅读,是一个需要以生命体验不断理解融合最终顿悟的过程。靠阅读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还无法达到阅读中华优秀传统经典的能力,这就需要课内课外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经典作为阅读者语言建构的材料,在中华优秀经典的阅读中提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在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同时领略中华传统经典的思想智慧,两者同步进行。其实,语言建构的途径不外乎大量的阅读和记诵。相较记诵而言,一般性阅读所积累的语言材料是短期的、暂时的,印记不深的,随着时间的流逝,阅读后的内容会逐渐淡忘。依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背诵对于语言建构的作用更具长久性和有效性。所以,中国古代的教育就特别强调对于经典的熟读成诵,铭记不忘,长久地刻印在脑子里,成为终身受用的精神食粮。

语言文字的力量和丰富程度来源于语言使用者的积累程度和遣词造句的能力,语言贫乏的人往往缺乏阅读和积累。而记诵积累的最佳时期是童年、少年时期,这时候的积累是事半功倍的。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所能掌握的知识,就数量说要比他日后掌握的知识多10倍。”在阅历尚浅的孩童少年时代,需要挖掘其记忆力,让孩子多积累中华优秀传统经典,使这些语言材料印刻在脑中,成为语言建构体系中的一部分,熔铸在其生命中,这不仅进行了语言建构,促进了语感的形成,也奠定了其生命的底色和人格情怀的基础。但遗憾的是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要初中才学习文言文,这个时间太晚了,错过了孩童语言建构的最好时期。所以,应该在学生识字达到两千字左右的小学二年级、三年级就开始学习国学经典。

反观几千年来的中国古代教育,传统的私塾“素读”方式培养出无数名家:鲁迅少年时能熟背《纲鉴》,茅盾倒背如流《红楼梦》,杨振宁初中熟背《孟子》……“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读”。但当今日提起私塾教育时,多数人想到的则是摇头晃脑地死记硬背和掌手鞭笞的粗暴体罚,认为其观念迂腐陈旧而予以全盘否定,这是非常片面失之客观的。虽然今天我们不能简单地复原古代的私塾,但古人的读书方法依然有供我们思考借鉴之处。

古代私塾教育中没有教科书,学生所读的材料除蒙学之外就是经史子集这些原典。古人读书的方法在于熟读精思、反复温习、重讲复讲。经典的阅读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它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与理解能力的不断丰富逐渐理解和体悟。而快速的粗读、略读、浏览的现代阅读方式,能擴大信息量,开阔眼界,增长见闻,但难以铭记于心,难以有效培养语感、形成语言建构,更难培育出信手拈来、汩汩泉涌的语言表现能力。过目不忘鲜有人能做到,必须靠书读百遍的记诵功夫。如果没有将“至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君子慎其独也”警示印刻于胸中,如何能历练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胸襟与抱负?如果没有将“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的教诲牢记于心,如何在待人处事中时时反求诸己,进而成为内省不疚的正人君子?

文言文作为古代书面语,与现代汉语存在着诸多差别,文言文的阅读是在阅读者已有的阅读认知积累下进行的,与现代白话文阅读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在文本解读前,语意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但文言文并非与白话文毫无关联,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词汇、句法和修辞不可能完全脱离古代汉语而独立存在。积累相应的文言文知识后,便能在阅读传统经典的路上如虎添翼,不能因为“读不懂”而放弃了阅读经典,而应该在经典阅读中培养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以文言文阅读能力促进阅读经典。阅读积累背诵得越多,对于传统经典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越强,以此进入经典阅读的良性循环。

四、循序渐进的经典诵读次第和日积月累的坚持

阅读传统经典作品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不能在孩童尚未启蒙前阅读《尚书》等佶屈聱牙的经典,这样就会在磨灭阅读兴趣的同时也让阅读者对于传统经典望而却步。在内容上次第上,《三字经》给了我们很好的借鉴,“小学终,至四书”“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而朱熹所编定的四书次序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按照内容从易到难逐渐深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推荐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背诵的古诗文135篇(段),约为9836字。《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附录中推荐了高中阶段需要背诵的古诗文具体篇目,合计约17639字。但如果把这个数量分散在12年的语文学习中,背诵27475字,平均每天仅需背诵6个字左右!相较于每天背诵6个字而言,如果每天能多背几十字,达到每天30字的任务,对于处在记忆里黄金阶段的青少年而言,应该是不困难的。如果每天背诵30字左右的经典,12年的语文学习可以达到122640字的积累量,但贵在坚持!很少有孩子能养成每天记诵一定数量经典的习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形成,只有日积月累达到一定的数量时才能产生质变。青少年时期,重要的不在完全理解,而在记忆,只需理解与孩子年龄相应的那部分就可以了,不需要全部、完全的理解消化,是先记忆后理解。

总之,由浅入深,持之以恒,每天记诵20~30字的内容,小学6年可以有4万至6万字的背诵量,义务教育9年就是近10万字的量。这样的积累建构,我们的语言文字能力还会弱吗?而且我们背诵的又是圣贤的箴言,我们知行合一,躬行实践,君子人格也在潜移默化中铸就形成,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王余光.论阅读传统经典[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110-116.

[2]郭齐家.郭齐家论传统教育:“三观”奠定中国特色[OL].http://guoxue.ifeng.com/a/20161004/ 50060676_0.shtml.

[3]赵朴初等.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OL].1995年政协第016号提案,https://wenku.baidu.com/view/009454addd3383c4bb4cd2ff.html.

[4][日]七田真.超右脑照相记忆法快速唤醒右脑照相记忆功能[M].李菁菁,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4:88.

[5]陈琴.“素读”经典[J].人民教育,2007(21):35-40.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肖佳晓

猜你喜欢
中华文言文传统
文言文阅读专练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