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 郭抒远
摘 要: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明确标示出217个亦声字,但《说文解字》中的标示仍不全面。我们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亦声字的定义及特点,找出《说文解字》中标释为形声字实则为亦声字的字共七十九个。本文从中选取部分例字分析论证,考证其实则为亦声字,并根据母文与该字的关系将这些例字分为两类:一为亦声字表示母文本义,一为亦声字表示母文引申义。
关键词: 《说文解字》 亦声字 形声字
一、“亦声”的概念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文字工具书,许慎全面运用六书理论分析字形。但《说文》中有些汉字介于会意与形声之间,无法使用六书理论进行分析,许慎在《说文》中称之为亦声,后人称该类字为亦声字。虽然许慎第一次提出亦声这一理论,但他只是在说解文字时有提及,并未对其作出详细论述。后世学者在许慎的基础上对亦声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以下简称《段注》)中第一次给亦声做了界定:“凡言亦声者,会意兼形声也。凡字有用六书之一者,有兼六书之二者。”王筠在《说文释例》中将亦声分为三类:“言亦声者凡三种:会意而兼声者,一也;形声字而兼意者,二也;分别文之在本部者,三也。”至于分别文,他认为“字有不须偏旁而义已足者,则其偏旁为后人递加也。其加偏旁而义遂异者为分别文,其种有二:一则正义为借义所夺,因加偏旁以别之……二则本字义多,既加偏旁,则祗分一义。”王氏认为亦声当起于声符的本义,不应取其引申义,这样又缩小了亦声字这一概念的使用范围。综合段玉裁和王筠二位对亦声字的看法,我们认为亦声字中表音又表意的构字部件不仅要跟该字有形音义上的联系,而且该字要由这个兼表声义的构字部件孳乳分化而来。我们将亦声字中兼表声义的构字部件称为母文。母文特点有二:一为形音义皆备;二为具有分化孳乳新字能力。亦声字的产生或是因为母文常用来记录引申义、假借义,故加偏旁表其本义;或是因为母文引申义颇多,故加偏旁表示其一引申义。
许慎在《说文》中对亦声字的标示不甚全面,有误将亦声字分析为形声字的情况。我们根据亦声字的定义及特点,找出《说文》中误标为形声的亦声字共计七十九个。本文从中选取七个进行详细论证,并根据母文与该字的关系将其分为两类:一为亦声字表示母文的本义,一为亦声字表示母文的引申义,具体分析如下文。在分析上古音时,参考的是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2010年)。文章依次为所分析论证之字统一顺次编号。
二、亦声字表示母文的本义
形声字为合体字,其中表声的偏旁为独立的字,它也有其声义。《说文》中有一部分形声字的意义从其表声偏旁的本义得来,且该形声字由这个表声偏旁孳乳分化而来。这部分形声字的兼表声义的偏旁称之为母文,该形声字实为亦声字。
①得,《说文·彳部》:“得,行有所得也。从彳, 声。”《易·乾》:“知得而不知丧。”《吕氏春秋·顺说》:“臣弗得也。”高诱注:“得,犹取也。”由此可知,得之本义为获得、获取。 在《说文》中未单独解释而是写在“得”字下“ ,古文省彳。”“ ”甲骨文作 、 ,金文作 或 。《甲骨文字典》:“從又持贝,以会有所得之意。或增彳,同。”在古文中“ ”、“得”同用, 乃得之初文。《一切经音义》卷一“罣礙”下云:“卫宏昭定古文官书 、得二字同体,《说文》: ,取也。”从字形看,“ ”即有收获之义,与“得”意义相同,二字实为一字,为表意更明确后常用加“彳”之“得”来表示收获义,“ ”只作偏旁。上古音“ ”、“得”二字均为端母、职韵,读音同。由此可知“得”从“ ”兼得声义,“得”应为亦声字。
②陲,《说文· 部》:“陲,危也。从 ,垂声。”马叙伦认为《说文》所释并非“陲”之本义,“陲”应是“垂”之后起字。“陲”的危险义并未发现文献用例,且目前所见最早的文献用其边疆义,《左传·成公十三年》:“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陲,我是以有辅氏之聚。”“陲”之本义当为边疆。垂,《说文》释为“远边”。甲骨文作 或 ,金文作 ,从其甲骨文字形看垂或从“宀”,从其金文字形看其或已加“ ”。《汉书·谷永传》:“三垂晏然,靡有兵革之警。”这里表示三面边境安定,没有动用兵革的警报。由此可知,“垂”本义为国境边远地区,即边疆。后因“垂”多用来表示其引申义、假借义,故用加“ ”这一义符的“陲”来表示其本义。“陲”、“垂”二字上古音均为禅母、歌韵,读音同。“陲”用来记录边疆义,分担“垂”记录语言的任务,故“陲”为亦声字。
③樹,《说文·木部》:“樹,生植之总名。从木,尌声。”樹,甲骨文作 ,象以手植木。《国语·周语上》:“树于有礼。”韦昭注:“树,种也。”《楚辞·离骚》:“又树蕙之百亩。”王逸注:“树,种也。”据此可知,《说文》释义有误,樹之本义应为种植,植木之意。尌,《说文》:“尌,立也。”甲骨文作 或 ,金文作 ,甲骨文字形或从又(手)持木,象以手植木之形,或从力从木加注豆声,植树挺立必用力,所以从力与从又同意,金文将木改作 , 为草木初生的样子,与木义通。“尌”之本义即为种植、植木。《说文》所释为其引申义,文献中常用其引申义。《周礼·考工记·瓬人》:“器中 。”郑玄注:“尌 其侧,以拟度端之器也。”陆德明释文:“尌,音樹,本又作树。”后因“尌”表意不明,或因其他,又在其字形上加“木”这一义符,表达其本义,樹行而尌废。上古音“樹”、“尌”二字均属禅母、侯韵,读音同,且“樹”加“木”承担了“尌”之本义,故“樹”为亦声字。
以上的几例都是亦声字的本义与母文的本义重合,此类情况实际上是专为母文的本义造一分别字。看似是现在人们所说的叠床架屋,重复造字,但实为有意义的造字,是在母文上加相关的区别性符号,更加明确地记录母文的本义。
三、亦声字表示母文的引申义
《说文》中还有一部分形声字的意义是从其表声偏旁的引申义得来的。因母文本身承担过多意义,所以在其上加义符构成新字表示某一引申义,这样构成的新字应为亦声字。如:
⑥隿,《说文·隹部》:“隿,缴射飞鸟也。从隹,弋声。”《楚辞·哀时命》:“外迫胁于机臂兮,上牵联于矰隿。”洪兴祖補注:“隿,与弋同。”“隿”之本义应为以绳系箭射飞鸟。弋,《说文· 部》:“弋,橜也。象折木衺锐著形。从 ,象物挂之也。”甲骨文作 、 或 ,象下端尖锐之木橛,即橛杙之杙本字,今呼木樁,椓于地上,或以系牲,或以悬物。“弋”之本义为木橛,因其可系牲故引申为用来射鸟的系有绳子的短箭,用为动词便为用带绳子的短箭射飞鸟。《诗·郑风·女曰鸡鸣》:“将翱将翔,弋凫与雁。”郑玄笺:“弋,缴射也。”孔颖达疏:“缴射,谓以绳系矢而射也。”《吕氏春秋·季春》:“田猎毕弋。”高诱注:“弋,缴射飞鸟也。”后用加“隹”这一义符之“隿”更加明确地记录缴射飞鸟之意。“弋”、“隿”二字上古音均属余母、职韵,读音同,“隿”从“弋”得声。且“隿”是在“弋”字之上加“隹”孳乳分化而来,故“隿”为亦声字。
⑦靷,《说文·革部》:“引轴也。从革引声。”段玉裁注曰:“《秦风》毛传曰:‘靷所以引也。毛不言轴,许云轴以箸明之。辕载于轴,两靷亦系于轴。”《荀子·礼论》:“金革辔靷而不入。”杨倞注:“靷,所以引轴者也。”《左传·哀公二年》:“我两靷将绝,吾能止之。”以上几例中,“靷”均表示用来引车前进的皮带之意,故靷之本义为系于车轴引车前行皮带。引,《说文·弓部》:“引,开弓也。从弓、丨。”甲骨文引作 ,从弓从 ,意为引弓。“引”本义为开弓、拉弓,引申出牵引灵车的绳子义。《仪礼·既夕礼》:“商祝饰柩,一池,纽前赪后缁,齐三采,无贝。属引。”郑玄注:“引,所以引柩车。”泛指牵引车子的绳子,《荀子·王霸》:“绵绵常以结引驰外为务。”杨倞注:“引,读为靷。靷,引轴之物,结引谓系于轴所以引车也。”因“引”承担较多意义,故用加表示其材质“革”的“靷”表示该引申义。上古音“靷”、“引”二字均属余母、真韵,读音同。“靷”用来记录“引”的引申义,故靷为亦声字。
⑧界,《说文·田部》:“畍,境也。从田,介声。”《诗·周颂·思文》:“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陆德明释文:“‘界作‘介。”《孟子·公孙丑下》:“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可见“界”本义为不同地域交接的地方,即地界、边界。介,《说文》释为“画也。”甲骨文写作 ,篆文写作 。从其甲骨文看,中间是人形,四短竖象征由片片皮革联成的甲衣,会人披甲衣之意。《甲骨文字典》:“象人衣甲之形,古人甲以联革为之, 、 象甲片形。”《礼记·曲礼》:“介者不拜。”故,“介”之本义当为人披甲衣而非画也。可引申为边界义。《楚辞·九章·哀郢》:“悲江介之遗风。”洪兴祖補注引薛君:“介,界也。”《说文》介字下徐灏注笺:“古疆界字只作介。”《诗·周颂·思文》:“无此疆而界。”陆德明释文:“界作介。”“介”多用来记录其他引申义,故用加“田”之“界”记录其边界这一引申义。“界”、“介”二字上古音均属见母、月韵,读音同,且界为加素造字,记录“介”之引申义,故“界”为亦声字。
此类情况是在母文上加相关的区别性符号形成亦声字,记录母文的某一引申义,分担了母文记录的任务。
四、结语
經过对以上例字的分析发现,许慎在标注亦声字时有所缺漏,究其原因有二:一为当时没有大量的甲骨文、金文做参考,在分析字形时局限于小篆字形,故误认其为形声字。如,樹、得。二为由于时代的发展,许慎所处的时代一部分字在语言环境中已不用来记录造字时的本义而多用来记录其引申义,许氏释义时误将引申义释为本义,如,啬、陲。本文根据甲骨文、金文等材料,并结合上古音对《说文》中标示为形声的字加以分析论证,证明其实则为亦声字。最后,由于本人才识、学力所限,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由于主观臆断等原因而导致的疏漏与辨误,导致研究有一定的缺憾,这些不足和缺陷还望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徐中舒.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4.
[4]王筠.说文释例[M].北京:中华书局,1987.
[5]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6]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北方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项目名称:《说文解字》未释之亦声字研究(YCX18004)。